人格魅力、育人理念和管理智慧——教育家杨德广的大学治理之道
2011-08-15蒋进国桑华月
蒋进国,桑华月
(1.上海师范大学 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 200234;2.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大学校长,一个让人心生敬意的称谓,长时间以来,被赋予智慧、胆识、坚守和远虑的内涵。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首先要评价该校的校长。”[1](P473)当翻开原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杨德广先生的这本 《从农民儿子到大学校长——我的教育人生》时,会觉得这本书迥异于那些从理论上对大学校长指点江山的文字,质朴无华的语言闪烁着长者的人生感悟,身临其境的叙述流淌着教育家的睿智谦和,一个农民儿子的成长历程徐徐展开。捧读这本书,笔者认为与其说他向我们展示一个大学校长的真实人生,不如说在教会我们如何做人;与其说他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出身贫苦的农民儿子,不如说他提醒我们关注人的价值;与其说他在阐述大学校长应该做什么,不如说他在告诉我们大学校长应该不做什么。
一、农民儿子的人格魅力
2010年2月,杨德广先生在其70岁生日时,拿出积蓄变卖房产,筹集300万元,资助他曾就读过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贫困学生,勉励学子们奋发有为。他也许是在用这种行动传达一个信息:贫穷和苦难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杨先生自幼家境贫寒,七八岁就下地干活、上山砍柴,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典型的贫困生,但正是苦难生活的磨砺,为杨先生的人生注入坚守、执着和淡然,教会他如何做人。作为大学校长,首先要从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汲取做人经验,明确人生目标,写好一个大写的“人”字。
大学校长的人格魅力是全方位的综合体,是智力、精力、体力和魄力的结合,是理性、意志、心胸和操守的统一。数十年来,杨先生晚上十一点半休息,早上六点起床,每天工作学习16个小时,精力充沛。从初一开始,他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在华东师大的5年里,每天两次赤脚长跑,一年四季坚持用冷水洗脸洗澡,练就了一副铁脚板和强健的身体。同时,杨先生是一个惜时如命的人,决不让宝贵的时间白白流逝,他说:“立志、勤奋、惜时,是我人生的座右铭。要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有抗干扰的能力,这是我前进道路上的三大法宝”。[2](P56)20世纪80年代初,杨先生在上海市高教局工作时,空余时间比较多,就忙于学习、写作和研究,阅读大量的关于人才学、科学学、未来学等方面的书籍,撰写相关论文。他感到 “不从事教育研究工作,就无法搞好教育管理工作,就无法领导好一个单位、一所学校。”因此,他坚持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每天抽出2个小时用于教育研究和写作。
除了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力,大学校长还要有开阔的心胸。杨先生在书中坦言:“当你想不开的时候,到两个地方走走,一是殡仪馆,参加向遗体告别,我们总有这一天的,人生不过如此,有什么好计较的呢?二是到大海边,在浩瀚无垠的大海面前,自己多么渺小,个人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倘若离开大海,很快便会蒸发掉,则一事无成;只有汇入大海,才能产生汹涌澎湃的巨浪。”有了这样的超脱和淡然,就把金钱看得轻一点,把名利看得淡一点,把事业看得重一点,自己行得正走得直,工作中就会不令而行,不怒而威。
杨先生在上海师大 “约法十章”:不要学校住房,不要专车接送,不公车私用,不拿兼职费,不拿加班费,不参加旅游性会议和疗养,不到外宾楼吃饭,出差不乘软卧,不要他人代写文稿,不利用职权为个人和亲属谋私利。大学校长时常处于风口浪尖,需要大智若愚的人生智慧。这个 “约法十章”,既是他的做人准则,又是他的保护神。坚持这个准则,是对个人毅力和勇气的考验。比如骑自行车上下班,“有人说校长骑自行车影响了学校形象,也有人说我骑自行车是在做秀,我一笑了之。我说我骑自行车上下班,是个人选择,不是优点也不是缺点,不要为这一件小事说三道四;我也不怕别人说三道四,骑自己的车,让他人去说吧。”在许多人苦苦追寻的权力符号面前,杨先生有清醒的选择。
大学校长肩负重任,不同于教师教好一门课程、班主任管理好一个班级、教授带好一个学生团队,而是带领数万师生组成的大家庭。从杨先生的文字里,我们深贴体会到,大学校长面对的人群十分复杂,从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到食堂的厨师,从思乡心切的大一新生到忙于找工作的毕业研究生,从锋芒初露的青年才俊到术业专攻的知名教授,从专业学科的带头人到独当一面的副校长,还有普通群众、商人、学界名流和各级官员。鉴于此,不具备崇高的道德坚守,缺乏干事创业的气魄,没有让众人钦佩的人格魅力,大学校长是无法履行职责的。
二、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教育的一切目的最终归结为人,大学的成功,不是建筑之宏大,校园之华美,而是大学育人的成效。在大学里,起点是人,终点也是人,大师也好,美景也罢,都是为了育人。为此,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育人服务,以人为本。大学校长不仅要培育学生,还要培育教师;不仅要在学生面前作典范,还要在教师面前做榜样。大学校长的育人途径比较复杂,首先是大学校长本人言传身教的榜样力量;其次是大学校长的育人理念,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在校大学生施加影响;此外,大学校长还通过大力营造校园物质和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实施育人活动。
事实上,杨先生本人的成长历程就是大学育人的典型例证,使他完成从农民儿子到大学校长身份转变的关键时期,恰恰就是大学教育阶段。华东师大常溪萍副校长对杨先生的影响很大,常校长 “身体力行,亲自参加打扫卫生,自己包干一个垃圾箱,我们经常在操场、食堂、宿舍、游泳池见到他,至今难以忘却。”多年来,杨先生认为自己习惯于经常到宿舍走走,到学生食堂吃饭,与学生一起扫马路,上下班坚持骑自行车,以及对自己的‘约法十章'等等作风,都与大学期间的教育熏陶以及常校长的人格力量影响分不开。
就大学校长育人的途径而言,个人言传身教的范围是有限的,至少需要借助另外两种载体:大学教师和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前者是人的因素,后者是物的因素,二者最终还是为了服务于人。为此,教师队伍和校园文化建设,自然成为大学校长的工作重心。
首先在师资培育上,杨先生爱护人才,尊重知识分子,致力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1994年3月,在上海大学任教的作家戴厚英因故无法评上教授。戴虽然个性极强,但很有才华。时任上海大学校长的杨先生,着眼于发挥知识分子的才能和长处,力主破格为戴厚英一人评审教授,并建议她担任上海大学教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6年,上海师大教师人均住房6.8m2,不能安居何以乐业,这令刚到上海师大履职的杨先生十分惊讶和焦急。为了解决教职工的住房难题,便于引进优秀师资,他多方努力筹措资金、寻找房源。一年后,学校的分房标准为教授110m2,副教授90m2,到 1999年底,全校有1075户教职工分到新房。这一举措至今仍然让上海师大的老师们从中受益,为学校的发展开拓了空间。1999年春节,从初一到初七,杨先生骑自行车先后到37户教授家拜年,最多的一天爬了四五十层楼梯。他主动上门交流,置身学者的书斋之中,坦诚听取教授们对办学的建议,体验老师的生活状态。他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用默默的实际行动,传达着一个基本的理念:世界有无数奇迹,最美妙者莫过于人!一个有智慧的校长,就是赋予大学灵魂的人。[3](P111)杨先生用街坊邻里之间最朴素的拜年方式,感召着一个个历经书卷淘洗而变得沉默的头脑。他的朴实和坦诚感染了不少对学校事业冷眼旁观的老师。
其次,着力营造育人环境。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大学发展的推动力,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杨先生坚信要以绿气促人气,育人必先育树培绿,让所有学生能在一个清静、洁净、美好的校园环境中安定情绪,修身养性,研究学问。他在上海师大实施的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就是校园绿化。他力排众议,建立绿化基金,带头捐款,亲自植树种花。几年时间,樱花园、知行园等十大园区相继建起,上海师大由 “破落地主”变成 “土不见天、绿树成荫、花不间断、四季飘香”的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校上下面貌一新,育人环境大大改善。学校老师这样评价这位“绿化校长”:“抓一座高校的精神面貌,居然从绿化抓起并卓见成效,这,大概只是 ‘农民儿子'出身的校长才会有的灵感。毕竟是自然之子呵,懂得大自然母亲在安抚、矫正、滋养人心方面的巨大作用。这可是 ‘非物质'从 ‘物质'抓起的成功经验,是 ‘物质'、‘非物质'相结合的成功经验,所谓 ‘功夫在诗外',值得后人记取。”[4]一个优秀的大学校长,往往因其对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关注而留名,因其对大学文化氛围和精神面貌的营造而被铭记。
三、为与不为的管理智慧
克拉克在 《大学的功用》一书中认为,校长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既是领导者、教育家、创新者、教导者、信息灵通人士;又是官员、管理人、继承人、寻求一致的人、劝说者、瓶颈口。[5]大学校长面对着千头万绪的局面,必须快刀斩乱麻,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大事,处理难事。从某种程度上说,当管理者感到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就该反思是否干了不该干的事情。有学者认为,“大学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即大学校长对一所大学的成功创建、平稳运行、革故鼎新、进步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6](P279)大学校长的精力有限,如果什么都想做,就什么也做不成,人事、财务、教学等方面的事务并不一定都是大学校长的熟悉领域,专项业务由专业人士管理,校长就能腾出时间和精力谋划学校的未来。
首先,杨先生认为大学校长要果断放权,管理就是调动他人工作的积极性,果断放权就是对他人的信任、理解和支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校长不要抓住某些核心权力不放,使得其他班子成员在工作中捉襟见肘。杨先生在上海师大,将人事、外事、财务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交给熟悉业务的副校长分管,自己只管理办公室和高教研究所,把主要精力放在诸如要拨款,跑项目,要土地,动迁、开发新校区、购置教师用房、引进高层次人才,社会沟通等难度大、矛盾尖锐的事情上,集中精力为学校发展扫平障碍,赢得机遇。
其次,杨先生倡导高校的角色意识,不追求全能。“大学校长的首要职责,就是要以战略家的眼光,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学校的发展使命、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制订既具有前瞻性又切实可行的远期、中期和近期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内容和重大战略举措。”杨先生认为重点大学参与低层次的生源争夺,是一种资源浪费,一般大学去搞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结果什么都搞不好。他提出上海师大不要与名牌大学攀比,要正确定位,安于本位,即以培养 “宽口径,应用型”人才为主,以 “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体魄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要求,以 “德、艺、语、技”为特色,把思想品德放在首位,做到 “能说会道,能唱会跳”,以崭新面貌活跃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在新时期中国高校办学规模高速膨胀的形势下,这样的定位显示出理性和务实,同时也透露出自信和坚守。杨先生在上海师大当了六年半校长,从不看排名榜,结果学校在排名榜上提高了50位。如果大学校长对学校缺乏理性的定位,一味追求做大做全,紧盯大学排名榜,往往会把一所大学带到无所适从的泥沼,进退两难的境地。
此外,杨先生提出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校长既要找市长,又要找市场”。现代大学校长的使命之一是大力拓展学校发展空间,资金的筹措不能等、靠、要,不能一味眼睛向上等米下锅。当前,我们面临新的历史使命,新时期的大学校长要有政治家的敏锐、学问家的眼光、教育家的襟怀和管理家的魄力。早在1996年,杨先生就提出提高教育经费不能全部靠国家增加财政拨款,要坚持多渠道筹措经费,努力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投入机制。他倡导通过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企业合作办学等方式,发展教育产业,走多元集资之路。在他的带领下,中美合作犹他科技学院、厚德教育投资公司、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等先后建立,奉贤校区也在BT模式下得以迅速开发,上海师大也随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苦难可以让人沉沦,也可以让人成长。一个人可以从苦难中汲取深厚的营养从而受用终身,因此,苦难也是一所大学。杨先生已到古稀之年,历经数十年的教育人生,至今仍然活跃在高等教育界。从苦难中成长为一名大学校长,他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教材,《从农民儿子到大学校长》这本书凝聚着人生哲理、育人智慧和管理经验,值得我们从中汲取营养。
[1]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1)[M].长沙:湖南出版社,1984.
[2]文中引用内容来自杨德广《从农民儿子到大学校长》的,均不作注释,该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3]余立.校长——教育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4]翁敏华.绿色校长写的绿色书[N].上海师大报(第255期),2010-03-10(4).
[5]刘尧.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J].江苏高教,2009,(1):49.
[6]眭依凡.学府之魂[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7]李元元.如何当好新形势下的大学校长[N].中国教育报,2007-0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