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

2011-08-15刘德华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教育

刘德华,谭 叶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一、教育学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重要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有四点:一是发展,这是目的;二是以人为本,这是发展的基点;三是统筹兼顾,这是要求从横向角度研究影响发展的综合因素;四是可持续性发展,这是要求从纵向角度研究影响发展的持久性。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十七大报告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历史地位,为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方法论的启迪。

从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实践活动来理解科学发展,有四点需要深入思考。首先,当下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内涵的发展和质量的发展,而不是规模与数量的发展。高等教育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追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高等教育的发展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办学条件的发展、科学研究的发展、高校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但是学生的发展是最根本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应该以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为重要的评判标准,尽管不是唯一的标准。再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学生的专业素养与通识素养、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人际交往与个性发展、国际视野与本土意识,文化传统与现代思想,事业追求与生活幸福之间都需要协调平衡。最后,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大学时代求知的欲望、纯真的人际关系、理想和抱负、批判性的思维都需要在毕业以后的社会实际工作中能够得到持续的和进一步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

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看,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具体展现为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的发展虽说也很重要,但是它最终也是指向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所以根本上说,高等教育的改革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意味着高等教育活动及其改革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评判和改进教育教学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尊重基本的人性特点,理解和宽容人性的弱点,尊重和保护教育情境中人的基本权利,从完善人性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建设人性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对学生的服务质量,把学生的失误和错误转化为教育资源,还教师以教育教学的权利,鼓励和支持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学改革。

1.完善和创建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制度

制度的完善和创建应该基于师生的需要、利益、权利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考虑。对学生而言,最核心的问题是专业选择与课程选择。这两方面的制度完善需要走向人性化,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利益、权利和身心发展。“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1]

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学生选择专业的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在高考之后选择大学和填报志愿,很多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基本不了解高校的专业设置,填报志愿有很大的盲目性。到了高校以后,想转专业很难,有的高校彻底阻塞了转专业的通道,还有的高校存在按潜规则操作转专业的事情。现在有一部分高校有转专业的管理制度,尽管这个比例很小,但毕竟是一个进步。然而仔细考察这些制度设计,会发现转专业有个很奇怪的条件,就是要求学习成绩特别优秀。问题是如果学生有兴趣和能力学好原来的专业,那么转专业还有什么意义?应该说要让那些学习不好的、没有专业学习兴趣的学生转专业才符合学生的利益。学生转换专业不应该被视为高等学校对学习成绩优秀者的奖励,而应该视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权利。学生上大学缴费,毕业后自主择业,如果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发现自己选择的专业不符合自己的兴趣,或者觉得就业前景不好,那么他们想转换专业的要求应该基本得到实现,而能够实现这一愿望的条件,不应该依据他们原来专业的学习成绩,应该由申请新专业所在的学院来判断和选择。

关于大学生选择课程的问题,主要与学籍管理制度有关。当前很多高校都实行了所谓的学分制,大学生在限制选修课和公共任选课方面有了一定的选择权利,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在这方面还存在问题,有些热门的任选课,学生选不上,此外,教学计划中列出的很多任选课没有教师开设,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选修课程的范围权利。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在一些重要的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上,学生基本上没有选择课程的权利。例如,在师范院校,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课程,开设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师分别有好几位,这应该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对教师的了解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师及其课程,但是由于在大学四年中班级固定化,大学生就没有选择课程的机会。把这个选择课程的权利还给学生,不应该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技术上完全可以操作。关键的问题还是教育理念的问题,要不要从学生的需要、利益和权利来进行教育管理制度的设计和改革。

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制度还表现在对教师的管理上。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几乎没有考虑教师的年龄特点,例如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考核,不管年龄多大,岗位津贴的多少都是依据同样的指标,事实上,教师的科研成绩与年龄有关,理工科教师科研的最佳年龄段比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要早些,教师从教几十年,不可能一直从事创造性的工作,从事科研工作总有一个成长、发展、平稳、衰退的过程。美国高校的教师在博士毕业之后到申请终身教授之前,这是一个精力充沛、创造力旺盛的黄金时期,教师必须努力工作,努力争取获得终身教授的职位,而且副教授就可以申请终身教授的职位。这样的制度设计考虑到了人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内含人性的考量。还有一个对教育事故认定的制度问题,教师的教学行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算是教学事故,应该有一个人道的标准。现在有不少高校明文规定,教师上课接听一次电话就是事故,而且对教学事故的处理很严。上课接听电话固然不妥当,但是就电话所造成的影响而言,应该说很难上升到事故的高度。偶尔为之,应该主要是批评。还有些高校的管理,发现青年教师某些问题,还是采取“文革”的一套做法,除了扣津贴、奖金和其他的处罚之外,还动辄要青年教师在教师大会上做检查,这是一种极为错误的有害的非人道的做法。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了单位内部的种种矛盾。

无论是对学生的管理,还是对教师的管理,其制度的设计应该基于人道的标准,富有人性的内涵,满足师生的需要,尊重师生的权利,护卫师生的尊严。非人道的、反人道的制度设计不但无助于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而且有害于师生的发展,特别有害于学生的发展。高等教育要激活大学生的生命潜力,开发学习潜能,提升人生智慧,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完善和创建富有人性的教育管理制度,“力求基于人类普遍的人性,回归人本身,彰显生命的活力,凸现生命的价值。”[2]

2.主动提升对师生的服务质量

设计和完善富有人性的制度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质量。教育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服务,服务于师生,服务于教学,而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我国高等院校的管理及行政走向官僚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和扭转这一个势头,服务水平将难有整体性的提升和改观。现在高校的服务意识应该说有所加强,服务质量有所提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整体上有所减少。但是教育者,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应该继续强化服务的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服务工作的改进和质量的提高应该是全方位的。现在存在的服务问题应表现在多方面。例如,大学的网站内容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的需要,内容也很不全。很多的网页内容是独白性的自言自语,而不是针对在校学生或潜在招生对象具有针对性的介绍。网页介绍的内容很多都注重学校历史和成绩以及与学生不是很相关的新闻报到,只有很少的内容面向学生,几乎很少介绍教师,包括他们的姓名、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主讲课程、研究领域等,有的甚至没有介绍高校内部管理的办事程序、办事人员的姓名、电话和电子邮件。概言之,高校的网页起不到服务作用,甚至起不到“学校名片”的作用,不利于高中毕业生了解学校,不利于学生入校后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利于硕士生合理地选择导师,不利于师生到有关部门办理事项。这些服务内容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完全可以解决。美国大学的网页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几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页比较全面地了解高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入学的条件、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姓名、电话、电子邮件、个人网页、办公室以及教师的简历,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入学、转学、转专业的条件及办理流程,还有奖学金、学费、生活费、住宿等生活问题,甚至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乘车路线等。如果还有问题,可以直接联系有关人员,打电话或发送电子邮件。若再有问题,可以到学校参观访问,高校有专门的人员,在特定的时间内接待来校咨询、参观的学生及家长。

在服务方面,还缺乏对大学课程的介绍和指导。我国所有的大学生花了不少时间接受入学教育,但是入学教育之后很多学生竟然不知道自己的专业教学计划,不清楚大学生活该学习哪些课程。在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上,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有的书库本科生不能进去,独立学院的学生借不到书刊,有的图书室资料室中午休息,给师生的学习和研究带来很多的不便。还有一些实验室宁愿闲置,也不对学生开放,很多的仪器设备保存得很好,窗明几净,但利用率低,购买仪器设备的目的似乎是为了拍照展示,为了给上级领导和客人参观。一些院系都有会议室,而这些会议室很少使用,不用时关着门,同时教师没有独立的办公室、学生的教室拥挤,而一些院系领导的办公室很大,很宽敞。一些教学楼的过道、走廊很宽大,可是没有配置可供师生学习的移动桌椅。这些教学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的意义上反映出服务质量的低效,也启示服务工作有足够的提升空间。在学习指导上,大学低年级进入大学生活,对大学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不了解,尽管设置有辅导员、班主任岗位,但是,由于缺乏广大教师的参与,对学生学习还是缺乏有效的指导。现实地看,在很多方面学生是学校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咨询申请某些学习上的事务时,有时就受到歧视,有的管理人员见到领导、知名教授比较客气,但是一见到学生或者青年教师,就换上了一副面孔,对学生的问题缺乏应有的耐心来做出回答和解释。这些都是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的表现。如果有以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些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教师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也应该加强。例如,教师的教学计划应该是给学生看的,教师应该在初次上课时发送给学生,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计划是供给领导看的,是供期中检查、期末存档时用,就是不给学生看。

3.把大学生的失误和错误转化为教育的资源

大学生尽管年龄大了,但是作为人,总有人性的弱点,总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大学生是发展着的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面对人性的弱点和不完美,提升他们的素养。现在的大学生在应试教育占主流的基础教育阶段,社会实践获得不多,对社会的了解不多,加上多数是独生子女,造成或强化了有些人的自私、不善于人际交往等弱点。面对学生的人性弱点或现实缺点,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需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恒心、信心来帮助、指导学生。就学生的本质而言,学生既有向师性,更有独立性。大学生时刻感觉到自己是学生,是来接受教育的人,有学生感。教师在他们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和威望,只要教师自己不损害自己的形象,学生总是会仰望着教师。他们总是期望优秀的教师给他们上课,总希望得到教师的热情关注。这些都是教师喜欢的学生行为,也是施行有效教育的心理基础。但是学生还有另外的特点,这就是独立性,独立性是创新的基础,教育界经常提到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创业能力,但是学生的独立性并不总是能够得到教师和高校其他人员的理解、赞赏。大学生有独立的个体经验和知识结构,有独立的人际关系,有很强的独立愿望,有很强的独立学习能力,有时即使缺乏独立的负责能力,他们也想独立尝试一下。这种独立性是很可贵的,但是有时很容易出现问题,带来麻烦。因此并非所有教师都能理解这一点、欣赏这一点、宽容这一点。学生的向师性和独立性是学生本质的双重属性,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认可、尊重和爱护学生的独立性,学生的向师性就会充分表现出来,二者会产生良性互动,相反,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否认甚至厌恶、打压独立性,学生的向师性就无法体现出来,二者进入恶性循环。

从人性的弱点和学生的双重性来看,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失误和错误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人性化教育和人性化管理的表现。如果学生是完美的,像上帝一样是万能的,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失误,有时甚至犯错,是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对待说错话,做错事的学生,应该加以及时指正、分析问题所在,提供具体的纠错办法。在这一纠错和指导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呵护他们的尊严。现在有的大学对待学生的一些问题,如考试作弊、缺课旷课等行为,动辄公开批评,张榜公布,期望收到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的效果,事实上达不到这样的教育目的。学生缺课、考试作弊应该依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出处罚。如果要通报批评,也应该十分慎重,控制在很小范围。学生犯错,是个人的选择,让他承受相应的处罚,这是正确的,也是恰如其分的。但是随意地张榜公布既缺乏法理依据,也显示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在法律界,这方面的行为受到明显的指责,即使对罪犯的采访和公开报道,往往也需要征求罪犯本人的同意。如果学生犯错后的地位和人格尊严还比不上罪犯的地位和人格尊严,那么教育就可能造就很多的罪犯。多一所学校,少一座监狱的期望只能化为泡影。鲁迅在1918年说过一句令人警醒的话,“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是否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不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宽容学生的错误,大学毕业后他们是否能够幸福地过有尊严的生活。我们应该把“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提升为“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提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尊重。

不少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基本的常识,有些不良的言行往往容易被教育者误解、放大。例如,学生给教师发送电子邮件和短信,有时连名字都不留下,给教师打电话不说出自己的名字,办事时遇到问题、困难时产生急躁,说出一些不礼貌的话,很容易引起教育者的反感。有的学生因为处理集体事务,上课迟到、早退甚至缺课,不向教师请假,事后不向教师说明。不了解按时上课的重要性,不知道即使处理集体事务也需要向任课教师请假。对待学生的这些缺点和错误,进行批评和教育是必要的,绝大多数学生也能够虚心接受。但是还需要强调教育者应该有宽容的雅量和心态。宽容不是放弃教育的职责,不是放任自留,不是回避矛盾,而是理解学生的处境,理解学生的后悔心理,鼓励和支持学生反思自己的过错,给学生以自我纠错的机会,指导做人做事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宽容也意味着不歧视犯过错误的学生。

4.还教师以教育教学的权利

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活动,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作为专业工作者,他们的专业权利应该得到尊重。高校教师主体地位的动摇与权利的丧失,将“导致大学精神、大学灵魂的沦丧”。[3]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如何进行教育教学的活动,仍受到一些不必要的干涉和限制,如一些课程的统考,实际上剥夺了教师根据自己教育实际出题的基本权利,剥夺了教师评价自己学生的权利。考试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教学权利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教育管理改革应该把更多的教育教学权利还给教师。“还”意味着某些权利本来就是教师的,只是在几千年专制集权的传统和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师自己本应该行使的某些权利被限制或剥夺了。还有,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尽管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本质上是计划经济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还魂”,换言之,就是教育管理没有在本质上与时俱进。教育被视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主要是因为教育管理的问题。教育评估在某些方面太细太滥,严重地限制和侵害了教师应有的基本权利。例如,在评估中,一些高校规定,试卷的设计要求制定双向细目表,因为这一原因,有的课程考试就无法设计综合性的考试题目,因为综合性题目往往没有固定的答案,无法在双向细目表上找到相应的坐标。而综合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当下高校很多的试卷都是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甚至正误判断题,这些可以说是有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的“死”题目,论述题应该是灵活性强的“活”题目,答案应该是多元的,案例分析题的答案也应该是多样性的。本应该“活”的题目,因为追求标准答案而死了,而一些该“死”的题目却“活”过来,例如,正误判断题本应该是“死”的,“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学的教师。”这样的判断题是对还是错?可以说,这样的试卷还真不少,强化评估的氛围下,这样的试卷题目,该死的死不了,该活的活不起来,这些“不死不活、要死要活”的考试题真是害人。归还教师教学的基本权利应该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教育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如果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得到尊重和充分的发挥,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教师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管理”的对象,更应视为需要理解和尊重的对象。再有,高校几乎都设置有教育督导委员会,这些督导的设置也许在某些方面能够起监督和提供教学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督导形式和方法而言,还需要改进工作。现在的督导只负责向领导汇报,尽管这是必要的,但督导们应该多介绍自己的优秀经验,多介绍和表彰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对教师的督导应该以鼓励和讨论问题为主。督导可以把优秀教师的教学制作成录像,供新教师和其他有关的教师观看和欣赏。

5.鼓励和支持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学改革

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了高等教育的日常用语,但是思起于疑,没有疑难问题,思考就失去了起点,失去了对象,失去了素材。可是现在的大学教材在这方面的问题很突出。现在的教材有一些严重的不足,一是缺乏真正的可以供学生思考的真实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真实问题,没有问题意识不可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是缺乏对问题的争鸣,僵化的结论扼杀了多元的思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三是缺乏引用研究者的原话,或者断章取义,曲解原话的本真意义,学生在教材中很少阅读到研究者的“原话”,这让学生失去了阅读名著的兴趣;四是缺少或根本没有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只有定性的观点或结论,给学生留下抽象枯燥的印象。一本优秀的教材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和反复修改,需要编者之间的真正合作。但是现在大学教材多数是假合作,是教材经济利益上的合作,有给人凌乱拼凑之感。目前能够再版多次的教材很少。由于缺乏真正的合作和反复的修改,加上其他的因素的干扰,教材的质量低劣的问题特别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教师编写的教材每一门课程都有很多的版本可供选择,但是真正的高质量的教材很少,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亟须重视并加以解决。

为了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条件,教师应该鼓励和要求学生上课之前阅读较多的资料,除了教材,还应该阅读报刊资料、名著,院系应该给教师提供一定数量的教学用纸,供教师复印用。教师的办公经费每个学期十几元,二十几元,真的是太少了。给教师一些复印教学资料的经费,教师可以把一些现实问题和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及时渗透到教学中,这是学院和教师可以做得到的。少开一些课程,压缩某些课程的教学时数,同时把班级规模缩小一点,不超过三十人,班级规模缩小应该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缩小班级规模有利于学生讨论一些真实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这些都是目前的教育不重视或者不太重视,但是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改革方向。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能够引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从教育学的视角加以解读,科学发展观能够指导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审视之下,我们能够发现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很多新问题,有宏大的制度性的建设与完善问题,也有微观的细节问题;有教育管理层面的服务问题,也有教育教学的改革的具体问题;有转化学生失误错误为教育资源的问题,也有还教师教育教学权利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及其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发现这些问题,思考这些问题,最终解决这些问题,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时代任务。

[1]何喜刚,王永斌.高等院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问题探讨[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2):114.

[2]胡金木,冯建军.人性视域与教育之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5.

[3]林少华.谁让教授下课了? [J].读书.2006,(12).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