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中爱的正确表达
2011-08-15武秀芹
武秀芹
(朝阳县胜利乡董家店小学,辽宁朝阳 122000)
师生关系中爱的正确表达
武秀芹
(朝阳县胜利乡董家店小学,辽宁朝阳 122000)
心理学家指出,所有的爱都由三个成分组成,即亲密、激情和责任感。亲密指共处于一定关系中的双方互相联系的程度和对这种联系的心理感受。在爱的关系中,亲密是起码的条件。激情指对人或物的需要、依附、渴求的心理倾向。激情来自需要,来自关怀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支配的需要等等。激情是爱的核心。责任感,也称“义务感”,既包括对爱选择的决定,也包括对爱维持的承诺。责任感是对爱的理性的认知。教师要表达爱、播撒爱、孕育爱、收获爱,就应该在以上三个方面入手。
一、亲密接触每一个学生
学生都想走近老师。但如果老师不论课上课下,总是一脸的师道尊严,就会把学生拒于千里之外。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老师费力却不讨好的原因。亲密接触学生需做到以下几点。
蹲下身来看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就是学生的心灵密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学生和成人一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自尊心受到保护时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使他进步;当自尊心受到损伤时,会产生逆反心理使其行为向教育者所要求的相反方向发展。所以作为教师,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不可高人一等,盛气凌人,以爱的施与者的姿态自居。
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找不到各方面完全一样的人。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教育的大家庭中“一个都不能少”。教师应当根据对学生兴趣、能力、技能、知识、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的观察和了解,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尤其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质,不要等到“淘气包”长大变成“好汉”时再回头检讨自己的失当。
鼓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创造精神。现代教育有赖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应注意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参与性、创新性。学生的主动参与对于知识的掌握极为重要,同时科学有效地掌握知识与学生的创新精神分不开。经过主动参与,学生不仅获得直接的经验,而且获得学习的快乐和自信,从而形成强烈的学习兴趣。
谨慎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教师还要审慎对待学生的错误,“当众揭短”最能伤害孩子的自尊,要依据错误的性质和程度,分别采取“让我悄悄地告诉你”“给错误找台阶”“打私密电话”等方法。这样不但能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还能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二、用自身的魅力焕发学生的激情
激情来自于需要,学生越需要你,他就越依恋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不能靠“谆谆教导”“喋喋不休”来刺激学生的需要,高山仰止,众望所归,教师要靠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
增加学识。教师能够给予学生什么样的关怀,以什么方式去关怀,直接受到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影响。当教师自身知识极为贫乏时,很难给学生以有意义的指导。手不释卷,认真读书,终身学习,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用自己的儒雅之风推动班级的读书文化的建设。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需要,更是教师施爱与学生的需要。教师的师表形象,能极大地唤醒学生的发展需要。
与时俱进。教师要懂得时尚,我们所说的时尚,不是指生活的前卫,而是知识的更新。要跟上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要跟上接受能力强速度快的学生,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要有自己的博客,要能够用QQ与学生聊天,要知道著名网游的大概,要明白网络语言和时尚思维。
三、承担教师的育人责任
只有情感,没有责任和义务的爱是自私的爱,是完全以个人需要的满足为基础的爱;没有责任和义务,情感推动的行为就没有持久性和可预见性。只有把情感与责任义务很好地结合起来,爱的行为才有持久的动力和必要的约束力,并产生实际的、预期的教育效果,这就是教师之爱的根本特点。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的爱就应该表现为“泛爱”而不是“偏爱”。教师承担着教育下一代的社会责任,教师就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负责,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教师要爱全体学生,而不是一部分学生。教师无论教哪个班级,无论所教的学生是优是劣,都应是一视同仁,待之以爱,不能随教师个人兴趣、利益来选择。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的爱应该是“严爱”而不是“溺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道德情感,不是私人情感。出于教书育人的需要,这种爱应“严慈相济”,就像人们比喻的那样,师爱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这也就决定了师爱应是态度上和蔼、严肃,行动上的严格要求和细心关怀的和谐统一。教书苦中有情,苦中有乐,苦中有幸福。教师要善于采摘学生爱的反馈,善于收获职业的幸福。
[责任编辑: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