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2011-08-15李青茎
李青茎
(大连市第六十六中学,辽宁大连 116035)
如何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李青茎
(大连市第六十六中学,辽宁大连 116035)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是物理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是教学标准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和核心。思维形式主要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通过形象来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认识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认识的过程。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思维方法的掌握。思维方法包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对比、类比等逻辑思维方法和直觉、灵感、想象、猜想、信息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对中学物理教师来说,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逻辑思维方法应是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通过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思维方法
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要随学科知识教学过程而行,寓方法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思维方法不同于具体知识,它是高度抽象的,如果离开具体学科知识而只讲方法,就成了学方法课了。因此要寓思维方法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同时视思维方法和知识同样重要,视为知识的内核和脉络。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思维方法所展示的路经去组织教材,安排教学进程。
1.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
许多教师在讲物理概念之前不给学生呈现足够多的表象而直接提出概念,再用概念去分析其他问题,认为给学生以表象的实验太费时间(认为学生能够想像就可以了),或担心实验现象不明显,从而对概念的得出产生障碍或无法得出概念。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学生难以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会出现张冠李戴、乱套公式的情况,出现概念的逻辑思维过程的丢失,造成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思维严重“断档”。所以,建立概念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的根本落脚点,只有概念的来龙去脉清楚了,学生的思维才能够得以展开。
2.进行归纳、演绎和类比思维方法的渗透
物理学的绝大部分规律都是经过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取得的。如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V排g结论的得出就是通过大量的实验,不断地分析不同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排开的液体重量的关系,再经过对这一系列数量关系的分析,得出了F浮=G排的关系式,又将这一关系式不断地进行验证,最后形成了阿基米德原理。这个结论的形成过程就是由归纳到演绎又到归纳。通过运用诸多的素材,使学生形成归纳、演绎的思维习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学会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类比思维广泛运用于物理知识教学中,例如从电荷周围存在电场引出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利用电流与水流进行类比,帮助学生认识电流产生的条件;根据光也象声那样能够反射、折射,从而推出光也是一种波,提出了光的波动学说。在这些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渗透类比思维的方法,学生便能很容易掌握,并在以后知识的学习中自觉运用。
二、通过知识的应用过程掌握思维方法
学习物理不仅要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更重要的是能够应用。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需要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知识的应用中,学生对简单问题很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但将这些简单问题综合成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如综合题)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这一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许多简单的问题后进行分析,这样就比较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化繁为简”。在解物理问题时也可采用类比的方法。如教材中例题的作用一般来说有两点:一是运用和说明物理概念和规律,二是起解题的示范作用。通过对例题的分析、讲解,学生以后再遇见类似的问题,就会在头脑的记忆中搜寻以前经历过的类似的题型,做到有“法”可施。还有一些物理问题,教师可将待研究的问题与类似的已知规律的物理模型或物理过程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当”的物理量,然后直接套用有关公式,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通过知识的讲解和应用,能够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以最快的速度获取知识,深刻地领会和掌握知识,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责任编辑: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