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技术能力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1-08-15聂建中
○聂建中
(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于比较优势的高速经济增长已经持续30多年,经济总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生产率进步不明显,劳动大众收入偏低,经济发展的质量不高。随着老龄化的加速使人口红利日益转为人口欠债,随着资源耗竭以及环境条件的恶化,随着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演变,中国现有的经济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本文试图引入知识技术能力的概念,对经济发展的本质进行剖析,从而揭示出当前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
一、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培育和提升知识技术能力
1、生产力的核心是知识技术能力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同,衡量经济是否发展的标准不是看短期产出的变化,而是看生产力的变化,或者说,发展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所谓生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但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劳动者。因为劳动资料本身也是劳动者劳动的产物,其先进程度取决于劳动者能力的发展;而劳动对象的源头虽然是自然界,但其扩展的广度和深度同样取决于劳动者能力的发展。所以,生产力的核心是劳动者的能力,是人们学习、掌握、运用、改进和创新科学知识与生产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扩展生产范围的能力,本文称之为知识技术能力。显然,知识技术能力依托于良好组织的人力资源(或称人力资本),知识技术能力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与生产相关的各种人力资源的培育、提升和合理组织的过程。
2、国家知识技术能力的载体是智力产业
一切生产都是应用一定知识与技术的生产,生产的发展依靠知识与技术的进步。而知识与技术根源于知识技术能力,是知识技术能力的外化,其进步依靠知识技术能力的提升。因此,归根结底,生产的发展依靠知识技术能力的发展。反过来,生产实践又是知识技术能力成长的土壤,任何知识技术能力都是在相应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养成和发展的。没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技术能力也就难以产生或维持,更谈不上提升了。当然,学校教育对于培育知识技术能力也很重要。但是,实践是决定性的,实践出真知,成才靠实践,教育只有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人才摇篮的作用,脱离产业应用环境的学校教育是毫无意义的。
生产分为需要较多知识与技术的复杂生产和需要较少知识与技术的简单生产。复杂生产需要并且养成较高的知识技术能力,而简单生产需要并且养成较低的知识技术能力。一个国家知识技术能力的高度取决于其复杂生产的状况,因此,一个国家要培育和提升知识技术能力,就必须建立和发展进行复杂生产的高知识技术含量和高创新的产业,本文称之为智力产业。相应地,对于进行简单生产的低知识技术含量和低创新的产业,本文称之为体力产业。
需要说明的是,智力产业与体力产业的区分不在于其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和创新性,而在于其工作的知识技术含量和创新性。实际上,由于产品内分工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普及,产业工作的智力性与其产品的智力性早已不是一回事。任何产业或产业区段,按传统划分,不管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只要其工作为高知识技术含量和高创新就属于智力产业,反之则属于体力产业。当然,智力产业更多地存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中,而体力产业则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这不是绝对的,比如知识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属于智力产业,而中国多年来依靠引进技术、设备和核心零部件运营的大量资本密集型产业仍然属于体力产业的范畴。
由于高知识技术含量和高创新带来高门槛、高市场控制力和高附加值,而低知识技术含量和低创新导致低门槛、低市场控制力和低附加值,所以智力产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端产业或产业链中的高端环节,而体力产业则是通常所说的低端产业或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
3、发展经济必须以建立和发展智力产业为中心
在国民经济的产业体系中,智力产业是提供技术与资本品的产业,好比人的大脑和内脏;体力产业需要从智力产业获得技术、装备与材料,好比人的四肢。对于人的生命而言,大脑和内脏比四肢更为重要,只有先把大脑和内脏健全了,四肢才能获得活力,才能持续发挥其作用。同样,在一个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中,智力产业和体力产业虽然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决定知识技术能力进而决定生产力高低的是智力产业,体力产业的前途最终取决于智力产业的发展。如果不与本国的智力产业相结合,却依附于外国的智力产业,一个国家体力产业发展得再多,对其知识技术能力的成长也帮助不大,最终其体力产业也必然因受制于人而衰败。反之,尽管发展智力产业在短期内可能部分挤占体力产业所需资源,但从长远来看,智力产业的成熟将为体力产业的繁荣提供最强大的动力与最持久的支撑。因此,处理两者的关系必须树立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必须抓住主要矛盾。
综上所述,发展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核心是知识技术能力,因此,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培育和提升知识技术能力。中国的经济落后,其根源在于知识技术能力的缺失和落后。中国经济要想真正得到发展,就必须全力培育和提升国家的知识技术能力。而要培育和提升国家的知识技术能力,就必须逐步建立和发展各种智力产业,进而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的有机体系,这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
二、损害知识技术能力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1、长期主导中国经济发展思路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长期以来,主导中国经济发展思路的是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该理论将自生能力作为资源配置的标准,要求所发展的产业具有立即的成本优势,能够仅靠自身就能迅速盈利。该理论宣称成本优势源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中国的优势在于劳动力丰富而廉价,所以中国应立足于国际分工,主要发展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业区段。由自生能力概念出发,该理论极力反对倾斜发展重工业,认为这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不如直接引进资本品,腾出资源用于当前更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技术升级方式上,该理论同样强调直接引进适用技术,避免自主研发的高风险和高成本。
显然,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割裂了国民经济的有机联系,把各顾各地赚现钱当成了经济发展,建立在该理论之上的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脱离甚至毁灭知识技术能力。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实质是鼓吹发展使用简单劳动的体力产业,而反对发展需要复杂劳动的智力产业。因为智力产业培育知识技术能力需要熬过一个相当长的没有效益甚至需要输血的学习期,只有体力产业才能各顾各地赚现钱,所以要集中资源全力发展体力产业。其实现途径是,首先发展体现比较优势的外向型体力产业,以之为引擎,进而带动国内其他体力产业的发展。
2、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引发的严重后果
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是一种机械思维,而缺乏系统思考,是一种眼前主义,而没有长远观点。按照该理论发展经济,优点是简单、见效快,能让人立刻感受到好处。然而,由于损害了智力产业和国家知识技术能力,这种粗放型、依附性的经济发展方式注定是先甜后苦且不可持续的。
第一,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导致内需严重不足和民生日益艰难。比较优势战略将我国定位在国际产业分工链的低端,全国片面发展低工资的体力产业,千军万马都挤在这个狭小的领域展开最为惨烈的竞争。由于资源缺乏和自由贸易的冲击,中国过去建立但尚未成熟的智力产业逐渐衰败,国家知识技术能力亦随之退化,生产所需的技术与资本品严重依赖进口。与此同时,低工资造就低消费能力和国内市场狭窄,体力产业的发展严重依赖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这种“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两端依赖使得中国企业彻底失去市场定价权,上游被迫支付垄断高价,下游被迫接受过度竞争导致的产品低价,产业的附加值不断遭受挤压,经济增长的利益不断大量外流。在正常利润空间日益微薄条件下,企业必然不择手段地压低人工成本和逃税避税,最终形成低工资、低利润、低税收且相互冲突的三输局面。由于低工资,居民的大多数服务性需求受到抑制,使得第三产业发展乏力,既妨碍需求扩大又导致就业极端困难。由于低利润,企业无法推动产业升级,结果被锁定在低端,从而进一步地加大了竞争强度。由于低税收,政府无力提供公共产品和建设社会保障,难以为经济转型提供有力支持。所有这些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内需问题和民生问题日益突出,最终陷入困境。
第二,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导致国家经济安全形势趋于恶化。由于缺乏知识技术能力的支撑,体力产业对发达国家两端依赖,中国在国际经贸关系中既争取不到规则制定主导权,也难以分享规则制定话语权,在经济全球化中只能被动接受各种贸易、投资、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不利条款,处处受制于人。时至今日,中国的主要产业和市场已基本被外资掌控;重大技术、装备和核心零部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石油、铁矿石等战略资源进口遭遇钳制与勒索;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制裁此起彼伏;国际热钱在国内呼风唤雨,人民币升值和外汇储备安全问题左右为难,金融体系漏洞多多,等等。所有这些情况不仅导致巨额利益源源流失,而且有朝一日完全可能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
第三,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酿成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苦果。其一,在赚现钱思想的作用下,各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有水快流、有钱快赚,使得大量资源不是被贱卖就是被不合理开发所糟蹋。其二,廉价资源是中国外向型体力产业的重要优势来源,过度竞争使得中国企业单位利润极为微薄,不得不靠数量取胜,但大量出口造成资源被迅速耗竭。其三,各地唯GDP主义盛行,不顾一切地招商引资,发达国家纷纷将高污染项目迁往中国。其四,知识技术能力被损害后,国内难以找到低成本的污染治理方案,只能被动容忍环境恶化。
第四,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多年来,建立在低工资基础上的中国经济自然陷入内需严重不足的困境。为了扩大内需,政府已经动用了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住房货币化等一系列手段刺激消费;通过大搞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搞房地产开发等途径来维持超高投资率。然而,所有这些措施都不是治本的长效方法,反而制造出更多的问题和积累了更深的矛盾,使得内需扩而不大且愈扩愈萎缩。在出口形势良好和外需增长强劲的条件下,内需不足的矛盾还能暂时掩盖。然而,外需的容量也是有限的,人口规模决定市场潜力,全世界的体力产业产品都盯着发达国家的市场,可所有发达国家的总人口也就8亿多。中国不通过发展智力产业从而不断提高大众收入,开发13亿多人口的广阔内需,却希望在潜力相对狭窄的国际需求中分一杯羹,结果是外需也迅速饱和,随之而来的是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同时贸易条件也一落千丈,使得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外需再无可能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中国企图继续使用短期措施刺激内需的做法已经行不通,而且这样的措施也基本用尽,只有进行根本转变才有希望。
第五,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无法承受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劳动力是分年龄结构的,外向型体力产业吃的是“青春饭”,主要需求年轻劳动力,否则生产率将大幅下降。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得益于人口红利,一方面年轻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保证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一胎化生育政策大大降低了劳工的养家成本,使得极低的工资也能够被接受,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外向型体力产业的竞争优势。然而,长期过低的生育率使得中国人口老龄化成为必然,且以排山倒海之势迅猛袭来。人口老龄化彻底动摇了中国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一方面年轻劳动力严重不足降低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养老负担急剧上升造成劳工养家成本急剧上涨,维持低工资与维持社会稳定之间难以两全。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外向型体力产业就会因失去竞争力而迅速外迁、收缩和瓦解,由其所牵引的整个国民经济也将随之面临崩溃。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基于自主创新的产业升级
1、基于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根本
随着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和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渐成为官方与民间共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
然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键是找好切入点。我们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培育和提升知识技术能力,而知识技术能力的成长依赖智力产业的建立与发展,两者是高度统一的关系。中国现在是低端的体力产业一统天下,这是旧发展方式的根本弊端所在。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并且是在自主创新基础之上的产业升级,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民族智力产业。自主创新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知识与经验进而培育、养成、提升和证明知识技术能力的过程。通过不断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产业工作的知识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市场控制力,产业升级也就水到渠成。我们不仅要向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挺进,而且还要挤入和占领标准制定的制高点。
2、基于自主创新的产业升级创造了中国经济突围的条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要以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为切入点,是因为这是解决各种其他问题的基础。第一,民族智力产业和知识技术能力的崛起才能独立自主且低成本地向国民经济提供技术与资本品,才能摆脱生产上游对国外的依赖,进而夺取产品的市场定价权和争取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与修改的话语权或主导权。
第二,智力产业是迂回的生产方式,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同时其高附加值可以实现高工资、高利润和高税收的三赢,从而为就业增加、收入上升和内需扩大的良性循环开辟了道路。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智力产业支撑和拉动各种体力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促进服务业的繁荣,体力产业反过来又强化智力产业的进步。在国内经济大循环中,各种产业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同时就业不断增加,工资持续上升,形成内需生生不息的内需型经济。只有建立这样的内需型经济,才能彻底摆脱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超然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第三,一旦生产两端的对外依赖消除,不仅经济增长的利益不再外流,而且政府可以完全根据本国需要制定各项政策,从而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第四,体力产业是一种生产率提升较慢和低门槛的产业,这种产业只有在由国民经济的系统协调效应激发出巨大需求和因各行各业均衡繁荣发展而分薄了竞争强度的条件下才能维持较好的收益,其从业人员的收入才能提高。显然,这只能在由强大智力产业支撑和牵引的内需型经济中得以实现。因此,智力产业的发展是民生改善和人民富裕的根本保障。
第五,智力产业的发展和知识技术能力的跃进将源源不断地生成经济适用的技术与装备,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创造新的资源,防止污染和改善环境,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六,智力产业的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很强,其产出具有指数化增长的特征,通过产业升级实现技术与资本品的进口替代将导致社会资本加速积累。在老龄化过程中,才有条件用资本替代劳动,从而大大缓解劳动力的短缺。同时,在知识技术能力成长和生产率上升的基础上,主要依靠人的知识与技术发展生产,减轻了对体力的依赖,使得延迟退休成为可能。因此,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承受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唯一出路。
四、结束语
基于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但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意味着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不转变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不根本调整经济发展的战略,不进行经济制度和政策的重大改革,只是在旧有的框架内增加些刺激措施,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就难以实质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不可能最终成功。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希望能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