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创意设计打造低碳城市
2011-08-15杨慧珍
○杨慧珍
(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作为一个能源消耗极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发展和能源安全之间取得平衡是中国面临的一大问题,而此时,“低碳”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低碳”代表着对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生产生活的一种期盼和渴望。自从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后,世界各地争相打造低碳城市,这似乎给在两难中寻求平衡的中国打开了新视角。
一、低碳城市建设的意义
2003年,在《能源白皮书》中英国政府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能源白皮书》的定义,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实现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并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而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The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简称WWF)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本文认为,低碳城市发展旨在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低碳”代表了对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生产生活的一种期盼和渴望。低碳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低碳城市建设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的安全及稳定供应
据统计,我国煤炭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极大,现有的能源结构及储量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是能源供应问题的困扰,另一方面是能源安全问题的凸显,在这一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城市就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2、低碳城市建设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近年来,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能源的大量使用,这些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远远超过了能源资源承载能力和大气本身的自净能力,进而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低碳城市以低碳为核心,以转变能源使用方式为主要手段,它的建设将有利于新能源的推广,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3、低碳城市建设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传统能源的使用使我国陷入了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困境之中,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碳排放”的关注更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加快低碳城市建设,一方面对我国转变能源利用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我国提高低碳技术研发能力,发展低碳产业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将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二、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
1、英国——高度自主权为政府制定地区规划提供便利
英国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早在2001年英国政府就设立了碳信托基金会(Carbon Trust)、能源节约基金会(EST)联合推动英国的低碳城市项目(LCCP)。英国设立了三个示范城市(布里斯托、利兹、曼切斯特),在LCCP的支持下建设低碳城市,而在城市规划中重点在建筑和交通两个领域促进新能源的应用。
在英国的低碳城市建设中,值得称道的是其赋予地方政府的高度自主权。例如在伦敦的城市建设中,伦敦政府根据自身情况修订《伦敦规划》,将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纳入到城市的发展计划中。而修订的最后阶段,政府还会在市民中征询意见,让广大市民也都参与到低碳城市的建设中。这一点和中国有很大不同,中国体制是自上而下的,是上级部门制定战略后,下级部门负责实施,虽然这一体制在统筹管理方面有优势,但是在调动积极性方面却有先天性不足。而英国的地方高度自主规划城市建设,除了调动当地政府与群众的积极性外,还能很好地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
2、丹麦——低碳社区建设助其成为全球绿色能的源领先者
在全球应对能源安全和地球变暖危机的过程中,“生态城”建设的潮流逐渐兴起。丹麦的低碳社区建设是“生态城”的典型代表,社区的最大特点是公共住宅的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例如丹麦的太阳风社区,该社区是由居民主导建设而成,区内以太阳、风为主要能源形式,故而被称之为“太阳风”社区。该区公共住宅是由公用建身房、办公区、车间、洗衣房等组成,极大地节约了社区的空间、资源。太阳风社区有600平方米的太阳板被设置在建筑上以获取太阳能;在附近山坡上设置了22米高的风塔来获取风能;区内的一块菜园用于加强区内物质循环,在增加景观性的同时,减少对外资源的依赖。
丹麦的这种低碳社区模式在能源使用过程中还强调节能降耗,注重能效利用率的提高。据统计,丹麦在过去四十年当中,GDP一直往上走,但是能耗、碳排放量却是持平或下降,这中间最大的贡献是能效的提高。而如今丹麦低碳社区的建设更是加强了这一优势的发挥,丹麦成为全球绿色能源的领先者不是偶然。
3、新加坡——创意设计奠定“花园城市”基础
自1965年建立独立的共和国起,新加坡就提出了建设花园城市的思想,“花园城市”的理念和“低碳城市”的构思有异曲同工之处,而经过50多年的实践,新加坡的城市建设日趋成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城市规划中的创意设计。首先,新加坡道路两边绿色植物很多且形态各异,这是新加坡的一大景观,为新加坡的形象增分不少。其次,新加坡的道路骨架为窝蜂状,综合了放射状路网和方格状路网的优点,为新加坡缓解道路压力作出了贡献。再次,新加坡建设了很多的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新加坡的“公园廊道”计划目的是将全国的公园连接起来,形成“绿色走廊”,这样既方便了国民休闲娱乐,又有利于居民选择用非机动车的方式游览。总体来看,新加坡通过创意设计将城市中的绿化遍布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几点启示
1、科学规划谋求城市低碳转型,创意城市形态
根据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的规划对城市低碳转型至关重要,合理的城市规划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科学规划的制定要有几个侧重点:一是强化科技创新,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加快低碳城市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各地政府要注重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确保财政低碳技术研发投入稳定增长;二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各地政府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降低“高碳”产业的比例;三是推广低碳消费模式,低碳城市的建设不只取决于低碳技术的开发,还需要生活及消费方式转变的配合,建设低碳城市,必须将低碳理念引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推进城市生活低碳化。而在具体操作中,政府要重视城市整体形态的构成、地面的布局、交通体系的铺建、基础设施的利用等等,这样既可以构建有多个中心的“紧凑型”城市(即高密度、高容积率、高层),又可以构建具有不同功能区域的混合型城市。
2、低碳城市建设要遵从“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国各地情况不同,北方是大陆性气候,南方是海洋性气候,中间的淮河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流域是过渡区,除了气候外,各地自然、地理条件也都有差异。所以,在低碳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遵从“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形态。另外,我国的体制和国外有所不同,美国是自下而上的体系,而我国是自上而下的体系,所以在对低碳城市规划进行推广时,我们应在制定时自上而下,而在执行时因地制宜。
3、低碳城市建设要“质”、“量”并重
人们一提到低碳就会想到高投入,尤其是新能源方面的投入,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对低碳城市的建设提出了质疑:低碳城市是否和巨额投资相挂钩?这会不会是另一种形式的能源、资源的消耗?如果真是这样,那低碳城市建设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了。而实际上,在低碳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很多技术是现成的,而且成本很低,如果应用得好,不仅可以节能,还能有回报。所以我们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要注意“质”和“量”的平衡,不仅要提高低碳城市建设的“质”,还要注意降低成本投入的“量”。
4、低碳城市建设应谨防“跟风”、“大跃进”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如上海、杭州、保定、无锡、厦门等,还有不少城市正在加入打造低碳城市名片的行列。但是,在这如火如荼的宣传背后,实际建设情况却令人担忧。厦门是国内较早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城市之一,2004年就在鼓浪屿设立了循环经济实验区,并称借鉴德国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要构建全国第一个“循环型”岛屿,实现生活垃圾“零出岛”和岛内污水“零排放”。然而,7年过去了,循环经济区内无论是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还是太阳能路灯的引进,都遭遇了水土不服、无果而终的命运。很多城市在网页上宣传低碳城市建设开展的如何好,而实际却动作不大。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白效明说:“我国进行低碳城市的示范是很有必要的,但一些城市是有名称却不给投入,完全是徒有虚名。”所以,在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中要防止一些城市急功近利,为评级而“作秀”,避免低碳城市建设的“指标化”。
总之,低碳城市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其建设的重要性与战略性在文中已经有所说明,而其对中国城市质量的提升作用也毋庸置疑。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在建设低碳城市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对国外的一些经验,由于自然环境、政治体制方面的一些差异也不能照搬直用。因此,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依托创意设计打造低碳城市,进而提高城市质量,促进我国产业转型,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柳春娜:国际低碳城市建设经验[J].北京观察,2011(1).
[2]王建国、王兴平: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新型城市化下的趋势[J].城市规划,2011(2).
[3]江德斌:“低碳城市”不是一日建成的[J].经济研究参考,2011(6).
[4]陈柳钦:低碳城市发展的国外实践[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1).
[5]王勇:变革传统消费模式促进低碳城市建设[J].江苏商论,2011(3).
[6]李超骕、马振邦、郑憩、邵天然、曾辉:中外低碳城市建设案例比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