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策略
2011-08-15温建红
温建红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论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策略
温建红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在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策略主要有: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分组形式,明确小组的学习任务,关照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重视评价与总结。
合作学习;有效;策略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在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价值。从教学的视角看,合作学习改变了以往单一的面向全体或个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为教师开展探究教学、分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平台。目前,在一些教师培训中,合作学习也常常被采用。通过对一些课堂教学和教师培训的观察发现,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教学效率并不是很高。如何让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让合作学习更为有效的实施,是一线教师较为关注的问题。
一、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教学理论的发展表明,教学中不存在一种适合于所有教学情境的万能模式或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与特定的教学目标相联系的,没有一种教学方法能够同时达到所有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低效的合作学习,常常不管教学内容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只是一味合作,给人为合作而合作、急急忙忙走过场之感。为此,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作深入分析,看其是否适合合作学习。
什么样的内容更适合合作学习呢?首先,从合作学习本身来说,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1](P18)显然,与其他学习形式相比,以小组为单位,组员之间通过互助交流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是其显著的特点。从这一点来说,对于那些依靠个人完成起来较为困难,而学习任务又可以进行适当分解的内容较为适合。其次,对于不同的学科,还要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判断。如数学概念的学习,对于那些需要学生经历归纳、概括、抽象等才能获得的概念,通过合作学习,一个学生认识上的不足可能会被另一个学生所弥补,从而使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于数学命题的学习,大多数公式和定理,都是很多数学家经历很长时间的艰苦探索才获得的,如果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内通过合作学习去发现、去探索则可能性不大,如果教师能将原来的问题进行适当分解或转化,然后让学生合作学习其中一部分内容,就可以让学生经历“再创造”、“再发现”的体验。对于问题解决,如果题目本身较为开放,解决方法多样,个人思考不全面或独立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就可以考虑让学生合作学习。[2]另外,诸如出数学板报、数学调查、数学实验、数学网页的制作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都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很好的素材。[3]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分组形式
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合作学习实施中,首当其冲的是如何分组。小组分得是否合理,与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密切相关。为此,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在研究教学内容和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提出恰当的分组方案,并能灵活掌握小组的规模、组员构成和角色分工。
(一)小组规模
有研究表明,4人组成的小组最为灵活高效,它便于随时调整配对形式及人员搭配,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4](P17)其实,一个小组到底采用多大的规模,无非要看它在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方法和充分交流机会的同时,又能否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小组的规模越小,固然可以提高个体责任,但达不到充分互动交流的目的;分的小组太多,组的规模太大,都将给教师的有效监控带来难度,从而降低合作学习的效率。在实际分组时,教师可以根据班额大小和教学内容,灵活决定小组规模,如同桌两人一组,前后两排自然分成一组,6人一组等等。
(二)组员的构成
在确定小组的规模后,教师需要进一步考虑组员的构成。合作学习在组员的构成上一般多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构成模式。
所谓组内异质,就是在一组内,学生在性别、民族、社交能力、性格、成绩等方面不尽相同。如把成绩上“好、中、差”,社交能力强的和沉默寡言的,性格上活泼好动的与内向沉稳的分在一组。这样不仅有助于小组角色分工,也可以让每个小组中都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利用互补优势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所谓组间同质,就是组与组之间在各方面总体水平上要基本相当。这样在合作学习时,组与组之间才有可比性,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局面。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但有时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来灵活决定组员的构成。如果让学习程度比较接近的学生分在一组,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那么也可以采用组内同质的分法。当教师对学生不是很熟悉时,也可以采用“同余分组”,即让每个人依次报数,然后用所报的数去除以要分的组数,把余数相同的分在一组。有时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总之,只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合作技能的发展,教师完全可以视需要来分组,绝不可被某一形式捆住手脚,将分组形式模式化。
(三)适当的角色分工
在小组建立后,为了让小组能高效地工作,可以对组员进行适当的角色分工。这种角色上的分工,可以提高组员之间的互赖和参与的积极性。一个小组可以有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不同的角色。组长负责组内分工与协调,记录员负责把每个人发言记录下来,发言人要在归纳概括每个组员意见的基础上,把小组的最后结论向老师反馈或汇报。当小组内的角色选定后,最好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在较长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考虑让不同的角色进行互换,让组员对不同的角色都能有所体验,促进合作技能的提高。
三、明确小组的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下的活动,教学目标的落实是通过各小组学习目标的达成来实现,为此,每个小组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就显得非常重要。当每个组员明确了自己小组的学习任务时,才可能“劲往一处使”,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为此,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习任务陈述应尽可能具体。在一些合作学习中,常听到教师这样布置学习任务,“下面的内容大家合作学习”、“下面同学们在组内互相说一说”。这种过于随意、笼统的陈述学习任务,使小组缺乏具体的学习任务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容易导致组内“一盘散沙”,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学习。
二是对学习活动要提出明确要求。合作学习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小组这样一种组织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伴随讨论、动手实践、探究等活动。为此,为了能使学习活动更富有成效,教师在一开始就要对学习活动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
首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时间。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要对学习时间有一个估计,并给学生交代清楚,这样一方面可以便于教师自己安排本节课的内容,另一方面,对于每一个学习小组而言,也有了紧迫感,知道自己必须花多长时间来讨论,用多长时间来汇总本组的想法,进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其次,对学习活动发出明确的指令。在合作学习中,特别是一些动手实践活动,为避免学生因没有明确的指向而把时间浪费在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发出明确的行动指令。
四、关照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
合作学习给学生合作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分组后就展开了积极的合作与交流。正如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约翰逊兄弟所说,“简单地将学生安排在小组中并让他们一起学习,这本身并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和产生较大的效力。”[5](P143)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并不是在分组后放手不管,只管等待学生合作的“成果”,而是要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给予充分的关注。
(一)成为一个合作者
在合作学习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也随之从一个讲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时,教师除了通过在各组间走动,来观察各组的学习情况,还可以以一个组员的身份参与到某一组,尤其是参与到那些问题较多、甚至出现争执的小组。在倾听每个组员的想法后,帮助他们制定计划,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近距离的对话,都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和亲近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是否将学习任务交代清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哪些自己没有预想到的问题。
(二)促进组员间积极互动
合作学习倡导教学中展开多向互动合作,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这其中,更看重通过“生生合作”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仅是被分配在一个小组里学习,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小组里要有面对面的交流,有彼此促进性的互动。为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挖掘学生之间的影响力,利用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及多元的个性,让他们在交流与合作中建构知识。
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是多方面的。如彼此提供帮助,交流所需的信息和材料,促进小组能更有效地处理和加工信息;对彼此得出的结论和推理进行质疑,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对彼此为小组学习做出的努力给予赞扬。每个人都要学会把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得出结论的过程当面给其他组员口头解释,或与他们展开有效的讨论。当教师发现学生在小组中没有彼此促进和积极互动时,要在保护合作积极性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他们互动。如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他的想法和你的有什么不同,你为什么认为他的想法不可行。通过这些提问鼓励小组中每个成员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能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敢于质疑他人的观点。
(三)适时干预
学生合作技能缺乏已成为合作学习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当教师在观察各小组学习时,如果学生合作比较顺利,那么应尽量不去干预,以免打乱他们的思路。如果发现合作学习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个别学生支配这个小组,有部分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小组没有弄清学习任务,在讨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把精力用于其他问题的探讨;小组成员明显缺乏合作学习必先具备的知识;当本组成员在阐述自己的想法,或别的小组在向全班汇报本小组的结果时,没有认真倾听的习惯。这时,教师就要适时干预。需要注意的是,在干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避免不问缘由,直接给出自己的想法或结论,最好是在启发引导的基础上让小组自己合作思考解决。如教师发现学生没有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的习惯,就要及时制止,让组员先各自独立思考,待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与别人交流。并告诉学生,只有独立思考后的交流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达到彼此的补充与分享。
(四)调控合作学习的时间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学习内容,给学生一个预设性时间,但同时,还要根据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实际情况,对学习时间灵活调控。
很多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总担心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于是给学生预留的时间过少。于是,就会看到当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断在各组间来回穿梭,并不断地催促和发问,当小组内还没有真正展开合作交流,很多小组也没有对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时,教师却急于看到合作学习的“成果”,让合作学习停止。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很重要,但生成性一面更重要,当教师发现预设时间已到,但组员还在热烈地讨论,或刚触及到问题的本质时,就应该适当延长一些时间,让学生能对问题展开充分交流和深入探讨,这样,就不会因为时间原因而让合作学习浮于表面。同样,如果教师发现有的小组在预定时间还没到时,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他可以对先完成的小组进行检查或对提出新的要求。
五、重视评价与总结
合作学习不仅要有合作的形式,还要有合作的结果,低效或无效的合作学习往往虎头蛇尾,刚开始看似很热闹,到最后却不了了之。为此,在学生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对各小组的学习及时做出评价与总结,如果缺失这一环节,将会使合作学习的质量得不到促进和提升。
(一)认真听取各小组的汇报
经过各组员的共同努力,合作学习取得了最后的结果,此时,每个小组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向大家展示出来,同时,他们也想看看其他组的结果如何。为此,教师应留出较为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都有展示的机会。
为了使得汇报与展示有较高的效率,在每小组汇报前,教师应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如:每组汇报不超过五分钟;如果与前一组观点相同,可以只说与其不同的方面等等。当一个小组汇报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并做简要记录,为后边的点评做好准备,同时,还要组织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让其能对别的小组汇报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通过比较找到自己小组存在问题,吸取他人好的方法,从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评价从多维度展开
与其他教学形式对学生的评价不同,注重团体评价是合作学习的特点,这种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使得整个评价的中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6]因此,教师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主要是对小组做出整体性评价。
教师对小组的评价既可以在其汇报完后及时做出点评,也可以在所有小组汇报完后做整体性评价。评价内容应涉及合作学习的各个方面,不能只看学习的结果,还应看学习的过程,要从多维度展开。如汇报时的语言表述是否清晰、简洁,组员是否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小组内每个组员是否都在积极参与,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如何,方法上有什么独特之处等。在点评时,教师要对各小组的闪光点和创新之处给予表扬,对一些典型错误要做出明确判断并给予纠正,对各小组出现的共性问题最好能合并起来给以明确阐释。最后,教师要在汇总各小组结论的基础上,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或立场,对本此学习活动做出结论性总结。
(三)及时反思
在一次合作学习后,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如: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普遍出现这一问题,哪些问题有必要通过讲授来澄清,自己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受到什么启发,某一组合作不下去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学生在组内参与性不高,自己的分组是否存在问题,下次若再组织这样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等。
[1]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2]温建红.适合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特征浅析 [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4).
[3]李祎,涂荣豹.实施数学合作学习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J],学前教育研究,2007,(1).
[4]王坦.合作学习的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5]R·T·约翰逊,等.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刘春红,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刘吉林,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一)[J].人民教育,2004,(1).
The Strategies on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WEN Jian-hong
(College of Education,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Gansu 730070,PRC)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learning method advocated by New Curriculum.It has unique education value.The strategies on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s:choosing the suitable contents;using flexible and diverse grouping forms;clearing and definiting the groups'learning tasks;caring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attaching important to evaluation and conclusion.
cooperative learning;effective;strategy
G424
A
1674-5779(2011)01-0068-04
(责任编辑陈育/校对云月)
2010-12-17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资助
温建红 (1974—),男,甘肃泾川人,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