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股权投资控制机制探索

2011-08-15何光军

当代经济 2011年18期
关键词:权责股权机制

○何光军

(广汽长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10100)

目前,部分企业投资特别是股权投资方面所暴露出来的违纪违法问题越来越多,如企业某些高层管理者利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国家法律法规不完善的空档,借企业股权投资方式,或虚假投资、虚增资产、职工虚假参股坐享利益。也有某些高层管理者违反会计一致性原则,会计期间改变投资核算方式,转移权益、调节资产、调节利润等,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实,从而损害所有者和投资者的相关权益。因此,如何从股权投资机制上管好用好投资资源,督促企业准确核算投资及其成果,切实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企业股权投资的动机和目的

企业股权投资活动属于资本营运的重要范畴,是企业为了盘活资产、扩大经营范围、增加收益来源和提高抗风险能力,而将闲置资产或筹集的资金投资到特定的项目或公司中,经过资本运动或生产经营活动,使资本价值极大化,从而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经营收益。其动机是由追逐利润而驱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经营领域,增加利润来源;为了规避经营风险,培育并形成多种经营业务格局;改变经营模式,形成多个独立运作的经营实体,提高经济效益;为提高竟争能力,通过并购重组或联合投资方式,以资本为纽带与其他企业结成新的经营联盟。

二、企业股权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企业股权投资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股权投资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违规投资。主要指一些企业为获取暴利而铤而走险,不顾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顾主体企业的利益,私自将资金投入到国家明令禁止的经营领域,或在经营中超范围经营,或从事制假贩假、参与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继而被国家执法机关依法取缔、处以罚款、没收财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账外投资。是指投资企业未将投资列入账面的投资。账外投资的存在不仅隐瞒了投资企业的真实权益,“无主投资”还是某些企业从事账外经营、调节利润、偷逃税款、转移企业资产的重要手段。具体表现:投资和借款不分。母体企业以借款的名义或以子公司资金或以第三方借款支付投资款,待被投资企业盈利后收回或归还平账;胡乱核算,将分回的投资回报、利润或股利不计投资收益而直接冲减“长期投资”科目成本和余额,直至冲完平;或用截留的如折扣折让、返利、奖励等通过变通方式用于投资;少计或不计关闭企业的经营积累余额,用于组建新公司;非正常改制或以关闭的手段关闭不该关闭的投资项目制造账外企业。三是虚列投资。主要是指一些企业在“长期投资”科目中虚挂早关闭或已转让股权的投资。具体表现:被投资企业早己破产关闭或撤消,或所持股份早已转让,长期投资仍在账面上反映,未作坏账或清算、或冲转处理;被投资企业早已资不抵债,但其账面及会计报表却继续反映资产质量良好,投资企业按权益法将其虚假净资产进行核算,导致投资企业资产虚增。四是会计核算不实。如公司所属多种经营企业JL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本应纳入该公司当期会计核算范围、并入本年会计报表,但由于没有理顺投资关系,一直作公司多种经营企业管理,其会计核算没有并表。造成会计核算资料不完整、会计核算不实。

2、企业股权投资控制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1)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合理,权责分派不对称是企业股权投资出现众多问题的深层根源。组织结构也称权责结构,是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进行分工合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一些企业内部常因部门的职责不清、权限不明,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分工与协作,从而造成如投资项目论证不缜密,对投资项目管控不到位,信息沟通不灵,投资风险得不到及时的评估与预警,致使投资项目经营陷入困境甚或投资失败。

(2)所有者监督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由于我国法律赋予职权的执法主体部门实施对企业股权投资行为的执法仍缺位。如执法主体的相关法律责任划分不够明确,执法力度大打折扣;执法主体不作为,执法时“轻罚薄惩”、导致法的威慑失灵等,从而造假者、利用股权投资获利者肆意妄为。

(3)部门的权责不对称。一些职能部门为了满足企业少数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可以铤而走险,肆意造假,而且企业内部没有建立与企业股权投资相关的多层级的自我评估、评测、奖励与约束机制;没有建立对股权投资内部控制活动、具更强独立性且权威的、对董事会等决策管理层负责的内部审计监督与再评价监督机制。

(4)内部会计控制缺位。企业对外投资的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中如投资资本金的筹集、投资核算的账务处理、投资权益的计算与合并、投资后的效益评价、风险控制以及对外发表会计信息等,都需要会计控制的全程参与。但近年来很多企业对外投资发生许多投资错弊及损失,对外发表的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严重,误导所有者及投资者等,这些都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缺位有极大的关联,影响十分恶劣。

三、企业股权投资控制机制建立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股权投资进行控制。

1、企业法人治理机制

(1)确立董事会在内部股权投资控制的核心地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是董事会这个中间地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关键在于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董事会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董事会组成成员要专业化,应主要由懂法律、会计、审计、投资的专业人士担任。董事会中要引入独立董事,并逐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2)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由于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人员重叠,这种交叉任职使得一个人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造成董事会与总经理班子之间权责不清、制衡力量锐减。因此要做到使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分设,避免人员重叠,从而有利于建立集体决策机制和权力制衡机制。

2、组织结构与权责对称机制

组织结构是控制任务在总体上的组织安排及部门中的具体排列,是企业计划、执行、控制和监督经营管理活动的整体框架,其实质是人们在组织内部进行劳动分工和协调方式的总和。良好的组织必须以执行工作计划为使命,并具有清晰的职位“层次顺序”、流畅的“意见沟通”管道、有效的“协调”与“合作”体系。权责对称(或曰权责分派)则是在组织结构设置的基础上,设计授权的方式,明确各部门或各岗位及其人员的权利和所承担的责任。企业使组织结构与权责对称,应根据企业自身的规模、部门的技术和业务特点,对股权投资活动流程和运行的关键环节进行分解并分归适当的部门,形成如董事会管投资决策、会计部门管筹资与投资资本与权益的会计核算(包括对被投资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指导和监督)运作、人力资源,计划,企管等部门管诸如派驻人员的尽职责任考察、被投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状况等等多层次的权责结构,要制定与相关权利和责任相符的业绩评价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要明确各单位、部门或人员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间的信息沟通和相互间协调的原则和方法,使之形成一个能够协调运作,有效实现投资目标的系统。

3、风险防范机制

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则应把握好四个环节,即风险识别、风险估价、风险处理和风险防范。风险识别是风险防范机制建立的第一个环节,是对投资决策、实施、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的认识和发现。风险估价是在风险识别后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带来多大规模的损失的判断。风险处理是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使风险降到最小,处理风险的办法有风险抑制、风险组合、风险转嫁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投资风险管理体系。该体系能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阶段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并通过健全的制度来明确相互之间的责、权、利。

(2)建立科学规范的投后管理体系。科学的决策程序应是公司上下,内外的有机结合,规范的科学的管理体系是及时识别风险、化解风险的重要保证。该体系应是项目经理责任制、被投企业信用档案管理、被投企业信息分析系统的有机组合。

(3)建立被投企业内部的法律监控体系。被投企业的建立必须按照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运行,使董事会的决策功能、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总经理班子的日常管理职能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和促进,尤其要防止出资人缺位。

(4)建立被投企业的内部审计体系。内部审计体系包括定期财务审计和不定期的财务检查,尤其重要的是形成投资人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不定期的了解和掌控,这需要在投资人和被投资人之间建立一种在诚信和相互信任基础上的良好合作关系。

4、投资活动控制机制

企业投资活动的基本内部控制程序的缺失或执行的无效是企业投资活动效益不高、企业投资失败的关键性诱因。因此,建立投资活动控制机制,对投资业务活动进行控制,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企业股权投资内部控制活动应涵盖其运作流程的所有关键环节,包括投资决策、投资实施、营运控制、持股比例调整、投资收益账务处理及项目中止清算等。以国家法律法规对股权投资的规定为基础,制定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文本规定,分派相关单位、部门实施。

四、总结

投资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目前很多企业为追求利润、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从而得以改善经营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扩大经营规模,保障企业稳定发展而进行股权投资。但是由于企业内部某些违规投资、帐外投资、会计核算不实等投资行为造成企业投资失败,严重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本文从企业法人治理机制、组织结构与权责对称机制等四方面出发,建立企业股权投资控制机制,这将为企业进行高效股权投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熊楚熊:公司投资策略[M].海天出版社,2006.

[2]朱秀杰:投资.贷款.纳税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张新乾:内部控制审计评价[J].会计研究,2009.

[4]弗兰克J.法博齐:投资管理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克里斯托弗.哥利斯:企业与风险投资[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权责股权机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新形势下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我国监理工程师在项目管理中的权责匹配分析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什么是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有哪些注意事项
《农田水利条例》“上线” 权责明确更利于农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七七八八系列之二 小步快跑搞定股权激励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