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2011-08-15李均立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当代经济 2011年20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海南

○袁 雪 李均立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

海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袁 雪 李均立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

生态农业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对海南农业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和分析了当前海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三个资源优势和存在的四个问题,提出海南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要以政府为主导,注重融入文化特色,增加旅游项目中的参与性与体验性,注重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的开发策略。

生态农业旅游 海南 资源优势 开发策略

一、引言

生态农业旅游(eco-agri cul t ural t ouri s m)是指在乡村的生态环境中,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为旅游资源基础,通过综合运用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产品开发理论以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等对当地农业资源进行整体的布局和规划,将其开发成为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

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结合体,是第一和第三产业交叉渗透的产物。它为人们创造了亲近大自然和参与农业生产的条件,既满足了人们返璞归真的愿望,又可以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增长知识,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在近十年以来,中国生态农业旅游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周边,生态农业旅游已形成一定规模。相比之下,海南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却还处于较低水平,与其本身所具有的生态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极不匹配。

二、海南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

1、地理环境优势。海南岛东经约110°,北纬约20°,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与夏威夷岛同纬度。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温充足。它四季长青,遍地皆绿,森林覆盖率超过50%,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地区。它还是一个热带野生动植物和作物的宝库,其野生动植物资源中,有32种动物和630多种植物为其所独有,被国家列为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49种,珍稀树种有7种。同时,海南空气质量很高,据《2009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总体保持一级水平,优良天数达到100%,其中98.6%监测日为国家一级。此外,海岛水质优良,据统计占地表水总流量80%以上的主要河流及占蓄水量80%以上的主要水库的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以上标准。总之,海南拥有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珍稀性明显。

2、人文资源优势。海南有黎、苗、回、壮等38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数的1/6,民俗民风多姿多彩且地方特色浓郁,如黎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澹州的民间调声歌节、文昌元宵节的送灯会、万宁古万州的婚姻风俗等。除此之外,海南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例如五公祠、琼台书院、、东坡书院、万宁县港北镇新龙村新石器遗址等。这些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古迹对游客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结合以农业旅游和海南独有的热带海滨景观,是海南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所独有的优势。

3、政策优势。国务院2009年12月31日正式批复《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正式批复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这必然会加快海南旅游业的发展速度。生态农业旅游作为可持续的、绿色的旅游方式,海南应该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国际旅游岛”的契机推动下,大力发展其生态农业旅游事业,加快其国际旅游岛建设。

三、海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力落后。海南目前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开发旅游项目,尤其是生态农业旅游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以此来保证项目本身的品质以及其配套设施的完善,但由于海南资金缺乏,配套设施也较为落后,尤其是有丰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却相对偏僻的山区更是如此。

2、旅游资源易损。海南以热带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属于易损型资源,且海岛的生态和热带雨林的生态也是比较脆弱的生态类型。目前,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持得相对比较好,主要得益于海南的工业不发达,但海南不可能永远保持这种状态,无论工业还是旅游业都会进一步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目前,海南水土流失、荒漠化已初露端倪,抵御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不强,而且游客数量猛增,开发模式错位,不注意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这些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景观破坏、社会风俗习惯被同化等诸多问题,其资源优势也会随之消耗殆尽,且难以恢复。据初步统计,全岛旅游资源目前已被破坏30%,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锐减和本土文化被“发展性破坏”。

3、规划缺陷。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专业人才缺乏,在早期的开发中缺乏系统的规划,导致旅游项目的开发布局不合理。海南的旅游项目大多集中在北、东、南沿海地区,旅游项目也大都是阳光、大海和沙滩的“蓝色旅游”,而中部和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这不仅使东部地区承受巨大环境压力,而且项目重复建设,也导致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此外,由于缺少系统规划,导致项目通常以自然风光游览为主,形式也主要是导游带游客在景区内走一走,转一转,而能让游客真正参与或互动的活动少之又少。旅游项目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和文化性,不仅会导致本期游客兴趣索然,还会影响海南旅游的声誉,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4、市场混乱。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和配套制度的建立,海南生态农业旅游市场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海南旅行社中个人内部承包“部中部”的现象较为普遍,使得旅行社设立的准入门槛相对降低,经营许可形同虚设],直接导致“黑社”、“黑车”、“黑导”、“黑店”等现象屡禁不鲜。其次,旅游业“欺客、宰客”的现象比较严重。再次,强制购物以及假冒伪劣的旅游产品大行其道。

四、海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思路

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规划不仅仅要重视其经济效益,更要重视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1、完善政策法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增强约束。海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旅游景点的建立可以快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于是某些不适于开发的或者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也被盲目开发为景点,开发后又不重视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景区在经历了短暂的繁荣后便逐渐失去了活力。为了杜绝此类现象,政府必须尽快出台适合海南本地实际情况的有关生态农业旅游的地方法规和政策,以此来确实保证生态农业旅游从项目审批到开发经营一直有政府的监督和法律的约束。首先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要贯彻旅游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采取生态保护型的开发模式,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把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其次,要建立定期环境监测与预报制度,即通过定期的预测与预报,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最后,切实保障旅游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即在开发过程中配备必要的旅游基础设施时,应注意配合其原有的环境和文化,保持景区山青水绿、自然古朴。

2、科学规划,加强海南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体系的建设。发展海南的生态农业旅游应以市场为导向,将旅游地的农业生产、市场调研、规划建设、形象设计、旅游产品开发、广告宣传策划、宾馆酒店服务、旅行社组织等融为一体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因此,要建立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旅游企业或基地,带动整个区域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展。同时,要建立健全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化服务体系,包括旅游全过程的技术服务体系、物资服务体系、广告宣传服务体系、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以及金融体系等。

3、重视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开发,增强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文化是区别于不同旅游地区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绿色旅游资源,缺少文化内涵的产品就好像没有灵魂一样。海南拥有明显的文化优势,在开发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中,应重视把这种明显的文化优势融入其中,提升其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突出中部文化地域特色,让旅客在旅游中感受到黎苗文化的独特魅力。当然游客的进入,无可避免地使旅游地的文化受到冲击,导致本土文化渐渐消亡,即“发展性破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旅游地文化的保护,而把海南的文化遗产引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一方面让游客充分体验旅游地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对旅游地文化进行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此外,生态农业旅游还可以通过农事劳作、水果采摘、特色饮食品尝、民俗乡情体验、农业技艺学习等方式来增加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生态农业旅游的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例如可以辟生态农业区,培养扶植生态农业接待户,传授农业知识,采用幻灯片、照片、标木等展示作物花果种类,给游客普及农业播种、收获、营养价值等知识。

4、重视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人们旅游,除了休闲观光外,还希望带点当地的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回去,一方面馈赠亲朋好友,共同分享旅游的乐趣,另一方面为此次旅游留下纪念。海南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也相对落后。但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不仅可以让游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而且可以增加旅游地的收入,还可以起到广告的作用。因此要全面开发海南当地热带农业土特产品和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的商品化生产,开发高质量、多样化、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农业旅游产品,并且树立品牌意识,建立独特的热带旅游资源品牌。

5、加强从业人员的培养。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种高品质、高品位的旅游方式,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但是当前海南旅游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严重影响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此,一是要通过采取优惠条件引进外来人才,二是要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及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不定期讲座、定期培训等方式,在灌输旅游和管理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受训人员的生态学知识和生态理念、环保意识等。而且,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依赖于海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方面的协调发展,仅仅是旅游的专业人才是不够的,而是需要经济、法律、人文等等各方面的人才。所以在吸引和培养人才方面,应注重均衡,合理配比,以求得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海南生态农业旅游的高水平发展。

(注:本文属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编号:TS11085);海南省教育厅2010年“农业经济管理”重点学科项目。)

[1]项载昌:生态农业旅游及其开发规划理论的初步探讨[D].云南师范大学,2005.

[2]杨玉莉、赵敏敏、雷昀:对开发云南生态农业旅游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1(1).

[3]海南省概况[EB/OL].http://www.tvtour.com.cn/tour/mudidi_hainan/about.htm.2011-06-06.

[4]唐少霞:海南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路[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5]2009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2072b5fdc8d376eeaeaa3142.html.2011-05-10.

[6]王艳杰、傅桦:发展海南省生态旅游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7]唐少霞:海南旅游资源的优势依赖于生态环境的保护[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

[8]李颜:海南中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论析[J].价值工程,2009(3).

[9]朱淑琴、植远: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SWO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4).

[10]邓丽燕、李清玲: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发展海南大农业旅游初探[J].热带农业科学,2010(6).

[11]符国基:海南省自然旅游资源调查研究[J].热带地理,2010(5).

[12]田喜洲: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2(6).

[13]章家恩: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看法[J].农村生态环境,2000(1).

[14]赵全鹏:海南黎苗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15]吴珏: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农业体闲旅游发展策略[J].热带农业科学,2010(2).

[16]廖军华:对我国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2009(8).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海南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