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一生中的几次“四·一九”
2011-08-15李青茹
李青茹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文化集团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黑龙江 大庆 163458)
铁人一生中的几次“四·一九”
李青茹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文化集团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黑龙江 大庆 163458)
这几次“四·一九”只是铁人一生中的点点滴滴,而这一个个平凡的瞬间连接在一起却体现了铁人一生不平凡的觉悟、意志和品格,体现了铁人一生一心一意为石油事业奋斗的信念始终不动摇。
铁人一生;四·一九;启示
铁人王进喜一生的工作时间只有20年,其中:在玉门工作10年,在大庆工作10年。20年,他创出了人拉肩扛运钻机、端水打井保开钻、跳泥浆池压井喷等很多至今仍然为人传颂的壮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荣誉和成就。他当过普通工人、副司钻、司钻、副队长、队长,曾任钻井指挥部生产二大队大队长、钻井指挥部副指挥、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委员。铁人一生中有几次重要事件发生在“四·一九”这一天,重温这些往事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大的启示。
一、1956年4月19日,光荣入党
事件: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玉门油田被列入全国156个重点工程之一。国家陆续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到1955年,井队数从解放初期的4个增加到37个。钻井发展迅速,急需一批管理人员,需要从优秀工人中选拔培养。这时,王进喜的进步引起了领导的注意。
王进喜1950年当上钻井工人,1953年担任了副司钻,1954年到贝乌5队任司钻。这期间,无论在哪个队、在什么型号钻机上,他都是一个勤快的好钻工,各样杂活抢着干,从不偷懒,干部职工都称赞他。他当了司钻后,带头工作,严格要求,成了有名的严司钻。干部工人从王进喜的身上看到了他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对工作的责任心和不甘落后、不服输的劲头。领导认准他将来是一个好苗子,有前途、有发展,于是一致同意培养王进喜入党。
1956年4月19日,贝乌5队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讨论通过王进喜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照《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启示:《党章》第一章第二条中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王进喜以他的终生实践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
王进喜要过饭、放过牛、当过长工,受尽了剥削和压迫。玉门解放后,人民群众当家做了主人,他把对党的感恩化作了行动,一心一意干好本职工作。正是这种感恩之心、好好工作的朴素思想促进了他不断成长和进步。他没有做什么大事,他做的就是不怕脏、不怕累,不计较个人得失,有时间就琢磨着找活干。这些看上去都是平常的工作,事实上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可是很多人却没能做到或没能坚持做到,而王进喜一生都是这样做的。为了工作,他能够牺牲自己的一切,真正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范。王进喜入党之年的9月,正逢党的八大召开,党的事业面临新起点,王进喜也从此开始了他为石油事业拼搏奋斗的新篇章。王进喜这种以他的终生实践践行共产党员神圣使命的精神,是我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1957年4月19日,成功完成高压区319井施工任务
事件:1956年7月1日晚10时左右,在玉门油田,处于高压区的石油河东岸老君庙319井发生强烈井喷。不到10分钟,井架烧毁倒塌,损失惨重。时隔半年,1957年3月14日,担任贝乌5队队长不到一年的王进喜接到重新打319井的任务。当时,队里的工人都担心打不好,怕接了这个任务把贝乌5队的名声砸了。王进喜没有退缩,带领队伍迎难而上,历经35天,于1957年4月19日顺利安全完钻,打了一场攻坚啃硬的战斗,他们形象地比喻打这口井,就像是“虎口拔牙”。
启示:319井地形险恶,处在一条峡谷带。能够成功完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里面包含了王进喜和全体队员的心血和智慧,也体现了王进喜干工作注意方式、方法,讲究策略。接到这个任务后,王进喜首先与支部一班人统一思想,然后共同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大家充满信心,打消大家的恐惧心理。二是他注重调动党员、骨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王进喜对形势和问题进行认真的科学分析,查阅以往资料,分析地下情况,剖析可能产生事故的原因,研究了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四是工作中严细认真,他高度重视这口井的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确保了万无一失。我们在工作中要学习王进喜认真做思想政治工作、讲究科学和严细认真的精神。
三、1960年4月19日,铁人第一口井完钻
事件:1960年3月25日,铁人带领的1205钻井队从玉门到达大庆。4月14日,铁人第一口井开钻。4月19日,王进喜来大庆打的第一口井——萨55井成功完钻,创下了当时大庆油田的几个第一:大庆油田第一口开发井;1205队到大庆打的第一口井;1205队到大庆创下“3天上千,5天完钻”钻井速度第一的纪录。
启示:1960年大庆油田的生产条件非常艰苦,设备保障跟不上,物资匮乏,人力不足。王进喜打第一口井靠的是人拉肩扛、端水打井创出的纪录。1205队在玉门打井1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来到大庆20天的时间,对大庆的工作环境和地下情况不熟悉,他们深知这口井的责任重大。为了保证钻井质量,他们群策群力,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在钻井过程中做到了事前控制和过程控制,因此,避免了一些问题的发生,保证了钻井的质量和速度。比如:1.为防止意外停电,司机孙崇德提前准备了小电瓶灯,结果打到第三天时发电机真的出现了故障,小电瓶灯派上了用场;2.因为没有酒精导致水结冰使指重表失灵,技术员郭继贤用提前准备的高度酒代替酒精,解决了燃眉之急;3.用于冷却柴油机的水碱性大,腐蚀机器,孙秉科提出先把水烧开再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4.做到了责任到岗到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5.王进喜吃住在井场,现场办公,一刻也不敢松懈,随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如今,铁人第一口井已经成为铁人精神的象征,令无数人神往。
曾有人说王进喜是蛮干,事实上这是对铁人缺乏了解的片面说法,大家可以看一下1960年的一份《战报》上这样记载的:“王进喜不仅是艰苦奋斗的铁人,也是足智多谋的革新老手,既有坚强的性格,勇猛的作风,又有敏感的头脑和智慧的双手,使我倾心佩服。”王进喜工作起来是既不怕牺牲,敢于拼命,敢于担风险,又会动脑筋,有科学的态度,他的艰苦奋斗精神,既表现在动手干活上,更体现在动脑筋搞好技术革新和科学管理上。
四、1961年4月19日,质量大会上被康世恩批评
事件:1961年4月19日,会战总指挥康世恩组织召开千人大会,集中解决钻井质量问题。在会上,王进喜和几名负责钻井工作的干部站到台上挨批评。康世恩批评王进喜工作太粗心,并向全场的人员说,我们要对油田负责一辈子。
第二天,王进喜带领1205队的工人把那口井斜超过了0.6度的不合格井填掉,让大家记住忽视质量的沉痛教训。
启示:王进喜这种勇于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体现了一个干部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品格。他既能够在荣誉面前不骄傲,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失败面前不退缩,也能在责任面前敢担当。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的胸怀装着的不是自己的小算盘,而是集体的利益、国家的荣誉。
五、1964年4月19日,第一次对外播报铁人事迹
事件:1964年4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新华社记者袁木、范荣康采写的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第二天,《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刊都在头版头条发表了这篇通讯,这是第一次向世界公开报道大庆油田的消息和铁人王进喜的动人事迹。从此,“铁人王进喜”随着“大庆油田”的名字传遍中国和世界。人们纷纷学大庆、学铁人,表达崇敬之情和学习决心的来信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飞到王进喜的办公室,最高峰时一个月就收到300多封信。铁人被请去参加座谈、报告。在北京街头出现了成百上千的人把王进喜围住,请他讲话、签名,最后不得不请警察帮忙维持秩序的局面。
启示:40多年前,劳模、英雄是人们心目中的崇拜对象,全国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郝建秀、时传祥、王崇伦等劳动模范切实发挥了榜样的作用,带动了全国人民积极投身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人们都想像劳模、英雄那样去工作,忘我拼搏,不怕牺牲,争荣誉,戴红花。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只想享受,不愿付出。明星、大款是人们追捧的对象,认为铁人是过去那个时代的事情,现在不需要那么吃苦干活了。那么,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把铁人精神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让铁人精神真正走进人们的心灵,落实到工作岗位上,成为各级党组织要面对和解决的课题。
六、1969年4月19日,出席党的九大
事件: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共九大在北京召开,王进喜当选为中央委员。我们现在还无法确认是否是4月19日这一天王进喜当选为中央委员,但可以肯定的是王进喜在1969年的4月19日出席了党的九大。他在这次会议上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与他亲切握手,他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启示:参加党的九大,受到毛主席的接见,王进喜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而是感受到了自己肩上责任的份量。正如他的“五讲”所言:讲进步不要忘了党,讲本领不要忘了群众,讲成绩不要忘了大多数,讲缺点不要忘了自己,讲现在不要割断历史。王进喜时刻怀着对党的一片感恩之心,在自己受迫害的艰难时期还想着解放干部,想着油田的生产不能停。时刻铭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和一个石油人肩负的责任,他一生为了责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七、1970年4月19日,因胃癌住进北京301医院
事件:1970年4月,“文革”以来第一次全国石油工作会议在玉门召开,王进喜回到了阔别10年的家乡参加会议。会议期间,他胃疼严重,被送往北京治疗。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回玉门成为他与家乡人的最后一别。4月19日,王进喜从玉门到达北京住进了301医院,经专家确诊为胃癌。住院7个月的时间,王进喜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时刻惦记着大庆的生产,处处体现铁人精神。
启示:对于铁人来说,他为石油事业拼搏奉献的20年中每个日子都是精彩的、辉煌的,这几次“四·一九”只是铁人一生中的点点滴滴,而这一个个平凡的瞬间连接在一起却体现了铁人一生不平凡的觉悟、意志和品格,体现了铁人一生一心一意为石油事业奋斗的信念始终不动摇。他一生做的就像他说的那样:我这一辈子,就是要为国家干好一件事,快快地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
今天把这几次“四·一九”与大家分享,一是再次学习铁人的英雄事迹,回顾铁人从一个朴素的石油工人成长为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成为一名优秀领导干部的历程,表达对铁人的缅怀敬仰之意;二是从铁人的身上能够感悟到新的精神内涵,引领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舞我们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责任编辑:刘金友〕
D64
A
1002-2341(2011)03-0045-03
2011-05-04
李青茹(1967-),女,黑龙江绥化人,办公室副主任,经济师,从事企业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