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2011-08-15于彦群

当代经济 2011年15期
关键词:监事会董事会会计信息

〇于彦群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7)

一、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现状与公司治理的制度背景

1、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现状

(1)信息披露不准确。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准确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换一种方式说,就是上市公司在披露有关公司财务信息或者其他重大信息时,一定要按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形式披露。因为只有准确的会计信息是有用的,一些不真实的信息只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2)信息披露不充分。现在一些正准备上市的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和定期报告中所披露的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与很多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一样都不够正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重要的信息没有公告出来,采取暗渡陈仓的方法,披露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一些重要的事情就被隐瞒了;二是财务报表中的披露也不完全是准确的,从而使广大的投资者得不到准确的信息;三是在披露的信息中,言辞模糊,有价值的东西并不多。对于上述情形,这些信息就不具有太多的有用性和重要性,甚至很多公司对一些很重要的信息都进行隐瞒,如以前银广夏的财务舞弊事件,最近的五粮液报表虚假事件等等。这些隐瞒事实、虚报利润的违法操作在被人发现前有关公司从来都没有向公众通告。

(3)信息披露不及时、不规范。在财务信息披露中,时效性是很重要的。中国现在处于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虽然不是很发达,但是信息的及时性也很重要,因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稍有不慎就会损伤惨重。在我国法律中,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的时间都有着明确的规定,而且时间间隔很宽松。年度的财务报告是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120天,中期报告是每个年度前6个月结束后的60天。就现在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能很及时地披露财务业绩的信息和报告,但是对于一些对公司影响比较大的信息往往披露延迟。而对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报表不准确,一些重要的信息不及时,随意改变利润和收入,不进行详细的财务统计和分析;很多公司只是对于当期进行说明,没有对以前同一时期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对比。

2、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背景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和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清晰。上市公司拥有的股票种类很多,且拥有不同股票的股东对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现在在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中,既有A股也有B股,而A股中又包括了许多种股票,比如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B股中包括很多种外资股等。而在这里面都存在着很多的利益关系。理论上拥有股票的就是股东,并且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上就有发言权。虽然都是为了公司的利益着想,但是人们都是利益的个体,只要是个体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从而使整个公司在内部治理改革上就有很多种不同的意见,这样就会使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改革变得更加的不可确定。在此情况下,公司召集投资者参加股东大会其实没有实质性的效果。虽然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只有比较大的股东才会有发言权,一些小股东根本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国有股份控制的情况下。这样的结果就是,一旦有一些高层管理人物出现比较大的决策方面的失误,就会对一些投资者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对中小投资者的民事赔偿力度也不够。

第二,董事会没有明确的内部管理制度。虽然在我国《公司法》中已经明确规定独立董事占董事会名额的比例要求,但是现在很多国有企业的高管人员都是国家直接任命的。这就会造成国有股东在董事会中占据大多数,而且会使一些投资决策没有兼顾到中小股东的利益。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制度,比如降低法人股比例、提高债务转银行等措施没有得到相应的实行,上市公司董事会缺乏有效的内部制衡。

第三,监事会监督没有力度。监事会虽与董事会平行,但其只有一些监管权,而没有投资决策权,无权任命和罢免董事会或经理班子的成员,更没有权利对董事会的决策和领导提出质疑。这是由于我国《公司法》注重以董事会决策和投资者为价值向导的原因,所以只注重董事会的决策领导作用,反而没有重视监事会的监管作用,使监事会变成一个空壳的议事机构。

第四,公司的市场价值与治理质量之间缺乏相关性。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政企不分的问题,其中国有股份占绝大多数,这样就使得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其内在重要性、经济利润、治理质量之间存在一些相关性。所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改革得不到有效的重视。而很多因素都导致了上述的问题,其中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但主要还是内部的原因,正是因为公司内部股权结构的不明晰造成了问责机制的缺失,甚至改变了上市公司内部结构等。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从而进一步使公司的利润下降。因此,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迫在眉睫。

二、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现状

首先,股东大会控制权扭曲。在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这就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国有股份占的比例较多,法人股占的比例较小,这就使得中小股东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继而引发了股东大会控制权的过度集中,不能真正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现在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角色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扮演,可是国有资产是属于全体民众的,他们只是行使国有资产的代理权,并没有真正的所有权。但是这些代理人实际上更关心他们自己的政绩和前途,以达到他们的利益,并没有为真正拥有所有权的民众考虑,这样还会造成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权利的丧失,甚至会出现大股东违法犯罪的现象。

其次,董事会内部人控制和监事会监管不力的现象广泛存在。董事会以及经理层是上市公司的决策机构,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决策都是靠这两个机构实行的,但是现在却出现了董事长和总经理二职合一的现象,这样就缺乏了两者的相互制衡。虽然现在有独立董事制度,但是独立董事也没有保证公司董事会的正常运作,并且失去了对经理的监督约束功能,变成了公司内部人员获取利益的机构。这时,监事会的作用就凸显重要了,因为监事会有权检查公司财务,有权对董事、经理执行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并没有想象中这么简单,监事会的职权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比如费用问题的归属和领导责任的规避,这些都使得监事会的监督成为一纸空文。

最后,存在经理人员聘任制度缺陷、激励与约束机制缺乏的问题。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司的总经理由董事会进行选拔聘任,副经理由总经理提名,但是实践中往往没有按这样的程序执行,因为现在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国家委派的,具有浓厚的政治意义,这样选聘高级管理人员是不负责任的,显然没有考虑到公司发展规划的长远性,他们没有考虑到委派的这些人能否胜任这个职位,是否会对中小股东投资造成影响。此外,管理一个企业的方式有很多,但是一个公司没有适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不能够获得长远发展的,不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会使工作人员没有积极性、创新性,工作效率上不去,会使公司得不到最大的利益,所以上市公司有一个健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2、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控制着会计信息系统,但是当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与现实情况不吻合时,经理层的人员就会有选择地调节会计政策和控制盈余,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内部监控制度,从而提高管理层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及时性,而最重要的就是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只有这样的监督机制才能防止经理层人员的违法犯罪情况,从而使公司的治理结构得到改善,充分发挥管理层的有效决策能力。另外,现在上市公司的管理机构存在很多委托代理的现象,比如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就是由国家委派管理层人员进行管理,而国有资产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他们只是行使代理权,而且这个代理权还是多层次的,这样就会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问题。管理层都是国家委派的,对于自身的利益没有多大的影响,从而在经营决策和监督管理上缺乏动力和积极性,使得由于内部人控制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一步增多。

三、上市公司外部治理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

1、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途径

有序的资本市场为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比如投资者可以在规范和安全的地方行使权力,更能够在股东大会等一些重要的决策会议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真正使广大中小投资者得到应有的利益。因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分散,使得上市公司会形成高效率的决策机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经理是经理市场上商品的供给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高水平的人才,所以公司现在对经理有着很重要的认识,以前的经理都是国家委派的,而原有的经理会受到来自市场上经理的压力,这样形成了一个竞争机制,迫使他们能更好地为公司服务,而且有定期的考核和声誉评价,对经营不好的经理能随时进行批评和教育。因此,利用经理市场这种低成本的外部治理机制,可以促进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

公司竞争的核心是产品的竞争,一个公司有好的产品就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位,而且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是衡量一个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市场中产品的占有率高,说明这个公司在决策和市场推广上都能够很好地贯彻外部治理机制,这样也会使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会计信息是一个公司很重要的决策依据,只有准确完整有用的会计信息,才会使股东放心。所以要有独立的会计信息审计,必须在公司内部治理制度上另外加入一种独立、有效、客观的外部审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内部机制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保证公司对外发表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2、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现状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股票市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很低,很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而诸如国有股和法人股等股份是不能够流通的,而且很多资本运作在我国也行不通,这就严重限制了我国上市公司合并发展的途径。虽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不断进行资源配置等活动,但是也不能改变现有的状态,结果就是降低了管理层的努力程度,同时也降低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造假成本,提高了经理进行会计信息造假的动机。

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非常需要外部的力量即外部审计。因为在内部,国有股份占控股地位,自己的内部审计并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反而是成了一些内部违法操作的屏障,所以聘请外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就尤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有外部审计也不一定能发挥作用,因为一些会计事务所为了获取客户,会迁就上市公司,甚至会与上市公司的一些高管勾结,进行造假。另外从法律方面来看,一些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层人员进行违法操作,他们担心遭到处罚,所以就会合谋操纵会计信息,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四、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对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得知,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因此,为了保证上市公司健康有序地发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从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和完善措施。

1、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优化股权结构,强化董事会职能。公司的内部结构最重要的就是股权结构,股权结构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础,不同投资者在公司中所占股份的比例就是其占公司发言权的比例,并且它控制着董事会等相关机构的权力。不仅要优化股权结构,还要强化董事会的监督职责和董事会成员的责任心,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董事会的内部结构治理是上司公司最重要的环节,它的改革是制约公司前景的重要因素。公司应该在董事会成员方面进行改革,招入一些外部人员,这样能更好地发挥董事会的作用。公司要制定出规范的董事会聘任要求,在专业素质、职业经历、道德操守、年龄、健康状况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定。同时我们必须提供独立董事的作用机制,严格董事选任制度,建立董事考核机制,加强董事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董事会的经营决策水平。

(2)改进监事会运行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离不开监事会的作用。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在于使剩余收益所有权和控制权得到对称性的分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必须要加强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例如对高级管理人员除了奖金和年假等激励外,还可以实施股票期权的激励方法。实行股票期权制度,会使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的长远计划有着深入的思考,能够很好地预防经理层的短期行为,并可以减少管理人员在财务报表上弄虚作假。现在国际上已有这样的做法,让管理人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股权,这样可以让经理人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另外,这部分股权也成了经理人不损害股东利益的物质担保。在进行公司内部激励改革中,要综合考虑企业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在强调短期财务指标的同时,还要重视非财务指标的应用。

2、完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完善证券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一个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股票价格能反映出各种信息,比如经理人员的决策和投资方法,从而也能通过股票价格反映这个经理的管理水平,如果不称职就实行退出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我国现在的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进行改革。首先,从法律方面进行改革,根据相关法律和目前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修正、完善《证券法》的不适部分。其次,建立并严格执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只有使披露的信息规范化,才能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再次,还必须建立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改善股票市场的激励制度。最后,完善监管制度。通过监管制度、监管经验的逐步完善来抑制股市的过度投机,进而抑制投机者对于虚假会计信息的需求。

(2)完善会计准则体系,防止会计造假的发生。要防止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问题,就要完善会计信息系统、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因为这直接关系着股票市场的发展和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法律、规章和会计制度是证券市场的基础建设,会计准则和法人治理是对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会计准则是上市公司重要的基础性部分”。现在,注册会计师作为外部治理结构改革的中坚力量,肩负着鉴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任,其执业质量直接影响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因此,应该对会计披露系统进行改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006年2月我国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使会计信息造假得到了抑制,但是还需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并强化监督行为,防止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进行会计造假,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周红:财务信息披露的三种基本理论模式[J].会计研究,1998(12).

[2]吴联生: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J].经济研究,2002(4).

[3]李爽、吴溪:盈余管理、审计意见与监事会态度──评监事会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审计研究,2003(1).

[4]蔡宁、梁丽珍:董事会构成、所有权结构与财务舞弊关系的经验分析[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C].2003.

[5]薛祖云、黄彤: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4).

[6]周刚:委托问题与国有经济的治理[J].东南大学学报,2001(4).

[7]李锦生: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其完善[J].经济师,2002(2).

[8]师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模式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2(5).

[9]吴家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制度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02(1).

[10]杨兴全: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J].上海会计,2001(9).

[11]李明辉、关丽丽: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治理[J].四川会计,2001(8).

猜你喜欢

监事会董事会会计信息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面对冲突与碰撞,董秘该如何履职?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学会监事会召开2018年度监事会会议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