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本
——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理性转型

2011-08-15袁宏刚

党政论坛 2011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发展

○袁宏刚

物本
——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理性转型

○袁宏刚

改革开放以来,面临世纪交替、体制转换、社会转型的挑战,面对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显著变化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开始了从“物本”到“人本”的转变。

一、价值诉求: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

“工具理性”是法兰福克学派批判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指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效果最大化的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工具理性将“人”作为工具来培养。但由于工具理性的极大膨胀,理性由解放的工具退化为统治的工具。这种不断发生位移的教育,先后从伦理本位到政治本位再到经济本位,但其始终没能摆脱“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科学主义和效率经济的发展不断加深这一工具化趋势,并为其提供合法性辩护,形成工具化到合法化到人的异化这一恶性怪圈。工具理性片面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功利化,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对个体人的本位价值及人格独立缺乏应有的关注。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弱势化。人是占有对象性世界的潜在主体,教育就是提高这种潜在性主体对对象性世界的占有能力。凡无助于这一目标的教育就变成弱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像技术性教育那样具有塑造人征服和占有对象性世界的本领,就成为弱势单元。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单一化。即内容上的“知识化”和教育载体的自我封闭。内容上的“知识化”强调对特定价值观念与道德准则的传递,缺乏对学生的判断分析、选择能力、情感体验的培养。教育载体上自我封闭,不善于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专业课教学中。

教育的人本化是伴随西方科学批判理论的发展而产生的。人本思想政治教育尊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也注重其育人价值。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预示出社会之于“人”的价值:尊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把培养社会化人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变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是“人”,在现代市场经济下的民主制的制度预设为“人”的主体性张扬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价值基础。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人们逐渐获得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才能的展示平台。思想政治教育也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尊重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

人本化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主体人的本质属性,是人“充满了特殊性格的、强有力的、永恒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力、情感、价值取向等因素在影响主体对客体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自主性,自主性是主体本质力量的表现和主体地位的确认,教育活动已成为主体自我需要、提高和实现的自主性活动。学生在接受教育影响的过程中具有自觉的选择性和主动性,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客体而是积极主动的接受主体。二是能动性,能动性是主体性的集中表现。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入和对“人”的日益重视,学生大多能理性地审视自身思想政治品德水平及其与社会要求的差距,自觉产生接受教育进而促进自身成长的需要。学生还能对教育者传递的信息进行选择和改造,并对教育方式、内容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三是创造性,创造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新的人学特色。“物本”教育过分关注人的规范性,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不能实现,还使社会失去了发展动力。“人本”教育是向学生揭示可以拥有什么样的美好生活的可能,让学生有可能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

二、教育导向:从静态规范向动态发展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哲学视角看,强调对行为主体的静态规范;若以人本哲学为视角,则强调行为主体的动态发展。静态规范,是按照一定标准和准则对行为主体进行约束和限制,是对规范的现象描述。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服务于社会发展要求和规律,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防止出现行为越轨和行为异常,达到维护社会安定有序。这种规范性教育将培养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的个体作为目标,进而以模式化的个体为工具,来实现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其结果必然是强调社会价值却忽视个体价值,强调个体的工具性却忽视个体的价值性,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目的却忽视其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目的。这一教育模式很难在大学生中产生共鸣。因此,学校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批量生产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疏离于学生发展方向,未激起学生学习动力,得到的只是文字表面意思;未实现学生对教育规范的认知、认同和情感转化,得到的是知、情、意、信、行的脱节和“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知行不一”的双重人格。

兰德曼曾说:“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给人做出最后的期限,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这种“未确定性”给人留下了发展的空间。动态发展,指在尊重一定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旨在促进行为主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变化。这种变化包括生理、心理方面的成熟和具有文化价值取向的、持续不断的、对个体生命构成意义的变化。这种变化已经反映在党的指导思想中,“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从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强调人的主体性、“人”的生成和自由全面发展。这种转变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也表现出了“人本”特色。首先,在教育内涵上,规范性教育多立足于人类社会内部关系的协调,突出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静态“和谐”;发展性教育在此基础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已涉及了诸多道德新问题,如自然保护、太空关注、生态伦理等,使人类社会领域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空间也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在教育价值上,规范性教育往往较注重教育为政治和意识形态服务,在教育本质上看重人的驯服性;发展性教育则注重教育要服务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教育本质上看重人的发展性。第三,在人才培养层次与规格上,规范性教育重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听话型人才培养;发展性教育则重在培养遵纪守法、敢闯敢干、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约束和评价机制,也注重鼓舞、启发、激励、引导功能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潜能开发机制。第四,在教育手段方面,规范性教育主要运用传统教育手段,不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发挥;发展性教育重视各种综合手段运用,重视民主氛围形成,重视受教育者主体作用发挥。第五,在教育要求方面,规范性教育是适应、服从性的,呈现标准化模式;发展性教育则是自主、超越性的,呈多样化特点。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剥离传统规范性教育的误区,努力实现从规范性本质向发展性本质的转变,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三、教育方式:从被动适应向主动超越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精神和工具理性得以张扬,功利主义乘机占领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制高点而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性却走向式微。这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问题,如对教育功能的认识、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等。这种以适应性为功能定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从“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误区到“生产力发展的工具”的陷阱。这使旨在完善人格、追求精神生活和社会导向的价值观遭到冷遇甚至被抛弃,精神危机成为社会通病,而物欲和金钱至上成为大学生的价值选择,立足于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而漠视对现实社会的超越的事实无法改变人文精神失落。

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指立足于现实社会并超越现实社会的向未来的发展性,它对人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起着先导功能,突出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与实践性。超越性表现在对“本本”的超越而面向现实,对现实的超越而面向未来,突出表现在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存在。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含义就在于我们要把握现代教育的超越性和先导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遵循邓小平“三个面向”,在立足现实,引导大学生认识现实,明确社会发展方向,实现教育超越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在对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是基于对人类发展前景的科学预测而得出的重要结论,因而具有科学的方法论意义。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以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克服片面化倾向,发展提升劳动能力和解放人的生产力,全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所表现出来的超越性从范畴的规范性和现实的规定性出发,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价值,突出了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关注人的现有存在,还关注人以后可能面临的情况、问题,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和“适应”是辩证统一的,适应是超越的基础与前提,超越是适应的落脚点和目标。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依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给学生发展创造一定的超越和提升空间。当代大学生认知的起点、方式、途径等都有很大不同,思想品德发展轨迹也易变和多样,传统教育范式已与现代教育需要不符合。按照超越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努力实现了在教育内容上与当代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紧密结合,在教育方法上遵循了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紧密结合,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先导性与现实针对性的统一。

四、教育模式:从单一模式向多样模式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在教育理论指引下,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所设计并建构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目标、结构、方法、手段等方面的综合性理论模型和实践范式。改革开放以来,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带来社会全方位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呈现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的趋势。

我国在清末就从日本引进了以灌输为特点的赫尔巴特教育模式,它具有一套特有的教育内容、观念、方法、模式结构、载体、运行过程和评价标准。在教育目标上,它很少会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狭窄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从纵向衔接看,从小学到大学变化都不很大,重复较多,受教育主体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少层次性、渐进性和连续性,无法很好地做到层次渐进和整体衔接。从横向建构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一直没有给予科学建构。教学方法大多是单向灌输,教学内容和方式大多是纯理论性的、抽象化的、远景性的逻辑阐释或概念描述,很少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运行方式上,课堂教学、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各个模块自成系统,各自独立封闭运转,割裂了与社会的联系。这种模式因理论基础的发展、教育环境的改变和社会基础转型等因素的变化而落后于时代,加之其自身内容涉及面不宽、方式方法不新、封闭性单向性突显等自身问题而与新时期教育要求不符。

面对这一困境,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又全面系统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这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摆脱单一化,拓展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提供了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多样化的教育模式。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化。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导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实践成才成为大学生的共识,学生实践活动内容经历了从单一到多维,活动主体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投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己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当前,“学习社会、助困扶贫、服务社会、实践成才”已成为大多数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他们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和锻炼,不断提高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以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为抓手,从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出发,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体验中明白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其本质是学会做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感知、体认和思考,在大学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教育。”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化。感情可以决定思考的方向,理性可以决定思考的结果,用以情感人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而单调的说教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情感沟通,维护学生的个性与尊严,用真理、人格、道德、情感的力量征服人心。通过理性思考和情感激发等,把外在的各种条例和规章制度逐渐内化为学生的理想信念。尽全力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程度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使他们能为未来主流社会营造出较高品位的文化精神。第四,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化。通过间接和渗透等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模式具有隐蔽性和自然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认同了相应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化表现为:专业学术课程中隐含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求实态度等。隐于校园环境中,包括校园建筑等“硬”环境,也称物质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还包括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塑造、教师示范作用等“软”环境,也称精神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于校园规范中,如高校的管理体制等,也称制度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责任编辑 张 敏)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发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