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党建学科研究的总体布局
2011-08-15张书林
○张书林
“十二五”期间党建学科研究的总体布局
○张书林
一、“十二五”期间党建研究的重点范畴
“十二五”期间党建研究的重点,指向了党建研究必须关注的突出方面和主要内容。根据党建研究的现状,结合对党的自身建设、党的领导、党的执政理论发展前景的预测,遵循一般的思想认识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应当明确判定“十二五”期间党建研究的重点范畴。
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思想以来,引起学术研究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但目前的研究只是一个序幕。关于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价值意义、基本定位、体系结构、策略原则、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等方面问题的研究都需要不断深化研究和全面展开,关于如何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方面的研究都需要具体深入展开,这些研究任务无疑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党建研究必须集中关注的中心内容。
体系结构:集中研究党的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在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的总体要求之下,“十二五”期间的党建研究要重点围绕一系列一直以来困扰我们的难点问题展开,在解决难点问题上不断提升理论研究的广度、深度。
一要重点研究如何增强理论武装的有效性问题。从体系上看,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已经使理论武装的“硬件”逐渐完备。但是在如何使党的意识形态能够为广大党员、人民群众在思想上真正认同,做到入脑入心,内化为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理论武装有效性这一“软件”建设和研究方面,我们尚存在很大不足。这就决定了“十二五”期间必须重点突破如何增强理论武装有效性的研究。
二要重点研究民主集中制的程序设计和实现机制问题。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工作制度,民主集中制的实体设计是没有争议的,关键是其程序设计和实现机制。没有健全规范的程序,或者程序得不到遵循,或者运行机制存在重大缺陷,都会导致民主集中制的推行最后会走上偏离民主集中制的轨道。对于民主集中制的程序设计和实现机制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尚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我们寄希望于“十二五”期间的研究。
三要重点研究如何从权力授受关系、体制机制上解决买官、卖官、跑官、要官问题。从肇因上讲,权力授受关系理论上清晰、实践中不清晰,选人用人权力过分高度集中、暗箱操作、“潜规则”,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力的近亲繁殖、制度执行不力、机制、程序形同虚设等等,都是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的支撑体系。理论研究应该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给力”,以期形成创新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四要重点研究如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问题。党内腐败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状况仍然存在,并且还在发展中。我们党防治腐败已经形成了惩防体系,但如何通过健全完善这一体系达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问题,仍将是学术研究的重大课题。“十二五”期间在这一研究领域,开启“民主反腐”、群众反腐、网络反腐等新的反腐战略的研究,应该成为首选方案。
五要重点研究如何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问题。“如何坚持党的领导,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是正确定位领导党角色、发挥领导党功效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问题。如何在党内民主、国家民主、人民民主深入发展的基础上,使党的领导体制更加理顺,使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这方面的研究需要在“十二五”期间不断深化。
六要重点研究党的执政理论体系建设问题。作为执政党,党的执政必须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唯如此,执政之路才能走得扎实稳健。党的十七大以来,关于执政理论体系建设的研究总的说来进展不大,有诸多困扰执政实践的问题尚没有从理论上解释清楚。这就将担子压到了“十二五”期间。
二、“十二五”期间党建研究的主要策略
推动和深化“十二五”期间的党建研究,必须有新思路、新举措、新策略,以打造全新的研究局面,提升党建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水平。
坚持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党员群众三结合。党建研究不是纯粹的学理性研究,它兼具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特点。因此,党建研究要实现突破,就不能简单地从书本到书本、从文件到文件、从资料到资料,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研究内容与党正在做的事情、正在开展的建设有机联系起来。具体说来,开展党建理论研究要实现理论工作者与从事党务工作的党委组织、宣传等部门的实践工作者以及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相结合,切实掌控实践工作者的工作流程、内容、特点,全面把握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党的建设的看法和意见,以使党建研究更加有的放矢,更具实践性和应用性。
坚持党内研究与党外研究相结合。党建研究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必须坚持客观性的视角。客观性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要逐步走出同体评判、组织评判,引入异体评判、社会评判。这实际是提出了要站在中立的、相对超脱的立场上进行党建研究的问题。目前,参与党建研究力量主要是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党委组织宣传政研部门、一些社科机构、部分高校的学者,这些学者绝大部分都是中共党员。由于党员身份的限制,这些学者习惯于带着对党的深厚感情、固有认识去研究和思考党建问题,这就使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呈现出“建设性太多、批判性太少”的态势,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客观地反映党建实际。这种局面要想在“十二五”期间有所改观,就应该鼓励更多的党外学者、非党员学者、社会组织站在中立的、客观的、超脱的立场来参与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党的执政的研究,以使党建研究更具有客观性,使研究成果在决策中更具参考价值。
坚持立足国内研究与面向世界研究相结合。当今世界有2000多个政党,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都由政党在执政。因此,关于政党政治、政党执政、政党建设的研究,在世界各国都已经展开。鉴于政党建设规律、政党执政规律的客观性和相通性,我们推进对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研究,完全可以吸收借鉴中外学者们对国外政党特别是对西方执政党的研究成果,以增强研究的开放视角和世界眼光,实现我们的党建研究与国际政党政治研究的接轨。这一研究视域目前方兴未艾,希望“十二五”期间有所突破。坚持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理论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实际应用。党建研究也必须克服单纯的理论研究倾向,实现理论研究与指导实际工作的结合。在这方面我们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理论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应用程度不高。投入巨大精力、人力、财力、物力形成的一些重大研究成果、重大党建课题,往往完成、结项之日就是它们被束之高阁之时。这种局面必须在“十二五”期间的党建研究中、研究成果的应用中,予以彻底改变。
三、“十二五”期间党建研究的预期价值
根据党建研究的现行态势,结合对“十二五”期间党建研究重点内容和策略原则的分析,推进“十二五”期间的党建研究要达到以下预期成效。
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十二五”期间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深入研究,关于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整体理论大厦将得以建立,我们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认识将越来越清晰明确,影响制约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升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将在理论上得到逐步解决。如此以来,在党的运作实践中着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会变得水到渠成。
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不断完善。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设计是清晰的,但布局结构从来不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党的建设实践在“十二五”期间的广泛展开,党的建设中的一些未知领域和范畴将在思考研究中被开发出来并得到分析论证,现有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也将在内涵和外延上得到拓展。所有这些都将进入党的建设布局之中,并从体系上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进行完善。
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更加科学。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是实现党善于领导、有效领导的基本策略,需要贯穿到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全过程,也是党建研究的基本范畴。随着党的建设科学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实现党在领导体制、领导方式上的科学化已经刻不容缓,而“十二五”期间党建研究在这方面的深入展开将是助推力量。
党的执政理论体系日益完备。作为一个成立90周年、执政62年的超大型执政党,要实现长期执政的目的以更好地造福人民,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就必须紧跟并超前于党的执政实践。因此,推进执政理论体系建设的研究,在党执政后从来都是党建研究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这方面的研究要力争有重大突破,以使党的执政理论体系不断完备起来,更加有力地去推动执政实践。
党的执政合法性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研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研究、增强理论武装有效性的研究、发挥民主集中制最大积极效用的研究、密切党群关系的研究、提升执政业绩的研究、增强领导成效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最终都要归结到如何更好地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以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一目的上。因此,“围绕执政开展党建研究、开展好党建研究为执政服务”,应该成为“十二五”期间党建研究的基本方向。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
(责任编辑 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