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2011-08-15○漆

党政论坛 2011年4期
关键词:时代化生命力大众化

○漆 玲

略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漆 玲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真理一直是我们坚守的信念。然而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受到质疑。一时间,“马克思主义不灵了”,“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的看法和观点使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回应这样的挑战,必须分析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据、生命力的构成和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受到挑战的原因。本文试就此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牢固地树立对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坚定信念,恢复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一、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据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最根本的根据就在于,它以实践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即以实践作为理论的来源、动力、标准和归宿。具体说来,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无不来源于实践,它在实践中生发、在实践中形成。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还是列宁主义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代表着时代的声音,回应着时代的主题。而实践的发展必然推动着理论的发展。这是因为,实践作为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活动不断地为理论提出新的课题、不断地提供新的认识手段、不断地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从而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至今,历久而不衰,它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都是以实践为基础、为动力的。而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是否正确,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为实践服务,即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实践为目的。正是在服务于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不断地得到印证,而它指引的方向和价值目标也在人们的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实现。

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及其统一是实践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一方面科学地揭示和反映客观规律,从而具有合乎规律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代表和展示人类社会共同的根本利益,具有合乎目的性。就前者而言,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的一般,而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和它的历史命运;不仅指出共产主义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而且指出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条件和途径。就后者而言,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必然合乎逻辑地以实践的主体为基础,以人民群众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合乎逻辑的结论。从人民群众及其利益出发,到人民群众及其利益落脚,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合乎目的性。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作为实践的内在要求是统一的。这意味着,违背了规律,就无法实现特定的目的,而离开了目的的设定,合乎规律也就没有意义。实践是不断运动、发展的,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一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创建到列宁以及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越来越丰富。仅就我国而言,随着中国人民群众的实践的发展,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产物,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果,正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中国特色和时代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它在指导中国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展示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构成

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通过与时俱进的发展,在指导实践中实现其所设定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是由理论的解释、说服力,指导实践的效力,价值目标的引导、至善力构成的。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说服力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现实世界的科学解释。以往的哲学理论或站在机械唯物论的立场,或以唯心主义的观点解释世界。正像马克思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个只知道物质而否认精神及其能动性,另一个只知道精神而不懂得物质的基础作用,其原因都在于不懂得实践。马克思主义正是以人的感性的活动为基础,即以实践为基础,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唯物辩证的本体论与唯物辩证的认识论统一起来,从而完成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也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历史趋势的科学解释。马克思以他“整个一生的科学研究的成果”,科学地阐明了剩余价值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特性、剥削的实质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正像恩格斯指出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者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8页)正是由于这一理论,工人阶级才明白资本主义制度的雇佣性、剥削性,从而把斗争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展开消灭私有制的革命。

再次,正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而且展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特点。与此同时,它所蕴含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的观点,对于人们认识社会主义,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也正是由于这一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才从理想变为现实。

其实,马克思不仅分析了他所生活时代的现实问题、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且预言了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冲突与实质。就当前的形势而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于解释国际金融危机照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学者约翰·卡西迪在谈到马克思时说:“他确实是一个通晓我们的经济制度的人。只要资本主义继续存在,他的作品就值得拜读。”(约翰·卡西迪:《马克思的回归》,转引自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由此看来,一种理论是否“过时”,不在于其产生的时间,而在于其能否正确解释现实、指导现实。也就是说,在于其能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有科学的、合乎道理的把握。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产物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产物,对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对于当代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同样具有合理的解释和合乎规律的预测,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效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效力是指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合乎规律、实现目的的能力。正是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其现实的价值。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指路明灯。这从英国、法国、德国的工人运动,俄国的十月革命乃至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得到证实。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这一历史方位的变化,就是由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还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马克思恩格斯本人虽然没有亲身参加过社会主义实践,但是他们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论证的社会现实以及对自然、人、社会的观点和主张,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来说,具有指导意义。且不说,苏联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过了70多年。仅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来看,我们在短时间内取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方面的巨大成就,无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结果。而苏联的解体和我国1957年的反右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进和1959年的反右倾,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于没有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更是严重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际,从而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再者,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指导作用尤为显著。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马克思主义的诉求就是有力的证明。正像英国泰晤士报指出的,金融危机使西方人突然重视马克思的《资本论》了。2009年,企鹅出版社推出《卡尔·马克思新闻作品选集》。关于这本书的介绍,它是这样写的:“这本全新的选集覆盖了马克思笔下关于阶级问题和世界形势的大量主题。他对于19世纪的鲜明洞察表现了他的社会良知,而这种良知直到今天仍能给我们以启示。”(2009年11月13日环球时报)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不仅以其巨大的成就和成功,而且以其走过的曲折的道路,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效力。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至善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至善力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实践的引导,从而实现价值目标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的引导力来自其所设定的价值目标——作为自由王国的共产主义。这一目标包含着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当然也是现实的个人的最高价值和利益。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正是为着这一目标的实现,广大的人民群众团结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起到引导和至善的作用。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仅在于它代表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不仅在于实现人民群众有形的根本利益,而且在于它所指引的方向和目标能够使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正向约瑟夫·奈指出的,领导地位的获得,其根据不仅在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更重要的在于价值观所体现的软实力。

人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仅把人民群众看作历史的创造者,而且看作实践活动成果的享用者。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是实践唯物主义的“以人为本”。这意味着,产生于工人运动的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同工人阶级同呼吸、共命运,与劳动大众的利益、要求、情感融为一体。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人民群众的利益及其实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区别。

如果说,理解的解释、说服力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特征,指导实践的效力是其实效性特征,那么价值目标的引导、至善力则是其至善性特征。科学性、实效性、至善性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显著特征。

三、增强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唯一途径

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受到质疑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有外部原因,也有我们自身的原因。但主要是自身的原因,包括认知方面的原因和价值观方面的原因。而价值观方面的原因又是以认知方面的原因为前提的。正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误解,譬如,哲学论域中的见物不见人,口号化、公式化的辩证法,以及各种忽略人的观点和主张;政治经济学中孤立的生产关系;科学社会主义论域中的只问“两个必然”而不顾“两个决不会”等,影响着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和支配地位的实现。

走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误解,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唯一途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结合中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从而实现实践创新;二是要把当前中国人民群众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实现理论创新;三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结合、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结果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也就是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结合起来,从而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与实践主体的结合是指,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即以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另一方面,把群众的实践经验、集体智慧上升为理论,即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内在关联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有机系统。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核心,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从时间和载体的视角展示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在要求。

之所以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因为,从空间看,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性的理论,它具有对于世界而言的普适性。它所揭示的普遍规律存在于各国、各地的特殊发展规律之中。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揭示的普遍规律同各国、各地的特殊规律结合起来,实现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统一,才能使揭示普遍规律的理论展示其价值和意义。对此,列宁有过明确的论述,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有中国人把握自己国情的特殊的思维方式,也有表达自己思维的特殊的语言习惯。无论是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必须同中国实践、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相结合。从时间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观察分析19世纪中后期的社会现实,借鉴和吸收当时科学发展的成果的理论和学说。换句话说,它毕竟是历史的产物。正像恩格斯指出的:“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95年版第465页)因而,对马克思主义中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248页)这里的“随时”,就是强调时代特征,而这里的“随地”,则是要求地域特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只有把握时代内容,反映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才能保持旺盛的创造力。一旦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机械地加以重复,就会扼杀其生命力。从载体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性意味着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实现其指导实践的作用,也只有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使其获得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理论与实践双向结合的运动过程,不是自发的,而是自觉的;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不是一蹴即就的,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历史过程。正因为如此,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而恢复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任务,也不是高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而要注意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

1.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的主体性。主体性意味着自主性、自觉性和自为性。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的主体性一是指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不是盲目的,也不是被迫的,而是自主决定、自主选择的;二是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与中国的国情、时代的主题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结合起来是一种理论上的清醒和行动中的自觉;三是指中国共产党追求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着明确的目的,即使自身的执政合理、合法,从而保持先进性、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2.从国情、从时代主题、从群众出发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式和路径。国情是动态的,国情的当前状态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背景,构成时代主题的土壤。而时代主题不过是当前国情中的主要问题。无论是国情还是时代主题,都以群众为载体,都是由群众的实践构成的。只有从国情、时代主题、群众出发,才能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3.党的方针政策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间桥梁。如果说,理论展示着一般,实践代表着个别,那么党的方针政策则是把理论的一般与实践的个别联结起来的中间桥梁。它作为理论的应用,对理论而言,是个别;而作为实践的指导,对实践而言,则是一般。紧紧抓住党的方针政策,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不动摇,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根本方式。

4.战略思维和积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在要求。战略思维是指全局性思维、系统性、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全局,驾驭全局,追求全局的整体利益。正所谓“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不足谋一时”。考虑问题的高度、研究问题的深度、观察问题的广度和预见的时间跨度是战略思维内在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的指导思想,关系到国家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的战略思维,就是动态地、超前地、创新地思考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维。而积极实践则意味着,理论上的清醒不是目的,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创新,才是目的。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评价标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公式和口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的客观标准。判断马克思主义是否实现了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是要看是否解决了中国的现实问题,从而实现了实践创新;二是要看是否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创新;三是要看人民群众是否信服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的指南。或者说,要看人民群众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不是空洞的宣称,也不是一种简单的认定,而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现实。它与实践的紧密联系表明,实践作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根据使其生生不息。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李海生)

猜你喜欢

时代化生命力大众化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贸易生命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坚守初心,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主动创新是新型智库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