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研究
2011-08-15聂莹
聂 莹
(泉州师范学院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研究
聂 莹
(泉州师范学院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作为教育主体观的新范式,主体间性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飞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嬗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继承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立论,超越了其对主体和主体间关系的理解,实现了由“占有式”主体向“交互式”主体的转变,实现了由“我-它”世界向“我-你”世界的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交往
作为交往本质属性的主体间性兴起于哲学界后迅速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有学者将主体间性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旨在从目标、模式、方法、内容、载体各方面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发展,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和超越,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现代化和人文化的必然选择。
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新范式
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问题。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都是有关主体属性的认识,是不同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主体观范畴。从主体性发展到主体间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深刻嬗变,是人类社会主体观的重大飞越。
(一)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对象化活动中,运用自身本质力量,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特性,是人的自觉能动性。[1]主体性表现在对象化活动中即主体把主体以外的对象视为客体,用“主体-客体”的思维模式来改造对象。马克思指出,社会形态和人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及社会生产能力基础上的自由发展阶段。[2]在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单独的个体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完全依赖的关系,个人主体性被群体性掩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们开始摆脱各种依赖的生活方式,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支配自由,人类主体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此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然而在“物化本性”的驱使下,主体性日益显现出占有性的特征,建立在单子式范畴下的自我中心主义膨胀。具体表现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以对自然的占有为目的,自然和世界被视为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自我中心倾向明显,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人们陷入过度的紧张和对立中;在自我关系上,人被物化和异化,自我相当于他人的占有物。因此美国哲学家弗莱德指出“主体性正在衰弱,主体性观念正在丧失力量”。
(二)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的概念源自西方哲学,旨在走出主体性的困境和危机,对现代主体性进行反思。最早提出主体间性的是西方哲学家胡塞尔,他批判了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中孤立的“我思”,提出唯我主体要向交互主体过渡,主体之间要相互作用、共同运作。他提出,“他人”的存在通过移情和共现的方法,可以被先验地构造出来;如果将“自我”和“他我”的主观性都置于“主观间共同性”中去对待,就可以将每一个“自我”所感知的世界作为“大家的世界”来构造。[3]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一个“自我”,“自我”与“他我”通过拥有共同的世界形成共同体,“自我”在特殊视界里可以知觉的客体也成为“他我”可以知觉的客体,实现了“自我”视界与“他我”视界的融合。主体间性思想的出现,使马克思预言的人类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及社会生产能力基础上的自由发展阶段”初露端倪。
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与相互性,在主体活动中和谐共处的“自我”和“他我”共同作用于客体而建构的主体间属性,它催生了从占有式主体到类主体的重大变革。主体间性体现了类主体性的本质,是对极端群体性和极端个体性的扬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统一,形成了主体间将对方视为同类的交往逻辑机制。“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的规定性。此一方只有反映了彼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4]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继承和超越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发展而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扬弃,是对其的继承和超越。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继承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涵义,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将受教育者视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和造就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主体性的普遍要求。”[5]还有的学者提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为前提,通过发掘受教育者的主体潜能,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力,塑造受教育者的主体人格,以达到受教育者主体真正自律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6]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探讨源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缺失,它把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为立论基础,有利于发展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对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二分的弊端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学说的发展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再只关注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开始关注受教育者的需求,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开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迈向了新的台阶。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超越
1、超越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对主体的理解,实现了由占有式主体向交互式主体的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虽然肯定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但却没有涉及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辩证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所提及的“主体”是外在的占有式主体,这种占有式主体性要求以“自我”为核心与他人建立关系,是一种单向的“主体-客体”模式,在这种关系模式中,“自我”与“他人”被对象化、客体化和手段化,导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统一性的丧失。在占有式主体性思想的指导下,受教育者具有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却缺乏反思自我世界的品质,只注重占有式的学习,却缺乏内在的向度,导致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形成狭隘、自私的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超越了占有式主体的狭隘性,使主体教育从塑造外在的占有式主体向培养交互式主体转变。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范畴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交互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以共同客体为中介构成“主体-客体-主体”的交互式关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体现了两种关系的统一:一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构成“主体-主体”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每个主体作为现实的存在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具有主客体的二重结构。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但是复数的主体,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的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交往实践论认为,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双重关系的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的结构。[7]
2、超越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对主体间关系的理解,实现了由“我-它”世界向“我-你”世界的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体现的主体间关系是个人作为主体在其对象化活动中与客体形成的“我-它”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我”占据双方关系中的主导或中心地位,这是二元论在人与人之间设置的对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体现的主体间关系是“个人之间以主体与主体的对等身份发生关系,并且在其交往活动方式中以双方共同占据中心或主导地位为基础的‘我一你’型关联性意识”。[8]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构建的“我-你”世界巩固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它在对主体的认识上提出复数的主体,在主体间关系上倡导和谐共处,使受教育者获得了认同自身主体地位的机会,巩固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因此“这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同、对主体间的平等与尊重和对话与理解的倡导为基础,融合人在主客关系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融合,实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完整认识”。[9]
三、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和超越,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人本性。然而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不断加大,后现代主义、享乐主义思潮不断对大学生造成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多向互动规律,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转变教育模式:由“单子式”教育迈向“交往式”教育
交往是主体以语言、符号为中介,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对话而进行知识、情感、信息和观念的交流,以达到主体间相互共识和理解,并使交往主体获得思想道德发展和境界提升的实践活动。交往本身蕴含主体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自由的思想,主体在交往中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倡导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到人与人的关系中,主体之间应把对方看做是与自身一样有完整人格的生命。在“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为主体,相互认可、相互理解、相互接纳,从分离的状态中走向对方的世界,走向统一。
“单子式”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依靠教育者的单向“灌输”来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在“单子式”教育模式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我-它”关系,教育者被视为权威者,受教育者成为被动接受的工具。而“交往式”教育是一种“主体-客体-主体”的模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我-你”关系,它克服了“单子式”教育“主体-客体”模式的弊端,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对话和理解实现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在这种模式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平等,受教育者由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积极参与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总之,与“单子式”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是一种大写的人,大写的人不是单子式主体,而是能够与他人共生的主体,这种大写的人也就是具有主体间性的人。因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转变教育模式,由“单子式”教育向“交往式”教育转变。
(二)调整交流姿态:由“独白-哑语”转向“对话-沟通”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调整交流姿态,充分发挥双方的主体性,相互理解、沟通和接纳,最后形成共识,共同提高和升华,由“独白-哑语”的灌输教育向“对话-沟通”的交往教育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1、对话的平等性
雅斯贝尔斯指出:“作为人的灵魂的教育,只能通过由对话精神所引领的教学方式才能完成,因为只有对话才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真正途径。”[10]这里的对话是指主体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理解的一种形式,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相互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和精神互通的实践活动。对话必须在平等的“我-你”世界中才能实现,对话中的每一个主体都应以平等、完整的姿态参与教育活动,双方都应把对方视为与“我”交流的完整意义上的人。
2、对话的互动性
互动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感情与信息的双向交流活动。对话的互动性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一种自由平等方式,在双向交流中,形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思想场域,使主体双方之间的不同思想观念、知识智慧和价值立场有一个自由、理性讨论的公共空间,在接纳和学习对方中提升和优化自己,以语言之介缔造出意义上的共同世界”。[11]对话的互动性既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客体与客体之间,也是主体与客体、介体和环体之间的多向互动关系,这种多向互动不是彼此孤立的均衡互动,而是优势互补的差异互动。实现了对话的互动性,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各种静态结构要素形成动态有机系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对话的真诚性
对话的真诚性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有尊严地进行对话,在尊重、体谅和宽容的基础上来理解对方,不应当有只对一方具有约束力的交往规范存在。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和理解人的需求,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和情感需求,调整沟通姿态,由晦涩的工具沟通向明亮的心灵沟通迈进,重建真诚性,才能引发受教育者的情感回应,达到双方精神的交流和共享,实现双方感情共鸣和思想认识的趋同。
(三)拓展沟通领域:由单一的“工具理性”扩展到完整的“生活世界”
人的思想品德必须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才能更好地养成,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在脱离了生活世界的空中楼阁中建立。生活规定着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和追求,人的成长归根结底是在生活世界中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追求知识、发展智慧的认知过程,而且是一个“完整主体”的生成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双方在各方面发挥自我,进行“创造性教”和“创造性学”的特殊交往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实现必须拓展沟通领域,由单一的“工具理性”扩展到完整的“生活世界”。
1、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开拓交往领域,由片面的知识传授扩展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由知识传授升华为人生引导,由知性世界扩展到人性世界,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为一个“互构共变的生命交往过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形成的主体是既重视智力、能力、理性的发展又强调兴趣、情感、意志发展的主体;既重视认识能力的发展又强调实践能力发展的主体;既重视知识的接受、继承又强调知识的创新、发展的主体;既坚持以人为本又重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因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将真、善、美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内涵和科学内涵,从而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实现教育品格的实践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存在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主要表现为:在教育内容上,片面追求“应试”的灌输教育而忽视“实事”的指引教育,片面追求社会价值和社会需求而忽视受教育者的利益需要和情感发展;在教育方式上,注重个体抽象的道德学习而忽视人际关系背景下的交流和互动,注重理论知识的输入而忽视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的教育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应该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实现教育品格上的实践性。首先,应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代内容,从实践中寻找新的素材和资源,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领域和内容疆界。其次,结合大学生的现实情境,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在现实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认知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助推器,永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
[1]宋义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问题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7,(1):139-143.
[2]马恩全集第46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
[3]胡塞尔,倪良康编.胡塞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4]黑格尔.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0.
[5]叶雷.略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2):71-73.
[6]陈金明.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建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5):87-90.
[7]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9,(1):53-69.
[8]龚怡祖.“我一你”世界:“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师生沟通取向[J].高教探索,2009,(3):114-118.
[9]闫艳.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内涵及其确立的意义[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0):27-29.
[10][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2.
[11]冯建军.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6-90.
G643.1
A
1673-2014(2011)04-0110-04
2011—05—02
聂 莹(1987— ),女,三明泰宁人,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单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