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
——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

2011-08-15辛香玲梁利苹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学院院校高职

辛香玲,梁利苹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401331)

略论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
——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

辛香玲,梁利苹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401331)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三大功能之一。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高职院校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空间,二者相互影响。重庆地方高职院校应为地方经济发展、统筹城乡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城乡统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

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是当代中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缩影。重庆政府已制定了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大量基础设施已经开工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从城乡统筹的角度,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探讨地方高职院校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 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指出:从历史上看,大学为社区服务的观念源自美国赠地学院创办时代。20世纪初期,威斯康辛大学校长范希斯(Hise, v.)指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服务都应当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州立大学要为州的经济发展服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密切,大学由社会的一部分变成了社会的一个有机机构,大学的社会价值和作用得到最直接的体现,使得现代大学开始超越象牙塔,走向社会,成为整个社会中最具活力,最能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机构,被人们誉为“服务站”和“社会轴心机构”。

高职院校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应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承担社会赋予它的职责。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它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提供决策建议和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只是高校直接为社会提供的具体服务,如科技服务、教育服务等。高职院校是区域内的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研发和推广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具有区域性特征。

2 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相辅相成

地方高职院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地方高职院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二者相辅相成。

2.1 地方高职院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2007年11月2日,我国第一份高职院校社会责任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社会责任报告》面世。该责任书指出了地方高职院校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应该承担的责任,为地方高职院校树立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标杆。“十五”期间,重庆市高职院校培养各类高职毕业生近6万人,其中80%以上的毕业生在重庆本地就业,为重庆输送了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重庆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重庆地方高职院校还积极开展各种实用技能培训,培训了500多万名各类人员,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库区移民、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了积极贡献。

2.2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地方高职院校提供了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在校高职学生人数已占到全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经济发展,地方经济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地方经济发展为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地方高职院校发展需要地方财政支持,需要企业为高职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

3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3.1 高职院校为城乡统筹发展培养人才

3.1.1 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瞄准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类型和规模,融合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才能提高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水平。重庆发挥区位、交通、口岸等优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依托各类口岸,大力发展口岸物流;依托水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重庆大力发展区域物流和配送物流,培育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这为发展物流职业教育提供了机会。学院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物流专业,并获得地方的大力支持,使该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拓宽了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空间,也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

3.1.2 校企联合,培养应用性人才

一是校企联合共同培训员工。由企业出资金,学校出师资,共同培养企业员工。二是校企联合共同培养学生。地方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种培养方式。第一,高校接受企业委托,企业提供经费,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招收和培养学生。第二,高校提供场地和部分师资,企业选派人员到学校开展专业教学和技能培训。学院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平台和就业保障,也提供了企业需要的人才。

3.2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高职院校应区别对待不同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社会科学成果是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成果;自然科学科研成果是对地方工农业生产的技术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地方高职院校为中心,以市场为纽带,由地方高职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三方面共同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有利于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3.2.1 联合组建研究中心

与企业合作创办研究中心,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学院科研成果直接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学院与中国生命集团(台湾)共同组建研究中心,大力开发殡仪新技术,为该集团提供技术支持。

3.2.2 管理咨询中心

科学决策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高校的管理专家、学者有力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出谋划策,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学院设立管理咨询中心,既为教师提供了发挥才能的空间,也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决策支持。

4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

4.1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于社区工作

美国的许多高校不仅积极为地方政府、企业开展有偿服务,而且还面向社区提供无偿的社会服务。教师主动走向社区,在地方电视台、科技馆、博物馆举办讲座,为市民提供无偿的医疗卫生、心理健康、社会安全、就业转岗等方面的服务。我国地方高校要积极利用自身的地缘、人缘关系,积极参与地方各项活动,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学院会计专业师生向社区提供金融、证券咨询服务;法律专业师生向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向社区居民宣传法律知识;艺术专业师生进入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这些活动都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4.2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新农村建设和发展需要大批能够从事复杂劳动的新型农民。

4.2.1 开展农业技术和务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一方面,地方高职院校设置农业技术类专业,培养一批服务于农村建设的高职大学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地方高职院校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务工人员从业对技能的要求,提供针对性的短期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4.2.2 地方高职院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地方高职院校可以依托教学和科研资源,宣传政府“三农”政策,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4.2.3 培养农村职业教育师资

地方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地方高职院校有责任培养一大批农村职业教育师资,以壮大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既提高了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也巩固了地方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础,拓宽了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空间。

[1]李捷.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服务职能研究[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4).

[2]刘江勤.美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1,(7).

[3]陈尚义,尚钢.析评中外地方高校办学模式[J].福州大学学报, 1998,(1).

[4]郝艳萍,闰明涛.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考察[J].保定师专学报,2000,(3).

责任编辑 仇大勇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Fun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Theory of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Planning——An example of Chongqing City Management College

XIN Xiangling,LIAGN Liping

(Chongqing City Management College,Chongqing 401331,China)

Social function is one of three function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provided personnel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has provided existence and space for developing,which react each other.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ongqing should contribute effor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urban and rural overall planning and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planning;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ocial functio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87(2011)01-0075-02

2010-12-29

本文系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JY17。

辛香玲(1964—),女,河北定州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授,主研方向:高等教育;梁利苹(1983—),女,四川广元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助教,主研方向: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学院院校高职
初等教育学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