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礼仪教育应是当代青少年融入社会的必修课程

2011-08-15周东滨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礼仪

周东滨

(赤峰学院 教育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社会礼仪教育应是当代青少年融入社会的必修课程

周东滨

(赤峰学院 教育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当代青少年具有众多优秀素质,但综合素质偏低,特别是必要的社会礼仪教育缺失,这是他们走向社会中在社会化进程中急需补充和完善的重要营养,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社会化;社会礼仪;使用非符号礼仪;公共道德礼仪

1 社会基本礼仪

按孔子的观点,社会基本礼仪是家庭礼仪的派生性礼仪,二者有联系也有差别,因此我们在此单独研究一下.

1.1 谈话礼仪

这里主要包括谈话时的态度和文明用语两部分内容.

1.1.1 态度诚恳、亲切、热情.谈话是传递思想感情的方式,应以最大诚意让对方接受或首肯,所以,表情上应给予注意,使谈话获得成功.

1.1.2 用好文明用语,如:“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等.有条件者讲普通话更好.

1.1.3 表达意见要客观、清晰,委婉、适度,不要用过多武断语言,如“我认为……”“,你必须……”.

1.1.4 要尊重人.若对方为老者,应主动征求其意见,可谦和地说“:您老知道的事情多,所以这事还得听听您老的意见.”

1.1.5 不要恶语伤人,这是文明用语的要求.恶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在冲突的场合,将更是这样.这是不懂社会文明的现象,对于解决问题也不是上策.

1.2 举止行为礼仪

这里主要写站、坐、走的规范化问题.

1.2.1 站如松.身体正直,头颈、身躯、双腿要与地面垂直,两肩相平,双臂和双手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切忌两脚叉开.若站立时间过长,可以一腿支撑,一腿稍稍弯曲,呈稍息之状.若时间再长,可以两腿轮换稍息.

1.2.2 坐如钟.上身正直而稍向前倾,头平正,双臂贴身自然下垂,双手放于腿上,两脚自然着地.注意:两腿不要分得太开,左右摇晃,也不要一腿置于另一腿上而不停地抖动.

1.2.3 走如风.身体直立,二目平视前方,双臂在体侧自然摆动,步履轻快地行走.行走时,不要前俯后仰,也不要左右摇晃.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走路并不低着头;居里夫人两获世界科学最高奖—诺贝尔奖,她走路也不仰着脸.这两例很有启发意义.

1.3 受询和询问礼仪

受询,就是自己被他人或陌生人探问,如问路、问事等.遇此情况,应做到:

1.3.1 要本着互助精神,愉快地接受别人问询,并尽可能地提供详细、有价值的信息.绝不可提供假信息,这样做,实在是不道德的.

1.3.2 回答问询要耐心,不能怕麻烦.若遇到行动不方便的老、少、病、残,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陪同帮助寻找;对于过于复杂的路线,要多说两遍或帮着记在本子上.

1.3.3 要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不能随便把手一挥了事,让人莫名其妙稀里糊涂.若自己确实不知,可主动帮着问询他人.若不懂问询者语言,可让其在地上或纸上写一下,然后再回答所间.

我们受询时切不可具有“欺生”、“欺外”的思想,因为这种思想是小地方观念,是不文明和少修养的表现.

询问,就是我们探问他人.

询问他人,首先要注意称呼,如“师傅”、“老大爷(娘)”、“小朋友”等,不能说“喂”、“嘿”、“那个人”等.若对方回答不清楚或根本不能回答时,绝不能说不礼貌的话或做出不礼貌的动作.

2 使用非符号语言的礼仪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实际上应用着两种语言,一是符号语言,如文字、图表等;二是非符号语言,如眼神、面容、手势、身态等.礼仪是应用非符号语言的.

2.1 举手或挥手.多用于两种情况:一是距对方较远,但又需要致意或问候时可挥手;二是一手拿东西,不便放置,而另一肩膀撞着他人时,可挥手致歉.

2.2 起立.多用于下面的两种场合.一是客人进屋或老者问询时;二是集会时报告人到场或演出结束后演员谢幕时,均应起立,表示迎接、尊敬、欢迎或答谢.

2.3 欠身.有贵客到来时的礼仪,以示自谦.

2.4 鼓掌.多用于讲演、报告或表演、献技结束之后,表示祝贺、谢意.一般和起立同时应用.

2.5 抱拳.是身份相近人之间的致意或祝贺礼仪.

2.6 拥抱.对中国人来说,多用于外事活动或远征归来者同亲人忽然相聚的特殊场合,有时也用于有道歉的双方,误会忽然消除后表达复杂心情的场合.

3 公共道德礼仪

公共道德是每个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中小学生也不例外.遵守社会的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社会和自然环境等的规则、条例,就是常说的遵守公共道德.对于广大中小学生应作到:

3.1 遵守公共秩序

这里,主要是指(:1)遵守交通秩序,如靠右侧行驶,不闯红灯,模范遵守交通法规.有的同学愿骑飞车、并列车、窜缝车,骑车带人,尾追汽车等,这些都是危险的,有害于正常交通秩序(.2)遵守乘车秩序.按理说,这也是交通秩序的问题,我们分开来写,目的在于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乘车要注意安全.先下后上,不抢上,不抢下;扶老携幼,不欺老,不凌小;在车上,要给老、弱、病、残、军人、教师等人让座.注意车上的卫生,不随地吐痰,不扔杂物(.3)遵守购物秩序.购物也要讲秩序,自觉排队;对服务员要讲礼貌,态度和蔼;选购商品要事先考虑好,不要过度挑剔(.4)遵守图书馆的阅览规则.保持阅览室内安静、卫生;爱护图书及有关设施;图书要及时归还,不能归还者要续借.

3.2 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是指国家、社会和社会成员群体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来共同维护,青少年也不例外.一般说,应注意:不养有害的动物,不带有害的动物外出尤其是人多的场合,如电影院等;不玩易燃、易爆、有毒的物品,更不能带这些东西,到人多的集体场合;保护公共设施,如文化、卫生、通讯、电力、供水、供热等设施的完好无损.还应注意,要保护好文物古迹,花草虫鱼,不要在古建筑物上面乱写、乱刻、乱画.

3.3 遵守与公共安全有关的法律、法令,如治安管理法规、环境保护法、文物古迹保护法、森林法等,贯彻好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等.

此外,在公共场所还应注意讲究公共卫生.

4 亲属往来礼仪

在亲属往来中,作为晚辈应怎么做,才会使老人生活的更愉快?这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在此分别分析一下.

4.1 精神快是重要因素.

老人,尤其是退休的老人,多是精力不佳,体质减退,往往不愿出门,这样,久而久之会出现孤独感.社会上的人总是每个年龄段都有其毛病或缺点,这是规律性的东西,人自己想转移也不可能,想去掉也很困难.对老人而言,常见的毛病有:好唠叨,一件事说多少次;看小事者居多,把小事看得重;看过去者居多(有研究能力者除外),不喜欢看现在与将来;疑心加重,好坏话都愿往自己身上敛,表现出“自己找气生”;思维速度变慢,记忆能力降低.

当然这是主要的毛病,不排除某些老人还存在着其它一些毛病.具体到某一位老人来说,上面的那些毛病不一定都有,但肯定要有几条.对这些毛病名医也是无能为力的.但晚辈的某些作法还是有效果的,那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虽然,老人是老了,但他(她)们也是需要信息的,所以,作为晚辈应多与老人们聊天,谈谈家里的事,学校里的事,社会上的事,以调节老人的情绪.对于老人的问题要给予清晰、耐心地解释.解释时,不能有丝毫的应付态度和不耐心的表现;有机会时,要陪老人外出溜弯、转一转,同时谈些趣事,以引起老人的美好回忆.

若老人身体允许,还可陪老人上街购物.不过,在上下汽车、过人行道时,要多加照料和搀扶.如果遇有车上人多的情况,千万不可挤车,要等下一趟.上车后,不要让老人停在门口,要向里边走.车开动或刹车时,应扶好老人,以防不测.下车时,要提前移向车门.且自己应在前头.下去后,再回过头扶住老人.要注意,扶老人要顺势而行,不可硬扶.硬扶是容易出事的.上下楼梯,也应如此.

这种周到、细致的孝敬之举,常会给老人带来乐趣和希望,铺就老人的生活之路.

科学总是在否定过程之中,才能发展、前进与更新,当然,医学也是这样.现代医学告诉我们保护我们的大脑使之健康,这应是人的第一需要.科学家是用脑的代名词,是“费心”的别称.然而,社会心理学家却发现:不少的科学家是长寿,甚至是高寿的.这一发现表明:用脑是保护大脑的根本手段与措施.有了这些知识,晚辈就要设法改善老人的思维和记忆方法,只要给老人们送些新鲜信息,送些书籍、报刊、画报便可以了.应该注意,送的书、报之类的东西,必须是老人喜欢,看起来有兴趣的.

4.2 生活上要多关照

老年人一般牙口不好,消化功能减弱,用餐多较慢.有些老人还流口水.这种情况下,老人本身都是很痛苦的,晚辈应给予高度同情.要和老人同桌进餐,且一陪到底.老人爱吃的蔬菜,松软食物,要让给老人吃,我们少吃点.老人过生日时,我们应主动为老人祝寿.对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或其他血管病的老人,要劝其少吸烟、少用酒,也不要送这些礼物.

4.3 对亲友要真挚、热情

亲友间来往,是每个家庭中的常见事情,特别是每逢节假日、旅游季节更是往来如梭,络绎不断.亲友间的往来是件好事,它象征家庭的兴旺、发达.作为一个学生,一定要懂得“远则近之,近则远之”的准则,懂得“来到家里都是客”的道理,热情相待,不失礼仪.

有些学生只愿看到有权、有钱,或近亲的亲属,因为这些人会买来又多又好的东西,或将来能用得上,所以对这些人特别热情、主动,倍献殷勤,而对来自贫困、边远地区或无权无势的亲友,则表现得感情冷漠,甚至出言不逊.这种学生道德水准是低的,礼仪意识也是令人担忧的,如此发展下去,将来无疑是一个十足的利己主义者和极端的个人主义者.

5 左邻右舍礼仪

邻里间的相处直接反映了居民的文明程度.邻里间的礼仪属社会礼仪的范畴.孔子认为,它是家庭礼仪的演化和发展.

邻里礼仪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其核心是互敬、互爱、互助,相互信赖、相互谅解.只有这样邻里间才能安居乐业,和和美美.

为了达到此目的,应注意:一是早出晚归时,要尽可能保持安静,走路轻快,不大声喧哗、说笑,以免影响邻里休息;二是对于家里音响、电视,打开后要放低音量,且不要边看边打闹,边听边学唱.由于技术不过关,也由于节目、音乐本身的退化—野性成分增加,电视、音响、游戏机、BP机等电子设备真是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如BP机、游戏机有伤大脑,美国学者认为,这些东西甚至可让人失去逻辑思维能力;电视、音响的害处则更多.一些音乐界的名家学者对此相当敏感,并提出过很多、很好的建议,如著名作曲家王立平曾提出:要坚持民族性,多为全国写好作品的建议.这个建议是颇有见地的.希望青少年注意,要将自己的音乐兴趣转移到民族的、高雅的音乐方面来,不能再受通俗歌曲的欺骗了!三是不要在楼内跳舞唱歌.居室修膳时,要同上下层的住户说明,并表示歉意;四是注意邻里的生活起居习惯,尽可能不要过早或过晚或中午串门;五是有事可相互商量,相互关照,如关照邻居的大门等;六是不要往楼下倒污水、扔脏物.污水、脏物要在规定的地点处置.七是高层住户阳台上的花盆要放置牢固、安全,应有防护措施.浇水时要注意水的量,不能影响下层的居民;八是保护好公用设施,如公厕的卫生等.要主动打扫,并保持下去;九是有问题或存在矛盾时,要顾全大局、冷静处理,互谅互让,晓之以理、以理服人.要时刻考虑“远亲不如近邻”道理.

6 手足亲情礼仪

6.1 精神上相互鼓励、相互尊重

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敬重,相互爱护,相互帮助.一方在社会上、学校里或同学间遇到的事情或困难等,要跟对方商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有道理的,必要时,可请教父母给予帮助.兄妹之间绝对不能出现重男轻女的倾向,妹妹自卑自弃,而哥哥却骄横无度,一人说了算,唯我独尊.重男轻女不对,重女轻男也错误.这样做,往往会给被轻视的一方造成精神方面的创伤,这是要不得的社会偏见.

6.2 生活上相互礼让、相互关怀

这里的“生活”一词,主要是指吃、穿、用三个方面.对于孩子来说,吃是件大事.吃是人类的第一个文化窗口.在吃的方面,我国历史有着优良传统.大的让小的,小的想大的,既相互礼让,又相互关照.

有些小家伙,十分令人担心:非占尖不可,少吃一口也不让.有时,本来自己不吃的东西,哥吃了也不干,又耍又闹.有这样一个弟弟,桌上放一干巴巴的苹果,放了几天他也不知道,不管也不吃.一天,哥哥见他不吃,便洗了洗吃掉了.弟弟放学回来后,一看苹果不见了,就嚎啕大哭起来.老的说不听,小的劝不行,非要哥把吃下去的苹果给“吐”出来不可!

穿和用要讲实用价值,不能攀比.攀比之风,对于家庭,必然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而对于个人,也使自己丧失了艰苦朴素的民族优良传统.现在的日本,正推行“挫折教育”方案,让中小学生有意去受苦,接受不同程度的磨炼,从而培养意志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相当好的办法.

6.3 学习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首先,在学习用具上要穿插使用,只要不耽误任何一方的学习便可.在这方面,不能大欺小,也不能小欺大,有点风格,不可有只顾自己自私自利的行为.其次,由于学校的要求或学习需要,一方买工具书、用品(字典、参考书等)时,另一方面要攀比,不能要求拉平、找齐.非拉平的想法、做法是不对的.第三,要共创良好的学习环境.目前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我国的居住条件还比较拥挤.这样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就很难保证一人一室或一人一桌的学习了,只能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同用一桌.所以,双方应做到:相互尊重各自的学习习惯,不吵、不嚷,不随便听录音机;不乱翻对方的东西,如书籍、本子等,不私自拿对方的用品.谁都有自己的“小天地”,一般不喜欢别人深入,所以,双方都应该自觉地尊重对方的这一权力;对方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并请求帮助时,一方要主动、详细地解答.但不要有意地指手划脚、更不能说“不用功”之类的话.这方面哥哥更应注意.不但如此,哥哥还应该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树立学习榜样,以创造浓厚的家庭学习环境,保证双方学习质量同步提高.

〔1〕舒尔兹.成长心理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8.

〔2〕许金声.走向人格新大陆[M].工人出版社,1988.

〔3〕荷尔,林德采.人格理论[M].美国,1957.

〔4〕叶浩生.心理学通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马斯洛.马斯洛的智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8〕拿破仑·希尔,等.积极心态的力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G40-014

A

1673-260X(2011)08-0223-03

猜你喜欢

礼仪
礼仪
最实用的职场礼仪攻略
如何加强学生的礼仪文化教育
服子讲礼仪
生活小礼仪
金夏交聘礼仪考述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