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替利嗪联合用药在临床上的应用

2011-08-15杨慧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西替利嗪利嗪荨麻疹

杨慧明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西替利嗪联合用药在临床上的应用

杨慧明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本文通过综述西替利嗪与不同药物(芪风颗粒、复方甘草甜素片,辛夷苍耳子散等)联合应用在治疗慢性荨麻疹、鼻炎、皮炎等方面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西替利嗪;联合用药;慢性荨麻疹;鼻炎

西替利嗪属于第2代抗组胺药,与其他抗组胺药相比,它对外周H1受体有较强的选择性,常用剂量下没有明显的镇静及抗胆碱等副作用.西替利嗪不仅可拮抗变态反应早期组胺的作用,亦可抑制变态反应晚期相关炎症细胞的趋化反应,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类型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枯草热、过敏性结膜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1],西替利嗪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能减少不良反应,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1 治疗慢性荨麻疹

1.1 芪风颗粒[2]

1.1.1 方法与结果

方法:将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口服芪风颗粒10g/次,3次/d,盐酸西替利嗪10mg,1次/d.对照组:单纯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mg,1次/d.疗程均为4周.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79%,对照组有效率79.6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对两组治愈患者随访4周,治疗组患者复发率12.20%,对照组40.63%,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P=0.005).

1.1.2 讨论

芪风颗粒主要成分有黄芪、防风、白术、茯苓、陈皮、桂枝、大腹皮、桑白皮等,此药有益气固表,祛风除湿,消疹止痒功效,对慢性荨麻疹尤为适合.盐酸西替利嗪为高效、高选择性H1受体拮抗剂,有较好的抗组胺作用.二者联合应用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1.2 地黄饮子[3]

1.2.1 方法与结果

方法:将11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片(比利时联合化工集团医药部)10mg/次,每晚1次;治疗组西医治疗同对照组,同时予中药复方制剂地黄饮子,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8.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8.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6,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治愈病例中治疗组复发率为10.71%,对照组复发率为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769,P<0.05).

1.2.2 讨论

地黄饮子出自《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纵观全方,使阴阳调和,营血得充,寒凝痰滞得除.符合中医学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联合西替利嗪治疗血虚风燥证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用西替利嗪,中西药结合治疗为解除广大慢性荨麻疹的痛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1.3 安络血[4]

1.3.1 方法与结果

方法:将198 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口服安络血2.5mg,tid,左旋西替利嗪(商品名:迪皿,重庆华邦制药公司生产)5mg,qd;B组仅口服迪皿5mg,qd.两组均连续服药1个月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达82.69%,痊愈者6个月复发率36.59%.B组总有效率达65.96%,痊愈者6个月复发率75.76%,A组与B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49).

1.3.2 讨论

安络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有研究证明安络血能通过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可调整血液中溶解纤维蛋白的平衡,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与过敏性皮肤病关系密切,与荨麻疹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证明盐酸左旋西替利嗪和安络血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口服盐酸左旋西替利嗪,6个月随访前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后者.

2 治疗皮炎

2.1 复方甘草甜素片[5]

2.1.1 方法与结果

方法:将诊断为化妆品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10mg,1次/天,复方炉甘石洗剂、肝素钠软膏外用(糜烂、渗出者予3%硼酸,冷溶液湿敷);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复方甘草甜素片5mg,3次/天.疗程均为15天.

结果:两组治疗15天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达55.88%.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X2=7.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 讨论

甘草次酸与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分子结构相似,具有皮质类固醇样作用,但很少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副作用,因而可以作为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替应用,联合西替利嗪治疗皮炎,未见副作用,疗效满意.

2.2 卡介菌多糖核酸[6]

2.2.1 方法与结果

方法:将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长沙九芝堂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0.35mg/支,肌内注射,隔日1次.同时口服西替利嗪,每日10mg,每个疗程6周,共12周.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每日10mg,每个疗程6周,共12周.两组局部均每日两次外用本所制剂维生素E乳加去炎松尿素软膏.

结果:治疗6,12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5.78%、80.00%;对照组分别为 20.00%、5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 讨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能调节机体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而西替利嗪则具有多种抗过敏机制,近年来证实其还可抑制IgE诱导的人嗜碱细胞脱颗粒反应的羟嗪代谢产物.本组临床观察显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西替利嗪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3 季德胜蛇药片[7]

2.3.1 方法与结果

方法:隐翅虫皮炎患者78例,采用西替利嗪片剂10mg睡前口服,每日1次.同时将季德胜蛇药片与适量生理盐水调制成糊状外涂患处,每日1次.连续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隔为3d.

结果:1个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为76%.2个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为92%.

2.3.2 讨论

季胜蛇药片清热、解毒,外敷季德胜蛇药片糊状物可消肿止痛,常用于毒虫咬伤.西替利嗪作为第2代H1受体拮抗剂,除抗组胺作用外,可以通过稳定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膜而抑制递质释放,从游走、趋化和激活等多个方面抑制炎症细胞参与变态反应的过程,起到非特异的抗炎作用.二者合用治疗隐翅虫皮炎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治疗鼻炎

3.1 辛夷苍耳子散[8]

3.1.1 方法与结果

方法: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西替利嗪组:给西替利嗪10mg口服,1次/d,12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联合组:西替利嗪10mg,每晚1次,加辛夷苍耳子散(组方药物:辛夷花 12g、苍耳子 12g防风 12g、白术 12g、甘草 12g)加减,12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两组均随访6~12个月.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1gE的改变,联合组有显著差异(P<0.01),西替利嗪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P物质水平的改变,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替利嗪

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1.2 讨论

辛夷苍耳子散具补肺气、固腠理、宣鼻窍是治其本.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是控制病情、减少发作,以治其标;二者合用能达到标本兼治、具有疗程短、疗效稳定、远期效果较好等优点.

3.2 布地奈德[9]

3.2.1 方法与结果

方法:将患变应性鼻炎受试者126例,分为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西替利嗪片组 (联合组)46例;西替利嗪片组(单药B组)40例;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组(单药A组)40例,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的具体方法是:每日早、晚各1次,每个鼻孔1喷(64ug),西替利嗪片10mg口服,1次/晚,疗程2周.

结果:2周后进行近期疗效评定,联合组46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单药B组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组4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8%.单独用药的两组有效率与联合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55,P<0.05;x2=8.19,P<0.05).

3.2.2 讨论

布地奈德喷剂是一种非卤化糖皮质类固醇,溶液直接作用鼻黏膜,局部生物利用率高.西替利嗪是一种长效、高度选择外周H1受体拮抗剂,具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嗜酸细胞趋化等作用,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西替利嗪片对AR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使用方便、安全、有效.

4 治疗变异性哮喘

4.1 射干麻黄汤[10]

4.1.1 方法与结果

方法:将86例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射干麻黄汤加减,(其基本方为射干、炙麻黄、细辛、法半夏、紫菀、款冬花、五味子、生姜、大枣、干地龙、蝉衣)久咳气虚去细辛、生姜加太子参、白术、黄芪.每日1剂,分2次服.同时配合西替利嗪,剂量<2岁,每次,2.5mg;2-5岁,每次,3.3mg;5-8 岁,每次,5.0mg;8-12 岁,每次 7.5mg;>12岁,每次10.0mg均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单纯用西替利嗪,用法同治疗组.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72%,对照组有效率72.0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跟踪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4.1.2 讨论

射干麻黄汤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有效预防变态反应的发生.采用射干麻黄汤配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CVA具有提高支气管扩张、抗炎、抗组胺、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控制症状,减少复发的作用,较单用西替利嗪疗效更佳.

4.2 博利康尼[11]

4.2.1 方法与结果

方法:将110例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选取60例为治疗组,用博利康尼每次2.5mg,2次/d,口服.西替利嗪每次10mg,1次/d.对照组用阿莫西林0.5及急支糖浆10ml,3次/d,疗程均为2周.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33%,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5.80,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2.2 讨论

博利康尼为第二代中效应受体激动剂,可选择性激动β2受体而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此外,具有较强的肥大细胞稳定作用,抑制内源性致痉物质的释放及内源性介质引起的水肿,提高支气管粘膜纤毛廓清能力.西替利嗪除抗组胺外,对哮喘的炎症细胞及炎性介质均有拮抗作用,抑制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二者合用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5 讨论

西替利嗪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除上述作用外,还具有预防晕船病等作用.而且从资料显示尤其在中西药联合应用方面更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及疾病的复发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任先达,杨延秀,罗焕敏,等.西替利嗪的抗组胺H1 受体作用.济南大学学报,2001,22(6);14-17.

〔2〕姜云平,屈冬梅.芪风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6):371-372.

〔3〕叶文伟,吴海燕,许爱娥.地黄饮子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5):312-313.

〔4〕彭军,孙则胜,王秀丽.安络血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9):795.

〔5〕陈海兵,秦龙.复方甘草甜素片联合西替利嗓治疗面部化妆品皮炎疗效观察.中国伤残医学,2007,15(6):76-77.

〔6〕杨艳,周欣,罗育武,等.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观察.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7(4):290-291.

〔7〕肖汉龙,王军.西替利嗪联合季德胜蛇药片治疗隐翅虫皮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5):618.

〔8〕方晓群,安立,刘钊.辛夷苍耳子散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亚太传统医药,2010,6(6):44-45.

〔9〕徐伟徐,海峰,白素萍.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西替利嗪片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238-3239.

〔10〕张德生,胡国华,张冬卿.射干麻黄汤配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儿科药学杂志,2005,11(2):57-58.

〔11〕李钟梁.博利康尼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变异型哮喘.儿科药学杂志,2005,17(6):75-76.

R758.24

A

1673-260X(2011)03-0149-03

猜你喜欢

西替利嗪利嗪荨麻疹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HPLC法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有关物质
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湿疹的效果分析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湿疹的可行性研究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分析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