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超载过牧问题研究综述
2011-08-15董婷
董 婷
(中央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内蒙古草原超载过牧问题研究综述
董 婷
(中央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内蒙古草原的沙化退化已是个不争的事实.据1985年所作的草原普查,内蒙古以荒漠草原为主的牧区各旗县全部超载,草场退化已十分明显.保护得相对较好的草原,如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近年同样面临着超载过牧导致草场大面积退化的危险.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原超载过牧问题研究的文献回顾并归纳整理,试图从中得到启示,探求一条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之路.
内蒙古草原;超载过牧;沙化退化
超载过牧,即畜牧业的掠夺式经营,给草原造成的灾难是最严重、最直接的.一般认为,“超载过牧”是草原牧区人口猛增导致草场压力过大的结果.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伊盟沙漠研究所就有研究指出草地荒漠化过度放牧是主因,而非全因气候干旱所引起,过牧问题理应受到重视.超载过牧使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已成为制约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1 关于超载过牧的影响
目前,关于内蒙古草原超载过牧的危害研究,国内学者一致认为,超载过牧会导致可利用草原面积减少,草原退化加剧,草原沙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失衡,周边环境受到污染,而且草场牧民的资源基础受到破坏,经济结构会受到严重威胁.赵哈林等(2003)[1]通过分析科尔沁沙地近50年来沙漠化的动态及其发展趋势,指出超载过牧会导致土地沙漠化.而一旦草场进入沙漠化阶段,如果继续进行过度放牧,就会很快陷入超载过牧——草地沙漠化——更加超载——进一步沙漠化的恶性循环.
很多学者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过牧的严重后果.郑慧莹,李建东(1993)[2]认为,超载过牧会直接导致生物量的减少,尤其是优质牧草.牲畜的长期超载放牧还导致草地土壤表土层被破坏,草地碱斑面积扩大,土壤随放牧强度增加越来越碱化.同时,过牧对微生物也产生很大影响,表现在影响微生物的数量和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放牧程度加强,好气性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微生物生理活性下降,直接影响土壤的肥沃程度.张凤荣(2000)等[3]也认为,草场的超载过牧将导致草场退化.草地退化一方面表现为植株高度不足,产草量随之减少;另—方面表现为优良牧草数量减少,如牲畜喜爱的豆科、禾本科牧草等;而有毒害、适口性差和营养价值低的植物增加,牧草质量下降.更为严重的是超载过牧改变了地表结构,土壤遭受风蚀,硬度加大、有机矿物质减少、肥力下降,土质变粗劣,土壤向贫瘠化方向发展,直至荒漠化.
张金屯(2003)[4]的研究还发现,超载过牧会导致草地生态结构发生变化.一个顶极草地生态系统,从生产者到草食动物、第一级肉食动物、第二级肉食动物齐全,结构较为复杂的,食物链也比较长.但在退化的草地上,其食物链缩短、结构简化.草地恢复力差也是超载过牧导致的后果.草地自我恢复能力是草地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过牧影响下,自我恢复功能逐渐降低,直至完全丧失.
除了以上危害,林伟(2004)[5]还指出超载过牧对大气、水等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粪肥污染.牲畜的大量排泄物堆积在草场上,影响牧草的光合作用;粪肥中的氮气体进入大气,推动了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形成;进而通过对水等介质的污染,给人、畜带来了严重的传染疾病.
2 关于超载过牧的原因
造成超载过牧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的主观因素.但人们对草原自然生态规律和草地养育能力认识不足、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是草原超载过牧的根本原因.
2.1 自然因素
多数学者认为,造成超载过牧有一定的客观自然因素在内.侯向阳(2005)[6]认为季节性草畜矛盾是造成超载过牧的自然因素的主要方面.我国北方牧区冬季寒冷而漫长,此时正是牧草的枯萎休眠时期.由此带来的牧草生长量与放牧家畜间的失衡问题造成了牧区草地的季节性超载过牧.此外,季节牧场产量和质量的不平衡、以及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也成为造成草原超载过牧的自然因素.
2.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被认为是超载过牧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学者对于造成草原超载过牧的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2.2.1 牧场管理体制和制度因素
伊盟沙漠研究所(1981)[7]选取了伊盟乌审旗乌兰陶勒盖公社和鄂托克旗布拉格公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放牧程度下的草群状况,强调了沙漠化形成的人为作用.研究指出造成牧场沙漠化的主因是不合理的放牧管理.放牧制度不合理导致牧场资源的无序利用,放牧制度的不合理又包括了两个方面即畜群点的布局不合理和牧场的利用制度不合理.畜群点布局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缺乏统一协调的规划.牧民在组织放牧活动时准备不充分,往往导致畜群分布过于集中,草场不堪重负.传统的自由放牧制度弊端日益显现,在这种制度下放牧压力过于集中,畜群点周围逐渐形成沙漠化圈,沙漠化圈随着过牧程度增强而增大,牧民不得不迁往新址,导致又一轮沙漠化圈的形成.
王云霞和曹建民(2007)[8]对内蒙古草原面积过百万(公顷)的31个旗县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对比1990年和2005年草原过度放牧程度的状况,得出内蒙古草原过牧率高达70%左右的结论,且与1990年相比,2005年全区草原的过牧程度由轻度转向中度.他们认为,导致草原过牧的核心问题是草地所有权问题.草地产权制度的不明晰,以及自古以来草地就被人们看作是公共资源,导致了草地的无序开发利用,加剧了草地的退化.而且长期以来,只提供初级畜产品的放牧畜牧业是草原牧民的唯一产业.草原生产能力的下降与牲畜饲草需求增加两者的矛盾日益尖锐,使得草原进一步退化,并形成恶性循环.
杜富林(2008)[9]在对西乌珠穆沁旗实地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草场开发中的超载过牧问题,认为草原超载过牧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下造成的,首先是体制因素,即牲畜承包到户,调动了牧民的生产积极性.
宝希吉日(2009)[10]选择了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这两个地区为研究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不仅牧场的草地划分中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包括对季节和水资源因素考虑的不全面.而且牧区不改变承包经营合同主体的草地流转形式也对草地构成了破坏性.
2.2.2 经济因素
赛胜宝(2001)[11]认为超载过牧现象产生的实质是人们过分看重眼前利益,严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杜富林(2008)[12]认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是造成超载过牧的原因之一.牧户收入基本全部来自畜牧业生产活动,牧户的牲畜头数直接决定了其收入水平.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牧户盲目增加牲畜头数导致了畜草不平衡从而加剧了草场退化.
恩和(2009)[13]从“根源治理先要找出根本问题”的研究角度对内蒙古草原过牧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内蒙古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中的最基本的矛盾是“草地资源的减少和牲畜资源的激增之间的反差扩大”,可利用草原面积的减少是过度放牧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过度追求牲畜存栏数量的增加是过度放牧的间接原因.
林伟(2004)[14]从基础博弈论的角度,分析超载过牧现象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尽管现实中超载过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究其最根本原因还是牧户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3 关于解决超载过牧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国内学者针对内蒙古的实际地域情况出发,综合国家和地方的利益,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国家政策倾斜、加强开发监管等一系列措施,以寻求草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3.1 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
王云霞和曹建民(2007)[16]主张减轻草原利用压力从减少牧区人口开始.减少人口压力一是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二是将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3.2 政策上给予支持
林伟(2004)[16]认为,应建立以当地牧民为主体的公众参与机制,坚持以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作为决策重点,杜绝发生决策部门存在的违背经济、生态规律的局部行为和短期行为.
杜富林(2008)[17]主张加大畜牧业补偿力度.国家应对休牧给予补助和优惠,这样才能调动牧民休牧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保护草场的效果.
恩和(2009)[18]强调宏观上要加强方针政策指导,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管理,为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政策保障.同时加大对畜产品或活畜的流通环节的投入,建立长期稳定的生产销售系统,主动推进和支持畜牧业、乳业等有地方特色行业的发展.微观上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农牧民的可持续发展观,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短期利润和长期利润之间的有机结合,以减少牲畜绝对数量.
王云霞和曹建民(2007)[19]提出借鉴新西兰和美国的成功经验,扩大人工草地面积,增加饲草供应.通常人工草地的产量比天然草地高4~5倍.另外,要发展饲草料加工业,建立饲草料储备,为牧区冷季牲畜实施舍饲半舍饲、牧半休牧提供条件.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天莹乐奇(2008)[20]认为,应调整生态补偿方式,实行生态保护补偿和产业补偿相结合.国家对牧区不仅要进行生态建设投入,更要大力支持其他能增加劳动力就业如生态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劳动力转移,使得牧民的收入来源多元化.并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把东部和中部的部分草原牧区,设为禁止和限制开发区,保证国家生态安全和持久的能源安全.
3.3 完善监督机制,增强执法力度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要想解决超载过牧现象,相应的法律手段是迫切而且必要的.林伟(2004)[21]主张坚决用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来约束和规范博弈主体的决策过程和开发行为.使整个生态开发和资源利用在法律监督下完成,避免开发行为的盲目无序化.
杜富林(2008)[22]强调了加强草畜平衡的监督、执法力度.
宝希吉日(2009)[23]指出要严格按照以草定畜,用法律和经济手段限制牲畜超载.
3.4 确立合适的制度安排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天莹乐奇(2008)[24]认为应建立配套制度,修正草地流转制度缺陷.草地承包之前要对草地质量和等级进行环境评价,承包合同不仅要明确使用权,还要明确承包人保护草地的责任和义务,促进草地的合理利用.
宝希吉日(2009)[25]认为首先要明确产权安排,因为产权制度是有形制度的核心内容.其次为调动承包者的建设积极性,延长承包期限并以法律保护.再次,承包草地要有严格的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等.
3.5 生产方式的合理选择
宝希吉日(2009)[26]认为牧区应该实行合理的轮牧利用方式,即有计划地利用草地,采取两季或四季移场的方法.轮牧虽然是古老的生产方式,但它符合现代草地学原理,符合草原自然规律.
4 结论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增强牧民对草原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对草原日趋退化、人畜矛盾日益突出的忧患意识是可行且必要的.
草原畜牧业发展制度安排必须要符合草原生态规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由政府提倡牧民在自家草场上打上围栏,使牧民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由游牧转为定居或半定居.牧民在铁丝网包围起来的草场内长期反复放牧,久而久之草场出现退化沙化.事实表明,传统的游牧方式是蒙古人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是对草原生态最好的保护方式.
〔1〕赵哈林,等.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及其恢复机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2〕郑慧莹,李建东.松嫩平原的草地植被及其利用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3〕张凤荣,等.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4〕张金屯.应用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14〕〔16〕〔21〕林伟.对超载过牧现象的博弈分析[J].开发研究,2004(1).
〔6〕侯向阳.中国草地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7〕伊盟沙漠研究所.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及其控制问题[M].伊盟沙漠研究所,1981.07.
〔8〕〔15〕〔19〕王云霞,曹建民.内蒙古草原过度放牧的解决途径[J].生态经济,2007(7).
〔9〕〔12〕〔17〕〔22〕杜富林.内蒙古草原畜牧业超载过牧现状分析及对策——以西乌珠穆沁旗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
〔10〕〔23〕〔25〕〔26〕宝希吉日.锡林郭勒盟草地利用方式的实证分析——以锡林浩特市与阿巴嘎旗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11〕赛胜宝.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带的严重荒漠化及其治理[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15(4).
〔13〕〔18〕恩和.内蒙古过度放牧发生原因及生态危机研究[J].生态经济,2009(6).
〔20〕〔24〕天莹乐奇.草原退化的人口与制度原因分析[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2008年海峡两岸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生态经济昆明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
F320.8
A
1673-260X(2011)03-00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