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探讨
2011-08-15邱仙艺凌云
邱仙艺,凌云
(漳州师范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对当前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探讨
邱仙艺,凌云
(漳州师范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国务院发文提倡并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创业的激情,然而,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非常低下,这不得不引起政府、社会和高校的极大关注和重视.本文将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
1 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
我国的创业起步较晚,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发展起来.创业在我国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共出现了三次高潮:一是改革之初,以农民个体经商为代表的创业;二是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出现的南方投资创业高潮;最后一次是世纪之交,以IT、互联网为核心的高科技创业热潮.
而对于高校大学生创业,1998年清华首届创业计划大赛进行了一次开创意义的启蒙.高校大学生的创业从此不再是遮遮掩掩的小道传闻,而已成为校园内外关注的亮点.1999年持续升温,中国大学生创业由此步入第一个高峰.2000年休学创业的兴起,更是将学生创业热推向了顶峰.2002年,当高校扩招后的就业难现象引发的自主创业再次升温时,教育部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2003年、2004年教育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又将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尽管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先热后冷,由冷变热.但大学生们不会因为这些而减弱他们的创业热情.一些投资公司对大学生的创业投资也绝不轻言放弃,教育主管部门更是专门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鼓励一部分创业的大学生走出来,将创业进行到底.可以说,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水平和层次是不断提升的,从最初的盲目创业到现在的科学创业、理性创业,创业理论也在不断地实践和总结中得到发展和成熟[1,2].
2 大学生创业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2.1 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
在美国,大量的创业计划是被高新技术公司用重金买走的,这充分说明了美国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开展的实务性.而相对来说,中国的“大学生创业”一词的理解就显得有些狭隘了,他们认为,有了创业计划,就必须自己成立公司.
大学生创业不务实的表现在于:其一,一味地强调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团队要求是纯之又纯的在校大学生,这是大学生创业中的“新血统论”,排外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其二,当别的同学创业时,心一热自己也搞起了创业,而不估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是否具备了创业的条件和经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其三,对自己和自己的创业团队估价过高,因此错过了不少融资的好机会.[3]
2.2 缺乏市场意识
缺乏市场意识,没有盈利能力,这是不少学生公司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经济规律,是每一个企业经营者必须遵循的,不管你是学生公司还是其他公司.大学生创业中一个较为明显的误区是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同学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多半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发投资人兴趣的是那些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同时,非常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和强有力地证明盈利的可能性,也是最吸引投资者的.然而市场意识淡薄在某些大学生创业者中则是有意识的,即他们根本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问题.“拿投资人的钱,干自己想干的事.”这是一些大学生创业者的心理状态.
复旦大学曾向500名大学生做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对于从事创业活动最主要的目的,近半数的同学认为是“锻炼才干”,其次才为“盈利”.这就是大学生创业公司难以得到投资人信任、难以得到融资的关键所在.
2.3 缺乏商业管理经验
很多学生创业公司的共同特点是持有技术,但是一旦成立公司,他们就必须完成从技术人员向管理和经营人员的转化.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不可能的.有不少学生创业团队中也有MBA和经济专业的学生,但他们缺乏实际经验,缺乏商业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只是简单克隆外国的管理模式.加之由于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惯于纸上谈兵,根本不具备企业管理的能力和资本运作的常识,不知企业管理的艰辛,于是造成了内部管理空有制度而不能贯彻执行,外部合作举步维艰不知所措.
2.4 缺少具有科技含量的项目
有专家认为,创业关注的焦点应该是科技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工科学生的创业更应该是从实验室开始,仅仅有一个设想是不能称为创业的.在美国,搞学生创业的也只有一百多所理工院校.因此说,不管什么类型的大学都搞学生创业、不管有没有科技优势都参加创业大赛的现象是不妥当的.
2.5 难以吸引风险投资
所有的学生创业公司几乎都在说“我们缺钱”,无一例外地都在争取投资商,并且渴望按照国外高科技企业通过风险投资获得发展的运作模式来进行.然而,事与愿违,能争取到风险投资的大学生公司却是少数.[4]
3 创业成功的策略
想要实现人生的创业价值,就要有高瞻远瞩的创业成功的气魄;同是还要有选择适合自身的创业职业,实质是找到创业的突破口.正确的选择既有赖于创业者对社会各行业的特点、各自利弊的客观分析,又需要创业者的自知之明、对自己胸中有数;要为之制定最佳的实施策略,突破口选对了才不会误入歧途,功亏一篑.一个人只有不畏困难,不轻言失败,信心百倍,朝着既定目标永不回头,才能在有生之年走向成功.[4]
3.1 实事求是地择业
有些人在选择职业之初就毫无头绪,他们总是在想:“我应该怎么做:”“我究竟该做什么事呢?”“怎么做才是最大程度的发挥我的才能呢?”有人如果替他们决断这些问题,不但使他们减少不少的烦恼,甚至还可以间接的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因为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无法在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上工作,那么人类文明就永远达不到最优状态.要记住,在决定你一生的事业时,惟一的定律是:你所从事的事业,必须是所有可能的事业中你最能取得成功的.
3.2 确定选择何种行业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如何选择创业方向.创业的选择,最好先从小企业起步,不能期望初次创业就要办成规模如何大的企业,一个回合就要占据所在行业的“半壁江山”.初次创业,最好选择那些投资较少,所需人力、物力较少,见效快的项目和企业,这是创业的明智之举.
3.3 选择适合的行业
在对市场可选择的行业有了基本了解后,创业者应在认识自己的的基础上,对各个行业的风险与利润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确立自己所适合进入的行业.
3.4 适应需求,从小企业创起
创业成功者的实践经验,大都是从开创小企业开始.小企业虽小,但五脏俱全,探索、调查、试办、经营的过程,亦即一个事业从创建到发展的过程.要从研究市场做起,遵循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3.5 寻求发展,创造品牌
为了寻求企业的不断发展,创建的小企业,在正确、合理的经营过程中还必须研究进一步巩固发展、扩大规模的经营策略.以主动适应乃至赢得市场,占有市场,扩大市场,最突出的策略就是打造和做强企业自己的品牌.产品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品有了品牌,产品的品牌在市场中赢得了消费者,企业就有了生机,有了发展的动力.
3.6 制定发展战略,创业无止境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企业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是把社会需求转化为有利可途的机会.”作为企业的领导,对于企业产品市场、经营策略,都必须有一个长远的考虑和计划.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之举.企业发展规划是对今后一个时期企业生产与经营规模、产品品质的确定,这一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未来发展形势、市场变化动态以及企业自身状况的客观分析基础之上.制定规划的依据是市场需求.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初期乃至发展过程中,都要依据一定的市场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自己的规划.[5]
4 高校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对措施
4.1 构建与创业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科学文化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内容,没有这个基础,创业教育只能是无本之木.由于“创业”的多样性,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计划安排必须依据不同的个体分类和创业目标而定.从教学指导思想上,要具有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即战略观念、质量观念、特色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从教学内容上,要增加必要的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业技能的课程;从教学方法上,要改单向传授知识为双向传递,改“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学评价指标上,要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和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合作竞争的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与创业的结合能力为指标来设计相应的考核体系.
4.2 建立和开辟创业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6]
创业教育离不开一定的创业实践环境.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既可以是真实的创业环境,也可以是模拟的创业环境,同时也可成为学生创业的基地.在这样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里,学生可以学习到全方位的创业本领,包括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财务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当然,创业方案的设计和完善,创业项目的管理和落实,创业形式的选择和组合,都将在该基地得到矫正、孵化和发育.在这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可以得到提高,创业技能可以得到增强,创业素质可以得到升华,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兴建创业园区,提供学生创业实战基地.高校在走校企联合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的创业教育模式时,为了便于监控和考核,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一些实体,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也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基地.安排学生参观优秀企业集团,通过参观既可学到创业知识,也可受到良好的精神熏陶和职业道德熏陶.邀请专家、教师及企业家为学生作创业知识报告,既可增长学生的知识,也可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每学期举行创业设计大赛,积极组织、收集富有创意的创业点子并进行评比与奖励,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4.3 设立创业风险基金,扶持学生创业
资金问题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创业不仅需要创意,还需要资金,创意是花朵,资金是水分,吸引不到资金的创意终将凋谢.没有资金,再好的创新技术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高校应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学生创业,在学生创业的初始阶段给予学生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创业计划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缺少资金是制约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瓶颈,也是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创业缺乏信心和热情的主要原因.要想走出高校创业教育目前的困境,就必须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风险基金,这是创业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必要的成本.[6]
4.4 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创业[7]
首先是建立大学生创业资格认证制度.可采取理论考试、实践考核来认定学生的创业能力.资格认证可分成多层次、多档位和采用学分制等灵活的方式,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认证.其次是建立创业学分奖励制度.学校可以根据学校课程设置情况,根据学生公司的评定或答辩,给予学生在相应课程上的折抵,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创业压力,更具有现实性,又符合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再次是设立成功就业单项奖学金.创业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创业才能突出的同学,学校也应予以奖励.奖励不因公司的经营赢利状况而取消.最后是实施学校后续支持制度,对于学生创业成功,同时又可以顺利毕业的学生办的学生公司,学校可以采取“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方法,与政府政策衔接,给予学生公司一定的运营认定,减免相应的费用和手续,在一年或两年内学生公司可以免费享受学校专家咨询团的援助.为学生公司牵线搭桥,争取社会各类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资金支持以及政府机构项目的支持等.
〔1〕隋照莹.谈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选定[J].教育与职业,2007(3):87-88.
〔2〕陆瑞新,曹会勇.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J].文献资料,2007(2):33-34.
〔3〕曹殊.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4):9-10.
〔4〕唐金土.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张喜梅,吕雅文.大学生创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姬道兴.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和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23):95-96.
〔7〕罗家玲.论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业[J].学术论坛,2007(10):203-205.
G640
A
1673-260X(2011)01-0176-03
漳州师范学院2010思政年会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