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特点的研究
2011-08-15谢玉琴
谢玉琴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特点的研究
谢玉琴
(昌吉学院体育系,新疆昌吉831100)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的性质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深入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的成因,掌握损伤发生的规律,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有效减少运动损伤.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特点
田径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术科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田径是以走、跑、跳、投等多种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属体能项目,其运动损伤的情况较为普遍.运动损伤不仅给身体上带来痛苦,影响其正常学习,还给学生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影响其运动兴趣与积极性[1].本文试图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的性质特点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掌握损伤的规律,强化学生自我预防意识,对减少损伤发生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昌吉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2008级、2009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结合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实践经验等研究方法.共发放问卷162份,男生135人,女生27人,回收有效问卷158份,有效率是97.53%.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径运动损伤人数的状况
任何一项竞技运动都离不开技术训练,良好的竞技状态是学习技术的关键.被调查体育教育专业的158人中,在田径教学期间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男生58人次发生损伤,受伤率为36.7%,女生8人发生损伤,受伤率为29.6%,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1.8%,男生比女生受伤的总体人数和次数都多.损伤一般为轻伤和中等伤较多,重伤仅占1.3%.调查结果显示41.2%的损伤发生在学习动作技术过程中.
2.1.1 田径运动各项目损伤学生的调查
每一种竞技项目因其本身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不同,所造成的损伤也不一样[2].跳跃、标枪项目最高,跨栏次之,跑的项目损伤率较低.在这三项受伤次数中,男生有21人次,女生有10人次.学生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对损伤的认知多半不了解,损伤后恢复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自然恢复,而保健恢复的方法知之甚少.有少数学生在发生严重损伤后,长时间不能康复,甚至还留下后遗症.
2.1.2 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
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3].其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技术特点密切相关.短跑主要有大腿后部肌肉拉伤、跟腱拉伤以及踝关节扭伤.中长跑的急性损伤较少,运动量过大或场地过硬,技术动作不正确,可发生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或骨折,膝外侧的滑囊炎和足部的腱鞘炎也较常见.跨栏最容易发生大腿后部肌肉拉伤,此外,身体腾空的落地动作不正确,可引起腰部或膝关节损伤.跳跃项目常见的损伤是踝关节扭伤、足跟挫伤、膝关节扭伤、前臂骨折和肩部挫伤等.投掷主要以上肢和腰部损伤较多,最常见的是肩、肘部肌肉和韧带拉伤,严重者可发生肱骨骨折[4].投掷区的教学组织秩序混乱,易引起器械砸伤或戳伤;器械使用的不合理,也易造成损伤.
2.2 田径损伤的性质与特点
2.2.1 学生损伤的种类及损伤性质
田径运动为体能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随着季节的变化,由于低温和高温对人体刺激,会使人体在活动中对自己的活动能力控制不够,从而出现超越运动,造成扭伤、拉伤等.受伤主要部位是踝、膝、肩、腰部、大腿和小腿等.踝关节为损伤多发部位,关节扭伤居多[5],它直接影响了技术教学的效果,也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损伤性质以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膜炎者、劳损、挫伤居多,男生分别为30.3%、23.5%、12.9%、9.1%、11.4%,女生分别为26.9%、19.2%、30.8%、11.5%、3.9%.田径运动项目中的跑、跳、投大部分动作要求快速起动、快速起跳腾空、持器械快速出手等技术组成,这些动作局部负荷强度大,对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等提出相对高的要求.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基本技能较差,不少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未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田径专业意识匮乏,而较大的强度易使机体产生疲劳,降低了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易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伤.
调查结果表明,有70.5%的学生为急性损伤,以肌肉拉伤和关节韧带损伤较多.慢性损伤的占29.5%,以骨膜炎、腰肌劳损、肌腱炎为主.一旦发生急性损伤,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伴随慢性运动损伤的发生.
2.2.2 学生损伤的生理特点
学生在做各种跑跳及跳跃时,下肢的踝、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是大的,从生理结构上看,是人体较薄弱的环节,关节部位的解剖特点使该部位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当这些薄弱的环节局部负荷过重,动作着力点稍有偏差就易导致关节冲击性扭伤.此外,准备活动不充分,机体疲劳造成肌肉伸展性下降,协调性降低,也会引起肌肉拉伤.
2.3 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的因素
造成学生损伤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损伤主要因素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不做或准备活动不充分,活动内容不当,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技术动作错误,尤其是技术动作不熟练者,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不均衡,分化抑制能力差,易发生各种错误动作而造成组织损伤[6];局部性运动负荷过大造成机体疲劳;精力不集中,随意走动;带伤病上课和身体素质较差等,这些都是损伤的主要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包括项目的难易度,教学场地器材的好坏、技术达标的制定、教师水平的高低、气象条件等,对损伤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如三级跳远对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速度、力量、协调性等素质的要求更高,对于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在完成三跳时导致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就会加大;教学场地器材的不完善比较容易造成学生的意外受伤;过高的教学达标要求会给学生上课时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压力,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变形造成受伤;教师水平的低下,会导致教学计划制定的不科学,对学生保护不到位,造成学
生运动量过大,过度疲劳,造成学生身体机能失调,导致损伤的发生.
3 结论与建议
3.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较为普遍,损伤人群中男学生比女学生受伤的次数偏高,损伤以跳跃、标枪和跨栏跑相对其他项目对学生造成损伤几率较大;下肢受伤次数比上肢次数高,伤者中踝关节受伤最多,男女学生受伤性质前三位是扭伤、拉伤和骨膜炎.
3.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损伤的性质以急性损伤占70.5%为主,慢性损伤仅占29.5%;损伤种类主要是韧带拉伤、肌肉扭伤、关节损伤等.
3.3 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损伤的主要因素包括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错误、精力不集中、带伤病上课、学生自身条件等;项目的难易度、场地器械、技术达标的制定、教师水平的高低等可间接导致损伤的发生.
3.4 建议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教学要加强科学性,田径各项目的衔接、教学达标、教学的强度等实施要依据实际情况和科学化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强化学生自身防范损伤的意识与能力;在教学训练中要做到技术、体能、心理三种训练并重,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及避免运动损伤几率;全面认识和理解运动损伤的意义,加强学生易伤部位的练习;遵循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合理调整运动负荷;做好自我监督,学会一般医学按摩技法、物理疗法及损伤基本疗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以学生全面发展来预防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1〕曾播思.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1):98-101.
〔2〕毛杰,狄建华,等.男子职业足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原因及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6):57-59.
〔3〕运动医学教材小组.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4〕张勇.浅析体能训练对防治田径运动损伤的作用及措施[J].科技信息,2009(17):147.
〔5〕张国强,孟明亮,等.山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44(9):118-120.
〔6〕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田径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G804.53
A
1673-260X(2011)01-0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