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与运用的研究

2011-08-15马金戈张葵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体育大学生

马金戈,张葵

(1.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2.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基础部,新疆奎屯833200)

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与运用的研究

马金戈1,张葵2

(1.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2.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基础部,新疆奎屯833200)

通过对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与运用的研究,可以加快健美操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健美操课程转变为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和正规化的课程.可以使健美操课程在实践教学中有理论依据,通过教学实践再来验证理论依据的科学性.尤其是把健美操课程运用到开发和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中,满足大学生对美、对健康、对社会新兴事物的追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体能力,这些都有显著的开发与研究意义.

健美操;教学;运用

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健、力、美为基本特征的一项体育运动,其通过连续的和具有一定强度的动作组合表现人体各方面的能力.由于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集健身、娱乐为一体,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其它项目的健身特性,因此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尤其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健美操已从单纯的健身运动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独立体育竞赛的项目,在运动形式、动作技术特征以及竞赛组织等方面有其鲜明特点.因此完善和发展健美操课程,对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作用.

1 健全科学系统的健美操教学大纲并丰富其教学内容

目前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陈旧,教学内容过时,教学方法单一,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时代需求.而这几年健美操运动在社会和高校体育中迅速发展,教学内容和素材上更新很快,教学方法向多元化、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的体系发展,使得我们必须加快对我院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与运用的研究,才能适应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推动健美操课程更快、更好的发展.通过对《新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健美操课程内容的修订后的研究发现,学生在健美操课程的学习中,学时有所增加,学习周次的安排上更加具有连续性.在学习的内容上,由以前的自编动作组合和传统健美操套路,改为采用最新的经过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简称《标准》).

在健美操教学的普修阶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级掌握和了解健美操,培养学习健美操的兴趣.所以在这一阶段选用学习健美操《标准》的入门和初级,让学生掌握健美操中最简单的基本步伐,进行低强度的有氧练习和有辅助支撑的力量练习,并认识和掌握健美操音乐的节奏和特点.

在健美操教学的选修阶段,教学目标是通过前期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后,对兴趣浓厚的学生重点培养,使之能以兴趣带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学习效果.所以在这一阶段选用学习健美操《标准》的中级和高级,让学生掌握健美操典型动作,学习健美操各种复合动作与步伐的基本转换技术及跳跃技术,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练习和低强度的力量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新编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时数分配上更加科学合理,教学内容上更加统一、多样,教学难度上是逐级递增形成系统,教学过程和层次更加清晰,从而逐步的加大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满足学生们对健美操的不断追求.

2 开发健美操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已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领域.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健美操应用能力,促进健美操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1 多媒体技术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新的健美操教学模式和进行健美操教学改革,将多媒体教室教学和健美操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健美操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健美操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健美操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解决个别教师在教学时所遇到的动作不准确、口令、节奏等方面的不足.可以收集全国优秀健美操教学录像等素材制作成健美操教学课件来用于教学.尤其是由于体育教师年龄等因素而造成的难度较大的动作难以做示范时,是可以将这些难度动作制作成教学课件来辅助健美操教学.对于在健美操套路教学时,也可以把套路编制成教学课件来代替教师领做.可以通过播放课件讲解学生不懂或做错的地方,或把路线复杂、方向多变的动作套路,通过调试播放速度让学生可以看的更清楚,甚至反复播放,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另外,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教师可以把这些教学内容全数字化,以课外辅导的形式传输到学生手中的终端中,从而便于学生的自学或课后复习.所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给学生建立完整形象的健美操动作概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弥补教师教学中因客观因素而影响健美操的教学效果.

2.2 健美操微格教学模式的设计

健美操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是根据健美操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技能训练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需要,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策略微观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和培训教学技能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依据.

健美操微格教学训练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期分析阶段,包括钻研健美操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和训练目标的阐明.第二阶段是教学策略的确定,涉及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技能策略的设计,其中包括健美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组织、教师活动的设计、教学技能的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制作等.第三阶段是健美操微格教学设计的实施训练、教学方案和技能运用的评价和修改.

所以在健美操教学模式上有效运用微格教学方法,对培训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和专职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使其理论及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快速提高和完善,并带动健美操教学模式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3 健美操课程教学与大学体育协会的相互影响

现代大学体育课程应该是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大学体育课应不仅局限于体育课堂内的教学.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应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有特点、有个性、多样化的课程.

我们在进行健美操课程改革时,始终坚持将主体课程与课余体育参与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以健美操课程教学培养和教授学生健美操知识为主体,利用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爱好开办健美操协会进行课余体育参与,使健美操课程的课内与课外融为一体,促使学生积极自愿的参加运动,鼓励学生通过参与课内、校园、社会的各项健美操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健美操知识,提高健美操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健美操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健美操协会的相互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学训练方面

可以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很好的教改平台,可以采用很多目前社会上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以及比较灵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可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开拓创新,从中吸取教学改革的经验,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还可以起到锻炼教师能力,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不断的练习、训练,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让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时代需求相适应,激发高校学生对新知识的追求欲望,做到教学的和谐统一.

3.2 科学研究方面

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体育科研平台,通过专项的教学训练,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同时,打开了研究体育课程改革、体育专项训练、专项训练队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等科研课题的窗口,为这些课题的申报和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群体及数据来源.

3.3 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方面

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充实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充分满足大学生对美、对健康、对社会新兴事物的追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体能力.并为大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不但能有效的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还能缓解学习压力、舒缓情绪.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展示学生的才能,通过协会的各种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所以要打破传统的健美操课程观念的束缚,用大课程观的理念去设计健美操课程,对大学生的健美操培养空间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更富趣味、更开放的多元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多体验、多尝试、多协作,给她们更多的体育课程空间及课内与课外的互动模式.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健美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场地设施、学生自身条件以及教师各方面素质是影响学生学习健美操的主要因素,它们制约着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积极性、运动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健美操的兴趣.

健美操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启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主要内容,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地健美操素质教育模式,摆脱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制的束缚,实行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新模式,为我院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经验.

4.2 建议

4.2.1 健美操课应灵活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运动欲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4.2.2 健美操课不应该只注重专项技术的教学,更应该传授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教会学生自己去进行锻炼.

4.2.3 健美操教学中应多培养运动骨干,形成课外运动团体,以学生组织、教师指导,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加锻炼,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马鸿韬.健美操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3〕黄宽柔.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张芃.艺术形体训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5〕陈传锋.微格教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G831.3

A

1673-260X(2011)01-0135-02

2008年伊犁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体育大学生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2016体育年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