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民族地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1-08-15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9期
关键词:专业化数学教师新课程

王 钊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数学系,贵州 都匀 558000)

新课程下民族地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王 钊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数学系,贵州 都匀 558000)

本文从新课程背景下民族地区数学教师专业化的涵义及其意义出发,分析当前民族地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族地区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和措施.重点在数学教师专业化课程教学实施上,以期对广大民族地区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所帮助.

新课程;民族地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1 新课程下民族地区数学教师专业化及其意义

数学教师专业化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的过程,包含了若干方面:第一,数学教师在入职数学教学工作前必须具备数学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数学专业素养等最基本的专业;第二,在成为正式的数学教师之后,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以及各种先进的教学观念,在整个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做到一日三省,科学的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段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及各种教学技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数学教师要以教学效果为终目标,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灵活变通的进行每一次的现场教学.即新课程下民族地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终身创造,终身提升的思想.

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是一中专门职业,新课程下民族地区数学教师专业化也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与基础教育改革、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制订实施息息相关的问题.只有我们广大的民族地区数学教师正确认识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了解其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才能真正振兴我们的数学教育.

2 新课程下民族地区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

2.1 数学观与数学教学观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民族地区数学教师在数学观上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相当一部分的教师观念陈腐落后,还是一如既往的授业解惑型,相当一部分老师没有认识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以为学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升学;此外,数学老师没有从根本上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换,教与学开始出现不和谐统的发展.最后,也是问题比较突出的,我们的很多数学老师都没有意识到开放性问题和数学史方面在数学中的地位和巨大作用.此外,在民族地区的老师们的数学观大多并没有形成明确的理论,普遍是一种关于数学的朴素的、隐性的观点.

2.2 民族地区数学教师对新的知识理论还缺乏敏感性

由于民族地区教学设施和条件的限制,许多数学老师对新的知识理论还缺乏一定的敏感性,如对新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新的课程改革、新的数学发展等了解不够全面细致.另外,许多民族地区数学老师的科学文化知识不够广博,参考书的使用也不够充分,这与现代要求的综合型高素质教师是不符合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民族地区数学教师在数学及教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技能还是比较扎实的.

2.3 专业研究意识薄弱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数学教师的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创造性已经成为衡量数学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标准,但教师的创造性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依赖于教师所有专业研究.就目前民族地区数学教师的科研能力看,虽有一部分教师曾经写过或发表过论文,少数教师也参与课题研究,不过真正从教学实践研究中提炼、总结出的结论、经验恐怕不多,也没有很好地与自己的教学工作联系起来.大部分教师教科研研究意识薄弱,科研的理论水平不高,科研方法和具体的研究能力也不强.

3 新课程下民族地区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3.1 民族地区数学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终身学习是上世纪90年代教学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关于其概念的解释很多,基本认为是是学校知识、技术、技能的在生命中的延续;终身一词,从字面意义上解释,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讲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学习就成为整个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的一项基本活动.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人类就不可能有今天达到的一切进步.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始终把学习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学习的科学方法.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实践无止境,学习也无止境.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为此,民族地区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加强学习,不断完善,增强教育智慧,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3.2 新课程下民族地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

学校数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数学的兴趣、能力和习惯,促进学生经常性地开展数学实践.据此,学校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则.①兴趣原则.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的工作和学习只会让人窒息.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情感、个性等特点,找准学生的兴趣点,积极创造条件,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身心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的点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充分获得良好的数学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效果.②习惯原则.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就是人的精神财富.”习惯是支配一个人行为的内在主要力量.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成年后要想改正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而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需要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多次重复.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实践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那么数学学习作用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向学生阐述数学习惯的形成规律,引导学生树立数学意志,克服自身的惰性,在课余尽量经常性地进行终身数学锻炼,以养成终身数学习惯,适应发展的需要和终身数学的需要.③从实际出发原则.个体差异客观存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点,避免一刀切的简单方式,根据学生的数学现状,运动能力和各自所处的环境条件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方法,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数学学习符合其客观实际,维系其已有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今后学生终身数学打下基础.④主体性原则.自主学习中,学生是教育、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选择目标,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达成学习效果.既然确立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顺理成章数学学习的主体就是学生,教师要扮演好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围绕促进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来进行,注重学生需要的满足和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性,帮助其养成终身数学的意识与习惯.⑤灵活原则.数学教学中尽量逐步减少数字化的内容,适当增加娱乐性的成分;教学形式可由班级教学分为团体教学,避免原来简单的“一刀切”教法,采用个别指导,小组示范等多种形式,将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渗透到数学教学之中,实现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等等.

3.3 新课程下民族地区数学教师学术研究能力要有相对性定位

学术研究是借助已有的理论、知识、经验对科学问题的假设、分析、探讨和推出结论,其结果应该是力求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是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某种程度的揭示.学术研究能力则是新课程下民族地区数学教师在进行学术研究时表现出来的在专业知识的应用、知识与信息的获取、本学科有关的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熟练使用,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大部分的新课程下民族地区数学教师对学术研究能力的理解并不明确,在研究学习期间也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下手,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在制定计划时也只是从全局考虑,大致规定了培养目标,范围大而宽.学校也没有给提出明确要求,只是一纸规定几年要发表几篇论文.很多民族地区数学教师也没弄明白学校对学术研究能力的要求.笔者认为,民族地区数学教师研究能力的定位不能同一而论,要有相对性.不同专业学科对学术研究能力的定位也应该不同.在专业知识,学习方法,课程设计等等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因此,学术研究能力的定位要有相对性,研究能力要进行细化,数学教师要主动了解本专业学术研究能力的要求.

3.4 完善民族地区数学教师的保障制度

3.4.1 改革教师资格认定的体制

重新审视界定教师资格的条件要求,加重对数学教学实践的比重和教育能力的考核,完善教育的制度,对教师进行不断的考核与评定,按不同胜任工作能力、不同的角色职能等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并分别提出不同的教育或培训要求,给予不同的专业职称和不同级别的待遇.

3.4.2 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待遇水平

民族地区由于大多比较艰苦,因此,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特别强调要“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法律还规定,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适当的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待遇水平是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一个有效的激励手段.能够很迅速的提高民族地区教师整体的工作积极性,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真正实现教师专业化.

3.4.3 建立民族地区数学教师激励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机制

建立一个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的有效激励机制.在实施对0—5年教龄新任教师培训、校级骨干教师培训、区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同时,定期评选“学科教学能手、学科教学带头人、区级导师、”.评选工作与各类培训相对应,并制订政策,把骨干教师区、校级培训工作与高、中级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培训——任用(教师职务评聘)——奖励(评选优秀教师)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3.4.4 制定民族地区共同发展的教师评价制度

弘扬先进典型.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师德好、意识新、能力强、学历高”的高标准选留、聘任教师,对教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同时树立师德建设楷模,发挥优秀教师师德的榜样作用.加强师德教育和考核.校长要树立“队伍建设重在素质,而素质培养师德为核心”的理念,要制订符合学校特点的、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师德教育规划和师德考核及奖罚、监督等各项制度;区教育局加强师德建设的工作指导和检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社会尊师重教,学校考核管理、教师严格自律,家庭密切配合、学生视为楷模的良好氛围.改革现行的工资制度.教师收入主要取决于岗位类型与绩效,逐步使岗位绩效津贴成为教师总收入中的主要部分,并在严格考核后发放,以拉开不同层次、不同业绩教师之间收入的差距.

〔1〕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01).

〔2〕白彦茹.终身学习与教师培训[J].比较教育研究,2002(07).

〔3〕易长发.外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例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9(03).

〔4〕李红玲.从教师的职业特点浅谈教师专业化[J].沧桑,2006(06).

〔5〕丁进波,刘初生,朱子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成人教育,2004(06).

〔6〕廖卫华,田辉龙,李洁.教师如何适应研究性学习[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G642

A

1673-260X(2011)09-0249-03

猜你喜欢

专业化数学教师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