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患者股骨颈骨折后应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
2011-08-15袁桂花
袁桂花
30例患者股骨颈骨折后应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
袁桂花
目的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系统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7年4月~2009年2月使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病人30例,均术后行早、中、后期的功能锻炼,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病例30例,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无关节脱位,无假体松动。结论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系统康复练习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髋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4月~2009年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应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64~72岁,平均68岁。左侧20例,右侧10例。受伤原因:23例为行走时摔倒致伤,7例为车祸伤。骨折部位:头下型26例,基底型1例,经颈型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按计划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
2.方法:(1)术后早期:术后1~3 d:此阶段患者还处在手术反应期,比较虚弱,局部肌肉僵硬,肿胀、术区疼痛。术后当日患侧足即应穿“丁字鞋”,使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以防髋关节内收外旋,防止假体脱位及切口出血[4]。术后第2天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开始进行膝部按摩,并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和胫前肌肌肉主动收缩及踝关节和足趾的主动活动,以加强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若患者因术后切口疼痛不能进行主动活动,可给予患者有效的药物止痛后,帮助其被动活动,如按摩患肢肌肉及关节的被动活动[5]。应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及叩背,防止肺部感染。加强腿部肌肉的等长和等张收缩训练,上下午及睡前各锻炼20~30 min。用适当的方式教会患者活动,包括: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与放松练习,方法是:患肢伸直,关节不动,将股四头肌做最大收缩,最大收缩后持续10 s。每天3次。每次20~30 min,重点进行,以保持肌肉张力。②髁关节主动屈伸练,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机会。早期的功能锻炼除了为下地创造条件外,还可通过肌肉纵向收缩达到刺激成骨和钙的沉积。
(2)术后中期:术后第4~7天:此期患者体力多有恢复,功能锻炼的重点在于加强患肢的主动运动[6]。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45°,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侧腿离床并使脚着地,再拄双拐站起。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首次下床时密切观察患者全身情况,询问有无心慌、恶心等,以防直立性低血压引起患者虚脱。可先上午下午持双拐床旁站立5~10 min,无何不适时再行走数步,应有医护人员在旁扶持。此后,行走距离逐渐延长(行走进患肢保持外展30°左右),时间逐渐增加,但每次不超过30 min,上、下午及睡前各1次。还可进行坐位屈膝练习:患者坐在椅子上,尽量将腿伸直并维持6秒,然后在尽量屈曲膝关节,维持6秒,重复练习。
(3)出院指导:3个月内卧位时仍平卧或半卧,患肢外展,中立位,应避免向患侧侧卧,可健侧侧卧,双腿间夹软枕。术后4~6周,患者应学会坐在床上做自主运动,进行髋、膝关节屈伸锻炼,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功能恢复。术后6周,指导患者使用双拐下床活动,主动进行屈伸外展髋关节活动,3次/天(屈髋时<90°),循序渐进,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术后3个月后患肢可逐渐负重,由双拐-单拐-弃拐杖,避免屈患髋下蹲,翘“二郎腿”。上楼时健肢先上,患肢后上,下楼时患肢先下,健肢后下。6个月内不能交叉双腿,不能坐低沙发或矮椅子,坐椅子时不可将身体前倾,不要屈髋超过90°。较好的锻炼方式可选择散步,还可以坐在椅子上穿脱鞋袜训练,上下楼梯训练,功率自行车训练等[7],但不宜登山及长途跋涉,每隔半年至1年复查1次,特殊情况及时来院就诊。
结 果
本组3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在术后2周内出院,出院时均可在助行器辅助下独立行走,无疼痛或疼痛轻微,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在院康复锻炼期间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
讨 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主要死亡原因为卧床后的内科疾病并发症[8]。股骨颈骨折也可采用保守治疗或单纯内固定治疗,虽最终也可获骨性愈合,但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关节强直等甚至导致死亡。因为这类骨折治疗的重点在于如何尽快地恢复患者负重功能,早期离床活动,以及防治各类卧床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9]。髋关节置换术可使患者在短时间内下地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重要方法[10]。但其治疗效果往往由于没有良好的康复锻炼而大大降低。功能康复锻炼可增加肌力,有利于关节稳定。术后的早期锻炼能有效的预防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泌尿路感染等相关卧床并发症。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预防肌腱及关节囊粘连和挛缩,软化瘢痕,恢复关节和肢体的功能。尽早地满足日常生活动作及部分社会活动参与的需要。术后功能锻炼应该掌握两点,一是早期,二是循序渐进。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因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常有较长期的关节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碍,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及骨关节僵硬,患者的功能水平只能逐渐提高,切忌操之过急,以免发生不应有的损伤。综上所述,手术后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及循序渐进地功能锻炼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1 仲霄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最新进展[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0,1(5):101-102.
2 钱自华.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程序化护理[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3):265-265.
3 陈媛聪,卢小闽,陈智聪.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护理[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9,7(10):83-83.
4 顾晓园,王彤,侯红,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评估和康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10):636-638.
5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53-1063.
6 刘玉梅,徐贵侠.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运动训练指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25(4):473-473.
7 邵海毅,孙娟.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1):4918-4918.
8 李凉凉,吴莉莉.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并发症的预防[J].全科护理,2010,8(25):2308-2308.
9 Haidukewych GJ,Berry DJ.Hip arthroplasty for salvage of failed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s[J].J Bone Joint Surg Am.2003;85-A(5):899-904.
10 韩文龙.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3):237-238.
810001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1]。但只有结合完美的术后康复治疗,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是促进功能早日康复,有效减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手段[2-3]。2007年4月~2009年2月我科成功地为3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了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