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魅力
2011-08-15乔兰,李星
乔 兰,李 星
(河北联合大学 轻工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魅力
乔 兰,李 星
(河北联合大学 轻工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中国画代表了东方民族特殊的艺术审美观念。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国画以线、墨为主,讲究笔法,追求“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在色彩上以墨为主,构图讲究气势,不受透视规律束缚。画家取景时,要步步移、面面观;要善于利用纸的空白,做到疏中有物、密而不闷。
国画;用墨;意境
绘画这种艺术形式伴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生而产生,从人类有了意识开始就有了对美的追求,绘画这门艺术也就应运而生了。在历史的进程中,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对美的感知和追求也就有了不同的角度和方式。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分化,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逐渐演变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体系。它们从技法、审美标准和画面效果等各个方面都大相径庭,但是同时又都是艺术创作活动的结晶,每件绘画作品都浓缩着艺术家的审美追求和理想,也凝聚着特定民族和时代的文化精神。
绘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它使用特定的工具和材料通过线条、明暗、色彩、构成等绘画手段在平面上描绘或创造各种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图像,并借助这种描绘表达画家的审美感受和主观情感。在二维平面空间上描绘三维空间的客观事物,是历代画家面临的一大难题,中外画家都在摸索和寻求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不断的实践中创造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绘画的特殊形态,中国传统绘画在观察方式、表现内容、表现形式及所用材料工具等方面都自成体系,独具风貌。
第一,传统中国绘画在形象塑造上一直提倡由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重“神”轻“形”的“传神论”。所谓的“形”,指的是人或物的外在形态,而“神”指的是人的个性和精神。写“形”是为了传“神”、为了畅“神”,形可在“似与不似之间”,现代画家齐白石、黄宾虹都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画才算是好画。在绘画中,尤其是人物画中,想要画出人物的“神”是最难的,史料记载顾恺之画人,数年不点眸子,人问其故,答曰:“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在中国绘画理论中形似是绘画反映客观现实的基本要求,但形似只是低级阶段的真实,它虽然再现了客观物象的外貌,却不能传达出客观事物的内在气质,即“神”。画家为了达到“传神”的效果,有意地采取一些诸如夸张、变形、取舍等绘画手段,以达到形神的统一,这才是最高境界的艺术化的真实。这种不拘于外形的神似,并没有像一些西方现代绘画那样走向极端抽象化,而是抽象和具象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而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从古希腊人开始西方画家忠实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他们看见的东西,以视觉真实为绘画目的进行绘画创作。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发现绘画不仅可以叙述宗教的教义,还可以用来真实地反映、再现现实世界,于是他们用一种科学研究的理性的态度去寻找能够表现视觉真实的各种方法,达芬奇就曾多次解剖人体研究人体的内部构造和准确的人体比例,他们对油画技巧的改进和完善也使在二维平面上的绘画能够表现出三维的空间感。所以西方古典主义画家更注重对事物的客观性描绘,力求达到逼真的画面效果将观众直接引入所描绘的情境中。直到20世纪以后,某些西方艺术家才试图将自己的情绪、意愿直接披露给观者并做出种种尝试。
第二,中国绘画在观察方法上也有自身的独特性。中国画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不同于西方画家采用定点透视的观察方法在固定视域内进行创作,而是通过画家的主观想象和画面需要去观察空间意象。例如:用不断移动视点的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达到扩大视角的效果或者把不同时空的物象放在同一画面内以表现时间上的变化和延续性;在构图方式上也不同于西方画家惯用的力求稳定和平衡的金字塔形构图而讲求虚实、开合、起伏、聚散等,并采用高、平、远构图法还有独特的一角半边式构图法,这都是中国绘画独有的构图方式。
第三,宋元以后的中国传统绘画,笔墨意趣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中国绘画在无数画家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各式各样的线描方法和皴法,笔法变化多,有铁线描,钉头鼠尾描,高古游丝描等等,皴法又分点子皴、披麻皴、斧劈皴等等,不同的笔法皴法又产生了不同的画面效果;墨法是中国画中横贯于笔线和色彩之间的桥梁,墨法又分泼墨、破墨、积墨等手法,这种墨法和笔法相配合在宣纸上创造出的无比丰富的表现方法和特殊韵味成为中国画区别于西方古典绘画最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四,中国画中的色彩表现也向着主观意象化发展。工笔画中使用透明度很高的植物色和纯度很高的矿物色,产生强烈的装饰趣味;水墨写意画则将色彩逐渐淡化到次要地位,并采用计白当黑的手法着力于追求丰富的墨色变化,结合宣纸的渗水功能和毛笔的特殊性能产生的不同笔法,使熠熠生辉的水墨效果给人以色彩斑斓的想象和审美情趣上的满足。
第五,“中国画家历来重视在绘画中表现自己的学识、修养、品格和情操,尤其是元代以后,逐渐形成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独特形式风格。其中,诗、书、印不仅是画面形式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具有生发画意、直抒情怀的作用。”(1)
不同于中国画的审美观念,西方画家则一直追求外在形式的完美和谐。欧洲人很早就把均衡、对称等形式美法则理性化、数字化。古希腊的哲学家就指出,一切立体形状中,最美的是球体,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因此,弧线是最美的线……并开始使用黄金分割率等。西方绘画一直在运用和发展这种传统,其绘画作品自身是一种“自足”状态——即通过各种形式美法则创造完美的视觉形式。总之虽然欧洲绘画各个历史时期在题材内容和形式风格上有不同的追求,但始终遵循忠实自然和表现理想之美这两大原则。
[1]徐改,刘晨.中外美术鉴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0.
J212
A
1673-2014(2011)01-0079-02
2010—10—19
乔 兰(1983— ),女,河北承德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国画的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 许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