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精神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与塑造

2011-08-15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人格道德大学

田 慧

(重庆工商大学 思想政治学院,重庆 400067)

论大学精神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与塑造

田 慧

(重庆工商大学 思想政治学院,重庆 400067)

人的道德人格的建构是通过文化影响来实现的。大学精神作为由大学人创造并被大学人一致认同的精神文化形态,能够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因此,各高校需要大力弘扬大学精神,以实现大学精神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与塑造。

大学精神;道德人格;影响;塑造;弘扬

大学不仅是传承创造知识思想之所,也是培养人才之所,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核心功能。大学培养人才不只限于促进学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更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的道德人格。如《大学》的开篇便提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此不难看出,大学教育的导向是 “善”,要达到的目的也是“善”,其终极目标是塑造大学生完善的道德人格。而作为大学灵魂的大学精神,更是通过对大学“精神场域”的营造,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道德行为的准则与方式,实现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

1 大学精神的内涵

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在于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西班牙学者奥尔特加·加塞特指出:“把大学当作一种精神比把它当作一个机体更为合适。”[1]这种“精神”是为大学人群体所共有的精神,是一切大学所应共有的文化属性。因此,从文化层面看,所谓大学精神是指赋予大学以生命活力并反映其历史传统、观念形态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大学人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精神文化形态。大学精神作为大学人创造并被大学人一致认同的精神文化形态,集中反映了大学的文化氛围、道德水平、精神面貌和个性特色。

大学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大学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既指各类大学所普遍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如普遍意义上的大学的独立精神、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等;又指个别的大学精神,即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特定的个性化的大学精神。如哈佛大学的“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追求卓越、挑战极限”等。大学精神就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个别的特定的大学精神尽管是特定的历史传统、社会环境、学校目标的产物,但其中必然蕴涵着大学之为大学的普遍的共同的精神要素。如北大的“思想独立、兼容并包”就蕴涵着大学的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以及民主精神。

大学精神是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大学精神“属于传统的一部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政治制度的更替或者毁灭性灾难的降临都只能改变它的形态和部分内涵,而不能把它从根本上摧毁。”[2]大学的传统精神是大学精神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抗打击和求发展的生命底蕴所在。大学精神是传统的又是时代的,如“‘五四’时期的‘北大精神’,就难以割断它与中国传统士人的‘明道救世’精神的联系,同时它又是那个时代最为先锋的精神体现。”[3]

总之,大学精神既体现出大学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同时也表征着大学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信念。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会逐渐渗透到大学的行为主体和各种文化载体中,从而对大学、大学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 大学精神影响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大学精神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融合性和强烈的渗透性,不仅在大学的发展中发挥着凝聚、激励、导向和保障作用,而且大学精神作为一种高层次的优秀文化,必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影响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2.1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内涵

道德人格是伦理学范畴,是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做人的资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道德人格作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既是道德主体自觉接受和内化道德规范的结果,又是接受道德熏染的结果,是“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4]由于道德人格的形成具有社会性,它是一定社会关系在个人身上内化的结果,离开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如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法律制度以及文化环境等,任何人的道德都不能形成和发展。因此,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是指大学生在一定社会关系与道德实践中所形成的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它是大学生优良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善良的外在道德行为的统一体。它既体现大学生的独特心性和对社会道德原则规范的深刻把握,又反映社会发展的内在价值要求,是个性与共性、个人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的结合。

2.2 大学精神影响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

大学精神能够影响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其依据在于人的道德人格是一种文化生成,文化影响塑造人的道德人格。

2.2.1 道德人格的文化生成

道德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中生成的,但社会文化是人的道德人格形成的前提。正如美国学者V﹒巴尔诺所指出的:“儿童开始学习语言标志着对一种新的环境的适应……孩子就是这样逐渐了解事物的名称以及成人是如何建构他周围的世界的。他学习成人的各种价值观和态度,并从中汲取许多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这种由语言和文化组成的现实建构,给予人格的一致性模式以一定的支持。”[5]人是通过对语言文化的学习来建构自己的人格的,同样人也是通过对语言文化的学习来建构自己的道德人格的。

人的道德人格实质是一种文化的生成,文化教化、濡化人的道德人格,影响塑造人的道德人格。“文化对每一个人塑造的力量很大,平常我们不太能看出这塑造过程的全部力量,因为它发生在每个人身上,逐渐缓慢地发生。它带给人满足,同样也带给人痛苦,人除了顺着它走以外,别无选择。”[6]那么文化是怎样塑造人的道德人格呢?卡西尔认为,在人类世界中,“除了在一切动物种属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以外,在人那里还可发现称之为符号系统的第三环节,它存在于这两个系统之间。这个新的获得物改变了整个的人类生活。”由于具备这个特殊条件,“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7]个人置身其中的生活世界就是一个以符号为表征的文化世界。沉浸在文化世界的个人,通过对这个“文化文本”不断的解读、认知和认同、反思与创造活动,获得一种表现其真实独特人性的独特方式(包括语言、情感和行为),并以此融入个体的血脉和精神,内化为人的心性品质,从而形成独立的道德人格。

2.2.2 大学精神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塑造

人的道德人格的建构是通过文化影响来实现的,不同文化传统、社会背景、生活经历,都会使个体心理呈现不同色彩,因而形成不同的道德品性。大学生是在特定的大学文化环境下开展实践活动的,大学文化环境所蕴涵的精神文化也因而影响塑造着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2.2.2.1 大学精神引导大学生的价值选择

大学精神能够引导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大学精神所蕴涵的价值事实上能够为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提供优先性、可参考性的标准。“从一般意义上讲,人们在做出某种价值判断从而做出价值选择时,虽然‘合目的性’是一个基本的标准和依据,但总是在寻找能够说服自己的具有可参照的或可比较的‘事实性’理由,因此‘前辈人’的、‘同辈群体’的或‘周边人’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选择以及价值实现的事实,就成为优先性的、可比较的和可资‘参照’的标准和依据。”[7]由于大学精神本质上是大学人日常生活中自在自发、生活化了的精神力量,因而其所蕴涵的价值选择和判断是一种大学人在大学生活中历史积淀的、稳定的和生活化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从而为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提供生活化的标准和依据。如大学所蕴涵的科学精神,是大学人在大学的日常学术活动中所展现出的不为功利而追求大学“高深学问”的价值选择的体现,为大学生确立“科学与理性”的价值选择提供生活化引领和导向。

2.2.2.2 大学精神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参考译文:高水平的展品、高质量的观众、广泛的国际参与度和鲜明的时代感将有力烘托CIMT2009的展会主题。

大学精神通过创设出特定的文化氛围使身处其中的大学学子获得道德情感和心灵的熏陶。大学精神秉承着独立、自由、创新的传统,传承着科学、人文、批判的精神,并由此创设出博大精深的人文氛围,使处于其中的大学生对此产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崇敬感 。大学生受此感召,内心产生渴望与大学精神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沟通,将大学精神的精华吸收和内化为个人的精神品质,形成与大学精神要求一致的道德人格的精神需求。如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就陶冶了一代代的北大学子。梁漱溟在论述北大精神时,曾怀着崇敬的心情说:“彼此质疑,相互问难,兼容并包,追求真理。在这种气氛中,怎能不奋力向上!”

2.2.2.3 大学精神引领大学生的道德精神品性

大学精神是大学人历经历史变迁在大学生活中所营造的“精神场域”。这种“先在自在”的“精神场域”容易激发身处其中的大学生的探究心。事实上,对于生活在大学校园的学生而言,普遍存在着希望了解探究自身所处大学的历史以及精神传统的心理。而大学生探究大学的传统精神的过程也往往是一个对其进行解读、体悟、认同的过程,大学精神也因被了解认同从而渗入到大学生的精神血脉中,引领着大学生的精神品性,塑造着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正如冯友兰在《论大学教育》中所言:“一个真正的大学都有他自己的特点、特性。比如我们说清华精神,这就是自行继续的专家的团体的特性……由于一个大学所特有的特性,由那个大学毕业的学生,在他的脸上就印上了一个商标、一个微章,一看就知道他是那一个学校的毕业生,这样的学生,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学毕业生……”[8]

2.2.2.4 大学精神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大学精神并非为仅仅表征大学人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历史积淀,也不是与现实毫无关联的‘概念抽象’,大学精神通过大学以及大学人的日常大学生活,发挥着影响大学生行为的功能作用。”[9]一方面,大学通过对大学精神的自觉维护和弘扬来实现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和影响。如大学对“学术自由”的自觉维护和倡导、对“自主自治”权利的追求、对“科学与人文”精神理念的倡导,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对大学生的行为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大学人在日常大学生活中体现出的精神品性、价值观、行为也对大学生的行为起到直接或间接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大学实践中,专家、学者、教师团体等在科学研究中所展现出的自主、合作精神以及“不唯上、不唯书、只唯真”的精神品性,专家、学者、教师团体对权威的质疑精神、对社会的省思批判精神等都会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力。大学精神既体现为大学人之心,又体现为大学人之行。大学人在日常大学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行为则对大学生行为的选择具有直接的影响力。如北大马寅初先生1957年发表了高瞻远瞩、切合国情的《新人口论》,但不久就遭到声势浩大的批判与围攻。他在气势汹汹的批判、围攻面前公开声明:“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迎战,直到战死为止。”又说:“因为我的理论有相当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只得拒绝检讨。”他用行为践行了追求真理、追求民主的北大精神,影响了后来诸多的北大人。

3 大力弘扬大学精神,实现大学精神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与塑造

大学精神作为渗透力极强的精神文化形态能够影响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它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无形的、渐入的,更是长远的。而在现阶段要实现大学精神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与塑造,就需要高校大力弘扬大学精神,充分发挥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的德育功能。

3.1 构建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是弘扬大学精神的前提与基础

3.1.1 构建彰显大学精神的大学制度文化

大学制度是大学精神文化的延伸和具体化,包括大学章程、大学发展战略、大学的组织和领导以及关于大学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各种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在大学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彰显大学精神,坚持科学、民主、人文的价值取向,能够促使学生在对制度的解读和践行的过程中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从而实现大学精神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与塑造。

3.1.2 构建彰显大学精神的大学行为文化

“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习生活、校务管理、文化活动、娱乐休闲等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呈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味。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彰显大学精神首先需要大力推进校风、学风、教风建设。”[10]大学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师生员工行为的集中体现,其中校风是一所大学风气的总和、总称,包括学风、教风、学校的领导作风等。它既是大学精神的综合反映,又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与外化。加强校风建设需要秉承大学精神,定期以各种形式对师生进行以学校精神、学校校史为主题的爱校荣校教育,并以典型人物作示范引导,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教风是一所高校教学风气与教师风范的总称。加强教风建设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着力培育和营造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勤学求实、敬业创新的治学氛围。学风即学习风气,是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方式的总和。加强学风建设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学生参与学术探究活动。此外,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彰显大学精神需要开展各类富有育人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活动,如文化艺术活动、学术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体育活动等,在活动中促进大学生对大学精神的认同,发挥大学精神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塑造功能。

3.1.3 构建彰显大学精神的大学物质文化

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精神的物质文化载体,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文化设施、校园的美化景观。清新、优雅、整齐有序的校园文化环境所酝酿出的特色鲜明、内涵深刻的浓郁文化氛围,不但对广大师生具有精神和文化的熏陶作用,而且很好地诠释了大学精神,可以起到外塑形象,内聚力量、提升素质的作用。正如夏湘远指出的:“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感受这种物质实体文化氛围,通过对它的解读和领悟,学会与他人、社会、历史、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把物质环境中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为自己的主体精神和自我感受,由自然的人过渡到文化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己的‘文化化’的过程。”[11]构建彰现大学精神的大学物质文化既可通过向学生提供清新、优雅、整齐有序的校园文化环境来实现大学精神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又可通过学校的名人雕像、意义深蕴的路标标牌以及学校建筑物等向学生提供直接的精神认知素材,学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自愿地体悟、认同学校的独特精神,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认知。

3.2 明确大学校训、校歌、校徽是彰显大学精神的必要形式

大学精神不是虚无飘渺的,而是存在于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并见诸于师生员工的言行举止、教学科研实践活动中。大学精神也往往体现在校训、校徽、校歌中,从校训、校微、校歌中可以折射出大学精神的光芒。

校训集中地体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是团结、凝聚大学师生员工,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和影响他们价值取向的重要精神力量。校训昭示的大学精神渗透在其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学习风气以及工作特点诸多方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师生深受其熏陶、濡染、浸润,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人格。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这既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又是清华大学精神的集中概括。它激励清华人在灾难中铸造辉煌,它要求清华人具有如大地般博大与宽厚的胸怀,它几乎铭刻于每一位清华人心中。美籍黄开禄校友写道:“自1930年进清华园到今天,我脑中仍回旋着十六个宇:水木清华,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寿与国同。”[12]足见其影响之深。

大学校徽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表征。“大学校徽是设计者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在办学过程中沉淀和积累起来的人文精神,通过巧妙的构思和设计,将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色彩和文字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深刻寓意的图形。大学校徽是言(文字)、象(意象)、意(寓意)的结合体,一经设计出来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精神和价值取向,是大学的标志和象征。”[13]如清华大学的校徽上就镌刻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这既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又是清华大学精神的凝练概括。

大学校歌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竺可桢先生曾指出,校歌是“一校精神之所附丽”,换言之,校歌承载并体现了大学精神。同样以清华大学为例,在清华大学的校歌中有“行健不息须自强”以及“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的词句,这显然是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大学精神的体现和折射。

总之,通过构建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明确大学的校训、校歌、校徽,充分弘扬大学精神,形成彰显大学精神的环境与气氛。这样的环境与气氛有利于大学生对大学精神进行充分的体悟、认同,从而实现大学精神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与塑造。

[1](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96.

[2]王建军.大学精神的坚守与失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74.

[4]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

[5] (美)V﹒巴尔诺.人格:文化的沉淀[M].周晓虹,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29.

[6](美)普汶.人格心理学[M].郑慧玲,译.台北:桂冠图书出版公司,1986:18.

[7](德)恩斯特·卡西尔.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M].刘述先,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3.

[8]冯友兰.论大学教育[A].三松堂全集·第十四卷[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162-163.

[9]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68.

[10]班荣鼎.大学之道——高校学生道德养成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5.

[11]夏湘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6,(3).

[12]刘克选,方明东.北大与清华(下)[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772.

[13]李金桥,时章明.大学学校徽章的功能与意义[J].大学教育科学,2008,(1).

University Spirit Influences and Shapes University Student’Moral Character

TIAN Hui
(College of Political Theroy,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on’moral character is realized through cultural influence.University spirit as the spiritual culture is created by university person and unanimously agreed by university person can influence and shape the university student’moral character.Therefore,we should propagate the university spirit in order that it can influence and shape the university student’moral character.

university spirit;moral character;influence;shape;propagate

G64

A

1674-5787(2011)03-0082-04

2011-04-16

田慧(1979—),女,河南郑州人,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讲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从事教育理论、高校德育研究。

责任编辑 闫桂萍

猜你喜欢

人格道德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大学求学的遗憾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