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周时期矿物辨识方法及矿冶技术刍议

2011-08-15易德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竖炉井巷孔雀石

易德生

(湖北社科院,湖北 武汉 430077)

东周时期矿物辨识方法及矿冶技术刍议

易德生

(湖北社科院,湖北 武汉 430077)

从先秦文献及湖北铜绿山古矿遗址来看,东周时期对铜矿等矿物有几种主要的辨识方法.同时,东周尤其是战国时期,铜矿等矿物的开采能力,及矿物的冶炼技术比起商和西周时期,有大幅度提高.

东周;矿物;辨识;开采;冶炼;技术

东周(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巨变时期.东周时期经济、社会及文化空前活跃,社会各阶层对体现身份和财富的青铜器的需求空前高涨;在此背景下,对青铜原料(包括铜、锡及铅等)的需求也随之高涨.因此,如何更好地辨识铜矿等矿物、如何提高矿物的开采量及如何提高矿物的冶炼技术和效率,都成为迫切问题.我们从先秦文献及湖北铜绿山古矿遗址来看,东周时期有长期积累的辨认矿物的方法,

同时,东周尤其是战国时期的铜矿等矿物的开采能力,及矿物的冶炼技术比起商和西周时期,有大幅度提高.

1 东周时期的找矿方法

东周时期的文献对寻找铜矿等矿物的方法做了某些总结,我们对东周时期可能的找矿方法做一归纳,找矿方法大致有下面三种.

1.1 根据矿物的物理特点找矿

矿物的物理特点有颜色、形状、硬度、光泽等等.古人没有很多化学检验知识和各种找矿工具,大多可能是按祖辈传下来的经验,主要依据不同矿物所具有的独特物理特点来找矿.比如对于铜矿,从明清有关矿冶记载的情况来看,其找矿、探矿经验和先秦两汉并没有本质差别,都主要从矿物的颜色、硬度、比重等较为容易把握的物理性状入手,来寻找矿床;如果说明清找矿方法有所提高,主要是体现在对贫矿、富矿或者同一矿物的地质赋存状况有更多认识而已.比如,根据清代吴其濬《滇南矿厂图略》和倪慎枢《采铜炼铜记》中有关于云南铜矿石颜色的记载,比如属于“绿矿”的矿石,根据颜色可分为如“墨绿”、“黄斑绿”、“豆青绿”、“穿花绿”、“‘松绿”、“大亚子”等多种,前三种颜色的矿石含铜量高.

对于炼铜而言,有自然红铜最好,然而,自然界红铜很少,我国古代最主要的冶炼铜矿是孔雀石,它是一种氧化铜矿石,化学分子式为[Cu2CO3(OH)2].这种氧化铜矿石在商周的矿冶或铸铜遗址中总是与木炭、铜渣等同出,这也表明它的确是商周时代最主要的炼铜矿石.

孔雀石从外观、色泽上比较好认.它呈翠绿色,色如孔雀之羽翎,所以叫 “孔雀石”.它也有很强的玻璃或金刚光泽.李时珍《本草纲目》谈到孔雀石的形成原因,“石绿生铜坑中,乃铜之祖气也,铜得紫锡之气而绿,绿久则成石,谓之石绿”,比较正确地指出孔雀石是铜的氧化物的一种,是铜矿的一种次生矿物.大冶铜绿山之所以很早被开发,应与其孔雀石含量大且品位高、比较容易找矿有关.清同治六年《大冶县志·山川志》记载:“铜绿山在县西马叫堡,距城五里,山顶高平,巨石对峙,每骤雨过时,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土石之上,故名”.

倪慎枢所著的《采铜炼铜记》记载了云南工匠仍然依靠颜色来寻找孔雀石等氧化铜矿石的方法,该书中说:“(铜矿)充于中而见乎外……谛观山崖石穴之间,有碧如缕或如带,即知其为苗.”“矿脉微露谓之苗,细苗如线谓之引”,“一山有矿(铜矿),千山有引”①.显然,这种如缕如带颜色“碧绿”的“苗”就是“绿石”矿带,也即是包括孔雀石在内的绿色氧化铜物.

1.2 根据指示植物找矿

商周时期可能还有根据矿物指示植物来寻找矿物的方法,这种方法较为简便,应该具有某种普遍性.某些植物由于喜好,吸收矿山中某种高含量的金属元素,而形成矿物指示植物.如唐代的段成式《酉阳杂记》卷16这样记载矿物指示植物:“山有葱,下有银,光隐隐正白.草青赤秀,下有铅;草颈黄秀,下有铜”.铜矿丰富的地表往往生长着一种铜草花,叫“海州香薷”(Elsholtizia hachowensis),即俗称的“铜锈草”或“牙刷草”,这种草也往往是找铜矿的重要指示物.大冶铜绿山矿区、瑞昌铜岭铜矿区及安徽长江沿岸铜矿区都普遍有这种铜草丛生.

1.3 根据矿物的共生性找矿

我国很多金属矿是多金属共生矿.比如江西及湖南有很多锡多金属共生矿,全国各地到处存在铅银及铅锌共生矿等.《管子》与《山海经·五藏山经》都认识到金属矿共生现象,并对某些常见的共生矿现象作了经验总结,这些总结实质上也能够指导人们利用金属共生矿现象去寻找矿产.

《管子·地数篇》云:“凡天下名山五千二百七十,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②,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此篇又云:“桓公问于管子曰:‘请问天财所出?地利所在?’管子对曰:‘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一曰:‘上有铅者,其下有鉒银,上有丹砂者,其下有鉒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此山之见荣者也”.《管子》的成书时代,基本可以认为是在战国时期,但记载的有些史料还较早,《管子》对共生矿现象的记载和对找矿规律的总结,无疑是对长久以来工匠们找矿经验的总结.对于《管子》这些话的正确程度,夏湘容等做了具体分析,认为这些经验是有实践根据的,并大体是存在的③.

《山海经·五藏山经》中,对金、铜、铁、玉等矿产的分布作了较多记载,其中也提到矿物的共生现象.如《山海经·五藏山经》文中总是出现某山“上有玉,则下有铜”,“其阴多铁,其阳多铜”等词句.《山海经·五藏山经》的“中山经”提到“婴侯之山,其上多封石,其下多赤锡”,“服山,其上多封石,其下多赤锡”等④.《山海经》中的这些叙述没有《管子》所总结的更有普遍性,但也反映了古人利用共生矿找矿的意识和行为.

2 矿物开采技术的大幅提高

东周时期开采技术最显著的变化是铁质工具的出现.春秋之前,矿山井巷的开拓主要依靠青铜工具,如铜斧、铜錛等;春秋时期由于青铜工具体形变大,开凿矿体的能力有所提高.春秋战国之际,开凿井巷能力更高的铁质工具开始出现,从而使井巷的开凿能力大幅度提高.据对铜绿山遗址的研究,由于铁质工具如铁斧、铁锤等的运用,竖井的深度比以前加深(常低于地下水位),井巷的断面增大将近一倍,常达110-130cm左右⑤.

随着井巷开采断面的增加和竖井深度增加,如何更好抵抗井巷围岩压力便成为问题.战国时期,又出现了新的抗压性能更高的支护型式.据考察,铜绿山遗址春秋时期竖井出现了Ⅴ式支护,战国时期出现了更方便但更具有抗压性的Ⅵ式支护“密集法搭口式”⑥.这种支护是由四根圆木两端砍削成台阶状搭口,然后搭接成方形框架,层层叠压,堆砌而成⑦.Ⅵ式支护在铜岭遗址战国时期的竖井中,也可看到⑧.这种竖井支护的优点,有学者总结为:便于制作、拆卸、周转使用;能够增加井筒作业断面;抗压性能好⑨.

由于井巷开凿能力提高和井巷深度及断面的增加,相比东周之前的井巷系统,战国时期的地下井巷系统更加复杂,规模更加宏大,往往在很小的范围内,有密集的竖井、斜巷、平巷分布,这些井巷相互连通,高低错落,犹如迷宫,令人惊叹古人高超的采矿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井巷深度和宽度的增加,井巷复杂程度的增加,也促使地下工程系统的其他子系统,如矿料的开采方式、矿井提升、排水、通风及照明系统等,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技术含量.铜绿山遗址就鲜明体现了这一点.例如对提升系统而言,战国之前由于井巷浅短,用人工提升矿料,战国时期由于井巷加深,矿料开采量加大,出现了较省力的提升工具——木质辘辘⑩.

3 矿物冶炼炼炉的型式及其所体现的技术进步

东周时期的矿物冶炼炉子保存得较好,从铜绿山古矿遗址和安徽皖南古铜矿遗址所保存的铜矿冶炼炉来看,充分体现了东周时期矿物冶炼技术和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铜绿山冶炼遗址出土了东周时期的炼炉,共有12座,其中春秋时期10座,战国时期2座.这些竖炉虽然残缺,但有些炉子的样子还大致可以看出,结合古代流传下来的土法炼炉和当今冶炼工艺,学者们已经大致能够复原出来炉子的样式,并能够根据冶炼遗址的矿石,炼渣等遗物用复原的炼炉进行模拟炼铜试验,效果良好,也说明炼炉的复原是成功的⑪,从这些春秋竖炉的型式及模拟冶炼效果来看,这些炉子显然已经是很进步、成熟的炉子,在这之前,应该还有一个发展时期.

从东周时期铜矿炼炉的样式和模拟效果来看,这种冶炼竖炉较以前有很大的进步,并且解决了一些很关键的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以后矿物炼炉所必须要注意的.根据专家们的研究,这些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下面几点.一是选用高岭土等较好的耐火材料来修筑炼炉.同时也注意到,炼炉不同部位,所用材料有所差别,以适应不同的温度需要.二是风沟的出现.风沟的出现是炼炉技术上的一个重大发明,它最主要的作用是可在风沟处加温,防止炉缸冻结,以便于炉渣和铜液的排出.三是竖炉由于体积较大,冶炼过程中,需要解决好炉渣和铜液的分离问题,也即需要解决好造渣问题.从古矿遗址排出的大量表面光滑的炉渣来看,造渣及配矿技术是得到较好解决的.四是炉子必须要有较强的通风能力,需要配备鼓风设备.这四个问题在铜绿山竖炉中都得到了较好解决,所以,春秋竖炉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冶炼竖炉,也应该是一种较为有代表性的竖炉.

除了铜绿山遗址出土有东周时期的冶炼竖炉外,皖南南陵江木冲冶炼遗址也出土有炼炉9座,其结构和型式与铜绿山竖炉类似⑫.秦汉以后的冶炉(冶铜或冶铁),从最基本的设备上讲与之没有多大质上的差别,最多也就是量方面的差别,比如炉的容积、倾斜角度等等.

注 释:

①倪慎枢.采铜炼铜记.夏湘蓉,等.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327.

②戴望《管子校正》:“上有陵石者,《御览》地部三引作绿石,珍宝部九引作陵石,与今本同”,见四部备要本《管子》卷23.

③夏湘蓉,等.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317-331.

④夏湘蓉,等.认为,“封石”大致是块状白色石英,这些话可能是反映了石英脉型锡矿的特点.见氏著:《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328.

⑤黄石博物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文物出版社,1999.189.

⑥⑦⑩黄石博物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184,20,189-190.

⑧这里被称为“搭口垛盘式”.刘诗中,卢本珊.江西铜岭铜矿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考古学报,1998,(4).

⑨韩汝玢,柯俊.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科学出版社,2007.92-93.

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铜绿山工作队.湖北铜绿山古铜矿再次发掘——东周炼铜炉的发掘和炼铜模拟试验.考古,1982,(1).

⑫陈立新.皖南古代铜矿的初步考察与研究.文物研究(第3辑),1989.

TF03

A

1673-260X(2011)12-0169-02

猜你喜欢

竖炉井巷孔雀石
提高竖炉产能的生产实践探讨
小井巷
微生物降解孔雀石绿的研究进展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概述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公司简介
矿山井巷掘进施工中危险源的判别方法
COREX CGD竖炉内煤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
COREX竖炉内部结构对物料运动影响的物理模拟
钴掺杂Bi2O3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孔雀石绿废水的研究
红外成像系统在八钢欧冶炉竖炉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