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011-08-15桑桂军
桑桂军
(吉林师范大学 辽源分院,吉林 辽源136200)
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桑桂军
(吉林师范大学 辽源分院,吉林 辽源136200)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旋律。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要靠教育。”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可能使创新成果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在众多的创新成果中,一定会产生对时代进程有影响力的优秀发明创造,同时,也必将给国家、社会、民众带来巨大的利益。
那么,怎样开垦一块利于创新的土壤呢?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说:“在人类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人的心理有重要作用。人的一切高级心理活动(言语的思维、逻辑记忆、随意注意)都是在活动中发展和借助语言实现的。语言具有社会历史的根源,它最初在人的共同活动中形成,以后变成一个心理工具,人借助这个工具,能够思维并可以随意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学校的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是营造创新环境、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主渠道。因此,学校课堂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通过计算机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我在讲授电脑绘画《美丽的大自然》一课时,自制了课件,通过几幅不同季节的图画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并用动画的渐变效果完成四季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变化,体会其多变的美,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和创造欲望,使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一改以往那种被动沉闷的局面。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主体性和创新性密不可分,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定期举办成果展示交流会,让学生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紧跟时代的步伐;二是运用金山画王软件和windows中的画图软件,与美术组共同成立电脑制作课外兴趣小组,鼓励学生用电脑创作体现自己风格的作品;三是结合word模块教学,与语文、数学、音体美等学科联合举办不同主题的电子板报竞赛;四是在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教学中,把简单的电子文稿的演示逐渐转入动画的创作,让学生结合自己学过的电脑绘画、音视频处理进行个性创作;五是把简单易学的电脑图片处理软件,如美图秀秀与传统的摄影相结合,组建电脑摄影课外兴趣小组,把电脑引入摄影的后期制作,对照片进行再加工。
三、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思考向多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在多种方案中学会众中选优。如,在讲授windows98的目录操作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将学生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的目录中,学生上机时发现自己的文件“不见了”,便纷纷提出为什么?此时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他们便可能找出“被删除、被更名、被设置为隐含属性、被复制到其它目录中后再删除源文件”等多种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再如,在教学文字编辑时,可要求学生思考用哪些软件对文字进行编辑更合适,是word还是记事本,或是excel,或是画图软件?这时,学生发散思维,思维活跃,思考着究尽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呢?然后再让学生亲自实践。
四、设计与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发散性思维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方法。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指导学生用邮件给亲属写信,用画笔制作书签,帮助老师完成考试成绩的统计等;二是通过辅助教学,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优势,淡化学科本位意识,将工具充分运用到其它学科课堂上;三是通过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性思维。如,用excel作函数图象等。
[责任编辑:贺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