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汉语言特点解析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语言错误
2011-08-15魏红华
魏红华,祖 林
(华北电力大学 英语系,河北 保定 071003)
基于英汉语言特点解析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语言错误
魏红华,祖 林
(华北电力大学 英语系,河北 保定 071003)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使得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会出现诸如词汇、语法及语篇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文章归纳总结出学生一些常见典型错误,在探讨英汉两种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分析错误产生的根源,以帮助英语教师或英语学习者明确大学英语写作中所要注意的关键点。
英汉语言特点;形合;意合;语言错误
一、引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评分标准中明确要求:文章要“切题。表达思想清楚,文字通顺,连贯性好。基本上无语言错误……”然而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文习作中,绝大部分学的立意选材都准确得当,但经常会犯一些语言应用上的错误,这些语言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语言知识的有效输出,影响了整篇文章的质量。而这些错误的出现,归根结底是英汉两种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导致的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据统计: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受到汉语的负迁移,导致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所犯错误的51%来自母语干扰[1]。本文通过对3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4次四六级作文的批改,归纳总结出学生一些常见典型错误,在探讨英汉两种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分析错误产生的根源,以明确以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关键点。
二、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
所谓形合,是指语言的词语与分句之间用各种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语言符号之间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句法完备,表意精确,是一种高度形式化的语言。所谓意合是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明确的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2]
英语是一种重形合的语言,是一种“法”治语言,注重显性衔接(overt cohesion),注重逻辑和分析,具有极强的系统规范性,渗透着一种“科学精神”。形合特征使得英语对词的形态变化、关联词的使用以及时态语态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英语学习者在遣词在造句过程中,无论是在词的形态变化、关联词还是在时态语态等方面都需要和谐统一,符合句法。
而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重隐性连贯(covert coherence),重逻辑事理顺序,重功能、意义,以神统形。其文字结构没有形态变化的条件,关联词及介词也很少,这样它只能靠实词的本身意义和语序,因而语言直接与意义挂钩。在组句过程中,汉语“抛弃了一切无用的附属装置,包括并不影响意义的连词、虚词等”(蔡基刚,2001:122)。
英汉两种语言的这些显著不同,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下面将就一些典型错误进行归类分析。
三、常见错误类型
笔者选取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300名非英语专业普通班学生的4次四六级习作作为分析对象,这些书面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班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发现,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越大的地方,学生犯错误的频率就越高。在英语写作中,学生所犯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层面:
(一)词汇层面
由于汉语词汇靠词语本身意义进行表意,组句时不会涉及词性及形态变化;而英语词汇有词性及形态变化,同时在概念意义、内涵意义和搭配能力等方面与汉语词汇差别也很大,因此在写作时,由于受汉语语言的影响,学生常会忽视词的词性或词义,其结果导致写出来的句子用词错误,从而影响到作文内容的正确表达。如:
1)Fail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2)My daily fee in campus is not enough every month.
3)Some small thieves always steal people's money in supermarket.
4)Because he is a social person,we can enjoy a good conversation.
5)Lack confide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以上例子在用词方面都有错误:1)中“fail”应改为“failure”。“fail”为动词,只可作谓语。“failure”为名词,可以作主语或宾语。但在汉语中,“失败”在词性方面没有区别,既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2)中“fee”应改为 expense(花费;费用),而 fee(费用,酬金)应用于a tuition fee,a lawyer's fee等中。汉语中,“费用”没有太过详细的词义区分。3)中的small thieves是典型的“中式英语”。汉语里的“小偷”在英语里对应的说法是petty thieves。4)中没弄清楚social和sociable的词义差异。social是“社会的、群居的”,sociable指“好交际的”;句中“social”应改为“sociable”。5)中 lack(缺乏)为动词,lack confidence为动宾结构,不能直接作句子主语,所以应该改为名词形式的lack of confidence或 lacking confidence。然而汉语中,“缺乏”为一个词,不存在词性及搭配方面的变化。
(二)句子层面
中国语言学家王力《中国语法论》中谈到英汉句法的差别时说:“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中国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所以中国语法以达意为主。”[2]
英汉形合与意合的不同体现在句子结构上体现为:英语在构成过程中带有一定的语法框架,需要形成紧凑严密的树型结构,因此对句子结构的完整、主谓一致、时态语态等的使用方面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汉语的线型结构灵活流畅,没有过多的语法框架,而靠时间顺序或语义上的逻辑关系连接在一起。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写作中常会出现错句,如:
1)Watching TV is more convenient,and stay at home to enjoy programs.(false)(看电视就方便多了,不需要出门就可以看节目。)
错误分析:原文汉语中“不需要出门就可以看节目”中省略掉了施动者,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而在英语译文中:Watching TV可作is more convenient的主语,但不能作stay at home toenjoy programs的主语,因为出门和看节目的施动者应该是人,因此本句不能按照汉语直接译出,而需要补充出施动者以满足英语句子结构需要完整的语法要求。因此,本句可改写作:Watching TV is more convenient,for you can stay at home to enjoy programs.
2)a.Time passes quickly.Now I am at college for two years.(false)
b.I am a student who has studying in the college for two years.(false)
错误分析:汉语中动词没有时态、语态的变化,而英语中动词则包括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并有时态、语态等的变化,因此在句中使用动词的正确形式,是保证句子正确的关键之一。上面a句应改为:Time passed quickly.Now I have been at college for two years.b句建议改为:I have been studying in the college for two years.
3)Someone think that reading should be selective.(false)
错误分析:汉语中不存在主谓一致现象,不管主语是一个还是多个,谓语并不发生变化。而英语中主语的单复数直接影响着谓语单复数的变化,主语和谓语无法保持一致,很容易造成句子出错。本句应改为:Some think that reading should be selective.
除此之外,根据中文逐字硬译也是常见典型错误之一,如:
a.Let alone touch the outside world of campus to keep a good body health.(false)
b.Let alone get in touch with the world outside of the campus to keep fit.(true)
(三)语篇层面
语篇结构方面,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章的衔接和语篇的论证过程上。首先,文章的衔接问题。英语是一门要求形合的语言,而汉语强调的是意合,两者之间的区别体现在衔接上尤为明显。英语的衔接手段比较丰富,包括过渡词衔接、词汇纽带和语法照应。汉语中这样的特征不太明显。中文里的衔接大多是句意的需要,其语法结构大多并未发生变化,而英语中的衔接手段不仅仅要满足于其语意的变化也要注意符合其语法结构,这对大多数学习者来讲是很困难的事情。其次,语篇的论证。在具体的论证上,汉语篇章倾向于人证,即强调说理,激扬文字,或感情抒发,引经据典。而英语文章倾向于法证,即侧重强调运用事实材料,引用专家和数据(蔡基刚,2001:60)。
下面以一名学生在四级习作“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Sports”中的一段为例:
a)Taking part in sports can also help improve study efficiency.It can give you a rest after a day's hard work.It can make you relax when you feel tired and broken-down.It can relieve the pressure you have in studies.If you take part in sports regularly,your study efficiency will surely improved.(蔡基刚,2001:70)
文章没有语言错误,文字连贯。但由于西方人在思维形式上具有重理性、重分析的特点。在英语写作上尤其表现为注重“实证”,用事实说明问题。而中国人受儒家、道家和佛教的影响比较注重“说理”。由本段文字可见,受汉语作文的影响,论述偏重理论,没有具体实例,只有作者观点的纯粹罗列,从而缺乏说服力。但如果加入一些具体事例或调查事实,文章就会充分、有力:
b)Taking part in sports can also help improve study efficiency.One study shows that people who take regular exercise suffer less from anxiety and are able to work harder.According to a medical report,83%of the freshmen who had trouble with studies were in bad physical shape.And when they were put into a physical fitness program,their grades were improved more or less.(蔡基刚,2001:70)
从修改后语篇可见,文章的论证首先由于“study,medical report,83%”的采用而变得生动、说服力。同时由于“that,who,less,harder,according to,and”等关联词或词组的使用,使文章通过词汇纽带、语法照应变得结构更加紧密,从而更加有效地烘托主题。
四、结论
由上文可见,英汉两种语言差异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词汇、语法及篇章方面的种种问题。本文通过一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错误,对英汉语言特点加以对比分析,一方面帮助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的、更好的纠正写作错误,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促使英语学习者或英语教师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从而减少和排除由于语言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丁娓娓.英汉语言及思维差异对中国学生翻译的影响[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9,(2):47-51.
[3]蔡基刚.英汉写作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李亚敏,武力.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14-115.
H319
A
1673-2014(2011)03-0071-03
2011—01—20
魏红华(1977—),女,河北易县人,讲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祖 林(1957—),男,河北唐山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辑 晋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