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生涯辅导的三种理论模式
2011-08-15张姝
张 姝
(徐州医学院 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西方生涯辅导的三种理论模式
张 姝
(徐州医学院 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近年来,就业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推进了生涯辅导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目前对西方生涯辅导的研究掀起一股热潮,流派众多,但缺乏整体而系统的探索和研究。在问题指向和学科背景的综合考量下,以指导学派与非指导学派为代表的学派分野并不能充分说明当前西方生涯辅导理论的总体图景,而应该包括职业心理学、治疗咨询与组织生涯理论等三种主要理论模式。
生涯;咨商;心理学;治疗;组织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相关研究特别是生涯辅导理论的研究十分热烈。众所周知,生涯辅导理论来自于西方,在西方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而我国对于西方生涯辅导理论的认识还停留在上世界90年代初期的界定,特别是当前生涯辅导理论日趋复杂,传统指导学派和非指导学派的二分范型已很难周延地阐释理论的丰富。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生涯咨商理论的新变化,重新勘定当代生涯辅导理论的模式。从问题指向和学科背景的综合角度看,生涯辅导理论至少包含包括三个基本范型,即职业心理学(Vocational psychology)、治疗咨询(Therapeutic counseling)与组织生涯理论(Organizational careers)。[1]这三种理论模式立足于就业问题和生涯发展的统一性,有助于说明生涯辅导发展的历史概况与现实发展,是面向生涯辅导实践的模式分析。
一、生涯与生涯咨商理论模式
生涯与生涯咨商理论是帕森斯职业指导学说的自然延伸,其主要由“人境适配理论”、发展理论、认知行为理论与生涯发展的部分新理论构成。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理论是20世纪生涯辅导实践领域最有影响理论集群。它们改造并超越了帕森斯的学说,不仅仅关注职业决定的过程,不局限于在个人品行和职业需要之间建构一种处于核心地位的、个人属性的“真正理性”[2],而是将目光投向整个生涯辅导的全过程,并由此建构了不同的理论类型。
第一,人境适配理论。该理论主要强调的是生涯辅导中的诊断和评价,即为被辅导者提供一种适当生涯行为的评估。为了达到准确评估的目的,辅导专家在进行辅导前会设计完整的问卷或者调查清单,并按照上述设计内容与咨询对象沟通。霍兰德(J.L.Holland)教授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曾经指出,作为个体的人选择职业必定与之兴趣密切相关,并以此将人与就业环境划分为六种兴趣类型,即现实型、探索型、艺术型、社会型、事业型和传统型。霍兰德的理论模式为生涯咨商的人境适配性的诊断实践提供了理论的合理性说明,即说明了辅导专家的主要任务是对职业兴趣与职业特征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吻合咨询对象的兴趣集合。当前,该理论已经不再特别重视特征与兴趣类型的确定,转而更加关注适配度。一方面,其更加注重兴趣、人格及价值观、能力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以阿克曼和哈格斯坦为代表,提出在社会集群、习惯集群、科学集群和文化集群等四个特征集群中考量能力、兴趣与人格等三大评估范畴,他们指出“能力、兴趣与人格是同步发展的,比如说,能力水平和个人习性在某些特定工作领域中决定了咨询对象能否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而兴趣则决定了发现这些工作的动机是否存在。”[3]换句话说,辅导专家应该统筹上述特征,以适配度为中介将这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显然,人境适配理论具有一个基本前提,即假设辅导专家提供的专业意见必须以有关咨询对象和工作机会的知识为基础;而这也恰恰招来许多诟病,如认为这一理论忽视了产生生涯选择的过程因素,而强调了职业选择的内在因素。不过,这一理论至今仍是生涯辅导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开始关注人与职业环境的持续相互影响的发展过程,与此同时,该理论也已承认与关注咨询对象在咨询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并着力改造自身的理论体系。
第二,发展理论。生涯发展的方向和生涯咨商是发展理论的两大基本特点。第一,发展理论关注的是在人的一生中其选择职业和管理其职业生涯的全过程;第二,发展理论的理论概念源于发展心理学,使用诸如发展阶段、任务与生涯成熟度等概念来阐释生涯发展过程。唐纳德·舒伯尔是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正是他提出了按阶段划分的生涯发展过程就是个体在某个职业中寻找“自我实现”的过程。最初,舒伯尔(1957年)将这一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成长阶段、拓展阶段、确立阶段、持续阶段与衰落阶段;而在1988年,他与其他合作者修正了上述阶段划分,将生涯发展过程概括为四个基本阶段,即拓展阶段(成型、明确、实现的阶段)、确立阶段(确认、巩固和提升的阶段)、持续阶段(稳定、升华和创新的阶段)以及衰退阶段(减退、退休计划和退休生活的阶段)。使用该种理论的生涯辅导专家的主要工作是为咨商对象提供其职业发展的全景规划,并鼓励他们更好地发现自我、了解他们的处境并借此提升他们的决策力。与人境适配理论不同,发展理论将对象所处的生涯阶段看做其生涯发展的主要干扰因素,即由于生涯行为和生涯阶段的脱节而造成的紊乱。例如,发展理论认为拓展阶段(15-24周岁)是人们完成教育生活并且进行择业、转向工作生活的阶段,而其后的阶段则截然不同,其侧重点是“工作——生活的平衡”等其他问题。
第三,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衍生理论。在生涯咨商的应用层面上,认知行为理论特别重视问题解决的方法和人们控制其行为的认知过程,而这与社会学习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关于其自身和工作的发展信心来自两种学习经验:工具性学习和联想性学习。前者指向在个体从肯定性行为中获得发展自己选择能力的学习模式,而后者则指向个体通过肯定性行为和否定性行为的方式而观察行为特征的学习模式。而认知行为理论指出对于辅导专家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利用上述方法准确、全面且连贯地评估咨商对象对其自身及外部环境的认知。
第四,生涯发展的部分新理论。围绕生涯与生涯咨商这一理论核心,上述三种理论是其主要的模式和发展阶段的代表,当然,社会认知生涯理论、认知信息过程理论、生涯选择的价值基础模式以及整体生活规划模式等也颇有影响,只不过这些理论都是上述三种基本理论的发展和变种。与此相应,有的西方学者将另外一些理论冠之以“后现代咨商理论”的名号,或称为生涯发展的新理论体系,其共同点在于强调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个体主观经验和个人规划力量。
在这里,生涯咨商理论模式完成了自身的系统建构,同时也指向了其解构。首先,它们认为生涯咨商模式的理论和方法需要考虑生涯辅导的具体路径,即个体路径和社会路径的择处问题;其次,它们提出为了应对各种现实变化,生涯辅导的双向主体需要重检咨商体系的具体分类和工具符号;第三,它们明确提出必须将生涯咨商提升为辅导,即将生涯发展认作是一种社会过程;最后,它们认为生涯管理中的情感因素将成为生涯咨商治疗的重要特质。由此,作为一种探索型诠释模式的生涯咨商模式不再能够宣称职业指导为参照标准的生涯辅导体系是独断的,而需要接受另一种诠释模式。
二、治疗咨商理论模式
作为一种关于生涯辅导的理论模式,治疗咨商理论是最为“心理学”的诠释模式。历史事实表明,这种模式中许多观点已经成为生涯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核心理论类型主要有二:个人中心主义理论与精神动力论。
其一,个人中心主义理论。在个人中心主义的辅导专家那里,咨商人员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融洽度是咨商面谈整个过程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换句话说,对于咨询人员而言,其提供咨商行为时的态度与素养要比具体的咨商调查技术更重要。而所谓咨商的态度和素养包括以下三个主要内容:其一,完整性,即在咨商过程中应具备完整性和真实性;其二,无条件积极关怀,即对于任何咨商对象,咨商人员的个人道德标准不应影响咨商行为;其三,移情性理解,即咨商人员应通过进入对方的参考架构去尝试理解咨商对象并由此试图与进行沟通。由此可见,个人建构心理学带来个人中心主义生涯辅导的理念提升与技巧完善,其不但完善了罗杰斯提出的当事人中心理论,而且改良并弥补了当事人中心主义在诊断方法上的不足。当然,个人中心主义的生涯辅导也屡遭诟病。尽管个人建构心理学革除了其单纯依赖人格和动机的偏执,但是,其依旧漠视客观实存对咨商对象的影响。
其二,精神动力论。众所周知,精神动力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与应用,是一种在探索型诠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更加具有广泛应用性的精神分析模型,其主要的应用领域就包括了生涯发展和生涯辅导。精神动力论在心理诊疗和生涯辅导领域有两个主要的理论假设:第一,个人困难来源于其此前的经历;第二,个人对他们行为的动机没有自觉意识。对于生涯发展和辅导而言,精神动力论援引了纯粹精神动力论的一些独特概念,即自我防御机制的概念和压抑的概念。除此以外,该理论比较重视咨商人员和咨商对象之间关系的多样化过程。情感转移是一种著名的例子,其是指咨商对象对于咨商人员而言,不是一般的治疗咨询关系,而似乎更趋向于一种感情关系,即咨商人员是咨商对象生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例如咨商对象的母亲等。
沃特金斯和萨维卡斯提出了职业作为一种涉及自身结构和职业性的概念,并将精神动力论正式引入生涯辅导,阐述了该种生涯辅导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他们认为,对于评价人们生活世界中的生活主题和遥感模式而言,生涯咨商人员发展这一方面的咨商技巧离不开精神动力论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必须重视“人生不同时期的关联性”,而获得这种理解关联则必须依赖于结构化面谈、分类法等具体策略。他们强调,从精神动力论角度,咨商对象可以被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一些类群的咨商对象需要特别对待,这包括不善于做决定类型的对象和那些对自己认识错误或者模糊的咨商对象。
由是观之,前两种模式的生涯辅导理论已经基本完成了生涯辅导实践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转向,开始更加充分注重生涯辅导过程中咨商主体的作用,即将技术性的生涯辅导手段、策略和目标建立在咨商人员素质、水平和理解能力与咨商对象人性、习惯和发展认知相结合的“主体建构”之维。
三、组织生涯理论模式
组织生涯理论,更准确的说是生涯辅导的选择融合策略模式,其不同于上述两种模式的关键在于,前述二者都基本上建立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合構中,而组织生涯理论则更多或者完全是一种方法论。
不难发现,前述两种模式的生涯辅导理论为生涯咨商提供了十分完备的理论原则和清晰的选择策略。但是,它们在理论指向现实的实践循环的环节上局限很大。对于生涯辅导的大部分理论而言,其文本特点更多地表现为观点的提出而不是论证分析,同时,其实践倾向更多地来自于零散的具体实践而缺乏理论基础。再者,与咨商治疗者不同的是,生涯辅导专家几乎不依赖于某种一贯性的理论目标,与此相反,为了实现他们的理念、迎合咨商对象和解决具体问题,咨商人员往往在咨商过程中因人废规、因事更法,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应激的工具性方法策略。与此相反,在诊疗咨商和心理治疗领域的争辩中,依赖于特定范围的模式和技术的方法模式特征与依靠某种纯粹理论作为基础的理论模式特征之间一直存在着比较和矛盾,可以成为“技术整合模式”和“理论整合模式”。技术整合模式并不必然依赖于它的理论基础,而是根据不同理论来源选择综合的方法和技术;与此相应,理论整合模式则内含了一种理念,其意图是从概念化的角度整合多样性实践框架。在生涯辅导进入治疗咨商时代后,上述两种模式都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衍生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论目标,但是,随着生涯辅导实践的不断深入和综合,技术整合主义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生涯辅导作为一种社会分工的结果,正是在特殊与普遍的辩证生长中才产生了自身理论的增长与扩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社会生产与特殊利益、普遍利益时指出的一样,具体理论和共同理论的冲突是必然的,而破除这种冲突的需要也是不变的,因此后继者往往就是前驱者的综合,一种在寻找“普遍要素”过程中的扬弃。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自我确认,对于生涯辅导而言,主要有三点基本原则或言之基本路径:一、在有利于咨商对象的前提下,从各种理论模式中择取“共同因素”而确定同质性理论特征;二、上述同质性理论特征根据需要进行整合和重塑,从中选择有助于咨商活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三、最终,完成一、二步骤后,生涯辅导专家需要发展出自我的、独特的、整合的理论模式。
[1]Jennifer M.Kidd.Career Counseling,In Hugh Gunz,Maury Peiperl.Handbook of Career Studies.London:Sage Publication,2007.97.
[2]J.L.Holland.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3rd Ed.).Odessa: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1997.186.
[3]P.L.Ackerman&E.D.Heggestad.Intelligence:personality and interests:Evidence for overlapping traits.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7,(121):239.
C913.2
A
1673-2014(2011)03-0109-03
2011—01—22
张 姝(1985—),女,江苏徐州人,法学硕士,助教,主要从事生涯辅导研究。
(责任编辑 单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