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教改革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2011-08-15蔡其勇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专业

蔡其勇

□教育教学

幼教改革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蔡其勇

(长江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8100)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情境中的主体之一,它影响着整个教育过程的走向。要使幼儿教师适应当今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广大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提高自身教育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保证幼儿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强幼儿教育科研的意识,不断反省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反思性实践能力;增强自身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学会终身学习,努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幼儿教育;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都在重新审视本国的教育状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报告相继出台,如80年代霍姆斯小组的《霍姆斯报告:明天的教师》和卡内基基金会的《为国家做准备:21世纪的教师》;90年代美国教师教育院校协会的《美国教师教育院校协会——评估标准2000》、全美科学促进会的《科学教师的教育改革建议》和全美幼教协会1993年发表的《早期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概念体系》等。近年来,我国通过教育立法和颁布一系列国家、地方教育法规,规定了教师从业资格、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资格制度等,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职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201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十项意见,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意见提出了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了适应当今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必须努力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幼儿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能力直接影响教育活动实施的效果,进而影响着儿童的发展。为此,我们认为学前教育改革的今天,更需要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专业化的幼儿教师,以加快推进幼儿教育事业发展。

一 幼儿教育改革对教师带来的挑战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教育的改革将从体制、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大的变革,这将会给广大幼儿教师带来全新的挑战[1]。

(一)教育观念受到挑战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路线的左右摇摆,给一线幼儿教师带来了观念上的挑战和冲击。如教育哲学上我们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摇摆;教育观上我们在国家本位和儿童本位之间游移;教学观上我们在教师主导对儿童主导、游戏对上课之间摆动。

(二)专业知识与能力受到挑战

幼儿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推进,给广大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带来了许多挑战、困惑与痛苦。如对素质教育如何理解,怎样去实施?对综合课程如何理解,如何实践综合课程?对科学探究如何理解,如何组织幼儿去实施科学探究活动,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三)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挑战

幼儿教育领域正在推行的瑞吉欧(Reggio Emillia Approach)和方案教学(Project Approach)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瑞吉欧和方案教学对幼儿教师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要求非常高,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一般要求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才能真正领悟瑞吉欧和方案教学。

(四)《纲要》的实施带来了新挑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实施,对幼儿园的办学性质、教育内容、教育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都作了相关规定。并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教材灵活地运用……,教师要从本地本园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课程、教学、评价等的多元化,给幼儿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二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条件,有专门的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人们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职业训练必要性、职业的不可替代性的今天,人们把教师定位为专业化的职业,即教师专业。其表象是有规范的教师职业道德;能标识教师的职业智能;要规定教师的学历标准;有专门化教师教育机构;有专业提升的保障机制等。基于此,我们把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是在教师专业表象指导下,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身心素质的持续成长过程。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特征

全美幼教协会(NAEYC)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应体现在: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实践;善于观察和评价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计划的依据和设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围;计划并履行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与幼儿家庭建立积极的有效的关系;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分的理解;对教师专业主义予以认同[2]。美国幼儿教育专家凯茨将专业化幼儿教师形象地比喻为,能抓住孩子丢来的球,并且把它丢回去,让孩子想继续跟他玩游戏,并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游戏来。

三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及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专业化水平高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将一个不太理想的活动方案改造得十分优秀,从而达到“化腐朽为神奇”。什么样的教师可以称为“专业化”的教师呢?通俗地说“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游刃有余的教师”。那么,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呢?我们认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其途径和方式而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因素的影响,即对教师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二是内在因素的影响,即教师的自我完善。我们认为,教师的职前教育固然重要,职后自我提升教育则是教师职业成熟的推进器。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在本质属性来看,以下途径及方法至关重要,需要广大幼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与提高。

(一)坚定的信念,崇高的师德

所谓教育信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其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教育信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从微观的角度来说,主要有关于学习者和学习的信念、关于教学的信念、关于学科的信念、关于学会教学的信念和关于自我教学作用的信念等。教师的教育信念不仅影响其教学、教育行为,而且对教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有重大影响,尽管教师对此可能并不察觉。教育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是教师提升素质的关键所在。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教育信念一经确定难以改变,从而造就了教师所特有的道德人格。弘扬师德、弘扬正气,对教师来说,就要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建设的好传统,集中反映了教师的崇高使命和中心任务,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质和精髓[3]。因此,广大幼儿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职业道德的意识和能力,与时俱进,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来促进幼儿教育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广博的知识,优良的素质

无疑,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具备广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其专业工作的基本条件。不同的学者对教师知识分类和结构的表述方式不相同。综合起来可以把教师知识分为普通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和个人实践知识等几个方面。有关专家认为,幼儿教师理想的素质结构应由普通素养(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态度(教育信念方面和教育态度方面)和人格特质(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情绪稳定、性情开朗,仪态端庄、举止优雅,幽默风趣、谈笑风生,好学进取,思考敏捷、行事果断,做事积极、有条有理,做事主动、认真负责,富有爱心、耐心细心,待人诚恳、亲切有善)等构成[4]。张博认为,理想的幼儿教师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高的教育能力,掌握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技术,高水平的活动设计能力,与幼儿进行高水平互动的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5]。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应具备相当水平的普通文化知识,这是教师维持正常教学和不断自我学习的基本前提。此外,幼儿教师还需要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有关幼儿发展的各类专门知识,需要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素养,还特别需要丰富的教学艺术、教育智慧以及熟练的互动策略和技能技巧。学科知识不仅要教给学生,而且在教育活动中与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可以一起应用,构成幼儿教师教育知识中的应用理论成分。

(三)完善教育技能,提高实施教育活动的能力

教育技能是建立在正确的教育观念、工作态度及丰富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所以,幼儿教师要熟练掌握并运用教育技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及身心和谐发展。”为此,广大幼儿教师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要坚持保教并重,把保育放在首位;要努力落实智育目标,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要培育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在美育实践中发展幼儿的美感和对美的表现能力。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幼儿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知识,转变教育观念,了解改革的形势;同时,要查找自身教育技能中存在的不足,明确教育技能提高的主攻方向,要苦练基本功,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幼儿园工作规程》重新定位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幼儿园教学已从传统意义上狭义的“上课”变为广义的“教育活动”,并要求教育活动要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因此,教师的教育活动能力就扩大了,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多样的,它主要由调控教育过程的能力、选用组织形式的能力、与幼儿沟通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反思教育活动的能力等构建而成[6]。为此,广大幼儿教师要善于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善于观察,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善于沟通,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善于应变,灵活控制教育过程;善于反思,努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四)开展教育科研,增强教学反思性实践能力

幼儿教育科研不同于专职人员所从事的研究活动,它是一种准教育研究。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实用性、广泛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等特点[7]。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广大幼儿教师要不断增强幼儿教育科研的意识,要充分认识到不会搞科研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掌握幼儿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掌握如何选题、怎样查阅文献资料、如何整理分析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要积极倡导“行动研究”,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观察、修改、再行动的循环通路,不断激发幼儿教师的专业反省,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

善于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指有意识地努力去发现我们所做的事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特定联结。具体是指“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8]。“反思性教学”指的是“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9]。一般说来,反思性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密切关注幼儿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对自己的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等随时保持意识的认识和反省,能够敏感地意识到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存在的问题,并迅速分析所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法与策略,活动结束时,能及时、自觉地反思,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教育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状况,找出教育活动中适宜的行为,分析自己在教育过程中不适宜的行为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力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下一活动前,教师将制定合适的计划,采取恰当的策略与方法,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教师的个人反思或集体反思,可以发现个人或集体的优缺点,拓宽专业视野,激发追求、超越的动机,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五)促进幼儿教师与他人合作

幼儿的成长是多种关系整合的结果,或者说儿童是在关系中成长的。幼儿教师实际上生活在一个人际交往群体中,她必须具有合作的品格,要善于与幼儿合作、与同事合作、与家长和家庭合作、与社会机构合作。《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此,幼儿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幼儿教育活动质量的提高。

(六)让幼儿教师学会终身学习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把“学会学习”列为未来教育四大支柱。即学会认识,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既是终身教育观念形成的标志,也是终身教育实现的条件。因此,学会学习是教师终身教育观念形成与实现的保证。幼儿教师和社会所有其他成员一样,一劳永逸获取知识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在学习化社会里,幼儿教师的生存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为此,幼儿教师应唤起自身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习的动机,努力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学会自学,建构全方位的、多种形式的、周延广阔的终身学习体系,使教师的专业学习成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

[1][4]李 辉.幼教改革对幼儿教师现有素质结构的冲击及有关政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4,(5):48-49.

[2]NAEYC.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arly Childhoo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1993.11.

[3]蔡其勇.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3,(8):47.

[5]张 博.我心目中理想的幼儿教师[J].学前教育研究,2003,(9):48-49.

[6]林 菁.提高幼儿教师实施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J].教育评论,2003,(2):73-74.

[7]罗志慧.浅谈现代幼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8.

[8]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7.

[9]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79.

K indergarten Reform an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K indergarteners

CAIQi-yo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8100,China)

As one of the subjects in preschool education,kindergarteners get command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whole education.To adapt to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kindergarteners should establish the correct view of education,view of children and noble professional ethics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qualities as well as professional skills;they should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and levels of their ow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ctivities;they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constantly retrospect their ow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o improve their reflective practice;they shoul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cooperate with others,and to learn life-long study to promote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eschool education;feacher educafion;teacher's profecsional development

G61

A

1674-3652(2011)04-0046-04

2011-05-25

蔡其勇(1965- ),男,四川武胜人,教育学博士,长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何 来]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幼儿专业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