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动我国综合国力提升
2011-08-15孙淑华郑齐心
吴 笛,孙淑华,郑齐心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 吉林 长春 130022;长春市五十六中学,吉林 长春 130022;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信息技术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22)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动我国综合国力提升
吴 笛1,孙淑华2,郑齐心3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 吉林 长春 130022;长春市五十六中学,吉林 长春 130022;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信息技术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22)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原创技术的规模和质量,大量掌握核心技术,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还存在着体制和机制的约束,各层面的认识没有高度统一,这使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缓慢,同时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直接影响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要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自主创新的突破口;更加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努力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依据主导性产业选择理论明确自主创新的重点产业。
自主创新;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支撑;综合国力提升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也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需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更面临着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改善民生和社会保障的重大使命。为了完成未来中国发展的使命,我们必须加快自主创新,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一、自主创新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增强国力之基
(一)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要求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加强自主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而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有科技做支撑。同时,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提升服务业的水平,要达到这一目标,唯一的可行之路就是尽早尽快地将我国的创新能力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各方面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达到均值的8%,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等等。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累积了大量的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还不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十分突出,特别是过于偏重经济发展的数量,而忽视质量及效益的提高。
在资源、能源方面,2010年全年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量有所降低,而新兴国家能源消耗量在继续增长。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能源消耗量排名第一的国家,印度超过俄罗斯排名第三。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的能源消耗量翻了一番,印度与同期相比也增长了50%。全球蕴藏的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消耗巨大,预计在四五十年之后就会枯竭。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该趋势将在未来几十年愈演愈烈。因此,在资源、能源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意识到,现在必须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加以改变,否则资源和能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将进一步扩大。
当今世界,人们对科技创新越来越重视,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把科学技术看做第四产业,现在有许多企业对新的科技成果十分感兴趣,当这些技术还在研究阶段,企业就开始暗中较劲,为了得到先进的技术使出了全身的解数,这一现象值得中国企业的关注,究其原因就在于新的技术可以创造出超出人们想象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贡献率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七八十左右,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是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的。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创新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
自1978年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中国的改革首先在科技、教育领域展开,我们十分渴望拥有核心技术,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得民心。然而,要想得到核心技术,需要巨大的投入。这对于刚刚改革起步的中国来说,财力匮乏,各方面条件还不具备,只有走引进技术、市场换技术、资本运作的道路求得核心技术。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严酷的现实也促使中国人清醒地认识到,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迅速占领科技的制高点,最终还必须靠自主创新。
历史上,我们曾经在获得核心技术方面付出过艰辛的努力,尝试着破解这一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但实践告诉我们,下面的努力都没有取得较大的成功。
首先,我们走了一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之路。通过引进国外资金在中国设厂或者共同进行合资经营,目的是为了消化、吸收和掌握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核心技术。事实证明,这一目标我们并没有很好地达到,国外的技术进入到中国,但没有转化成我们自己的技术,更没有在此基础上促进我们技术的改造和成长,更谈不上原创技术了。如我们引进的国外样机及技术大多数都处于市场衰退期,过不了几年,此技术被迫淘汰,只得再花大价钱引进更新的技术,技术虽然得到了,却总是落后于人,受制于人。
其次,我们尝试了利用中国的广大市场换取国外先进技术的办法。这种提法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为了发展汽车工业,我们提出了技术与贸易相结合的理念。在那个时期,中国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对汽车的需求呈增长态势,国家外贸部进口了一批轿车和卡车。这引起了许多汽车界人士的反思,他们提出能不能在进口国外汽车的同时,能和外国汽车企业进行谈判,把他们当时较为先进的技术一同引进到中国,这有利于改善我们技术水平低下的状况,能迅速提高我们对整车的制造及研发水平。中央对此事极为重视,先后在轻卡及奥迪项目上进行了试验,这是我国用市场换取技术的开端。后来,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前来中国设厂的国外企业逐步增加,我们开始了国产化生产的历史。因为我们知道在先进制造业方面,中国必须有自己的品牌企业,在同国外合作时,必须遵循双赢的原则,我们让出了国内市场,目的是为了得到西方核心的技术及应得的经济效益。事实上,这种做法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最突出的表现在汽车行业,每当我们与国外企业谈项目合作时,我们一旦提出共同研究开发、共同享受成果,大部分都被外国企业所拒绝。同时,我们在技术方面还缺乏人才,有些技术我们难以真正地了解和掌握。应当承认,我们在引进消化吸收方面和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因此,市场换技术这条路走起来是相当艰难的。
最后,我们又尝试了资本运作这条途径。当前两条路行不通的时候,我们又想到资本运作的方式。资本运作又称资本经营,是中国大陆企业界创造的概念,它是指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利用资本市场买卖企业和资产而赚钱的经营活动,也是一种以小变大、以无生有的诀窍和手段。但实际上,这也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发达国家对新技术设置层层壁垒,往往使我们的收购活动连连碰壁。
通过上述三种方式的努力,我们没有得到国外的先进技术,我们要不来、买不来、更换不来。因而转变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抢占科技的制高点,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必须坚持自主创新。
历史证明,凡是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技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是不会向发展中国家出售的,无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感情如何升温,历史如何源远流长,这种先进技术的转让都不可能实现。要想在世界立足,中国这样的大国必须搞原创技术,在关键的领域掌握世界先进的技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也才能有更多的话语权,才能为世界未来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引领经济发展的走向,是未来国家之间竞争的基本动力,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而且是引领经济发展方向的强大推动力。
二、我国自主创新的环境因素分析
(一)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的有利因素分析
首先,在各级政府层面上,逐步统一了对自主创新主体的认识。对自主创新的评价,理论界的争论比较大,大体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市场主导、企业主导”为特点,北派则以“政府主导、国家战略、依靠科研院所进行攻坚”为特点。南派代表以朗咸平教授为主,郎教授主推市场主导、企业为主的理念,他认为在中国真正符合高科技标准的企业几乎不存在,也就是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纯度值得怀疑,言外之意是我国的自主创新处于弱势地位,基本上是受制于人。以政协委员金心异为代表的反对派提出了与郎咸平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我国已经拥有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并且在某些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中央从三个方面解决自主创新的主体问题:其一,认可“南派”的办法,鼓励市场化的高新技术大企业争取在全球获得竞争力;其二,修正“北派”的做法,使其与市场结合得更紧密一些,尤其是科研机构、大学的资金获得,会用更市场化的资金配置方法;其三,效法美国,将中国相对领先的军工技术民营化,或与民间产业结合起来,这是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办法,既刺激科技产业进步,又刺激军事技术进步。
其次,进一步明确了世界各国的竞争本质上是原创技术的博弈。自从施振荣发明了微笑曲线,企业界就有了一个共识,在微笑曲线的两端,是附加值含量最大的领域,这个区域也是企业间竞争最为惨烈的区域,谁能赢得这个区域的优势,企业就会为国家创造更大的财富,国家的综合国力就会得到迅速的提升。企业如何会得到竞争的优势呢?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原创技术水平,从管理学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由于技术的作用,这个周期呈现出越来越短的迹象,普通的产品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在信息产业中,某些品牌的手机不足一个月就要推出新的版本,这个原因在于企业有雄厚的技术积累,有高超的市场掌控能力,有超前思维的创新团队,也有政府大力的财政支持及原创基金的赞助体制,这些原因使得企业极易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延长自己的生命周期,始终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掌握着原创技术的领先优势。当一个国家拥有大量这样的企业,这个国家整体的竞争优势就会很快地显现出来,国家的综合国力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竞争的本质是原创技术博弈的思想,有利于加快我国企业推进自主创新。
再次,不断增加中央及地方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到“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2.5%以上”。各地方政府在自主创新方面也加大了投入。比如北京、深圳、上海这样的城市,纷纷宣称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到了其工业总产值的1/ 3甚至更多。在企业层面上,研发投入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例如,中兴通讯技术研发支出已占到总收人的13%,这个比例已经居于全球前列,并在不同时期创造了多项业界第一:全球最大的GSM短信中心,国内最大的CDMA短消息中心,亚洲最大转发能力的短信互通网关等。华为2010年研发投入133亿元,研发人员占比46%,一个众所周知的数据是,华为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不低于销售收入的10%,连续6年夺得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第一,连续3年占据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第一。目前华为将在印度建造新工厂,计划投资3—5亿美元,这都得益于华为研发力度的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科研院所层面上,高等学校正在培育新的创新体系。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北大、清华、南京大学等都积极与企业联系,并有一系列的研发项目。
(二)现阶段推进自主创新面临的不利因素分析
首先,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变化不利于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目前,后发展地区正面临着能源、原材料、土地等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已经过去,出现了所谓的刘易斯拐点,这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的事业中来。由于中央加大了对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政策力度,特别是最近准备开征环保税,企业的成本在未来呈现上涨的态势,这更加重了小微企业创新的成本,而在我国小微企业是最具有创新能力的。
其次,落后的产业结构不利于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为了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首先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低端技术产业,这样的产业结构使我们丧失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好时机,这块阵地一直被发达国家占据。现在我们想迎头赶上,却又面临着巨大的阻碍,我们没有形成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同时加上西方国家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使我们目前难以有效地取得竞争优势。
再次,匮乏的资金现状不利于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背景:为了控制居高不下的CPI,继续实行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这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不得不举借高利贷,导致资金链十分脆弱,致使许多企业主、投资商跑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还要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步伐,资金从何而出,是一个大的问题。好在中央已经开始解决这一问题,但能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机制和体制,尚有待观察。就目前的整个资本市场的状况来看,抽血行为的扩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这为我国的自主创新埋下了隐患,将影响整个综合国力的提升。
三、如何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动综合国力提升
(一)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自主创新的突破口,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
如何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模式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目前,我们应当着力于给企业松绑,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他们是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建议国家设立类似于欧盟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鼓励这些企业在研发上加大投入,特别是关系民生的领域,要做企业的后盾,在财政、税收及科技人员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同时要充分调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积极性,给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造与他们合作的平台,使得大量的有利民生发展、市场前景看好的创新型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在这方面长春市的做法值得借鉴。长春市在自主创新方面提出的组建“四位一体”战略联盟值得实践,即建立“政府、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科研院所、开发区”四位一体创新驱动战略联盟,这种新的提法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成效,适合后发展地区继续探索。
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调动起生产主体、研发机构的积极性,就是要把科技创新的各种要素进行重新配置,发挥要素的集聚效能,提高自主创新的质量与水平。同时,这种体制的改革也要唤起全民创新的热情,搭建起供给与需求灵活而有效的信息通道,使我国的自主创新态势得到实质性的转变。
(二)更加重视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
首先,强化外部引进政策。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我们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是人才的缺乏,如何盘活海外人才,为我所用,是地方各级政府当下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海外人才有为国效力的热情,如果我们有优惠的政策措施,有完善的配套举措,是完全可以吸引各类创新型人才为我所用的。因此,我国应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群体,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软硬环境,建立起崇尚科学创新的氛围,为海外人才提供更宽广的创新舞台。
其次,加大国内人才培养力度。加快领军人才的培养,提高领军人才和科技人员的各种待遇,建议将他们的工资待遇提高至人均水平的5倍左右,同时在居住条件方面无偿提供廉租房,解决家属及子女问题,把这些人才的待遇提高到让全社会羡慕的水平,同时,也让民众知道他们是值得拥有这样的待遇的。只有如此,才能推进国内自己培养人才的力度。同时,要进一步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把培养实用型人才做为教育改革的先导性指标。要鼓励孩子们拥有敢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要敢于争论,善于讨论、总结,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在教育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要使家长们成为孩子创新的启蒙老师。在全社会要大力提倡创新精神,多树立袁隆平这样创新的模范。
同时,还要注意大力发展民办大学教育。大力兴办民办大学教育的好处在于,钱是自己的,权责明确,要干好,就要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就要在办学的理念上有新的创举,就必须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这条路如果走通了,有了赚钱效应,民间的资金就会紧随跟上,楼市的问题自然就缓解了,更对我国的原创技术发展有利。
(三)努力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
第一,要培养中国人的亮剑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民族,如果我们的民族精神能够得到彻底的释放,我们的创新将开辟出新的天地。在教育方面,要树立起企业的自信心,不能让我们的企业盲目地崇洋媚外,要善于和敢于向权威挑战,打破外国企业垄断中国技术市场的图谋;在实践方面,应大力宣扬我们在高速铁路、水利建设、核能发展、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提振起我们创新的热情,将创新的氛围渲染得更加浓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中国人的亮剑精神,才能营造出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第二,要学会宽容失败。现阶段企业与企业家害怕失败,社会也缺少对失败的宽容,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创新。因此在科技创新方面,应当建立一定的创新资金,风险应逐步由社会和国家承担,对创新失利者给予一定的补偿,这种机制应当尽快探索并加以利用。
第三,要克服创新过程中传统观念的束缚。目前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传统的理念,主要表现为:对待失败不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为创新不需要高尖人才,懂得一定的专业知识的人均可搞创新;在创新过程中掺杂着机会主义倾向,存在着侥幸的心理;在团队创新中,不肯承担责任,特别是某些企业的科研组织存在着行政干部领导专业人员的现象;也有英雄主义作风,不配合团队,单兵作战,急于求成等。受到这些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我们的创新遇到重大的阻碍。
第四,创新与管理要同步提高。在现行的制度方面,我们一直鼓励成果的早日孵化,只要出成果就不看过程,长此以往,大量的科研成果就很难转化为生产力,这就要求我国要加快建立起成果转化的平台,使得生产部门能够较快地得到最新的专利成果,将这些成果迅速地转化成现实的商品,取得最大的收益。在管理方面应当强调创新管理,吸取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调动起创新者、应用者及管理者的积极性。
第五,尽快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鼓励机制。这一点在民营企业中能够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但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却遇到层层阻力,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垄断的成分太多,他们不用创新就可以得到较高的垄断利润,这导致了市场竞争乏力,居民的消费倾向降低,抵触情绪增强,长远看,不利于市场的发展,为进一步创新人为地设置障碍。因些,对国有企业要有新的创新鼓励机制安排,从而营造各种所有制企业创新热潮。
(四)依据主导性产业选择理论明确自主创新的重点产业,从而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
目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自主创新方面获得了较好的经验,发展势头良好,但经济落后地区在自主创新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建议经济落后地区在自主创新时应当定位在少数行业的某一方面,以少数优势骨干企业为主力。同时,在技术选择和技术路线上,不是跟着先发国家的外需走,而是跟着中国的内需走,在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中选择技术,在人民的衣食住行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在产业选择上,也不是为先发国家的新兴产业配套,而是立足优势、扬长避短,形成高端产业。面向内需与面向未来并不矛盾,未来不在别的地方,就在内需里,离开内需没有未来。
F403.6
A
1008-8466(2011)06-0047-05
2011-09-15
吴笛(1967— ),男,吉林白山人,中共长春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孙淑华(1967— ),女,吉林农安人,长春市五十六中学教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郑齐心(1969— ),男,中共长春市委党校信息技术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子政务的研究。
解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