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
2011-08-15朱哲恒
朱哲恒
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
朱哲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思想理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最新成就。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实践性、时代性、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决定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大众化。全球化语境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应更具辩证性,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有所为,才有所位”。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应准确把握世界的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应准确把握中国的时代方位,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应准确把握大众的时代需求。
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
一、何谓?何为?何位?——全球化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是知识还是智慧
知识是日常生活里的中心组成部分,但知识的确切定义仍然是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有着极大兴趣的话题。通常认为,知识必须具备三个特征:被证实的(justified)、真的(true)和被相信的(believed)。知识是:(1)经验累积的纪录;(2)事实组织的系统化;(3)对事实的理解;(4)一种理解的行为或状态;(5)人的已知和未知。①维基百科中文网站:http://zh.wikipedia.org/zh-cn/%E7%9F%A5%E8%AF%86。由上述可知,知识是抽象的,是借由某种形式呈现以传达概念。由此可知,知识就是经由前人的经验累积形成的。作为对前人的经验的积累,马克思主义应归为一系列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良的文化遗产,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英法幻想社会主义而建立的簇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已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汲取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内核而抛弃其唯心主义,汲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抛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视角,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他们使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要领钻研人类社会历史,同时批判地继承法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雅·梯叶里、弗·米涅等人的阶级斗争思想,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他们从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著作中汲取劳动价值论而抛弃其掩盖资本剥削的理论,发觉剩余价值剥削的秘密,建立了无产阶级经济学。从1842年起他们钻研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的幻想社会主义学说。从1843年起分别在英国、法国参加工人运动,经过亲身实践转向工人阶级态度,并从幻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动揭露和对将来理想社会的天赋猜测中汲取辩证要素而抛弃其唯心史观和幻想部分,建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智慧,指思考分析、通情达理或寻求真理的能力,它和智力、聪明不同,智慧更重视人生哲学上的能力。我们究竟是把马克思主义仅仅视为一种解释历史的知识,还是当作一种认识未知、指导实践的智慧?借用一个佛教术语,这是一个如何“转识成智”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的知识转化成思考分析问题的智慧。这也是冯契先生的“智慧论”所告诉我们的“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决不能只是提供一种现成知识的传授,而更应该是智慧的开启。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正在于此,它能提供一种人类应对各种挑战所需要的大智慧。②见章仁彪《马克思的真正魅力在于提供“大智慧”》,2006年4月29日在华东师大召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上的发言。http://news.tongji.edu.cn/show.aspx?cid=16&id=14235。
(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还是意识形态
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9理论本身的彻底性、真理性是其具有说服力的基础。应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科学,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马克思热”、“资本论热”的再度升温,再次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发展仍然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仍然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人类宝贵的知识成果和精神财富。有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归结为三点:首先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其次是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变革世界的科学方法。它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我们观察世界、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是我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南。再次是马克思主义所表现出的科学精神,即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它总能追随历史演进的脉络和足迹,与时俱进,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创新,因而它总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适时地回答时代进步提出的新课题。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善于批判地吸收人类文明发展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伴随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变革和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不断进行理论的创新。
另一方面,不容回避的是马克思主义早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所有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阐释,不管持的是意识形态的中性含义还是否定含义,不管所谓的意识形态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思想,无一不宣称自己的理论或思想是理性的、科学的,深信自己的理论是无懈可击的、永远正确的、惟一的绝对真理,而对手或批判对象的理论则是虚假的、片面的、歪曲的。这种以理性与科学自居的、对自己理论的非批判、非反思态度贯穿于意识形态概念的“开端”与“终结”,也成就了意识形态“生于理性,死于谬误”的悲壮历程。在特拉西那里,意识形态是对偏见、谬误、迷信与假象进行纠正与克服的科学,因此特拉西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等于理性。[2]158而拿破仑则将意识形态等同于偏见与谬误本身,等同于对真相的遮蔽。马克思最初也是从拿破仑的贬义用法来理解、运用意识形态概念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意识形态直接等同于自己所要批判的对象——“德意志意识形态”,包括当时德国唯心主义的虚假的意识、思想体系,即“以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最近的德国哲学和以其不同的先知为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3]272但马克思又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3从今天看来,马克思成就了现代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意识形态,但他自己却宣称意识形态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虚假的,因为马克思从来没有说自己的理论是意识形态。而列宁则把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描述性概念完全将其中性化,然后直接将科学与意识形态联系起来作为一个词组来运用。列宁首先将当代社会的意识形态一分为二,即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然后宣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虚假的、歪曲的意识形态,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则是科学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地位自列宁始便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导型的社会意识。不仅社会主义国家,而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都要竭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作为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超党性”的虚伪态度,它公开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服务的,明确宣布要把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最终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当然有人提出,应该消解、废除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或“国家哲学”,宣布“马克思主义只是诸多学说中的一种”,马克思主义不应占主导地位;还有人把马克思主义分割为所谓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想方法和社会科学有它的地位”,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意识形态。①央视网《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http://news.cctv.com/china/20090415/108305.shtml。这些抛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色彩的看法,同时不可避免地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三)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性还是当代性
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历史性和当代性的关系中,现实性往往被“悬搁”起来。因为当代性是历史与现实相互统一展示出来的意义与价值,离开历史性来谈当代性,当代性就失去了自己的“根”和内在根据,当代性的阐述甚至是不可能的。旧唯物主义总是离开历史性来理解现实、经验和事实。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之所以始终未能跳出旧唯物主义窠臼,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不懂历史。马克思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4]而唯心主义则相反,总是离开现实性片面地理解历史性。施蒂纳从“惟一者”、“现实的个人”出发,但是人在这里只是一个利己主义者的人的概念。他在精神世界中虚构了人的历史,把人的当代现实性完全淹没在所谓的人的概念之中。按照唯心主义的逻辑,人的观念就是现实的人,物的观念就是物本身。因此,现实的人是非人,现实的石头是非石头。其实恰好相反,人的观念不是现实的人,物的观念不是物本身,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论题。因此,马克思说:“德国人习惯于用‘历史’和‘历史的’这些字眼随心所欲地想象,但就是不涉及现实。”[4]78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可以说是历史的,但并非都是现实的。我们面对的事物,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总体中,才会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表现为某种特定的事物。马克思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是在一定的关系下,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1]334同样是市场经济体制,由市场经济本身引发的现象可能是一样的,但由于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的总体中,其性质却完全不同。事实及其相互联系的内部结构本质是历史的,只有在一定的历史关系中,黑人才是奴隶,机器才成为资本。卢卡奇说:“只有在这种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对事实的认识才能成为对现实的认识。”[5]56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3这就是说,现实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前提的积极的生成,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与现实性进行辩证思考。一方面,不能离开现实的历史性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因为现实的历史性说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另一方面,不能撇开历史的现实性去抽象地议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因为历史的现实性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二、全球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从根本上说首先是时代化的。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核心看,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是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的解放的科学理论和纲领体系。以人为本——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根本点。马克思把他的整个有关人的解放的革命学说概括为三个:“我所加上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一)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三)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4]547三个新贡献揭示和概括了人类解放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揭示和概括了人类解放的革命纲领和时代主题,揭示和概括了人类的解放要依次经历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三个革命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根据人的解放的这三个革命的依次发生环环相扣的历史进程,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实践和历史性发展。有学者据此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分为三个类型:一是思想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二是政治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三是社会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这三个时代化的基本类型的代表分别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
今天,我们讨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不能也不应该忽略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戴维·麦克莱伦认为全球化的三个主要特征是:世界金融市场的交易量增加;全球贸易的增加和一体化;人们生活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和压缩。[6]9其实,在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就洞察到了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全球化议题:“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27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使用过“全球化”这一概念,但却在他们自己的时代,不仅敏锐地捕捉和察觉到了在当代被称为全球化图景的种种现象,而且指出了隐藏在这一概念背后的驱动力,还预见到了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马克思恩格斯的天才预测以及与今日全球化的暗合,得到了世界范围内许多学者的击节赞叹。正像美国学者约·卡西迪所指出的:马克思“写下了关于全球化、不平等、政治腐败、垄断化、技术进步、高雅化的衰落、现代生活的萎靡不振的性质等动人的段落。现代经济学家们又碰到了这些问题。他们有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步马克思的后尘”。[7]3在当代的全球化话语中,马克思主义一直是在场的,其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具有某种契合性。布热津斯基也承认:“共产主义对于头脑简单和头脑复杂的人都同样具有吸引力:每一种人都会从它那里获得一种方向感,一种满意的解释和一种道义的自信。”[8]3在全球化所导引的这个更加紧密和相互依存的世界上,马克思事实上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共赢共存的全球化理论框架。德国学者乌尔利希·贝克的充满了辩证法光辉的话:“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年以后,马克思主义分析的胜利和失败变得几乎没有区别。人们甚至可以说,这个失败简直就像胜利一样:马克思成为多余的了,因为所有人都在谈论没有马克思的马克思,全球化就是没有马克思的资本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代名词。”[9]113
马克思主义预见到全球时代的来临,并为全球化的到来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因应思路,但当今的全球化的现实图景却是再天才的预言家在一百多年前也无法想象的。全球化的现实时代变迁也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绝对贫困化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工人阶级无祖国”的命题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呼吁。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任何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但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一矛盾运动又超越了一国的地域性限制,在世界范围内相互作用: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论断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等等。[10]8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必然包含对这些挑战的准备或应对。就当前来说,其核心命题应是对全球性问题的应对,特别是回应当代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全球性金融危机,使“马克思的幽灵”再次显形,全球性的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则为“生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生长点;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也需要从“向世界输出革命”的嬗变中成为世界交往的自由选择和自然需要。[11]77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便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中国化”最初旨在把从欧洲传播到中国来的马克思主义,“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变成中国的东西,即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内涵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或精髓即立场、观点、方法,带上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以便于武装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从而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开花、结果;还应指从中国国情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创造新理论、提出新观点、拿出新办法,来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中发生的新矛盾、新问题,以便既将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崭新的内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既证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成功,也进一步诠释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只能依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需要有新的内涵、新的气象。如果粗略地将马克主义中国化在革命年代和建设初期是处理“世界与中国的关系的问题”(China and the world),改革开放30年主要是处理“中国走向世界的问题”(China into the world),那么当下的视角则应更多地体现“世界中的中国”(China in the world)。我们既要关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适应性,也要关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协调性,增进与外部世界的对话与沟通。全球化条件下,任何国家的社会问题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外溢”或者“扩散”到全球,比如人口流动、环境污染、犯罪、传染病等社会问题不可能完全被控制在一国疆域之内。中国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包括至少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中国成为世界社会形成的推动力量,中国承担起更大的全球社会责任,为“全球公共产品”做出更多贡献;另一方面,中国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将有可能演变成外部世界关注和担心的全球问题。融入全球化使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具有“同质性”,使中国能够同世界建立普遍联系,分享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机遇,学习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使中国的发展成为世界发展进步的组成部分和强大推动力。坚持中国“特色道路”,“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选择了社会主义以后所萌发的强大生命力,而且显示出各国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走具有本国特色的多样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成功可能性”,[12]93这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意义所在。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在中国语境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就成为一个急迫的时代课题。在日常生活世界,要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成为我们每一个理论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性到具体化、由学术性到通俗化、由少数领袖人物的理念到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由显在的意识形态要求到隐性化的过程,即达到为大众认同、理解与吸纳并转化为行动的指南,从而具有话语权。在中国革命和改革的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问题,也即是说,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继续展现真理的光芒,就必须进一步大众化。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大众是实践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只有落实到人民大众的实践中去,科学理论只有武装群众,掌握群众,才能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才能取得现实的成果。同样,我们的伟大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大众确实消化和理解了这种科学理论,并转化为投身革命和改革的内在动力时,我们的奋斗目标才会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语言”应当转换成“生活语言”,“权力话语”也应当转变为“大众话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正是在这种“大众化”与“化大众”互动中展开其历史进程,并对中国社会产生日渐深刻影响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社会及人民大众的需要的内在契合,使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成为可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内在接应力量、实践基础和社会平台。
在当今多元化思潮的激荡下,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涉及到一个“话语权”,或曰“软实力”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并不能依赖于国家政权力量的法律条文保证的合法性,其更深层的合法性在于其理论本身的合理性、彻底性和正当性、正义性。“信仰”是无法强制的,思想的自由是任何物质力量所不能羁押得了的。但是,“理论只要彻底,就能征服人”。
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结合在一起,强调“三化”的整体性。这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思想理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最新成就。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实践性、时代性、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决定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大众化。全球化话语中,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发展应准确把握世界的发展潮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应准确把握中国的时代方位,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应准确把握大众的时代需求。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劲松.意识形态与现代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9,(1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英]戴维·麦克莱伦.全球化与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J].教学与研究,2005,(10).
[7]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8][美]布热津斯基.大失败[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9][德]乌尔利希·贝克.全球政治与全球治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
[10]徐艳玲.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生长点[J].理论学刊,2006,(9).
[11]郭树勇.民族主义、国际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2).
[12]孙建社.全球化、多样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5).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Globalization Context
ZHU Zhe-heng
To propose the Marxism’s localization,modern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i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for our party to summarize the theory-building scientifically and is the latest achievement of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Marxism’s character.Marxism is the unity of practicalness,morden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which determines that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should go with the modern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In the globalization context,we should interpret Marxism more dialectically and realize that“to be valuable something,only work”.To develop Marxism in China should grasp accurately the current of times,the place of China in global and the people’s modern needs.
Marxism;globalization;modernization;localization in China;popularization
A81
A
1673-8616(2011)03-0018-05
2011-03-31
朱哲恒,同济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92)。
[责任编辑:潘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