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竞赛为龙头创建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训基地
2011-08-15张凤仙
张凤仙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以学科竞赛为龙头创建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训基地
张凤仙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一直以来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大学生学科竞赛有着常规教学不可比拟的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通过以学科竞赛为龙头,创建培养应用型人才基地的实践,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学科竞赛;应用型人才实训基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从2000年开始,我国教育大发展,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起步,因而由私人投资承办了不少的独立学院。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大约有300多所,这无疑是对高等教育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些院校在建校初期,大多数依附于某所公办高校为母体,因而管理模式、培养目标、任课教师都来源于母体高校。经过几年的创建,各独立学院逐渐结合自己的特点,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吉林省的独立学院创建于2000年,经过近十年实践,已明确了培养目标定位和学校发展方向问题,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具有明显特色的独立学院,培养具有较强应用型能力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学科竞赛的重要性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一直是独立学院探讨研究的中心课题。
基于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重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较高层次优秀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大学生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一,学科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优良的学风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刻苦学习、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其二,学科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其三,学科竞赛活动是学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学科竞赛是一项很好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践活动,通过学科竞赛活动,可以使学生视野更广,知识面更宽。
二、学科竞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平台
独立学院生源是统招本科中第三批次,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一本、二本的学生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从小学、中学、高中一直在学校里读书,从未接触过实践,要说动手,也就是在实验室里做过一些验证性的实验,从而决定他们的动手能力是不强的。面对这样的学生,要培养他们成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探索符合生源特点的教学模式。
2004年,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首次参加了吉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由于指导教师不够,仅参加了三支队伍。在参赛过程中,学生们边干边实践,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翻书本,问老师,经过几天的奋战,其中一支队伍获得了省一等奖的好成绩,其他两队也获得了成功参赛奖。
这次参赛活动,使学院领导和教师们认识到,要实现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学科竞赛活动是一条可行之路,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因此学院把参加各类学科的大赛,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凡是对学生有利的赛事,学校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陆续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对参赛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对参赛学生的费用予以一定的资助;对参赛获奖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予以一定的奖励。学生参赛的积极性愈来愈高涨。目前学院参加的赛事有20余种,参与的学生上千人次,并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通过历届大赛,使参赛学生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增长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干,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与此同时也为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积累了经验。
通过近几年来各类学科竞赛的开展,以及实际参赛同学获奖后在考研和就业方面受益的实例,在学生中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学生在入学后,很快就从学长那里知晓各种赛事,并很早投入精力学习和准备。目前大二学生中积极准备、努力学习、跃跃欲试准备参赛的学生不乏其人,大三学生为参赛放弃寒暑假积极备战,大四学生在毕业设计中以竞赛题目为毕业设计课题的比比皆是。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刻苦学习、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以学科竞赛为龙头,创建培养应用型人才实验基地的实践
学科竞赛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稳定的实践基地是深入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的重要支撑条件。参加学科竞赛,毕竟是少数学生才有的机会,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使他们都能获得参加实践的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为此,学院制定了构建实训基地方案,也就是创造条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除了完成理论上的验证实验,更加强调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使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更加紧密联系实际。
整合实验室,把分散的进行集中。通过科技活动型、自选实验项目型和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型等多种项目形式向学生开放,并覆盖到全校学生,为学生自选实验、自拟科技活动课题和参加科学研究等提供有利条件。几年来已建立了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创新实验室,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创新、竞赛、服务和咨询等实践活动。如光电信息学院把现有六十多个实验室,重新进行了整合、扩充,建成了八个实训基地(金工实习工厂、光电科学实训中心、光电工程实训中心、电子工程实训中心、信息工程培训中心、机械工程实训中心、同声传译训练中心、油画创造中心),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在实训中心,学生可以做老师提供的实验题目,也可以做各类大赛的题目,也可以自选题目(在仪器设备满足的条件下)。如光电科学实训中心,根据不同的专业,提出了共性的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85个,在这些实验里又包含设计型、认知型、技能性、综合性等等。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兴趣选作。只要提前申请,实验室均可以安排。在这个实训中心,学生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所学知识得到实践和发挥。
几年来学校通过各类学科竞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趋向,对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创造充分的空间,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通过学科大赛、实训基地的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应用能力明显提高,拉近了他们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从而也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几年学生的就业率都达到了95%左右,达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四、搞好学科竞赛,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08年大学生竞赛资助项目的通知中指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竞赛平台,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很明显,国家就是通过各类竞赛来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人才,就要以人为本,为培养人创造各种条件搭建学科竞赛平台。然而,扩展空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尤其像独立学院这类的高校,各项资金都是由投资方投入,如果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为中国教育事业做贡献的崇高理想,是根本办不到的。
独立学院要加大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要加大对各类竞赛的支持。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还需制定《各类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除此之外,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独立学院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既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为了提高教师这两种能力,要鼓励教师在职读研究生,提高理论水平。同时,还可以派教师参加职业培训,使他们获得各种职业认证工程师资格,从而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成为双师型的教师。
通过几年来的学科竞赛建设,借助学科竞赛的示范性和导向效应,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各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促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倡导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通过开展学科竞赛,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出一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以学科竞赛为龙头,构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活动,还在实践中,将进一步深化,提高层次,形成规律,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日臻完善,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 李小鲁.反思与回归:大学根本任务的厘定[J].中国高等教育,2009(6).
[2] 陈景增.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G647
A
张凤仙(1948-),女,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及光电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