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公益性社团发展的困境和解决对策
2011-08-15卢榕炜
卢榕炜
(福建工程学院团委,福建福州,350108)
浅析高校公益性社团发展的困境和解决对策
卢榕炜
(福建工程学院团委,福建福州,350108)
高校公益性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拓了学生提升自我价值的新途径,开辟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平台,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近年来,高校公益社团蓬勃发展的同时,在社团活动开展的方式与动机、社团组织管理、参与社团活动的持续性、活动经费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是高校社团工作者的责任。
公益性社团;困境;对策
近年来,高校公益性社团日益增多,为广大青年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高校管理者应支持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营造大学生课外实践的良好环境,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因此以高校公益性社团为研究对象,浅析高校公益性社团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几点对策。
一、高校公益性社团的分类及作用
(一)高校公益性社团的分类
在我国,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指依法成立的、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的社会团体。“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是高校学生依据共同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以开展公益活动、服务社会为目的,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开展环境保护、义务植树、义务劳动、献血、文艺演出、法律咨询、卫生宣传、扶贫、支教、社会调查等社会公益服务活动”。近年来,公益性社团在校内外广受认可,所以社团数量日益增多,以下从几个方面对高校公益性社团进行分类:
按照公益专门化程度,可分为狭义的高校公益社团和广义的高校公益社团。狭义的公益社团是指直接服务对象是人的组织,如法律协会、心理健康协会;广义的公益社团不仅包括直接服务对象是人的社团,也包括所有具有公益内容的组织。本文主要研究广义的公益社团,即只要有开展直接帮助、服务某些人群常规活动的社团都属于广义的公益社团。
按照公益的形式,高校公益社团可以划分为心理辅导、法律援助、资源提供、精神服务以及成长互助等五种类型。心理辅导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工作的重要武器,福建各大高校都有类似心理健康协会的社团;法律援助类的社团,主要有法律协会、准律师协会等,这些协会在为学生维权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但校外的维权活动一般停留在法律知识普及宣传活动;资源提供类社团,可以提供实物、现金或者一种机会,以高校红十字协会为代表的爱心组织经常开展募捐等活动,筹集衣物,募集资金满足部分弱势人群的需要;精神服务类社团,是指通过义演、游戏及沟通交流等形式,为某一特殊人群带来精神上愉悦的社团;成长互助社团,是指一个社团里,所有成员通过交流讨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按照公益专业化程度,可分为专业公益社团和非专业公益社团。专业公益社团主要指社会工作者协会、心理健康协会、法律援助中心等,这些协会的会员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能够在正确的、特定的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灵活运用表达同理心、澄清、心理测量等专业技巧,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非专业公益社团则指由富有爱心、责任感但缺乏相应专业背景的学生构成的组织,例如闽江学院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各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社等。
(二)高校公益性社团的作用
高校公益性社会团体在提高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弘扬社会新风上承担着特殊功能,促使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中学习高尚的情操,逐渐增强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意识,培养美好的品格和情操。
二、当前高校公益社团发展存在的困境
其一,社团成员坚持参与公益活动的较少。当前公益杜团成员呈现年轻化趋势,绝大多数初入大学的大一学生热情高、责任强,本着真正关爱弱势群体、服务社会的初衷积极参与各种公益社团。公益型学生社团活动所具有的实践锻炼的功能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激发潜能的有效性与大学生的需求相契合,使得社团招新现场不少大学生踊跃报名。但招新过后,或参与一两次活动后,多数成员仅凭兴趣或有无时间决定是否参与活动,甚至有些成员突然“销声匿迹”,能够从一而终坚持参与社团活动的成员寥寥无几。铺天盖地的公益活动对多数学生来说仅仅是一种点缀,并没有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可见公益活动在宣传和营造氛围方面尚待提高。
其二,公益活动开展的方式与动机偏离方向。心理辅导、法律援助、资源提供、精神服务以及成长互助等是活动的主要方式,一般情况下,公益社团单独采取一种方式,有时也结合其中的两种或多种一起使用。但是,对部分曾受过高校社团帮助的对象的调查,发现当前大多数的公益社团基本上都还停留在“简单的给予”的活动开展方式,而不是“公益自助”,受助对象的实际受益不够显著。由于校际竞争、同一类型社团的竞争,甚至所有社团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剧,不少社团过分看重社团活动的社会影响力,疏忽了活动本身的意义,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考量“做什么”、“如何做”对服务对象更具有实际意义。
其三,一些社团组织管理薄弱,质量不高。作为一种群众组织形式,如果没有协调好,很有可能出现组织结构松散的问题。许多社团都没有及时做好活动评估和信息归档的工作,导致社团资料丢失严重,尤其是对每一场活动的书面总结,有时甚至活动的负责人都没有进行事后的活动评估,最终导致新一任负责人无法迅速适应工作,不得不从头开始摸索。公益型学生社团成立由系团委和校团委两级审批即可,审批缺乏严密的审核过程,因而社团的设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门槛;同时,一些社团以会员的多少论社团的成败,盲目地追求会员的数量,这导致了社团及其成员的数量在逐渐增多。但遗憾的是,多数公益型学生社团的质量并不高。
其四,从活动经费上看,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主要有三个来源:会费收入;学校拨款;社会赞助。但作为公益性社团,一般它不向会员另外收取会费,活动的经费来源只能来源于学校拨款及社会赞助。许多学校对公益性社团资金的投入十分有限,加上社团数量繁多,平均每个社团可以争取到的经费就更加不足了。另外,高校每年的文体活动颇多,这又无形中对公益社团争取赞助费用造成压力。资金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活动的规模、效果和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操作中,公益社团的运作成本往往被转嫁到公益社团的会员,尤其是社团负责人的身上。
三、解决高校公益性社团发展困境的相关对策
当前,高校公益杜团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其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公益社团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推动高校公益社团向更科学、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完善制度,营造有利于公益性活动发展的氛围
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公益性社团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体系,真正把大学生公益行动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首先,健全制度是社团规范化发展的保证。学生社团组织在强调灵活性与人本管理的同时,离不开制度规范。学校必须进一步完善社团成员培训制度、社团绩效考核制度、社团日常管理规范,应当不断改进公益社团成立审批、年度注册审核、导师跟踪指导、财务管理规范、重大活动申报等基本制度,同时也须积极探索,借鉴社会工作经验,形成“项目化运作”以及“全方位对外合作”等机制。其次,要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公益性活动的课程化建设,将公益性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要面向社会加强宣传,使其认识到学生公益性社团的社会作用,提高社会对学生公益性活动的认同度,提高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引导学生公益性社团向规范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另外,现实还出现部分社团开展活动功利性过强、片面追求媒体报道等社会影响,而忽视服务对象生活的实际改善。因此,公益社团必须融入“以人为本”、“公益自助”的新理念,充分认识到社团活动要服务于活动对象自身利益的提高。
(二)加强培训,引导教育,提高素质,提升公益社团的服务水平
目前,高校公益社团成员多数为富有热情的大学生,但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如社会工作、心理学、社会保障、社会公共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尚无太多人介入社团活动,尤其是社团管理层。为此,学校一方面可在现有公益性社团中选择有潜力的成员重点培养,定期举办社团干部培训班和社团干部论坛等,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将学生社团骨干作为学生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之中,引入竞争,推进民主,鼓励和倡导学生社团干部由会员直接选举产生,逐步形成社团干部评价、考核和合理流动的良性循环机制,使社团保持旺盛的吸引力与创造力。此外,社团中还应实行“导师跟踪制”,导师起到“督导”作用,用以负责指导公益活动的开展,从而不断提升社团的服务水平。
(三)加强外联,整合资源,寻求合作,拓展公益社团的发展空间
第一,校内资源整合,寻求学校政策支持,以社团联合会为中介,联合学校各部门、各学院的公益社团,共同构建校园公益文化,同时,学校应积极为公益社团提供必要的物力、场地、财力保障。第二,校际资源整合,寻求团省、市委的支持,借助高校青年志愿者联盟的平台,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走高校合作之路。建议仿照社会工作模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学校“购买服务”,即每年设立专项资金,按照活动项目的申报给予必要的、适当的资金支持。第三,高校公益社团合作应携手NGO,借鉴NGO在项目的组织和管理上、在会员的培训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成立公益基金会,通过开展支持公益事业公益社团活动资金的募捐等活动,号召校内外更多的热心公益的人士,为公益社团捐款。第四,探索校企合作之路,共同开展公益活动,这样企业能塑造美好形象,公益社团能获得充裕的活动经费,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学校应对支持公益活动的企业给予更优惠的宣传回报,一方面鼓励并规范学生社团寻求社会赞助行为,另一方面吸引公益企业资金的引入。此外,公益社团必须加强社团经费使用的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坚持财帐分离制度,严格审批报销制度。
(四)探索评估归档机制,丰富工作信息库
当前,公益社团的发展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原本社团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但由于社团负责人的更替,社团材料丢失严重,社团活动成功经验没能很好地传承下去,社团不仅没有实现“步步高升”,有时还“原地打转”,甚至走向衰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亟需抓紧两项工作:首先是例行评估,社团应当建立完善的评估体制,自觉将活动项目评估作为一项常规工作紧抓不懈,并分析活动经验得失,理清其中走过的弯路,指明最便捷的工作方法;其次是项目归档,将项目策划、评估结果、心得体会等所有社团活动资料在第一时间归档,由此方能更好地保证所有社团新人学有所依,学有所长,既缩短会员们的工作适应期,又可以尽量避免公益社团走弯路,从而不断推动高校公益社团健康发展。
[1] 刘松,刘颖,于情.谈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2] 潘翠兰.对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3] 田瑞良,游志青.企业赞助对大学课外活动推展之研究[J].学生事务,2004(6):45-56.
[4] 胡文娟,张志华.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发展的调查研究[J].传承,2009(7):94-95.
[5] 王占军.高校公益性学生社团的组织资源动员[J].复旦教育论坛,2008,6(1):26-29.
G647
A
卢榕炜(1970-),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共青团、高校党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