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本开新”的多维分析应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立体透视隐喻与思维的不可分割性
2011-08-15李爽
李爽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53)
“返本开新”的多维分析应用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立体透视隐喻与思维的不可分割性
李爽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53)
文章旨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的“返本”与“开新”对隐喻语言与思维进行多元分析,以隐喻研究的返本开新路径——通过“回到隐喻心理”,“重读隐喻语境”,进而“走近隐喻文化”,最终“走进隐喻认知”——基于世博语篇中的隐喻研究,从理论上论证隐喻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同时揭示隐喻与思维的不可分割性。
返本开新;隐喻;思维
据统计,人一生大约使用470万个新颖的隐喻,2140万个定型化的隐喻(刘振前,时小英,2002)。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大隐喻(Haase,1996)。隐喻之所以得到如此高度的重视,是因为它一方面在日常语言中居于中心地位,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体现了人所居住的世界的文化模式(Quinn,1991),是交流思想、认知、认识其他人的有力工具(Haase,1996;Ashton,1997;Wickman,1999)。德里达依据哲学文本中存在大量隐喻的既成事实,提出“隐喻是哲学的近邻”的著名论断。这对于开拓人们对隐喻的文化内涵的认识极具启发意义。
一、隐喻研究的返本开新路径界定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与语境密切相关的语言使用现象;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是一种心理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旨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的“返本”与“开新”对隐喻语言与思维进行多元分析,同时亦探讨隐喻研究的返本开新路径,进而揭示隐喻与思维的不可分割性。所谓“返本”,也就是通过“回到隐喻心理”,“重读隐喻语境”,进而“走近隐喻文化”,最终“走进隐喻认知”。我们要想真正“走进隐喻认知”,最重要的是要在把握完整性、抓住根本性的过程中“取到真经”,也就是寻找到真精神,即: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更重要的是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化密不可分,对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与把握。自然而然,“开新”就是指我们一方面要完整地、全面地关注对隐喻的那些原创性的文本。同时,我们更要从语言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出发,探讨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以寻找一种在言语习得中构建文化语境的可行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身临其境地回到隐喻使用的语境中。
二、返本开新与隐喻语言思维研究的关联性
处理好“返本”与“开新”的关系,在“取到真经”的基础上实现自我更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首先就要“返本”,也就是正本清源,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实现自我更新的前提。我们无论是继承、创新一种理论,还是否定、批判一种理论,首先都必须对这一理论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否则无论是继承、创新,还是否定、批判都将是没有根据、无的放矢、苍白无力的。当然,我们不是为了“返本”而“返本”,“返本”是为了“开新”,即实现自我更新。自我更新是要始终处于“返本”与“开新”的张力场中进行的。我们只有立足现实,在“返本”与“开新”的共时性合力下,与时俱进,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发展。
自我更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途径。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不断地进行批判性的反思,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体现,更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和永远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的需要。在马克思看来,“哲学并不是要求人们信仰它的结论,而只要求检验疑团”。当然检验疑团离不开哲学本身的自我更新。恩格斯也曾经明确地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而理论的发展也是离不开自我更新的。
正如人们对隐喻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地创新一样。长期以来,大家一直把隐喻看作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段。对隐喻的研究最早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他在“论修辞”中把隐喻定义为“将属于一事物的名称用来指另一事物”。隐喻也就一直被视为附属于语言之上的一种语言现象。随着语言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开始用语言学的理论来认识、研究隐喻,并提出了一系列解释隐喻现象的理论。至此,隐喻不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哲学、人类学、语言史以及儿童语言习得等领域的研究对象。隐喻之所以得到如此高度的重视,是因为它一方面在日常语言中居于中心地位,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体现了人所居住的世界的文化模式,是交流思想,认知、认识其他人的有利工具。因此说,隐喻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用隐喻化手段来表达思想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因为人类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所以,在不同的语言里隐喻也不一样。比如说,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汉英两种语言中的爱情隐喻也不一样。五月上海世博会曾为人们眼中的焦点,引来全世界人民无数关注。在一座座艺术品一般的展馆中,人们不出国门就能将世界各地文化风俗尽收眼底。在这里不仅是经济、科技、人文等等各方面的发展与我国有着区别,连世界各地的爱情观点也是各不相同。在汉语中有一种缘分维度,它有别于英语中的契约概念。中国人相信婚姻是一种缘分,故称作“姻缘”。然而在美国,婚姻被视为一个联合企业,它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此是危险的。自然而然地,对隐喻的理解决定于对一个民族文化模式的熟悉和掌握。
束定芳(2000)总结了十二个隐喻主要语义特征。其中,隐喻意义的创造性分别从隐喻的不可穷尽性、多样性、局部性等不同方面有所体现。可见,隐喻是一种新的意义的创生过程,是两个词的词义互相作用的结果;隐喻概念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语言,是认识新事物、表达新思想、创造新意义的主要手段;隐喻贯穿于人的思维和行为中,是人的认识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进行永无止境的自我更新。因此,这一点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目的,即:坚持实践的观点,弘扬批判的精神,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进行永无止境的自我更新。
三、世博语篇中隐喻概念的同质重构
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过程中,尽管我们强调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指导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但我们并不主张千篇一律,只看到一个模式,只听到一种声音。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一致和统一,我们的原则应是提倡百家争鸣,允许多样性的存在,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有批判地进行选择。这样我们就应该赞同一些学者提出的“个性的研究”,如能在“个性的研究”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特别是别人没有注意到或忽视的角度,哪怕是“非正统”的角度解释、理解、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一种来自内部的“同质重构”,只要这种“重构”经过实践的检验是正确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以隐喻的哲学研究视角为例,我们知道隐喻性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人们通过对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法的比较而认识事物的特征,尤其是创造相似性的隐喻,通过发现原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为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提供新的角度。
其一,返修辞学中语言结构与现实世界的相似性,创以附属于语言之上的隐喻来表达复杂事物和思想的有力工具。
上海世博贵州馆的主题是“醉·美贵州 避暑天堂”。“醉·美”一词,既取了“醉”、“最”两字的含义和谐音,还隐喻了与世博会有着特殊渊源的贵州物产——茅台酒这一元素;而“天然大空调”的美誉则表明贵州还是宜人、宜居的“避暑天堂”。无论是“醉·美”,还是“避暑”,都是现代城市人对环境和精神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其英文表达为:Intoxicating Beauty of aSummerParadise。“Intoxicating”是intoxicating“醉人的,使人兴奋的”意思;“Beauty”为“美,美景,美好的东西”,以源远流长的贵州酒文化为本,隐喻与世博会有着特殊渊源的贵州典型物产——茅台这一特殊元素,体现了贵州的独到之处,具有很强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另外,“醉美”有着“美极致醉”的延展性和广义性,表现对贵州山水美之醉、珍物美之醉、民风美之醉、城市美之醉,是对贵州这片神奇土地的最佳、最美、最好、最优的心灵感受……可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其二,返语言系统本身对语言处理的实质性关联原则,创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中形成的隐喻语言发展、变化的动力机制。
民族文化内涵是隐喻的精髓,也是把握隐喻的关键。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一种文化的特点更集中反映在它的思维方式和对待一些人类面临的问题的看法态度之中,而思维方式是相对定型化的、显现出来的社会理性活动的思维样式、思维结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名字叫“海宝”(HAIBAO),是上海的宝贝,也是四海之宝,意涵“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生活才会更加美好。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万物之灵。中国与世界各国处在同一个世界,如果我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在整体和全局的意识下,充分尊重个体的发展,平衡、协调好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就会拥有和谐的世界,人会得到自由的发展,人的价值也会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此次“人”字创意造型依靠上海世博会的传播平台,已经成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符号和文化标志。
Wilson和Sperber提出的关联理论认为:“在建构一种假设来解释某一系列信息时,常规的做法是依靠与其他知识域之间的类比、思想的任意联想以及其他各种灵感。假设一旦形成,那么它得以证实的程度则取决于它与邻近知识域以及人们整个世界观的契合程度。“海宝”两字与英文“Harbor”(港口)谐音,隐喻出上海这座世纪之都的港口身份。
其三,返原始域到目标域的投射认知模式,创以隐喻的方式对世界进行知觉、理解的产物。
世博园里,水元素被各国场馆频频运用,有的表现为一种传统文化,有的视为一种自然资源,还有的展示为一种生活方式。尽管诠释方式不一样,但透过对水元素的观察与理解,场馆所表达的理念一目了然。从杭州“五水共导”的治水实践,到水“洗”出来的“第一水乡”周庄,“上善若水、和谐广州”,再到日内瓦、巴塞尔、苏黎世“改善水质,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展示,都在向我们展示:人们对水的认识源于人们自身的直接体验。经济活动的起伏就象海水一样潮涨潮落,因此海水也是常用的概念隐喻。如关于世博的中文报道中有:(1)因“定购”和“订购”一字之差,他白白流掉了500元。(2)银行流出的钱越多,它们就越有可能出现在股市里。(3)昆明世博园股份有限公司二届六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用募投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拟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在英文表达中有cash flow、The market is flooded、The market is buoyant、The market has dried up、floating interest rate...inflationary pressures may build up or bubbles may appear in financial markets、the new corporate advisory and moneymanagement firm joins a rising tide of boutique investment banks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将水的图式概念投射到目标域的经济领域里,就形成了“财富是水,资金是流水”的隐喻概念。也正是因为隐喻是把一个领域的表达方式映射于另一个领域之中,所以能够广泛地满足说话者交际的需要。
其四,返心理表征过程的范畴映现,创隐喻表征时不同范畴概念间映现的心理操作。
隐喻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直接结果。隐喻产生的心理基础是具体事物与抽象事物在人们心理的相似点,隐喻产生的过程是由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特点对抽象事物的映射。通过隐喻思维,能使抽象变具体,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世博服装每天在演绎着精彩的世博传奇,令游客沉醉不已。服装在城市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市之所以能让生活更美好,不仅在于科技和建筑,还有缤纷的服饰。在《服饰,让世博更精彩》中,有这样的评论:“在这届世博会上,你不必再为时尚之都米兰、巴黎、纽约的遥不可及而捶胸顿足,因为,时尚绝伦的世博服装已经令你目不暇接。”我们看“捶胸顿足”即“beat one'sbreast”,它首先是一个隐喻,因为它用一个完全不同的范畴概念(身体的行为)来表达另一个范畴概念(隐喻的目标域),在做公共忏悔时,宗教的仪式是祈祷的人击打自己的胸膛,这一语境把来源域和目标域结合在一起,使这二个场境以隐喻的方式联系起来。当我们使用这一词语时,这一语境并不存在,忏悔的场境与击打胸膛的行为还是分离的。
其实,在“返本”与“开新”的关系上,“返本”不是目的,“返本”是为了“开新”。但“返本”又是“开新”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说,马克思哲学经典文本所蕴涵的真精神这个“本”,是我们关注现实,实现“开新”,并通过实践改变世界的营养源、武器库。从“开新”的角度来看,我们对马克思哲学解释的目的是为了把被解释者变“活”,努力找到被解释者在当前的现实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解释者就必须立足现实对被解释者本身固有的东西进行选择了,而这样的解释就不是被动的注释和原封不动的显现了,而是一种“开新”。
四、隐喻的返本开新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及深远意义
总之,所谓“返本开新”并不是当代新儒家所特有的课题或问题,而是中国自近代以来所面临的一个普遍的语言的大问题、文化的大问题、哲学的大问题。无须讳言,我们至今也没有能够处理好、至少是未能完全处理好这一大问题。对于今天的不少知识分子与受过较好的高等教育的身居要职的官员来说,仍然深受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所困扰和折磨。虽然大家都可以大谈高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综合创新”的绝对正确的至理名言,但是古今中外的文化、哲学之中的“精华”或“糟粕”究竟何在?我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与什么意义上处理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创造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新思想、新文化?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评价,才会被世界允应为客观公正?这些都是发人深省的重大问题。实际上,如何理解与处理古今中外的哲学、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中西方哲学、中西方文化来说,恰恰就是“返本”与“开新”的关系问题。
本文以隐喻为例剖析隐喻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心理属性,说明社会对隐喻具有制约作用,这种制约具体反映在隐喻语言的发展受社会的制约、隐喻语言的使用受社会的制约以及语言对社会的反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因此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属性,就会有什么样的隐喻表达形式。同时,语言是抽象的,但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言语行为,言语在本质上是一个心理过程或思维过程。因此人的心理或思维状态决定了人的言语表现,从而决定了语言系统。反过来,人的语言同样会对人的心理或思维产生反作用,制约人的心理过程,制约人的思维过程。综上所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的“返本”与“开新”为视角透析隐喻与思维的不可分割性,最简单地讲,这种隐喻的“返本开新”就是指“创造新认知,救活老文化”。
[1] 李小红.体验哲学对抽象概念“词语”的解释[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 刘宇红.隐喻研究的哲学视角[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3).
[3] 宋晔.隐喻语言:一个被忽视的教育范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5).
[4] 赵维森.哲学的必然是隐喻的[J].青海社会科学,2004(3).
[5] 赵维森.隐喻不能解构哲学与文学的二元对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6] 庄丽媚.当代语言哲学的隐喻研究及其意义[G].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H315
A
2010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在‘活动’的哲学视域下探求英语语维的创造性培养”(2010SJB720004)
李爽(1978-),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