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转喻视域下的英语称谓名词动用现象探究
2011-08-15张明杰
张明杰
(陕西理工学院大外部,陕西汉中 723003)
一、引 言
作为词类转换方式的一种,“名词动用”是指一个名词在不增减词缀(即加上零词缀)的情况下转用为动词,[1]如“to nurse the patient”(护理病人)中的“nurse”一词。作为称谓名词,“nurse”(护士)转用为动词时,突显了护士作为施事者“护理”病人的过程。名词转用为动词,语义会发生“增值”(即名转动后,“源名词”衍生了动词义,而转换生成的“目标动词”也保留了源名词意象图式的滞留义),表达的弹性空间也会增大;增加了语言在词汇和语法层面的构建功能,使语句更加凝练生动,表达更加简洁明了。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名词动用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人从认知视角探讨英语称谓名词动用现象。作为语法现象,称谓名词动用的发生大多是基于语义推理中的相关认知模式。本研究将基于语言实例从概念转喻视角对英语称谓名词动用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这一现象提供更充分的认知理据。
二、基于ICM的概念转喻理论
人类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转喻的,人们不仅以转喻化的方式进行交流,而且以转喻化的方式认知世界。与概念隐喻理论相同,概念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和心理映射过程。在这一映射过程中,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对于某领域中经验和知识所形成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组织和表征结构,简称为“ICM”[2])中突显程度高的实体通过转喻表达以认知参照点的方式为突显程度低的实体提供心理可及,同一ICM中的实体之间的概念邻近性是转喻关系产生的基础,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体现人类认知最基本的原则,即经济原则与结构原则。莱考夫(G. Lakoff)指出,概念转喻不是简单的语言现象,而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认知的一种工具。[3]
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语言具有概念转喻的本质,这是因为转喻关系以人们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系统地存在于人们的概念世界中。兰盖克(R. Langacker)指出,概念转喻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和交际功能,其可以有效解决语言交流中存在的两个矛盾:一方面,言者在交际中力求表达准确,即确保受话人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到言者表达的意图上;另一方面,言者在思维和交际活动中有一种自然倾向,即最关注那些突显程度最高的实体。[4]因此,转喻思维能够使言者通过提及突显程度最高的概念实体(源域)为受话人理解突显程度较低的概念实体(目标域)提供心理可及。
三、名词动用—转喻化的思维过程
认知语法认为,各种词类都是建立在共同概念结构的基础之上,它们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各自突显概念结构的不同方面。[5]名词突显事物,即某一ICM 中的一组互相联系的概念实体;动词突显过程,即参与某个概念事件的实体(即事件参与者)与动作之间的关系。名词所指称的概念实体是事件ICM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任何事件或动作的发生都必然有不同实体的参与,而每一实体在参与事件或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会突显其概念结构的不同方面。名词和动词分别含有表征实体和动作的语义成分(名动互含)是名词可以转用为动词的语义基础,即表静态的名词与表动态的动词都互含对方的语义成分。[6]名词和动词词类在认知和语义上的互补和互含关系决定了名词动用能够实现最佳的交际效果,即能够快速激活读者记忆中源名词所特有的动态意象,使源名词在其原有语义的基础上衍生出状态、动作、手段等目标动词义,增强了语言表达的认知修辞效果。
作为一类特殊的映射和激活过程,名词动用反映了人类基本的转喻认知模式,体现了转喻化的思维过程。名词动用主要发生在事件ICM中,以“施事—动作—受事”为基本框架的事件ICM不仅包括施事和受事两个主要参与者,还包括地点、时间、工具、方式、结果等参与者,而动作则把这些参与者联系在一起。因认知主体视角的不同,构成事件ICM 中各个语义角色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认知突显度;由于动作和参与者(概念实体)同属一个ICM,且彼此因相互联系而具有概念邻近性,所以具有较高突显度的任何一方都有可能为另一方或整个事件提供心理可及。当言者通过提及事件ICM中的突显程度高的参与者为动作或其他参与者提供心理可及时,“部分代部分”的概念转喻关系产生。基于事件参与者与动作之间转喻关系的不同,可将英语名词动用现象分为若干种类:施事者代动作,受事者代动作,工具代动作,结果代动作和方式代动作等。
四、基于语言实例的英语称谓名词动用转喻认知研究
称谓是指人们因为婚姻和社会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建立起来的名称。表示人(认知主体)名称的名词即是“称谓名词”,如“brother(哥哥),tailor(裁缝),friend(朋友),orphan(孤儿),chairman(主席)”等。英语中存在很多称谓名词动用的现象,这顺应了语言简化的发展趋势,使语言表达式愈显凝练生动,表达更加简洁明了,符合语言经济原则。在对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称谓名词动用的语言实例进行研究与分析后,笔者发现可基于施事者代动作,结果代动作,方式代动作等概念转喻关系将这些名词动用现象大致划分为以下三类。
(一)施事者代动作
1)to doctor the patient(医治病人)
2)to coach the England team(指导英格兰队)
3)to tailor the suit(缝制衣服)
4)to father the child(抚养孩子)
5)to volunteer information(主动提供信息)
6)to heir the estate(继承财产)
7)to pilot a car(驾驶船只)
8)to general the army(指挥部队)
9)to star in a film (主演一部电影)
10)to broker insurance(代理保险)
施事者是事件 ICM中重要的语义角色和突显程度较高的实体。具有较高突显度的施事者在名词动用过程中,最容易被激活,进而转喻由施事者发出的典型动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基于“施事者代动作”转喻关系的称谓名词动用现象。在1)~7)例中,作为施事名词,“doctor”(医生),“coach”(教练),“tailor”(裁缝),“father”(父亲),“volunteer”(志愿者),“heir”(继承者)和“pilot”(驾驶员)分别是各自事件ICM中的主要参与者和动作的主要完成者,但在以上所列表达式中,它们却已转用为表示动作本身的动词,意指“作为(医生/教练/裁缝/父亲/志愿者/继承者/驾驶员)实施该角色的典型行为”,如“继承者‘inherit’(继承)财产”,“驾驶员‘drive’(驾驶)汽车”等。这是因为这些施事者通常在整个事件 ICM中“履行重要的责任”或“扮演关键的角色”,如在8)~10)例中,“general(将军)‘command’(指挥)部队”,“star(主角)‘act the leading role’(主演)电影”,“broker(经纪人)‘operate’(代理)保险”等。这些施事者因其履行的职责或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而具有突显的地位,因此往往被看作是认知参照点,为其发出的典型动作提供心理可及。
(二)结果代动作
事件ICM中所发生的动作会对施事者、受事者或其他参与者产生影响。影响的结果是该事件中新出现的,在动作完成或过程结束时最为人们所关注,因此具有较高的认知突显度,经常被用以转喻动作。当事件ICM中的某一动作完成后,施事者或受事者的身份、地位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往往会发生变化,具有较高突显度的“变化结果”则以参照点的方式为动作(即“变化过程”)提供心理可及。为凝练地表征认知主体身份、地位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变化过程,指称变化结果的称谓名词被转用为动词。例如,在11)例中,当婚礼仪式结束后,“婚礼”ICM主要参与者(即男女双方)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改变的结果——“husband/wife”(妻子/丈夫)因突显程度高而被用以转指关系变化的过程——“become someone’s husband/wife”(成为某人的丈夫/妻子)。同样,作为关系变化的结果,12)~14)例中的称谓名词“partner”(合伙人),“friend”(朋友)和“master”(主人)分别转喻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关系改变的过程,即“become partners”(结成伙伴),“become friends”(结交朋友)和“become the master of the horse”(成为马的主人)。15)例中的名词“brother”(哥哥)和“sister”(姐姐)动用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其父母又生育了比他们年龄小的孩子”这一事件的发生,他们在各自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身份”随之发生改变,即“become someone’s brother/sister”(成为某人的哥哥/姐姐)。在16)例中,“widow”(寡妇)和“orphan”(孤儿)是“丈夫去世”这一事件发生后玛丽和孩子“身份”改变的结果,因此,名词“widow”和“orphan”被分别用以转喻各自身份改变的过程——“become a widow”(成为寡妇)和“become an orphan”(成为孤儿)。17)例中的“chairman”(主任)的动用则是基于认知主体“地位变化结果”替代“地位变化过程”的转喻关系。
11)to husband/wife someone(成为某人的丈夫或妻子)
12)I never expected to partner with you.(我从未期望与你成为合伙人。)
13)Tom has friended John.(汤姆和约翰成为了朋友。)
14)He mastered the horse.(他成为这匹马的主人。)
15)The only child holds natural advantages over the brothered and sisitered child.(与那些已经成为哥哥、姐姐的孩子相比,独生子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
16)Mary was widowed and her children were orphaned.(玛丽成了寡妇,她的孩子也成了孤儿。)
17)He chairmaned the department.(他当上了该部门的主任。)
(三)方式代动作
为完成事件中的某一典型动作,施事者会根据不同的环境而采用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受事者。不同的施为方式不仅会对受事者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会使整个事件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当人们关注对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施为方式时,完成动作的方式便具有较高的突显度。为突显施为方式,人们经常会把蕴含认知主体行为方式的称谓名词转用为动词,转指同认知主体相关的典型动作,所基于的转喻关系是“方式代动作”。例如,在18)和19)例中,为强调“关心”的程度和“抚养”的方式,称谓名词“mother”(母亲)和“father”(父亲)被分别转用为动词,转喻动作“care about someone like a mother”(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某人)和“raise cubs like a father”(如父亲般抚养幼兽)。为强调“娇惯”的方式,20)例中名词“baby”(婴儿)被用作动词,转喻动作“spoil someone like a baby”(像对待婴儿一般娇惯)。在 21)例中,为强调对待他人的“真诚”程度,包含“特有关爱方式”的“brother and sister”(兄弟姐妹)被用以转喻动作“treat someone like brother and sister”(兄弟姐妹般对待)。“Boss”(上司)对待下属可以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因此,在22)例中,表征“上司对待下属的典型行为方式”的名词“boss”被用以转喻动作“order someone about like a boss”(像上司一样对某人发号施令)。“Pirate”(海盗)具有典型的“劫掠”方式,因此,在23)例中,蕴含“海盗‘劫掠’方式”的名词“pirate”被用以转喻动作“rob”(劫掠)。
18)She mothered her husband, insisting he should take cod liver oil in the winter.(她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丈夫,坚持让他冬天吃鳕鱼肝油。)
19)The two males share the fathering of the cubs.(两只成年公兽如父亲般共同抚养幼兽。)
20)Her aunt babied her and fussed over her clothes.(她的姑姑把她当成婴儿一般娇惯,操心她的穿着。)
21)He brothered and sistered everybody.(他把每一个人都视同兄弟姐妹。)
22)He’s always bossing his wife around.(他像上司一样总是对妻子发号施令。)
23)They moved fleets along any of the trade routes to actually pirate enemy ships.(他们的舰队沿着贸易航线以海盗的方式劫掠敌人船只)
五、结 论
综合以上语言实例分析可见,特定语境下的称谓名词动用现象具有独特的修辞效果和文体功能,转用过程中的语义“增值”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表达更加经济凝练、形象生动,符合语言经济原则。[7]这一方面是因为称谓名词和其所指称的认知主体密切联系在一起,当称谓名词转用为动词时,相关认知主体所履行的职责、扮演的角色,身份、地位以及与他人关系的改变,典型的行为方式会被激活,对此有充分认知的受话人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并快速对其进行识解;更重要的是在概念转喻认知机制促动下的动词化过程中,称谓名词所指称的认知主体作为事件ICM中的主要参与者(如施事者、结果、方式等)会首先得以突显,成为认知参照点,能迅速地为动作、其他参与者以及动词所描述的抽象过程和动态意象提供心理可及,最大限度地体现概念转喻思维的简化与凝练。兰盖克指出,不同的语言表达式反映了人们不同的认知识解方式。[8]称谓名词转用为动词的语言表达式反映了人们识解事件ICM的视角转变,即激活事件ICM的认知参照点发生改变,转移到源称谓名词概念结构的某个突显侧面上,因此,称谓名词动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转喻认知理据的语法现象。
[1]胡宝华.英语名词的动用现象[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2]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no Press, 1987.
[3]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2: Descriptive application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5] Ungerer, F. & 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New York: Longman, 1996.
[6]徐盛桓.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J].外国语,2001(1).
[7]房晶.英语人体器官名词动用的转喻认知理据[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8] Langacker, R. W. Metonymic grammar[C]//In Panther, K-U., L. L. Thornburg & A. Barcelona (eds.). Metonymy and Metaphor in Grammar.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9: 4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