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城镇化建设
2011-08-15胡泊
胡 泊
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城镇化建设
胡 泊
在新农村建设的条件下,以城镇化和小型乡镇企业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契机和重点,从加快国内一二线城市以外周边城镇﹑县城的发展建设入手,使得城市规模的适度扩大的重点倾斜到中小城市及其附近的城镇,从而能够更好的集中优势资源,形成一个以大小城镇为网络纽带的经济辐射区域,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把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概括为城镇化,并将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城镇化进程划分为城市化和城镇化两个阶段。
中国特色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新型乡镇企业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作为党的一项政治策略,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未来中国农村发展所作出的科学定位;二是指出了中国农村前进与发展的方向;三是体现了中央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性矛盾的决心。因此,城镇化的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直接意义上的推动作用。
一、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其产物之一的城市化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像2010上海世博所宣传的那样“城市,使生活更美好”,城市化作为人们生存的载体,不仅承载了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也凝聚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缩影。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主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也毫不例外的受到了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只是,中国要根据自己现实的国情,在发展城市化的同时不忽视城镇化的发展。换句话说,在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重心转移到与人口最多的农民息息相关的城镇化的建设上来,把城镇化的发展作为连接经济发展不平衡主体之间的一个过渡,将结构的调整,资源的分配适当均衡,通过以点带面的经济区域覆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一,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当前,城镇化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城镇化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轴心”。在农村新建或扩建中小城镇,对于改变我国城镇化、城市化滞后,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顺应发展潮流、抓住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乃形势所迫、大势所趋。
第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当前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在当地达到饱和状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如不能及时将这部分剩余劳动力有效地转移,就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要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必须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
第三,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小城镇是技术、资金、商品、市场、能源、交通、通讯、人力等资源的集合中心,有着极大的聚集效应。建设小城镇,可以实现对资源的统筹安排,通过小城镇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和升级,可以合理调整乡镇企业的布局,引导乡镇企业相对集中,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同时,相对集中的人口,还能有效地扩大需求,促进和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一条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适度同步发展,城镇化的形式多元化,集中型城镇与分散型城镇相结合,据点式城镇与网格式城镇相结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由市场推动和政府导向并举,政府发动型城镇化与民间发动型城镇化相结合,自上而下城镇化与自下而上城镇化相结合,强调城市发展方式多样化和合理化并以内涵方式为主的路子。它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基本途径,也是符合基本国情,经济社会人口国情的必然选择和最佳道路。
第一,中国的城镇化需要从实际的国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从概念上来说这里讲的城镇,是指县级市﹑县城及其以下城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城镇。集中力量建设和发展重点城镇,不仅可以实现以点带面的中小区域,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对它所依附的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扩张速度和规模的有效控制起到积极作用。当前的城镇化发展,陷入到了发展“两个极端“的瓶颈:要么是单单发展的某个小城镇,没有与之所依附的城市相联系,没有将城镇的发展纳入到整个城市大的发展体系中;要么就是只发展城镇所指向的大城市,使得城市规模一再扩大,往往忽略了城镇本身的发展。当前城镇建设的中心不仅仅是加大重点乡镇和县城等的建设,还要把精力适度倾斜到以中小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对周边县﹑乡﹑镇的辐射区域,形成中小规模城镇化的发展带。这样,一方面使优势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保证了中小规模城镇化发展带的向前推进,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城市规模过大的膨胀趋势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第二,经济转型要体现双重性的特点,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紧密相联。在我国城镇化将近30年的飞速发展时期里,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不仅实现了国家支柱产业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变,而且使得经济模式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因此,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也是经济发展方式从农业向工业转变的过程中,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型相互交错的一个过程。在这种转型过程中,我国的城镇化就不可避免的要与工业化、市场化息息相关甚至紧密联系。较之前而言,我国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接下来就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城乡的规划和统筹,从而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的推动下,城镇化不仅仅是几亿农民最终完成身份的转变,而是相比改革开放前30年,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要更多的加入信息化,利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和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裕的比较优势,使更多物美价廉产品走向世界。
第三,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西欧等发达国家,城镇化主要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推动和整合,但是由于立足的国情不同,使得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自我调节”二者相结合,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都是由政府一手把握。进入到改革开放时期,随着政策的放宽、市场的激活和农民自身思路的拓展,农民本身也成为城镇化的一股推动力量。对于城镇化过程中最大的资金限制问题,则是通过市场化的融资,通过“本土融资市场化”和“外来投资主体化”的结合,鼓励民间资本和引进外资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相比于过去政府运用计划手段自上而下的只发展若干城市的模式,从80年代开始的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则更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和具有平均发展的平衡性,由民间力量发动,由市场力量整合的一种新的变迁模式。我国双重的经济转型背景,也导致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重发展模式共存的局面。比如家电下乡对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完善农村生产和流通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化双重作用的结果。
第四,实施户籍管理新政策,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农民工作为双重城镇化的推动主体,为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势在必行,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用不同城镇有区别的准入条件取代“农转非”的计划指标,用积极引导替代控制总量,用核准登记制替代行政审批制。凡长期在小城镇居住,并有合法收入来源的本市居民可登记为城镇居民。已登记为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享有同本市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并履行同等的义务。但当前户籍制度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导致城镇化了的农民难以得到与普通市民同等的待遇,使农民工与市民“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这种不完善的制度决定我国城镇化是一种半城镇化(semi-urbanization),农村人口虽然进了城市,但并没有完全成为城市居民(市民)。
三、乡镇企业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地位和新作用
在过去30年里,我国乡镇企业作为异军突起的力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置于我国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新型乡镇企业又有着特殊地位和新作用。1987年8月29日,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剩下的劳动力怎么办,我们原来没有想到很好的出路。长期以来,我们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每人平均只有一两亩土地,多数人连温饱都谈不上。一搞改革和开放,一搞承包责任制,经营农业的人就减少了,剩下的人怎么办?十年的经验证明,只要调动基层和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多种经营,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乡镇企业反过来对农业又有很大的帮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新型乡镇企业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面向城乡市场。在优化小城镇土地资源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吸纳了剩余的农村劳动力,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给农业发展鼓足了后劲。丰富商品市场的同时又给城市本身的建设铸成坚固的后盾。同时,以乡镇企业为中心形成的新型小城镇,由乡镇企业托起来的农村城镇化,由乡镇企业搞活了的农业产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又大大丰富了中国特色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式和内容。
第一,发展新型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乡镇企业是大农业和大工业的交集,是中国农民发展经济的成功创造与实践。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即“三农”问题主要途径,无论是农业的工业化,还是农民的富裕化、农村的城镇化都离不开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众多,农村相对落后,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发展,最大的内需存在于农民之中,而启动农民需求的关键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农业的结构调整、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必然导致农民的下岗和转岗。现在农业的生产不需要这么多的劳动力,城市也承受不住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上亿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途径就是带动力流向乡镇企业,流向小城镇。也就是说要引导农民脱离“一产”,进入到“二产”和“三产”。
第二,新型乡镇企业是科技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信息化在推进企业进一步发展中首当其冲成为了“催化剂”。企业信息化是指使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并贯彻于企业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采购到售后服务以及产品回收),最终提高企业效益的过程。无疑,乡镇企业的信息化的推进为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又“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然而,企业信息化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它需要技术、人力,信息化环境,相关政策的指引等,还需要将信息化落到实处。中央和地方政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引导者和管理者,也应该搭建一个更有利于推进乡镇企业信息化的良好平台,为其提供政策支持。不仅要在战略上重视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本身,也要认识到乡镇企业信息化推进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时跟进并着力解决,使得乡镇企业能从真正意义上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第三,以工投农,搭建了以城带乡的新平台。通过发展新型乡镇企业促进村企合作,带动了资源要素尤其是各类资本向农村的流动,为解决长久以来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本、技术、机制、人才等瓶颈问题,实现工农互动、城乡并进找到了一个有效的载体。江苏省无锡市截至目前已累计吸引工商企业投资各类农业项目203个,投资总额达24.1亿元,其中项目总投资1 000万元以上的60个,投资领域涉及农产品产加销各个环节。今年农博会期间,以高效规模农业、农业产业园、观光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为主攻方向的现代农业专题招商活动,共成功签约农业招商项目73个,其中内资36.42亿元人民币,外资6 600万美元,签约金额折合人民币41.7亿元。工商资本投资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生态特色农业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第四,乡镇企业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国家的现代化与农村的现代化不可分离,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的城市化,农村的城市化更离不开农村的小城镇化。小城镇化通过依托乡镇企业,把农民转变为非农民,把农村变为城镇改革的后备军。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实践表明,小城镇的迅速壮大是伴随着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从分布上看,乡镇企业的分量轻重也是和小城镇密度成正比的。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之间结成了一种紧密关系。一方面,小城镇建设要依靠乡镇企业为其提供资金来源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由过去“零星点点”的散乱布局,走向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乡镇工业园区集中连片发展,是乡镇企业发展中的一种新跨越。这种以小城镇为支撑的跨越,实现了原材料、能源、资金、市场、基础设施等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湖南省浏阳市的大瑶镇,近几年来将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高标准规划引路,市场机制运作,招商引资启动,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布局,促进了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的协调发展。该镇1999年乡镇企业2 837家,总产值8.79亿元,实现利润6 258万元,上缴国家税金2 725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的85%。
因此,城镇化的发展,特别是小城镇的建设,要依托于其所围绕的中心城市,建成一批经济发达、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通力的中心镇,通过重点乡镇企业的带动作用,提升本地乡镇发展的后劲,形成与中心城市功能相适应的郊区城镇体系。
[1]刘劲松.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和出路[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2).
[2]胡宝贵.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F320
A
1673-1999(2011)08-0067-03
胡泊(1984-),女,河南许昌人,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2)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