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品课程资源长效性建设初探

2011-08-15廖小明林彦虎姚元军

关键词:精品课程资源课程

廖小明,林彦虎,姚元军

精品课程资源长效性建设初探

廖小明,林彦虎,姚元军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分析了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课程建设实效性不强、缺乏整体统一性、课程资源使用率低、课程建设人员积极性不高等现象及其原因,并就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实效性;长效性

精品课程是高校本科教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03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至今,全国已经建立起覆盖各大学科门类的精品课程体系。特别是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以来,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对促进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的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现状同“质量工程”的基本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加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必须着眼长远,切实打破各种障碍,加大经费和精力投入,从整体上建设精品课程资源。

一、精品课程资源长效性建设的必要性

精品课程建设是本科教学国家“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质量工程”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力争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资源建设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要着眼于 “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由此可见,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着眼于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长效性建设。

首先,当前的经济社会特别是教育变革面临的挑战要求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必须坚持长效性。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教育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求教育发展要走向信息化、国际化以及开放共享化。全球教育发展的这一大势,要求我们必须开发出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从而更好地与其他国家的优质教育接轨。这一过程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着眼于对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性建设。

其次,教育改革的漫长性要求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必须坚持长效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我们要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其发展也必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再次,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要求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必须坚持长效性。现存知识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和人们认识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发展、变化的。因此,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要随着知识的更新、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必须要坚持长效性的建设。

最后,精品课程资源的开发共享性决定了精品课程建设必须坚持长效性。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目的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而能否实现精品课程资源有效共享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精品课程能否给学习者提供有价值的、无限制的课程资源。课程价值性的大小和无限性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长期投入。因此,我们必须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坚持长期的课程资源投入原则。

二、精品课程资源长效性建设的阻碍因素

在过去几年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中,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实践中的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近年来,随着精品课程数量的增长,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同现实条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一)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实效性不强

精品课程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优质”和“共享”,只有具备“优质”才能增强吸引力,实现有效共享。“优质”的一个突出前提是资源要有实效性。从当前正在建设和已建成的精品课程情况看,我们不难发现存在许多阻碍精品程课资源实效性的因素。

首先,重申报、轻建设现象普遍存在。许多高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认识不深,把申请精品课程只是当作“提高本校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一种手段,或是“为更好地建设和整合本校教学资源”[1]。在申请期间高度重视并给予大量人力、物力投入,而当课程申请到位后却放松了重视。许多高校课程负责人在申请初期为得到精品课程项目,往往临时组建一个“高质量”的团队,而当课程申请到位后,团队却名存实亡了,课程建设的责任主要落到了课程负责人的肩上。国家和高校管理层对课程后期建设的监管也缺乏力度。

第二,精品课程资源后续更新滞后。精品课程是有自身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得到更新才能更具生命力。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许多高校对精品课程资源的更新是很不理想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缺乏对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有效检查制度和实施方案。虽然教育部规定了精品课程内容要定期更新,并制定了相关的监督体制,但体制过于模糊,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进行,不具实质性的约束机制和考评机制。二是精品课程建设者网络技术知识贫乏。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初期,由于对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贫乏,便将网络平台建设交由学校网络部门或校外网络公司处理,这极易造成课程内容与网络建设脱节,且由于课程建设人员对整个网络平台熟悉性较差,课程资源后续更新也往往难以及时进行。三是课程建设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削弱了其后续更新的积极性。四是国家对精品课程建设资金配置不合理。当前国家在资金配置方面实行的是一揽子资金到位政策,而许多课程建设者不能合理规划资金分配,结果课程资源后期建设中资金严重短缺。

第三,师资队伍组建不合理。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的主体,也是精品课程评估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讲,师资强弱决定了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2]但许多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在师资组建方面是很不合理的。申请时为能到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临时拼凑一支队伍,造成课程建设团队组建不合理。在组建精品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时,也没有形成一支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年龄结构等方面分布合理的团队,从而为后续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建设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第四,精品课程建设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较大。传统教育的最突出特点是过多地强调教材而忽视教育主体和客体,过多强调教师的能动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在当代一些教师身上依旧显现,在当前已建成的精品课程中也依然存在。一是重视显性课程资源建设,忽视隐性课程资源挖掘。许多高校和课程建设团队把大量人力和物力集中于对课程教案、教学大纲、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教学录像等显性资源的建设,而对课程负责人及其教学团队的教学经验、学生学习经验与体会、师生交流心得等重要隐性课程资源重视不够。二是重视知识的单向传输,忽视师生互动学习。许多精品课程在网络资源建设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意识淡薄,忽视师生的互动交流。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和高校缺乏一个合理、健全的管理及其考评体制。另一个原因是高校和课程建设团队趋于功利化,只是为评审而建设课程,而不是真正从学生学习需要方面来建设课程。还有一个原因是课程资源建设教师只顾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缺乏对学生知识接受情况和心理变化的了解。

(二)精品课程资源应用知名度不高

精品课程共享的对象主要是社会自学者以及高校教师和学生。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应该说知名度是很高的,但我们发现这种优质资源知名度的传播受众多因素的阻碍。

对精品课程资源宣传不到位,学生对精品课程的了解甚少。学校把精力主要放在课程的建设上,而不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宣传。学生课程量较大、课程任务较重、上网条件和时间往往又是受限的,这就更加削弱了精品课程的知名度。国家相关部门也没有出台有关规章制度来规定高校对精品课程资源的宣传,更没有设置专门的宣传渠道来宣传。因此,许多人根本不知道精品课程这一优质资源的存在。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参差不齐,共享与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从已建成的精品课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问题,如:课程网站的资料组织和内容表现不够精品,课程网络化形式单一;课程页面布局、色彩、字体字号等设计不合理,音视频质量较低;课程网站趋于一次性建设,缺乏有效持续的维护与更新[3]。其次,共享与开放程度有待提高。2007年底,江西师范大学的梁蕊等对1100门精品课程进行了调查,发现只有近半数的精品课程可用。不可用的精品课程具体问题表现为找不到服务器、无法找到网页、用户没有得到授权、网址修改、需要用户名和密码、页面无法显示等。 ”[4]

精品课程建设与网络课程建设重复。精品课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网络课程建设,两者都是通过网络平台来学习,但两者在建设目的、适用对象、建设内容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当前,许多高校在建设精品课程时没有从根本上把握精品课程的实质,没有认真思考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的本质区别与联系,错误地把精品课程建设等同于网络课程建设,造成精品课程建设与网络课程建设重复性较高,不能突出精品课程之“精品”,严重削弱了精品课程的知名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国家缺乏科学、全面、统一的课程资源建设规范性网络平台;二是各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网络技术知识贫乏;三是各课程负责人在课程资源建设时重课程内容建设,轻网络技术建设。

(三)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者积极性受阻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课程资源,才能使其具生命力、吸引力。当前在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严重损害建设者正当利益的现象,极大地削弱了课程建设者的积极性。

一方面,课程所属学校和当事者个人利益之间有矛盾。国家鼓励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校教师承担精品课程的建设,然而当许多优秀精品课程得到社会普遍好评时,课程建设者发现自己花费大量心血所建的课程更多的是维护了课程所属学校的利益,国家和学习者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课程所属学校,而对课程建设者关注程度不高。这会挫伤课程建设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科学、全面、规范的奖罚机制和评价体系;二是奖励落实不公平,国家和高校过多地把荣誉给予了课程建设的个别人,很少关注团队的其他教师。

另一方面,网络教学资源知识产权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精品课程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借助网络公开传播教育资源,这在给资源共享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教师知识产权的维护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和教师都有这样的担忧:自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设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其知识产权在共享过程中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甚至连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品牌优势和核心技术也有可能遭他人的模仿、盗用[1]。出于这种担忧,许多教师不愿将自己的优秀创新性成果公布于网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精品课程网上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难以界定,从而难以维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利;二是在精品课程共享方面缺乏科学、健全的法律保护;三是我国公众法制意识淡薄。

(四)精品课程资源整体性建设的障碍

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坚持整体建设的理念。目前许多精品课程缺乏整体统一性,严重阻碍了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精品课程在纵向与横向建设方面缺乏互动性,封闭性较强。“目前精品课程的建设是由课程主持人负责进行的,一般都只考虑课程内部的教学改革问题,较少进行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思考。缺乏对于精品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地位和功能的思考,缺乏精品课程如何发挥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作用的改革。”“缺乏对于精品课程与其他主要课程之间关系的思考,缺乏精品课程建设如何带动其他主要课程建设的实践。”[5]由此可见,当前许多高校在建设精品课程时缺乏整体性思维,没有考虑精品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只是就本门课程开展建设,脱离与整个专业课程体系间的互动建设;也没有考虑精品课程与其他主要课程之间的关系。在精品课程专业体系之外,还有许多可供借鉴的方面。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这门学科与伦理学、社会学等非同一专业学科就有很多互动之处。造成精品课程在纵向与横向建设方面缺乏互动性的原因,一是课程负责人不够重视,担心课程建设范围拓宽后难度增大、精力不够;二是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欠佳,专业外的知识较贫乏;三是各高校之间以及同一学校内部不同课程负责人之间缺乏互动与协作。

其次,精品课程学习资源难以整合,管理部门难以集中。当前,不管在各高校之间还是同一学校内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精品课程资源比较零散,难以整合的现象。比如,普通本科精品课程与网络精品课程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各管各的事,甚至形成一定的壁垒等。与此相类似,在程资源管理方面,课程资源建设一定程度上存在条块分割的问题,如技术的问题往往在网络技术管理部门,课程管理在教务部门和各学院同时进行。各部门的权限不够明确,管理中协作能力不强,国家级与市级课程中学校之间壁垒森严,不同学科课程之间,各学院、各教学系互不交流。这些都不利于资源的整体建设。导致这类问题的原因,既有国家和学校管理及其考评体制不够科学、健全的因素,也有教师之间协作性不强和教师的合理利益难以得到维护等方面的因素。

最后,精品课程建设缺乏团队协作。目前许多精品课程在建设时仅由课程负责人等为数不多几个教师参与建设,团队形同虚设。出现这一情况的一个原因,是团队负责人组织和协调能力不强;另一个原因是团队为应付课程申请和检查的虚设性。不少高校组建团队只是为突击申报和应付上级检查,当申报到位、检查结束后,团队也就解散了。

三、加强精品课程资源长效性建设的对策

对精品课程资源长效性建设的阻碍因素,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而最大化地实现这一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

(一)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实效性建设

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不是为了学校教学工作评估或专业建设评估的需要而作的临时安排,而是可持续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建设工程。因此,必须解决当前阻碍精品课程长效性建设的机制问题。

1.加强和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监督体制

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院系层层建立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依托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指导和检查督促。一方面,从宏观着手,“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期规划阶段,要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多而不精的盲目申报,对申报课程既要鼓励扶持,又要严格把关。”“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后期监督阶段,对精品课程要采取滚动式管理,由学校组织专家按照评审指标体系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检查精品课程在网上的运行及内容更新状况,设立专门的反馈意见处理小组,及时处理精品课程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6]另一方面,要从微观着手,把监督细化到课程建设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对此,国家和各高校首先要制定出科学、全面的规章制度予以指示,各部门要依据这些规章制度开展指导和检查督促。

2.改革精品课程建设一次性拨款政策

国家目前实行的这种课程建设一揽子财政拨款政策,不利于课程后续建设,不利于激发课程建设者的积极性。建议实行有计划的金费配置方案,根据各校课程建设的价值程度、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资金配置,用资金配置来调控优质课程建设的竞争性,调动课程建设者的积极性。

3.改革完善精品课程考评机制

国家有关部门要改革精品课程的考评标准和考评机制。实施考评时,要强调精品课程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建设并重,注重以学生为本的精品课程建设理念。从而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不断提高精品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4.切实加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促进精品课程有效性发展的重要保证。一门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品,是主讲这门课的教师长期致力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果[7]。在课程建设团队组建过程中,要从知识结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年龄结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责任心等方面加以考虑,科学组建一支师资队伍。

(二)不断提高精品课程的知名度

精品课程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应该说其使用率是很高的。当前已建成的许多精品课程的使用率很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课程的知名度不高,许多学习者不知道、不了解。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提高精品课程的知名度。

一方面,要加大对精品课程的宣传力度。国家和各大高校在建设精品课程的同时,要借助媒体、网络等积极宣传精品课程,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和享用这一优质资源。

另一方面,要科学规划网络技术建设,借助网络平台突显精品课程之优势。第一,要让课程建设教师明确精品课程建设与网络课程建设的区别与联系,科学吸取网络课程的长处并应运于精品课程建设,努力突显精品课程之“精品”。第二,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统一的网络课程建设标准,以便全国高校在课程建设时有个规范性标本进行参考。第三,高校课程建设教师要加强网络技术知识学习,争取能够自行解决课程建设网络技术问题。

(三)切实调动课程建设者的积极性

要有效调动精品课程建设者的积极性,必须妥善处理当事者个人的正当利益。

首先,要处理好课程所属学校和当事者个人利益的关系。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和高校要制定科学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使课程建设者的正当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维护;另一方面,要畅通考评渠道,鼓励精品课程学习者积极参与对课程建设人员的评价活动,使优秀课程建设人员及其劳动成果能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其次,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者的知识产权保护。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中许多东西涉及到教师的知识产权。虽然精品课程资源应该面向所有受众开放,但是作为教师劳动成果的集中展示,精品课程的资源开发开放应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或者有持续的经费保障,否则,教师持续开发开放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会受到很大影响。教育管理部门可通过提供精品课程建设资助的方式,购买建设期内的教学资源版权,然后无偿向社会公布[8]。

(四)全面协调精品课程整体性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整体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整体上规划,发挥课程教师群体的力量,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发挥整体优势。

首先,要加强精品课程与所属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联系。单门课程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一门课程不仅与其所属学科体系或专业领域其他课程之间有许多联系,而且与专业领域外其他课程也有许多联系。因此,要有效发挥精品课程的重要作用,就要加强精品课程与所属学科体系或专业间的联系,带动相关学科体系或专业课程的系列建设。同时,要加强精品课程与所属课程体系或专业外其他课程间的联系,从而更广泛地实现资源的互动。

其次,要积极整合精品课程学习资源。针对课程资源零散而难以整合的现象,高校应该对课程资源建设坚持一体化的建设体制,制定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最大化调动教师整合课程学习资源的积极性。在管理职责方面,国家要着眼全局,科学规划,督促高校加强协调合作。高校对内部各部门要加强监督,加强协调合作机制,从根本上杜绝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

最后,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团队的协作。针对目前许多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仅由课程负责人等为数不多几个教师参与的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和高校要从根源上杜绝这一现象。在课程申报之初,严格审查课程申报团队的真实组建情况,严厉打击仅为申报而临时拼凑团队的弄虚作假行为。在课程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采取滚动式监督,由国家、学校组建检查小组,随时对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协作情况进行督查,考查课程建设负责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的分工情况、课程的建设进度等,并就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和完善。

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是信息化、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为适应教育发展的这一大势,我们必须加强精品课程资源的长效性建设,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精品课程长效性建设的各种障碍,从而最大化地实现这一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真正使精品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课程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支撑本科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持续提高。

[1]项聪.精品课程共享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J].教书育人,2007(18).

[2]崔雅茹,等.理性建设精品课程[J].中国冶金教育,2010(4).

[3]罗卓笔,吴小龙.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09(2).

[4]梁蕊,项国雄.精品课程的模块建设与运行质量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8(1).

[5]袁书琪,等.再谈精品课程的功能与持续建设:以人文地理学课程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9(2).

[6]余婉娜.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0(4).

[7]马悦,申永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

[8]王重润,李恩,赵冬暖.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0(2).

G642.3

A

1673-1999(2011)11-0169-05

廖小明(1975-),男,四川泸州人,硕士,西南大学(重庆400715)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理论宣传与高校教学管理。

2011-03-12

2010年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应用机制的研究和实践(103213)”;西南大学第三届校级教改项目(2008JY087)。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资源课程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资源回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中职学校“汽车空调”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高职高专院校护理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