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意义空白的解读及翻译
2011-08-15赵佼
赵佼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01)
文本意义空白的解读及翻译
赵佼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01)
作为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学说,西方空白理论重心在于读者对空白的填补,而中国的"空白"说则更侧重于对空白的创造。在对中西空白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文本创作过程和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言、象、意三者间的矛盾并解读了由此产生的文本意义空白,提出了从言、象、意三者中寻求平衡的翻译策略。
空白;言;象;意
一、“空白”理论
20世纪60年代,“空白”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概念首先由波兰的哲学家、美学家、文学理论家罗曼·英伽登提出。他认为作品是一个充满了未定点与空白的图式化结构,作品的现实化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对这些未定点和空白进行填补。70年代末,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伊瑟尔借鉴了英伽登的学说,进一步完善了“空白与意义未定性”理论。他强调空白本身就是文本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即文本不断唤起读者的阅读期待,吸引读者对空白进行填补连接,这样读者就被赋予了内在于文本的特征。至此,西方文艺批评已完成了第二次大转向,即从“文本中心论”向“读者中心论”的转向。西方的“空白”论是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学说,而接受美学则主要把重心放到了读者对文本的空白解读上。
在我国“空白”一说直到近代才被人以一种绘画手法明确提出,但这并不意味着“空白”思想不重要,相反,早在先秦时期就被提及,例如老庄主张“有无相生”、“虚室生白”、“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得意忘言”;周易主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立象以尽意”等。魏晋南北朝玄学“贵无”思想与“空白”也存在着内在一致性。隋唐至唐中叶,儒道佛互补形成的我国古典美学史上最重要的范畴“意境”以及之后兴盛的禅宗思想所主张的“不立文字”极大推动了“空白”理论的发展。作为我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潜范畴,“空白”对艺术创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创作过程的“言不尽意”
《庄子·天道》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认为言语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有意义,意义自有旨趣相随,意义所伴随的旨趣却不能用语言表达,如果一定要用语言表达,那也只能得其粗略,正所谓:“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秋水》)
言意差距的不可逾越性注定了文学创作者总是在意与言之间徘徊,饱尝“言不尽意”的痛苦。王弼提出了“立象以尽意”来弥补言意差距,即作者借助语言来塑造形象,通过形象来传达其旨意。对于“立象”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有阐述:“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隐”以含有言不能及的“空白”为工巧;“秀”以特出一般为巧妙。“隐秀”相宜,虚实结合才能创造出丰富的审美意象,作者的才情也正体现于此。俄国形式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什克洛夫斯基也提出陌生化原则以使文本意象更为新颖独特。他认为文艺创作不能照搬所描写对象,而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把读者所熟悉的意象陌生化处理会达到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效果。而陌生化处理的语言就只有“诗学功能”不再负载其一般意义。例如:在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中,作者用“一小块绘彩纸板”来表达“点缀”的意思而把“圣餐”描述成“一小片白面包”。这里的“绘彩纸板”与“白面包”所蕴含意义已超出了其普遍意义。
文学创作过程中,作者往往通过“象”的塑造来弥补言的不足,利用“言”造“象”以“尽意”,即遵循着意——象——言的表达途径。然而,“象”的根本特征就是含蓄、朦胧,对于“象”的塑造手法又会因人而异,因此必然给读者的理解造成空白。
三、阅读过程的“意在言外”
英伽登认为有限的语言只能表达有限时空中的事物的某些方面,这些方面的呈现与表达只能是图式化的勾勒。这样作品就必定存在许多空白需要读者的想象来填补。在巴尔特看来,现代文本超越了词语的字典意义而只能提供给读者“第二种语言”。文学的特征正需要凭借这种可以打乱和解放‘言语活动的确定性’的“第二语言”来体现。所以读者只有通过含混、朦胧、存在诸多空白的“第二语言”来把握作者本意。译者作为特殊读者,首先要打破“第二语言”的外壳深入到文本内部,获取其“言外之意”。
然而同样的文本,读者不同,解读也不同。刘勰曰:“夫立意之士,务欲造奇,每驰心于玄默之表;工辞之人,必欲臻美,恒匿思于佳丽之乡。故能藏颖词间,昏迷于晕目;露锋文外,惊绝乎妙心。”这与英伽登对“空白”论的阐释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作品本身的意向性关联物具有图式化结构,充满了空白,读者必须将其具体化,由于读者不同的意向性填空而各异其趣。英伽登认为读者对“空白”的“具体化”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忠于原作的“恰当的具体化”方式。这是一种理想化方式,完全与作者意向相同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具体化的第二种形式是“虚假的具体化”。读者任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未定点和空白,这种虚构或多或少背离原作,最终导致对原文本意义的不同理解。总之阅读的具体化过程要求读者借助文本语言虚构文学形象,这种虚构方式最为常见,即遵循着言——象——意的阅读途径。
四、文本意义空白的翻译
无论是文本的创作还是阅读过程都存在言、象、意三者的矛盾。在文学翻译中,译者首先作为读者,通过原作语言,虚构意象,把握作者意图,经历言——象——意的过程;作为译者还需再经历意——象——言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的“意”已不完全是原作之意,而是译者对原作之意的图式虚构,此意与彼意有了差距,产生了空白。对于译语与原语之间各种差异,译者是更多关注原作的“言”、“象”还是“意”将会很大影响到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在言、象、意三者之间适当取舍,做到平衡至关重要。
(一)译言尽象
纽马克指出在文本语言比较重要的情况下,即原作者通过特定的语言风格去表达不确定意象的情况下,译者应以直译为主,尽量贴近原文。例如:
The yellow fog that rubs its back upon the Window-panes,
The yellow smoke that rubs its muzzle on the
Window-panes,
Lingered its tongue into the corners of the evening,
Lingered upon the pools that stand in drains,
Let fall upon its back the soot that falls from chimneys.
(T.S.Eliot,“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
黄色的雾用背挨擦着窗户的玻璃,
黄色的烟用嘴挨擦着窗户的玻璃,
伸舌头舔入黄昏的每个角落,
留连在洗盘上的片片积水之上,
用背部接住烟囱跌落的煤屑。
(余丹译)
原作语言的能指与所指间存在不小的差距,这非常容易造成读者理解上的空白。译者充分考虑到诗人的语言风格,以词或短语为单位进行翻译,保留了原作的修辞手法与形式,尽量贴近原文句法结构。对于晦涩的比喻,译者没有进行过多解释,把不解疑虑全部留给读者,让读者在阅读中充分发挥想象,体会其中快乐。
(二)得意忘言
翻译时译者首要的任务就是透过文本语言,挖掘出原作中隐含的意义。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本民族文化的载体,对于由文化差异造成的文本空白,译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增补类词或用描述性成分替换,例如:
Mazurka马祖卡舞、khaki卡其布、dural杜拉铝
如果译语中不添加“舞”、“布”、“铝”中国读者就很难理解这些词义。再如: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On the day mourning for the dead its raining hard,
My heart is broken on my way to the graveyard.
清明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如果把清明直译成“Qing Ming festival”,英语读者就很难理解。译者把“清明”译作“the day mourningfor the dead”,并且在第二句中对“路上”做了解释“to the graveyard”,使读者对诗歌的文化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
第二,根据情况,适当译出隐含成分,使语意明朗化,例如: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The candle has a wick just as we have a heart,
All night long it sheds tears for us before we part.(By XuYuanchong),
原作中“心”有双关涵义,而在译语中很难找到相同的表达,许渊冲先生分别使用“wick”和“heart”来传达原作者意思。
第三,归化原则。译者能不受原语束缚,自由转换于原语与译语间,不露出翻译的痕迹,钱锺书先生曾称之为“化境”。
(1)Why,at the height of desire and human pleasure-worldly,social amorous,ambitious,or even avaricious-does there mingle a certain sense of doubt and sorrow?
入世务俗;交游酬应,男女爱悦,图营势位,乃至贪婪财货,人生百为,于兴最高,心最欢时,辄微觉乐趣,中杂以疑虑与忧伤,其故何耶?(英国诗人拜伦语《谈艺录》第438页)
钱锺书先生用典雅的文言四字词把人间百态传达得淋漓尽致,如果拘泥于原作很难让读者有心领神会的效果。
(2)In summer I’m disposed to shirk,/As summer is no time for work./In winter inspiration dies/For lack of outdoor exercise./In spring,I’m seldom in the mood,/Because of vernal lassitude./The fall remains.But such a fall!/We’ve really had no fall at all.
炎夏非劬之时;严冬不宜出户游散,无可即景生情,遂尔文思枯涸;春气困人,自虽然有振不得;秋高身爽,而吾国之秋有名乏实,奈何!(《管锥编》第179页)
原作本是一首诗,而钱锺书先生没有拘泥于原作,别出心裁译出了一段流畅的散文。既有效传达了原作之意还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回味的空间。
(三)译象尽意
陌生化手法的使用使原作语言的能指与所指有了更大的差异,但同时也会创造出另人耳目一新的意象。这些独创的意象给读者造成困惑之时也会让语言充满活力,译者一般要予以保留,即让读者通过意象去体味作者的深意。
Your nose is a complex air conditioner.It controls the heat and humidity of the air you take in.It also filters out unwanted substances.
你的鼻子是一台复杂的空调,控制着你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过滤不需要的物质。
这里诗人将“鼻子”比作“空调”塑造出有时代气息的新鲜意象,体现出文学创造的独特魅力。译者将原作意象直观地传达于读者,让读者在对“鼻子”与“空调”的比较中体会到乐趣。但是对于能在译语中找到对应意象的则采用相应的意象翻译。例如:
(1)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
(2)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
(3)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4)An eye for eye,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四)得意忘象
对于新鲜的具有独创性的意象,译者应予以保留,而对于废弃不用或陈腐的意象或难以找到对应的意象,翻译时要舍去意象或者改变意象以传达意义为主。例如:
(1)Adam’s apple喉结
(2)Love lives in cottages as well as in courts.爱情不分贵贱。
(3)When Mary came down dressed for the dance her father remarked,“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
玛丽打扮好了下楼来准备去参加舞会时,她父亲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陈文伯译)
(4)Itis obvious thatthis was merely acase of robbing Peter to pay Paul.There was no real clearing up of the outstanding debt.
很明显,这只是一种挖肉补疮的办法,彻底清还这么大笔的债务是没有可能的。
(陈文伯译)
以上例(1)与例(2)中译者舍去“apple”、“cottage”、“courts”等词所附带意象,而保留了其所要传达的意思;例(3)与例(4)中译者改变了“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和“robbing Peter to pay Paul”的意象,再现原文精神实质,使译文流畅生动,如果不改变的话则很难实现文化上的对等。
钱冠连先生曾指出:译者把语言从隐含变成明示,译对了,便阻止了读者的想像,译对一处阻止一处,译对全部就意味着阻止了读者的全部想象,结果是整个译作虽然可读但毫无趣味,这无疑于取消了文学;译错了无异于毁灭了原作者的创造,译错一处毁灭一处,译错全部毁灭全部。译者要译好文本的“空白”即言外之旨、象外之意,除了不断实践,尽力在言、象、意三者间寻求平衡,还要不断积累文化历史背景知识。
[1] 桂哲.“空白”——艺术的灵魂[D].济南:山东大学,2009.
[2] 胡安江.文本的意义空白与不确定性——兼谈文学翻译的审美效果[J].2004(5).
[3] 黄芳.释“空白”——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潜范畴[D].曲阜师范大学,2008.
[4]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176-231.
[5] 钱冠连.翻译的语用观[J].现代外语,1997(1).
[6] 汪榕培.庄子[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216-218,264-266.
[7]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5-46,140-141.
[8] 郑延国.钱锺书译艺举隅[J].上海科技翻译,2001(1).
[9] 周振甫.文心雕龙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0242.
H315.9
A
赵佼(1979-),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