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域下的地方电视新闻的汉英翻译

2011-08-15颜志蓉

关键词:译员目的论合肥

颜志蓉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目的论视域下的地方电视新闻的汉英翻译

颜志蓉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英语电视新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外宣手段。在此拟以德国功能主义的目的论为理论指导,结合合肥英语新闻的具体翻译实例来探讨地方电视英语新闻翻译的目的与相关策略。

电视新闻翻译;目的论;受众;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广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种重要的传媒方式,电视新闻也是人们获取最新信息的一种重要渠道。在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电视广播与纸质报刊、互联网传媒一样,在对外宣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除了中央电视台的英语频道开办了多个英语新闻类节目,许多省、市电视台也相继开办了地方的英语新闻节目,将其作为宣传地方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投资环境等优势的新窗口。因此,提高地方电视新闻的翻译质量对加强对外宣传的效果,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2009年11月15日,为进一步提升合肥形象,宣传合肥大建设成果,合肥电视台恢复了英语综合新闻节目(Hefei English News),该节目每周播放一次,长度为五分钟。该新闻翻译的稿件在播出前都在一网站上经过英语专家的译审,并充分向海外翻译行家进行必要的咨询。开播至今,笔者担任了该节目的翻译工作,搜集到了大量的语料,是研究电视新闻翻译原则和策略的很好资源。本文拟以德国功能主义的目的论为理论指导,结合合肥英语新闻翻译的具体实际和实例来探讨地方电视英语新闻翻译的目的与具体策略。

一、德国功能主义的翻译目的论

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一些翻译学者提出来的,其学派的代表人物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他认为,翻译和人类其他行为一样,有其目的性。翻译不是简单的语码转换,原文的作用只是“提供信息”,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目的论把翻译从原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它以翻译目的为总则,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都纳入研究范畴,从而呈现出更大的理论包容性。[1]

目的论对于电视新闻翻译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使整个翻译行为“有据可依”,为译者指点迷津。在新闻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具体形式,不用考虑做到完全对等,而是根据译文的具体交际目的,结合译文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敏感度或者交际需要等因素来决定翻译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二、合肥英语新闻的受众与目的

根据目的论这一理论框架,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即具备特定文化环境下的社会知识的目的文本的接受者。受众对于译文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员翻译时所采用的策略。合肥英语新闻的受众绝大多数是在肥人员,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在肥外籍人士,他们大多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但知之不多,因此,“我们不可低估外国读者或听众的能力,但也切勿高估一般外国人对我国的了解水平”。[2]

毋庸置疑,英语新闻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手段,要帮助当地政府和百姓塑造和维护良好的国际形象,正面宣传其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等硬件和软件优势,从而达到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译员并不是为新闻原文稿件的作者服务的,不需要也不可能和其保持完全对等。译员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的应是如何协调原文作者、译员和受众的多重关系,从而有效地为当地政府服务。英语电视新闻的翻译工作任务因而也就成为在尽量不损害原文作者的原意的前提下,让新闻受众易于乐于接受新闻中的文化与信息,努力帮助政府实现其预期的交际目的。

三、合肥英语新闻翻译的基本原则与相关策略

由于目的论对原文的重视程度远没有等值原则高,一些学者指出目的论低估了原文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并给译者太多的自由。为此,诺德(Nord)提出了“功能加忠诚”原则(functionalityplusloyalty)。忠诚,不同于忠实(fidelity),是一种道德原则,不是简单的两个文本之间的一种技术性关系,要考虑所有参与者(即原文作者、翻译发起人、受众)的意图和期望。[3]笔者认为由于新闻报道翻译不同于科技、文艺翻译,有其自身的线性结构,新闻受众关系不外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因此,在电视新闻汉英翻译的过程中,译员大可不必“忠实”于原作,在确保新闻信息真实完整的基础上,大胆对原作进行增删与转换。这样做既传达了原文作者希望传播的信息,又考虑了新闻受众的接收能力,且达到了新闻传播的交际目的。鉴于此,电视新闻翻译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尊重事实,考虑受众,进行改译”。

功能目的论认为,译文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电视新闻的目的因而也就决定了译员在某些情境下需要对原作进行重组、改写甚至是再创作。笔者将结合合肥英语新闻翻译中的一些实例阐述目的论指导下的新闻翻译需要改译的原因及其具体策略。

(一)舆论导向

例1原文: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由中宣部等中央部委于1995年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我省于1996年启动,每两年评审命名一次,对净化市场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引导作用。

改译:The campaign to eliminate fake goods was initiated by the Central Publicity Department and otherministriesin 1995. Anhui joined in it in 1996 and every two years the government holds an appraisal and an honor awards ceremony.The campaign plays a demonstrative and guiding role in purifying market environment and in protecting consumers’rights and interests.(2011年3月26日播出)

事实上,将“百城万店无假货”翻译成“No Fakes at Stores Nationwide”更加符合对等的原则,然而我们新闻的受众是外籍人士,对外宣传的目的是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原译会让外国受众感到困惑:为什么需要这个活动?这样翻译会让他们对中国商家的诚信产生质疑。改译中译员处理得很好,开门见山地给出该活动的目的,更直白易懂,避免了受众的误解。同时,译员对“宣传”一词的把握很准确。“宣传”在英文中的对等词是“propaganda”,而该词在英文中有强烈的贬义,译员注意到该词语的政治导向和感情色彩,将其改译为“publicity”。

(二)语言表达差异

例2原文:晚上6时许,孙金龙一行来到滨湖新区建设指挥部,就“大建设”有关事宜进行研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夜色中的滨湖新区更加迷人。指挥部会议室里,大家还在就进一步顺利推进“大建设”工程,认真讨论着、谋划着……

改译:Six pm.or so,Sun,with entourage went to Binhu Xinqu Construction Headquarters to map out the facilitation steps to“the massive construction”project attentively aiming at carrying forwarditin afasterfashion.(2011年3月19日播出)

英汉新闻报道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汉语讲究华丽抒情,含蓄隽永,因而汉语的新闻往往词句堆砌,用词华丽,然而大多英语新闻报道在语言表达上简洁明了,重客观事实和传递具体信息。考虑到该新闻的受众,改译时将原文中最后空洞无物的描写大胆地删减,同时,对“‘大建设’有关事宜”又进行了信息补充,使之更加具体化。

(三)思维习惯差异

例3原文:这几天,我市的两淮豪生酒店和希尔顿酒店启动了圣诞点灯仪式,圣诞点灯仪式起源于北欧,类似于中国的“小年”,一般开始于新年前一个月。传统的圣诞点灯仪式意味着圣诞的开始。

改译:Recently,two Hefei-located luxury hotels,Howard Johnson and Hilton Hefei,started Christmas tree lighting ceremony.This ceremony,marking the beginning of Christmas season,is a tradition originated from North Europe and usually it begins one month ahead of the new year.(2010年12月4日播出)

汉语表达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句子的组合形式是“意合”而不是“形合”。相比之下,英语表达更注重逻辑思维,习惯于明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改译中译员将原文的表达顺序进行了调整,使得更加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使受众找不到翻译的痕迹了。

(四)稿件的质量

例4原文: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记者走访时发现,虽然是星期一,但是情侣们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花店、商场、电影院到处都能看到甜蜜情侣们的身影。

改译:Even though the Valentine's Day fell on Monday this year,sweet lovers could be found everywhere,in flower shops,in shopping malls and cinemas.(2011年2月19日播出)

改译时译员对原作进行了必要的删减,使其更加简练,符合电视新闻的要求。比如“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这一小句不必翻译,毕竟大多受众是外籍人士,这个他们都清楚。记者在写新闻稿时,习惯性地站在了中国受众的立场上,而并没有考虑该新闻的外国受众的文化立场。

例5原文:如果您不想那么麻烦,那么和另一半静静地看一场电影,似乎也是这个情人节不错的选择,但是当天的电影票也是非常的紧俏。

改译:Some lovers made an alternative choice to enjoy the special day quietly with their mates by watching movies,but it was also hard for them to get tickets since there were too many viewers.(2011年2月19日播出)

这是该篇新闻的结尾。记者的角度在变化:在向观众叙述故事后,向观众提起了建议,最后一句又回到正轨。其实,这则报道与“你”、“我”无关,这种主观性的表达并不符合新闻报道的习惯。因而译员在传递原文信息的同时,很巧妙地改变了其视角。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电视新闻的翻译,比如电视新闻播音要求不宜用长词大句及书面语,但口播句也不宜太短,否则主持人在结束句子时容易出现不自然的表情,节目过渡也会相应地不自然。[4]

综上所述,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译员应充分认识电视新闻翻译的目的,在翻译过程中,尊重原文信息,将受众的文化、语言、背景牢记于心,在新的语境环境下,对原文进行重组、删减、再加工,为受众喜闻乐见,使得译文达到既定的对外宣传的功能。

[1] 王墩田,肖建壮.翻译实训教程[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3-4.

[2] 段连城.怎样对外介绍中国[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123.

[3] 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asa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9.

[4] 岳峰.浅谈新闻的编辑翻译[J].福建外语,1994(3/4):104-105.

H059

A

颜志蓉(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翻译。

猜你喜欢

译员目的论合肥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