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治主义传统的现代转型

2011-08-15张靖伟

关键词:人治主义市场经济

张靖伟, 张 淼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治主义传统的现代转型

张靖伟, 张 淼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经济结构是社会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组成部分,它是社会意识产生的根源。自然经济是人治主义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法治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治国理念从人治到法治的彻底转变。

社会经济结构; 人治主义; 自然经济; 法治

人治主义一词是由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一书中首先使用的,用来概括儒家思想。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人治主义,主要是指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中的治国理念,主张依靠道德高尚的圣贤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轻视法律或把法律当作人治的辅助手段。现在这种人治主义思想仍然以新的形式表现在当前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如家长制观念、个人专断现象等等,严重影响着依法治国的顺利实施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所以有必要研究这种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和它实现现代转型的根本条件。

一、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人治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

(一)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所谓经济结构,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树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主要是地主制经济和小农所有制经济,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就是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从静态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构成。按照这种分析,地主制经济结构的内容是:土地作为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归地主所有,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劳动产品的大部分以地租的形式被地主所占有,佃农一无所有,只有依赖地主的土地才能生存下去,所以农民被地主束缚在土地上,忍受地主的剥削。小农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内容是:小农占有小块土地,主要通过自己家庭成员的劳动来获得生活资料,劳动成果除了一部分以税收的形式上交国家外,剩余的劳动产品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化分配。这两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自然经济。所谓“自然经济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中家庭或经济单位(如原始公社、封建庄园等)本身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产品不进入流通领域”[2]。而地主制经济的劳动产品大部分都供地主阶级消费了,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地主阶级在市场上出售来换取货币,来购买生活用品和田地。而占人口大多数的佃农和自耕农却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很少与外界进行交换。

(二)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对封建社会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的影响

经济结构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现实基础。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把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结构称为经济基础,并指出:“任何时候,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任何形式总是自然地同劳动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从而也为主权和依附关系的政治形式,总之,为任何当时的独特的国家形式,找出最深的秘密,找出隐蔽的基础”[3]。而作为当时两种经济结构(地主制经济和小农所有制经济)的共同本质的自然经济,从以下三个方面影响着当时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

1.自然经济内部单位的管理模式对国家管理模式的影响

自然经济的生产单位是家庭和家族,维持这种关系的纽带是血缘,所以家长或族长成为这种生产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内部成员之间矛盾的调解者和仲裁者。这种个人权威式的管理模式被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所利用,建立起严密的宗法伦理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成为至高无上的“大家长”,天下百姓都是他的“子民”。他派出的各级官吏是各地老百姓的“父母官”,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能力大小影响着老百姓能否安居乐业,过上太平日子。这种伦理化的政治模式与家庭的血缘宗法制度相互配合,共同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和封建秩序。

2.自然经济的落后性对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影响

由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性和封闭性,也就是说人们之间交往活动不频繁,再加上生产力不发达,交通不便利,农民很难有机会接受教育,文化水平很低,被剥削的各个阶层很难组织起来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利。他们内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多靠伦理规范和家长的权威来解决,在这里道德代替了法律。同时,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阶层比较简单,最主要的是地主和农民。由于封建纲常伦理的长期教化,农民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组织起来分享政权,并制约君主的无限权力,而这是民主和法治的萌芽。农民仅仅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明君贤臣,这也是几千年封建制度得以维持的重要原因。每当农民起义推翻一个腐朽的政权时,总要产生一个新的圣主,利用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统治,始终没有超越人治主义的传统思想。

3.自然经济对封建正统儒家思想形成的影响

产生于春秋时期的儒家学说主张仁爱,主张亲亲尊尊,这些思想最初是从自然经济时期的家庭伦理关系中产生的。把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的道德标准推而广之,成为调解君臣、君民、百姓之间的行为准则。如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些思想被统治阶级加以发挥和利用,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就成为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成为百姓的精神枷锁。

(三)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影响人治主义政治思想产生的一般过程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来自于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以分散的小农自然经济为基础形成的宗法族制社会结构。”[4]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影响人治主义产生的一般过程应该是这样的:自然经济影响当时的政治活动的类型和特点,而人们的政治思想(在这里指人治主义的政治思想)则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5]。可见这种人治主义思想是在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的政治活动中被强化和巩固,如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官吏的直接任命制。所以,当人们忍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的时候,不是想着去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是幻想着有一个“青天大老爷”能给他们带来公平和福祉,人们对历史上的清官包青天的崇拜正反映了这种政治心理。

二、人治主义思想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延续和演变

到了明末清初,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民主的启蒙思想。如黄宗羲主张官员应当“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等民主民本思想。顾炎武提出反对“独治”,主张“众治”,所谓“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卷六),强调“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卷九)。王夫之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在这个主旨下,他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对封建君主专制的人治主义提出挑战,对中国来说是一种思想启蒙,但在当时属于非主流思想,对当时的政治影响甚微。到了清朝末年,特别是1848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了侵略中国的历史。而腐朽的清王朝政府节节败退,民不聊生,国内各种矛盾激化,中国面临着亡国亡种的严峻局面。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之道。其中有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君主立宪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三民主义。前者的戊戌变法很快以失败告终,后者发动的辛亥革命的果实很快被想当皇帝的袁世凯窃取,最后政权又被新兴军阀蒋介石夺取,仍然坚持独裁。这些变法和革命领袖都没有超越中国的人治主义思想传统,除了深受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之外,还因为当时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使得各个军阀各自为政,建立起一个个封闭的王国。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也是利用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建立一块块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最后夺取了全国的政权。

三、经济体制改革是人治向法治转变的根本条件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以身作则,首先提出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注重制度建设。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6]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并写进了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但是如何克服现实政治活动中“权大于法”的现象,实现人治向法治的彻底转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治主义产生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而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内在蕴含着对民主、平等、公平、公开、信用、法治的诉求”[7],因为市场经济形成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谁都不能无偿得到对方的产品,这就决定了他们在经济上的平等地位。除此之外,市场经济还有自由、开放和公平的特征。人们在千万次的交换中逐渐形成了平等、自由、公平的意识和观念,必然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思想,表现在人们要求自己自由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利。这有助于打破等级观念,打破个人威权主义的治国模式,靠大多数人的意志来治理国家,也就是靠大家妥协的结果——法律来治理国家。还由于市场经济中各种交换活动的频繁性和复杂性,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盲目性,再靠个人来处理这些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已经变得不可能,这就需要确立一些基本的原则和规则,使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能够预测到经济行为的后果,这样就能增加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信心和积极性。如果人们的私有财产得不到法律的严格保护,随时都有可能被各种势力剥夺,那么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存在。所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人们形成民主法治的现代思想。

(二)顺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民主政治的要求,切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阶层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一批新型阶层活跃在当今的社会上。如个体户、私营企业家、自由职业者、科技创业人员,他们成为经济上的新贵族,必然要求参与政治活动和政策的制定,并希望自己得到的财富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再加上国企改革中产生的下岗工人,从农村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利益也需要保护。人们对参与政治活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需要执政者审时度势,顺应民意,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治国理念,使国家的各项事业都有法可依,让法律成为全社会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对于某些地方领导搞个人专断和“一言堂”要坚决纠正,在党内开展法治教育,切实转变治国理念,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继续在思想领域进行启蒙运动

思想文化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和内在的发展规律,与经济结构的变化不一定同步,并且中国人治主义传统根深蒂固,并成为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所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法治社会会自动生成。发生在上个世纪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打着科学和民主旗号的启蒙运动,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当初中国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理想很难说已经实现了。所以中国的思想启蒙仍然要继续进行,这需要学术自由和思想解放。可以通过对中国人治主义传统文化进行客观细致的分析和梳理,并把西方的法治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结合起来,形成新的适合中国的法治理论,并培养人们对法治的信仰,逐渐形成法治的政治文化。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 夏子贵,罗余九.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91 ~892.

[4] 王秀良,孙建社.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J].理论导刊,2008,(2).

[5]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1.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7] 王秀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转型的学理分析[J].社科纵横,2007,(9).

Abstract: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akes the point that social existence determines social consciousness,the socio-economic structure?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he most fundamental part of the society.It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Natural economy is the economic root-cause of the rule of man;however,the rule of law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So our government must make great efforts to develop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accomplish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ing state ideas from the rule of man to the rule of law completely.

Key words:socio-economic structure;the rule of man;natural economy;the rule of law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le of Man Tradition i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ZHANG Jing-wei,ZHANG Miao
(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81

A

1674-0297(2011)05-0008-03

2011-03-18

张靖伟(1984-),男,河南淮阳县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人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张 璠)

猜你喜欢

人治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新写意主义
近光灯主义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从人治与法治的结合谈农村治理现代化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