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目的论视角看“忠实”的度
——以《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为例

2011-08-15张志全陈晓莉

关键词:故事情节三国演义译本

张志全, 陈晓莉

(重庆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44)

从目的论视角看“忠实”的度
——以《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为例

张志全, 陈晓莉

(重庆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44)

长期以来,中西方传统译学都将“忠实”或“对等”视为翻译的绝对标准。基于目的论对“忠实”的论述,以《三国演义》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故事情节描写及文化内容两方面探讨泰勒和罗慕士两位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由于翻译目的和翻译纲要不同,两位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大相径庭,导致两译本对原文存在不同的“忠实”度,从而在实践上证明了“忠实”确实存在度的问题。

目的论; 忠实;《三国演义》; 翻译方法; 翻译目的; 翻译纲要

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本文拟以目的论为视角,以《三国演义》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故事情节描写和文化内容两方面探讨两位译者各采取了什么样的翻译方法,并探究其原因。

一、目的论的“忠实”观

目的论由德国学者汉斯·威密尔(Hans J.Vermeer)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认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译者要根据翻译目的来决定翻译方法,其中翻译的目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含有三种意义: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翻译活动的发起者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出于某个特殊原因需要译文。在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预期的译文功能、译文接受者、文本接受地点以及传播媒介、文本创作或接受的动机,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纲要,它向译者指明了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译者在接受翻译任务时需要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因为它们都将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基于原语文本的、有意图的、人际的,以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行为,任何翻译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产生一种结果、一种新的语境或事件。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1](P29)。充分性指目的语文本应该充分满足翻译的各种要求,翻译的目的决定充分翻译所需要的对等形式[2](P35~36)。

目的论中有三大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具有支配地位。连贯性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即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是指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3](P47)。诺德认为,语际连贯可能有这样一种类型,即对原语文本最大忠实的模仿[2](P32)。

目的论中,威密尔较少提及原文,认为原文并非处于中心地位,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开放实体,为译者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译者选择某些信息是因为这些信息能够在目的语文化中满足某种目的,这颠覆了传统译学中原文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威密尔认为,“忠实”指的是译文与其对应的原文之间的某种关系[2](P32),且忠实的程度和形式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即“忠实”有两个制约因素: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在这两个因素中,译文的目的是决定翻译过程最重要的因素,不同译者对同一原文的理解也可能不同,但一般来说,对原文的理解都不会有太大偏差,因此这个因素是次要的。这就决定了译文对原文的“忠实”不可能是个定数,而是个变数,即:“忠实”必有度。

二、《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翻译方法对比

《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目前,《三国演义》英文全译本有两个:一个最早的译本是由英国汉学家泰勒 (C.H.Brewitt-Taylor)翻译的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以下称泰译本),另一个译本是由美国汉学家罗慕士 (Moss Roberts)翻译的Three Kingdoms(以下称罗译本)。

(一)故事情节描写的翻译

《三国演义》最重要的一项艺术成就在于精彩的故事情节描写,尤其是战争描写。原著涉及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最为精彩的当属其中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这些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描写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分析语料。

例1:吴国太见权如此,问曰:“何事在心,寝食俱废?”权曰:“今曹操屯兵于江汉,有下江南之意。问诸文武,或欲降者,或欲战者。欲待战来,恐寡不敌众;欲待降来,又恐曹操不容。因此犹豫不决。”[4](P225)

泰译:Then the Lady Wu asked him what so troubled him,and he told her of the threatened danger and the different opinions his advisers held one and another and all his doubts and fears.If he fought,he might fail;and if he offered to surrender,perhaps Ts'ao Ts'ao would reject his proposal.[5](P495)

罗译:His mother,Lady Wu,offered a sympathetic ear.“Cao Cao is camped on the river,”he said to her,“intent on subduing our land.I have put the question to our civil and military advisers.Some would capitulate,some would wage war.If we risk battle,I fear our fewer numbers will not be able to stand against their greater.If we risk submission,I fear Cao Cao will not accommodate us.I waver,therefore,unable to act resolutely.”[6](P772)

泰勒将原文中的直接引语转换成了间接引语,这是一种讲故事性质的文学表现手法,旨在以一种流畅而简易的方式促进读者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泰译本中多处使用了这种手法。此外,他还省译了关于曹操屯兵的一些信息,并对当时总的战争形势进行了释义。同样,罗慕士还是严格按照字面意思直译,没有添加或省略任何信息。

例2:众将见杀了张、蔡二人,入问其故。操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乃谓众将曰:“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众皆嗟呀不已。”[4](235)

泰译:The death of these two naval commanders caused much consternation in the camp,and all their colleagues asked the reason for their sudden execution.Though Ts'ao Ts'ao knew he had been victimized he would not acknowledge it.So he said the two men had been remiss and so had been put to death. The otherswere aghast, butnothing could be done.[5](P521)

罗译:Cao Cao's commanders wanted to know the reason for the executions.But Cao Cao was unable to admit his mistakes.“They flouted military rules;therefore,I had them killed.” he said. The stunned commandersgroaned and sighed.[6](P804)

泰勒采取了增译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理解添加了两个细节,而罗慕士还是按照字面意思直译。罗译本全部采取了直译的方法,不遗余力地再现了原文的真实“面貌”,泰译本则采取了较为灵活的翻译方法,没有严格拘泥于原文的文字层面,因此,很大程度上未忠实于原著。

(二)文化内容的翻译

翻译意味着比较文化[2](P34)。著名翻译家王佐良说过:“翻译最困难的是什么?是两种文化的差异。一种文化中很显然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需要下很大功夫才能解释清楚。对本国读者没有必要解释的东西应该向外国读者进行进一步的解释。”[7](P34)Nida对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进行过分类,即: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8](P289)。《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内容丰富,涉及汉末到晋初那段时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化底蕴相当深厚。下面我们依据奈达对文化的五个分类举例来探讨两位译者各采取了什么样的翻译方法。

例3: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4](P13)。

泰译:Now by virtue of the imperial prestige and with the army under your hand you may do as you please.[5](P25)

罗译:Now,General,you have the weight of the throne behind you and military authority in your hands.You can“prance like a dragon and prowl like a tiger.”[6](P41)

“龙骧虎步”中的“龙”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动物,这里是隐喻的修辞手法,泰勒直接省译。罗慕士采取了直译的方法,保留了原文中的文化信息。

例4:帝乃封操领司隶校尉、假节钺、录尚书事[4](P69)。

泰译:High honours were conferred on Ts'ao Ts'ao.[5](P149)

罗译:The Emperor appointed Cao Cao commander of the Capital Districts,granted him the insignia and battle-axe empowering him to conduct all military operations,and gave him control of the Secretariat where decrees originated.[6](P228)

“节钺”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君王授与官员或将帅更多权力的一种标志。“节”是一种符节,钺是一种斧钺,它们都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司隶校尉”和“尚书事”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所特有的官职。泰勒省译了这些文化信息,对整句话直接进行了改写。而罗慕士采取直译的方法译出了这些文化信息,还对“节钺”的用途和“尚书事”的职能进行解释,不遗余力地传递原文中的文化信息。

例5: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4](P251)。

泰译:I have no great talent,but I have had to do with men of no ordinary gifts from whom I have received certain magical books.I can call the winds and summon the rains.[5](P553)

罗译:Though I myself have no talent,I once came upon an extraordinary man who handed on to me occult texts for reading the numerology of the heavens.Their method can be used to call forth the winds and rains2.[6](P852)

“奇门遁甲天书”是中国宗教文化中特有的词汇,泰勒只是将其简单译为“magical books”,原文中的宗教色彩顿时丧失。罗慕士则采取直译加尾注的方法,上标2即尾注的编号,译者重点介绍了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竭力保留原文中的文化色彩。

针对翻译中具有特异性的文化现象,罗慕士基本采取直译的方法,要么在直译的基础上进行解释或添加尾注,最大限度地保留并传递出原文的文化信息;而泰勒则省译大量的文化信息,甚至进行改写,与原文出入较大,没有罗慕士更忠实于原文。但是对于那些一般的文化现象,他们的翻译方法差别并不明显。

三、影响翻译方法的原因

翻译活动作为人类一项复杂的活动,并非在两种语言的真空中进行,必然要受到语言之外诸多因素(翻译目的、发起者、译者、目标读者、译文的预期功能等)的制约与影响。

(一)两译本翻译目的比较

一般说来,翻译行为的发起者有两个——出版机构和译者。泰勒出生于英国,1880年在福州船政学堂教授航海和数学,之后一直作为海关官员在中国的上海、天津等地就职,他的译本最早于1925年由上海别发印书馆首次出版。别发印书馆是英商于1870年在上海开设的印刷出版企业,主要经营西文书籍印刷出版,其营业对象多为在华的外国人,解放后因营业衰落而关闭。别发印书馆是私人开设的纯赢利性机构,其目的在于通过出版这样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来满足当时部分外国人(特别是在华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猎奇心理,获得利润。鉴于《三国演义》泰译本成书的年代久远,可查询的资料有限,我们可以从他在译本前言里的几段话推断出泰勒当时翻译这部奇书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填补《三国演义》缺少英文译本的空白;二是希望西方读者也能欣赏到一部非常吸引人且具有东方特色的小说,使他们通过阅读故事情节来满足好奇心或达到身心愉悦(即译文的交际目的)。

罗慕士出生于美国,中文专业博士,现任纽约大学东亚研究学院教授,教授中文、中国古典文学等。外文出版社是我国专门从事对外书刊宣传、编译出版外文书籍的出版社,担负着党和国家书刊对外宣传的艰巨任务,半个多世纪以来,用多种文字翻译出版了大量的党和政府文件、马列著作等,同时还翻译出版了我国许多古典作品和近现代文学作品。外文出版社邀请罗慕士翻译三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外文出版社的目的是希望向西方读者传递中国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三国演义》,并通过《三国演义》了解中国。虽然罗慕士没明确指出翻译《三国演义》的目的,但从他的经历及其在译本中的一段自述可以推断,作为研究并教授中国文化的专家、学者,罗慕士的翻译目的也有两个:一是希望能将一个完整的《三国演义》精确地翻译出来,呈现在西方读者的面前,使他们能领略中国小说和中国文化的风采(即译文的交际目的);二是希望利用在中国做交流学者研究、翻译《三国演义》的机会,进一步加深学术上的造诣,即追求学术上的严谨。

两个翻译行为的目的有共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共同之处在于作为中国文化方面的专家,两位译者都希望将中国的这部杰作介绍给西方读者;区别在于两译本各自的预期读者大不相同,泰译本意指的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西方读者,罗译本意指的是对中国文化及历史感兴趣的现代西方读者,且前者注重用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以满足他们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猎奇心理,后者更重视文化的传递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介绍,两译本可谓各有侧重[9]。

(二)两译本翻译纲要比较

目的论认为,翻译纲要取决于目标语文化的情况并非原语文化的情况。既然翻译是包含原语文本的翻译行为,原语文本常常是翻译纲要的一部分[2](P31)。翻译纲要向译者指明了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往往由翻译活动发起人给出,包括文本的预期功能、目标读者对象、文本使用的时间、地点、媒介和文本创作或接受的动机等。虽然翻译纲要并不会告诉译者具体采用什么翻译方法,但是译者在接受翻译任务时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因此,它们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译者翻译方法的选择。

两译本翻译纲要的主要区别在于文本的预期功能、目标读者对象和文本创作或接受的动机不同,这些因素和翻译目的必将影响到译者翻译方法的选择。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两位译者在故事情节描写和文化内容两方面采取了如此迥异的翻译方法,导致了两译本存在对原文不同的“忠实”度。

针对原著中的故事情节描写,泰勒采取了较为灵活的翻译手法,他首次将《三国演义》英语全译本付诸于世,注重的是用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其预期读者,使他们通过阅读故事情节以达到身心愉悦,其目的或意图在于为西方读者创作一部供娱乐消遣的异域小说。罗慕士注重完整地再现原文的真实“面貌”,把一个完整的《三国演义》精确地翻译出来,这也是罗译本的交际目的。因此,不管故事情节多么复杂,他都不遗余力地按照原著字面意思呈现在西方读者面前。

关于原著中的文化内容,笔者探讨的主要是具有特异性的文化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更明确地看出不同译者对文化的翻译倾向。泰勒注重用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他关注的重点在于满足读者对小说及中国文化的猎奇心理,而不是文化的传递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介绍。罗慕士则更重视文化的传递及通过小说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介绍,故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以文内解释及大量尾注的方式竭尽全力地保留原著的文化信息,同时也是为了追求学术上的严谨。

四、结论

本文基于目的论对“忠实”的论述,以《三国演义》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故事情节描写和文化内容两方面探讨了两位译者各采取了什么样的翻译方法,并探究其原因。研究发现:由于翻译目的和翻译纲要的不同,两位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大相径庭,导致了两译本存在对原文不同的“忠实”度,从而在实践上证明了“忠实”确实存在度的问题。整体而言,泰译本和罗译本都是基于各自翻译目的的充分翻译,翻译的目的决定了其充分翻译所需要的对等形式。罗译本近似诺德提到的“对原语文本最大忠实的模仿”[2],而泰译本没有严格拘泥于原著的文字层面,没有罗译本更忠实于原著,在文化传递上也稍逊一筹,但它却是其特有翻译目的和翻译纲要要求下的充分翻译。因此,充分性可以作为评价一部翻译作品好坏的标准。

[1]Vermeer H J.What does it mean to translate?[J].Indian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87a,(2).

[2]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Express,2001.

[3]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3).

[4]罗贯中.三国演义[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5]Brewitt-Taylor C H.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M].New York:Tuttle Publishing,2002.

[6]Moss R.Three Kingdom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Express,2008.

[7]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研与研究出版社,1989.

[8]Nida E A.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M].Dell Hymes:Allied Publishers pvt.,Ltd.,1964.

[9]朱玉屏.三国演义两个翻译版本的比较(节选一)[J/OL].商务部网站.http://wss2.mofcom.gov.cn/a,2008-08-22..

Degree of‘Fidelity’in Skopostheorie as Exemplified i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Sanguo Yanyi

ZHANG Zhi-quan,CHEN Xiao-l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China)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source text and considered‘faithfulness’and‘equivalence’as the absolute standards of translation.Based on the notion of‘fidelity’discussed in Skopostheorie,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dopted by two translators C.H.Brewitt-Taylor and Moss Roberts were probed into from two aspects of plot descriptions and cultural aspects.It was found that the two translators adopt considerably different translation methods due to different translation Skopoi and translation briefs,which leads to the different degree of‘fidelity’between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and the issue of degree of‘fidelity’in practice was further justified.

Skopostheorie;fidelity;Sanguo Yanyi;translation method;translation Skopoi;translation brief

H315.9

A

1674-0297(2011)05-0130-04

2011-04-05

2010年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编号:CDJXS10040006)的阶段性成果。

张志全(1983-),男,河南南乐县人,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张 璠)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三国演义译本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
《孙子兵法》蒙古文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