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声乐教学改革探讨

2011-08-15唐方方

关键词:声乐高职音乐

唐方方

高职声乐教学改革探讨

唐方方

探讨高职声乐教学改革问题。指出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开展综合性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综合采取其它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评价

声乐教学,简单的就是音乐教学。声乐是通过人体嗓音对乐曲的吟唱,表现出乐曲美感的具体形式。要让人的声音来表现乐曲,首先要认清语言是身体表现的基本要素,而人声与语言的结合所产生的音乐就是唱歌。声乐是一种听觉上的艺术享受,也是人们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声乐通过语言和旋律的有机结合,以及利用技巧发出美丽的声音,在清晰动人的歌声中表达音乐的内涵和意义。在现代文化生活中,唱歌是最受欢迎、也是最容易被传播的精神活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精神生活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人开始学习声乐、学习歌唱,而声乐也成为人们去热烈追捧、熟悉了解的一门学问,也有成千上万的人去进行专业训练,还有很多人希望通过声乐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修养,以及自己的演唱水平,让自己的嗓子唱出美妙的音符。尤其是现代的广大青年群体,为了学好唱歌,提升自己,积极进入高等音乐学府深造,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高职高专学校的声乐与艺术专业院校的声乐课之间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高专的声乐课教学质量,是高职校专业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声乐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一)提倡教师开展综合性教学

要开展综合性学习,首先要有综合的能力,学生应具备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和判断资料的综合能力、与同学协作学习、表现自我个性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基本识谱与歌唱能力,还要让他们合理地处理自己的感情和表达的能力,最后根据歌曲的实际含义,学会积极面对现实,承担社会责任。再者就是其他学科与声乐学科的融合,与声乐学科相关的其它学科是很多的,要将其融合,并辅助声乐教学。

(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首先是课堂情境的创设,注重实践,营造声乐学习的氛围;还有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注重发展,积极指导在课外进行声乐学习研究,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对象决定了学生必须进行研究性学习,且这种学习在高职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老师的基本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的效果。只有老师的整体素质满足研究教学的要求,才能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三)启发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

老师应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声乐概念,并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积极发挥合作教学在高职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主体,在学习中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正确的指导加上主动的学习,是学生自我学习的关键环节,这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可以融入到小组中去,并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与其他同学共同学习。

(四)根据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具有个体差异,老师要学会应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并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是现代教学中正在积极推广的一种方法,它不但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还要求老师能具备高超的讲解能力,老师要在课堂上区别对待学生,即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几个组,让这些小组在老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快速的提高和进步。

(五)坚持基础训练和循序渐进原则

声乐教学的关键还是基础训练,就好像建筑一样,一定要打好地基,基础不好,建筑是盖不好的,总有一天会垮塌。学习声乐切勿急于求成,一定要循序渐进。实践中,一些学生老是喜欢和别人比,而一些老师也有揠苗助长的嫌疑。因为成绩较差的学生看到别人迅速进步,心理难免会着急,着急的时候总会紧张做错事,结果只会害了自己。实际上,声乐教学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学科,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感觉去感知声乐,并让学生从一个母音开始练习,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养成正确的歌唱习惯。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

在声乐基础训练时,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能光练不唱。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同时还要认真分析,让学生表演好每一首歌曲,哪怕只是很简单的歌曲也不能例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和感受力。

二、老师应具备的音乐教学素养

(一)具备扎实的声乐专业知识

声乐教学就是制造歌唱“工具”。在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对声乐发声的要素、发声器官的构造性能及运行规律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声乐老师对语言也要有所见解,如发音、咬字、吐字、语调、语气等。除此之外,老师对歌曲的内涵认识必须是正确的,如歌曲的内容、情调、风格等。只有老师先明白,才能让学生明白,如果老师都不清楚声乐专业知识,是不可能完善声乐教学的。

(二)具备敏锐的听辩能力

声乐首先是通过听来了解的,敏锐的辨别能力是教授声乐课程的关键,没有好的辨别能力,就无法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如果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有对学生的歌唱能力进行正确判断,才不致于走入误区。要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育情况、病史、歌唱状态、声带长短宽窄、腔体构造、性格特征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找出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其影响歌唱能力发挥的主要原因,才能因材施教,充分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将音乐作品诠释得更加完美,更加深刻。

(三)具有较好的范唱能力

卡鲁索曾经说过,虽然我们的声乐老师不是专业的歌唱家,但是应该是会正确唱歌的,而且还要用正确的方法教会学生正确地唱歌。可见,良好的范唱能力对声乐老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在教学中正确指导学生,并体现出自己的个人魅力,全面促进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让学生用心去感受意识,用心地学习声乐。对于初次接触声乐的学生来说,老师的指导和示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正确的示范,学生才能正确地学好声乐,正确地感知音乐的喜怒哀乐,用真实的情感去演唱歌曲,并将高超的演唱技巧表现出来。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就更容易建立一个明确的、清晰的目标,形成一个可感的目标意象,从而达到良好的音响形态。

三、综合采取其它教学措施

(一)营造和谐良好的师生交流

声乐教学是一项特殊的、专业的教学,和谐的师生交流才能让老师真正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也能让学生勇于与老师探讨学习问题,主动参与学习。声乐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艺术,我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学生学习声乐,需要老师正确的指导,同时,老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声带情况,包括音质、音色、乐感及个性心理特征等,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准备。为了实现全面教学,老师要在尊重个体的情况下发现个体的差异性,用耐心和爱心去指导学生的声乐学习,给学生更多的鼓励,让他们有信心完成声乐学习。学生也要与老师配合好,只有勤学苦练,努力学习,才能提高声乐教学效果。

(二)重视声乐教学中的德育内容

声乐教学在我国音乐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提高国民素质,完善人们精神生活的关键。不同的歌曲表达了不同的情感,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思想的另外一种方式,每个人都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声乐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类教学,还是情感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型学科,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通过声乐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高职院校声乐课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声乐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我们在声乐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声乐的实践教育,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创新精神及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受到思想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

(三)加强艺术实践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加强实践十分重要,就是要通过艺术实践,全面发挥自己的声乐能力,提高自己驾驭声乐的能力,能更好地唱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艺术实践可以拉近舞台与课堂的距离,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学生可以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加强自己的声乐表现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还能打消害怕舞台演出的畏惧心理,建立稳定的演唱状态,以便在各种场合中大方献唱。另一方面,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策划、指导的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总结活动安排的经验,及时处理各种突发问题,提高制定表演项目策划能力,使其有能力编排各种各样的表演节目。学生在通过实践指导后,不仅能独立面对舞台,还能在舞台之后加强自己的指导能力,提高综合技能。艺术实践是方方面面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最关键的是观摩交流。观摩交流包括学生专业汇报、教师专业汇报、个人音乐会、专业技能大赛等。观摩交流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外,掌握到更多的声乐知识。对外观摩包括参加兄弟院校及社会上的各类演出、专场音乐会以及专家讲学等。学校可以通过互动交流演出,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或课内活动,提高实践能力。编创实践也分为校内校外文艺性演出,可由学生自导自演,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

艺术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是声乐教学的重要部分。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展示学校的办学实力,提高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参加工作的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1]李爱真.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模式探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2]王岱超,胡郁青.如何提高高师声乐集体课的教学效果[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3]王圣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2).

[4]刘大巍,夏美君.声乐艺术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5]南利华.浅谈高校声乐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6]郑莉.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7]冯兰芳.对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探讨[J].中国音乐教育,2005(10).

G642.0

A

1673-1999(2011)09-0189-03

唐方方(1982-),女,河南济源人,济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济源 454650)艺术系助教,研究方向为声乐学。

2011-03-16

猜你喜欢

声乐高职音乐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音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