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与反思

2011-08-15吕方正

关键词:手绘字体平面

吕方正

计算机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与反思

吕方正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是一分为二的,在给设计手段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反思的现象。否定它是不可能的,而完全依赖它也是不可取的。

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探讨

计算机的诞生开始了人类第六次信息技术革命,它的出现改变了世界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存在形式,平面设计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渗透和直接参与平面设计的全过程使设计变得简单且更具视觉化,平面设计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改革。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随着计算机在国内的引入和逐渐普及,我国的各大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陆续引入了计算机,如何使用计算机及计算机的各类软件也成为各大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到上世纪末及本世纪初,计算机作为设计类的重要手段已和设计类的各门课程完成了初步的结合,计算机设计软件的便捷和无所不能,已经使设计者们欲罢不能。

从PC到MAC,在艺术设计创作活动中与电脑软件的日益密切,设计师的创作活动越来越多地依赖电脑和电脑软件,其中如ILLustrator,Photoshop,Pagemaker,Coreldraw,Painter、等等软件中也细分了很多种类,在点阵图象的处理中,Photoshop是屈指可数的软件之一了,从一个图象的数字化、处理、编辑、再造,从而进行平面艺术创作,它是一个图象处理的顶级软件。而Painter在电脑绘画领域也占有一定地位。Painter可以说是真正的绘画软件,配合先进的感压板技术可以使绘画仿真度非常高,从而达到无纸化绘画的新高度。矢量图形与点阵图象的完美结合开启了平面设计的重要一环。在矢量图形处理世界中顶级的图形编辑软件Illustrator和Coreldraw,不管是标志设计,还是字体创意,它都算得上是一流的设计软件,平面设计CIS中的VI系统部分也依赖于这样的软件。其次还有一些关于排版方面的软件像是 Pagemaker,Freehand他们都是用于印前排版、出图等工序的软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快捷,适用面广。这就将设计初期、中期以及后期处理、出图全部包揽在内了。

今天,似乎没有人再质疑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重要性了。计算机也已经成为平面设计教学和实践中的必要手段和方法,是现今设计学院的必修课。过去的设计院校大都是以美术学校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换句话说设计教育是从美术教育中衍生而来的,从而使设计教育主要以美术基础训练为中心。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美术技艺上,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必然的,因为当时的设计图纸只能用手工绘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使用电脑,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电脑辅助设计也开始盛行。学生们原先用画笔描绘或用手绘完成的效果图,现在只需用一台电脑和诸如Photoshop、Illustrator等的软件来制作,就可使设计图的时间减少一半,并相对与传统的表现技法有着快速、精确、美观的特点。电脑辅助设计使以前占教学4/5课时的技法训练锐减至1/10。 下面,从平面设计的基础课程、专业课这两部分进行探究和反思。

一、计算机在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应用

平面设计基础课程主要有:素描、色彩、速写、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字体设计、摄影、图案、创意图形等,计算机在这些基础课程之中有不同程度的渗入。

在这些课程中,与计算机关联最少的是素描、色彩、速写,这几门课程可以说是保留下了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唯一完全的继承。但正是这种继承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独立性,使得这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以及它们存在的必要性成为了值得探讨和争论的话题。究其根源,这几门课程与计算机的区别就在于它们都是传统的“手绘”形式,而在这之后的专业课程中,计算机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了。这就是“手绘”与“电脑”的冲突。这种冲突是计算机在平面设计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为前提下,并有一定的预见性,在未来以“压感手写板”为代表的计算机配套设备的普及,这一冲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合,并延续计算机在设计领域的进一步延伸。

在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课程中,计算机起了化繁为简的革命性作用。例如在平面构成课中的“重复”这个单元作业中,传统的方法是手绘形式,费时费力。而现在的计算机用相关软件很方便就完成这个作业练习,而取得的效果是一样的;在色彩构成课程中的“渐变”作业练习中,传统的手绘对渐变效果的准确把握度和色彩的准确上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现在的计算机软件可以很准确地表现出来。传统的手绘在这两门课程中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虽然大多数院校还沿用传统手绘的方法,但“转型”已是必然趋势。

在字体设计课程中,也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相似,传统的字体大规模的临摹练习的必要性值得商榷。即使在创意字体设计中,相关的软件也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更好的效果。但是,对传统手绘字体的练习还是应该得到一定的继承,因为这样可以更深刻理解体会字体的间架结构,为创意字体的实现打好基础,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计算机,计算机既然定义为工具,那他就应该有一定的使用范围,不能取代人脑的创意,否则就由使用变成了依赖。

在摄影课程中,计算机的作用也是颠覆性的。传统胶片被ccd和储存卡所代替;复杂和难以掌握的暗房技术被“所见即所得”的计算机软件所替代;传统的调焦、调整光圈、快门技术也变得易如反掌。在这种全面简易化的技术背景下,传统摄影课程的课时可大幅度减少。

在图案与创意图形课程中,计算机也对传统图案的临摹和变化显得容易和易于修改。传统图案设计中的圆规、三角板、曲线尺等已无存在必要,取而代之的就是计算机软件。

二、计算机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的专业课程一般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广告设计、VI设计等,在现代信息时代背景下又加入网页设计等。在这些课程中,计算机及其相关软件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它使这些课程在从创意到实现的过程变得更简单化和通俗化,也有一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有了新的变化。

网页设计是完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是平面设计课程在信息时代所诞生的新的专业课程,这门课程也是全程在计算机上完成和实现的。

包装设计中计算机的应用使得设计过程简易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基本草稿后就可以在计算机相应软件上去逐步实现。在计算机中对色彩的调整、尺寸的修改等变得轻而易举,这是传统设计不可想象的。

在书籍设计中,计算机也使设计实现的过程简易化,这一点和包装设计中的作用是大体相似的。而与包装设计不同和更加深入的是: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帮助下,电子书籍的逐渐普及是个不可逆的过程。传统书籍的实现形式和电子书籍是截然不同的,这就对书籍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了更深层次的变化。

以上述三门课程为代表,我们可以看到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及其相关软件所起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这对传统平面教学体系形成很大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平面教学的面貌及其内部要素的关系。

首先,使平面设计教学变得“通俗化”。在数字时代,设计媒介突破了颜料、笔和纸等实物,取而代之的是屏幕显示,变得抽象和虚拟了。原先对设计者要求的很多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有些多余。如在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字体设计课程,教师需要在传统字体练习上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练习很强的徒手美术字的功底,而现在都不需要了。在计算机中输出的字体肯定是规范的,这就抹杀了传统意义上专业设计人员和非专业的一项重要区别。

再如:在平面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摄影课,传统教学不论是调焦距、控制景深,还是后期加工都需要教师花费很大的气力;而现在,数码摄影的即时可见,和后期处理的所见即所得,都使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有了极大的压缩。

网络的作用也使平面教学更加“通俗化”。网络的资源远远大于一个具体老师的所有。在网络上,不论是平面设计理论还是案例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而学生只需要有基本的整理和鉴别能力。

平面设计教学“通俗化”的结果:模糊了专业设计人员和非专业的区别;缩短了平面教学的学时;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一名设计人员。

其次,平面教学内容之间的配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计算机及其相关软件作为一种重要工具,被列为必学课程。这些课程也随着软件种类的增加在不停地相应调整。而传统的构成课、字体课等,由于实现手段的简易而课时量有压缩的必要和趋势。

第三,学生实践过程的简易化,结果丰富多元。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实践时,从构思、草图、正稿、修正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设计构思实际的实现结果是很难把握和预料的,这也是教师指导的关键;而计算机使这个过程变得容易控制和随时调整,与之相关连的结果也变得丰富多样。

第四,对教师素质要求“平面”化。这种变化是要求教师从原先的:“理论讲授、师范临摹、创意指导”转变为“引导、评价、实践”。

引导,即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平面设计的基本理论。在网络时代,理论的搜集学习变得轻而易举,不再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

评价,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过程。教师应该有很强的基本素质和理论基础评价学生的设计构思和创意,指导学生完成实践过程。

实践,教师需要有实际的实践经验,而这种经验和体会是指导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

目前在国内的设计界,普遍存在过于夸大电脑在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在具体的设计创作中即为重“表现”轻“设计”。很多人迷信电脑艺术创作,一味地追求电脑辅助设计的技术效果,设计竞赛、招投标变成了电脑效果图展示,学生在设计中将电脑效果视为最重要,花的时间大大超过了设计方案构思、推敲的时间。如电脑技术及其软件的局限和操作者的水平影响了设计构思,扼杀了方案构思过程中的转眼即逝的设计灵感,让使用者不得不放弃方案初始阶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而向电脑“投降”,使设计艺术创作变成简单的工业化“生产”,使设计作品千篇一律,缺乏独创性。再如在设计教学中,学生过分依赖电脑和沉湎于电脑,忽视了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忽视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最终导致设计分析、思考、创作能力的丧失,也使学生设计素养降低。

电脑技术的掌握对电脑美术设计的人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应该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一线技术应用人才,技术、技能的培养是专业的核心。但电脑不是一切,它无法代替我们的大脑,无法代替创造性思维。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实践活动。学习设计必须对“美”有充分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为了锻炼这种能力,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一是持之以恒的动手练习,因为设计同美术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二是通过对设计史、设计理论的学习,了解西方现代设计理念、风格流派,可以帮助学生在设计学习中作出正确的定位,建立自己的一套设计理念。所以说,我们应该在理论学习和技术学习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而不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是一分为二的,它给设计手段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反思的现象。否定它是不可能的,而如果完全依赖它同样是可怕的。如果完全依赖它,彻底否定传统平面设计教学,结果就是平面设计的结果“庸俗化”,没有了思想和灵魂。现代很多计算机学校开辟了平面设计课程,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取得“平面设计师”资格证书,就是这种“庸俗化”的表现。计算机就是工具,是新时代表现设计理念的工具。

[1]雍佳.现代平面设计数字化发展趋势初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李彦.数码时代下平面设计的新思考[J].湖南包装,2007(1).

[3]叶菲.信息时代的平面设计[J].装饰,2006(7).

G642.4

A

1673-1999(2011)09-0178-02

吕方正(1971-),男,山东济南人,烟台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670)艺术系助教,研究方向为平面设计。

2011-03-14

猜你喜欢

手绘字体平面
手绘风景照
齐心手绘《清明上河图》
字体的产生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手绘
参考答案
手绘二十四节气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
组合字体
字体安装步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