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的思考

2011-08-15孙渝莉

关键词:形势政策大学生

孙渝莉

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的思考

孙渝莉

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特色定位、学科定位和任务要求的视角,提出要促进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课堂”、“第二课堂”、“大课堂”的规范化、活动化和社会化,增强教育手段现代化、队伍质量高效化、教材科学化、教育评价机制个性化,从而提高实效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两个文件都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提出了规范要求。但当前形势与政策教育效果不容乐观,集中表现为:组织管理不够重视、教师队伍不稳定、教育水平偏低、缺乏统一教材、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迫切需要立体、高效地创新,使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其他教育形成有机合力,共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修养和思想政治水平。

一、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特色定位,理解教育的特殊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以“形势”和“政策”两个问题为教育内容,前者反映的是社会的客观事实层面,后者反映的是国家的主观认识层面,二者合一的宗旨是着重从社会变化与人类认识的辨证统一关系角度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1]。这些特色表现在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任务目标上,就是宣传国际、国内在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现象,阐明内在联系,揭示发展趋势并对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或疑虑问题作出解答或解释,以团结人心,凝聚力量。形势与政策教育任务的重点是导向性,包括政治导向、理论导向、价值导向、心理与行为导向等[2]。其核心导向应当是: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对当前政治形势的把握能力,提高政治分析水平、对政治事件的认识以及对公共政策的理解能力,增强对客观形势的深刻洞察力和政治敏感度,从而逐步加深对党和国家形势、事件、政策处理的认同和理解。

二、明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学科定位,确保教育的科学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特殊的育人功能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也体现了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培育的一般育人功能[3]。其重要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承认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学科归属和地位[4]。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把它看作一门教育学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必修课程,高校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05新方案”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才能确保形势与政策教育从课程安排、内容设计,到授课方法、课程考核的科学性,而不只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二是不能把它当作纯专业性的孤独的教育学科,而要切实视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明确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任务要求,坚持教育的目标性,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要兼顾学生群体的层次、专业、接受能力等实际特点。不同层次、专业和年级的学生需求是不尽相同的,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兴奋点也是不一致的,就是同一年级的学生在不同的学期,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5]。因此,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到这种差异。做好了教育的目标性,学生就会倍感亲切,有了好的情感基础,教育效果才会水到渠成。

三、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包含着流行观念和文化定势的因素,一定时期的教育选择,总有实用的一面,也有超功利的一面。对此,针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在教育过程中,“信仰”的教育和科学“质疑”的教育并重而不可偏废[6]。所以,必须创新组织与实施措施,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一)创新“主课堂”,促进教育规范化

《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首先要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的实现形式:(1)理论教育。主要采用专题讲座和个案分析等,帮助学生构建形势与政策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具有“前沿性”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做到理论自身逻辑的展开、当代实践经验的升华和人类认识史的高度统一[7]。这样教学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开阔学生的理论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论境界。(2)媒介教育。运用各种传统和现代媒介的优势,增强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识别能力、过滤能力、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学会合理、有效地使用媒介。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流程再造”,使教学“高效化”、“集约化”和“民主化”,再进一步完善 “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和“提问式教学”,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提升教学效果。(3)课堂实践。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形势与政策”课堂实践,尝试让学生自己制作资料翔实、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登台讲课,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不再被动受教育,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8]。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参与的广度,积极学习的热度,探究问题的深度,以及探究能力的程度,都会远远超过教师的想象的。其次,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的一大难题。(1)动态的教学大纲形成的动态性和政策的不断推出,决定了选择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内容必须把握和体现时代发展的需要,其最大特点就是时效性。自1987年以来,教育部社政司每年春、秋季定期印发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实际上起到了与教学大纲类似的作用,这种动态的教学大纲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2)鲜明的内容体系从教育部社政司每年的教育教学要点中体现为三个部分: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9]。基本理论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基本形势指国际、国内形势中相对稳定、具有规律性的内容;热点问题是具有时效性的社会问题。这些内容具有这样一些鲜明的特点:一是具有知识性,每一项形势与政策都是一个知识体系;二是具有思想性,引导学生认识形势,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执行国家政策的自觉性;三是具有动态性,国际国内形势瞬息万变,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调整,这就使得教育内容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四是具有实践性,通过社会实践使教育内容得到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这些特点告诉我们,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内容涉及到思想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这要求形成诸如“世情、国情、省情、校史、使命”等知识链条的多维教育模块,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发展的、全局整体的、正确处理各个层面利益关系的价值观。

(二)创新“第二课堂”,促进教育的活动化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活动在个体的智力和认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校园文化活动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载体。实际上,大学生各种社团活动、党员活动,是离不开形势与政策的。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是社团活动、党员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也是活动健康开展的先决条件。通过经常性的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促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向趣味性、情感性、创新性的活动化方向发展,它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表演欲、创造欲,同时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利用形势分析和政策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和生活态度,既丰富了教育资源,也有助于改善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

(2)建立大学生形势报告会制度。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宣讲计划;要在充分调查研究,掌握广大学生思想脉搏的基础上,适时安排有针对性的宣讲报告;要给宣讲人提供宣讲提纲和有关学生思想动态的参考材料。宣讲团要注重在政治分析和政治解读上下功夫,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学生,使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理解上升到理性水平。

(三)创新“大课堂”,促进教育社会化

形势与政策教育本身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与社会发展实际有密切的关系。

(1)融汇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开展大型社会实践活动。由于形势与政策教学课时少、对象广,因此,应当与其他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相结合,联系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发展和党的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结合大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以确定社会实践课题,开展大型社会实践活动。

(2)提高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效率。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操作灵活的特点。大学生在此过程中,也可运用自己掌握的丰富信息和知识,向基层群众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通过主题鲜明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四)创新教育手段,促进教育现代化

要利用网络推介形势与政策教育,为学生了解和评析时事提供新场所和新平台。

(1)利用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便捷、快速和虚拟空间的优点,创建形势与政策教育QQ群,令学生耳目一新,极易改变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传统认识[5]。只要打开QQ,凡是QQ群上注册的学生就会自动收到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在QQ群上有效地组织相关问题探讨,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时尚生活方式的要求,也拓宽了课堂,极大地延伸了教育空间。

(2)建设有风格、有特色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专题网页平台。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即时性的传媒优势,能有效满足大学生自主学习这一需求。专题网页上可以开辟如信箱、谈心、评论、讲坛、时事、访谈等栏目,增强网络教育的亲和力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实现寓教育于服务的网页建设目标,还要特别注重对大学生思维观念、行为规范等进行针对性引导。同时,通过在专题网页上设置形势与政策教育选题调查系统,让大学生参与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全过程中来。

(五)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促质量高效化

(1)强调政治自觉性。“形势与政策”课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政策性、思想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10]。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正面的观点教育学生。教师个人观点的表述,必须同党中央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的一致。

(2)创新培训模式。通过采取短期培训、普遍培训和个别提高相结合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对师资队伍开展菜单式的学分制培训,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个人魅力,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科研能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具有特殊性,教师的责任极其重大。因此,凡是能给教学以正面影响和促进作用的科研,一定要与教学相互结合;可能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和消极因素的学术研究,必须与教学活动相分离,不断加强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

(六)构建教材体系,创建科学的教育实施条件

教材建设是课程体系完善和规范的前提和基础。以往由于教材的滞后,授课内容基本靠授课教师自己通过各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搜集、整理。因此,同一学期,同一年级,授课教师不同,往往授课内容也不一样,使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失去了本应具有的严肃性,也失去了本应具有的重要地位。所以,各校应成立由授课教师组成的中心备课组,根据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特点,构建教材体系。

(七)创新考评制度,形成个性化的评价体系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受其学科背景、性别、年龄、地域、生活条件等因素影响,对党和国家政策以及国内外大事的关注有非常显著的差异[11]。因此,为了实现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评价的统一,有必要从不同维度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评价制度。一是克服原来的重结果轻过程,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强化平时积累。考评成绩的构成可采取:出勤成绩 20%+课堂表现30%+考试成绩50%的比例方式[12]。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具体考试方式。如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隋况,以闭卷形式写一篇论文;写形势与政策报告的心得体会;或写社会实践小论文。同时,要认真做好学生课堂表现记录,纳入学生的考评成绩。

[1]侯慧君.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J].沈阳干部学刊,2007(2).

[2]林丽萍.创新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体系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

[3]谭书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改革与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4]周本贞,任祥,佘冰释.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优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5]林海.引入营销策划理念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6]吴建峰.“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方法改进之我见[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2).

[7]里光年.试析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魅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

[8]李忆,等.创新“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新模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邯郸学院学报,2009(4).

[9]张松德.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云梦学刊,2006(2 ).

[10]胡建波.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若干思考[J].时代文学,2008(8).

[11]周静.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增刊).

[12]范松仁,涂平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考核方法的实效性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

G641

A

1673-1999(2011)09-0142-03

孙渝莉(1970-),女,山东青岛人,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

2011-03-13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年度一般项目“构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有效机制研究”(10SKG15)。

猜你喜欢

形势政策大学生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