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专业市场建设研究
——基于浙江省丽水市的调查分析

2011-08-15张孟洋

关键词:丽水市专业建设

张孟洋

欠发达地区专业市场建设研究
——基于浙江省丽水市的调查分析

张孟洋

专业市场是培育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有效抓手。欠发达地区的专业市场建设应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容量、区位条件,科学规划布局;分清轻重缓急,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专业市场建设;以质量、安全、诚信为重点,加强对专业市场的服务和管理;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专业市场快速健康发展;以“创星”、“创牌”为抓手,以推广新型流通业态和体制创新为主要内容,推进专业市场提升改造。

专业市场;产业基础;提升改造

专业市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且具有一定规模,有大量平等独立的经营主体参与,以一种(类)或几种(类)连带性较强的商品为主要交易对象,以批发为主、兼顾零售的商品交易场所。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需求,抓好专业市场建设,已成为当前商贸流通业、乃至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丽水区域经济是处于发达区域经济包围中的相对欠发达地区,该区域一直被认为是资本、技术匮乏而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本文以丽水市为例,借以考察这种以资源禀赋为中心的专业市场建设。

一、丽水市专业市场建设现状

(一)建设历程

丽水市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商品流通主要依托传统集贸市场(以露天集市为主)、国营百货商店、集体供销社等载体,由于实行“票证制”等计划调剂和分配,市场缺乏活力。改革开放后,随着政策体制的逐步放开,尤其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传统集贸市场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和市场管理要求,各地、尤其是农村乡镇掀起了兴办农贸市场的热潮。2009年,全市共有市场115个,总成交额116.67亿元,其中,超亿元市场17个、超10亿元市场4个。

(二)现状特点

一是市场类型“三多三少”,即综合市场多,专业市场少;农副产品市场多,工业品市场少;生活资料市场(以传统生活资料为主)多,生产资料市场少。二是市场分布乡村多于城市,乡村市场占市场总数的80%以上。三是从交易商品类型看,以蔬菜粮油、肉禽水产、干鲜果菌等农副产品为主,工业品和生产资料类较少。四是从一般市场与重点市场的作用看,重点市场支撑了“半壁江山”。五是从市场品牌影响力看,农副产品市场远高于工业品等其他市场。六是从市场运作机制看,各地均建立市场开发管理服务中心,基本实现“管办分离”。七是从市场与其所依托产业看,与传统农业生产结合较紧,与制造业发展结合不够,基本上能折射改革开放以来丽水市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特点。

(三)作用

一是较好发挥了商品流通主渠道作用。既有效满足了广大中小企业和农户的生产要素供给需求,又有力促进了区域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二是推进了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专业市场为企业和农户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市场需求信息,引导和促进了优势特色产品开发,推进了相关产业发展。三是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专业市场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度集聚,带动了“三产”发展。四是专业市场作为劳动密集型经济体,在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消化社会富余劳动力方面优势独具,有效促进了社会稳定。此外,专业市场是丽水市“三产”税收的重要来源,为丽水市区域经济发展积累了资本、培养了人才。

二、专业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启示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专业市场生成和发展的产业基础薄弱。一是经济实力弱,市场容量有限,购买力不足。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542.02亿元,为全省的2.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32.62亿元,为全省的2.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175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7.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703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3.55%。二是制造业不发达,产业规模小。丽水市制造业发展滞后,现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1.7%,产业集群仍处初级阶段,尤其是产业链条完整的行业不多,使相关专业市场发展缺乏产业强力支撑。三是人口集聚度低、需求密度小,城市化发展滞后。丽水市陆域面积占全省六分之一,总人口仅占全省的5.4%;且人口分布于187个乡镇,其中53.4%的乡镇政府所在地人口不到1000人;城市化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四是作为丽水市专业市场主体的农副产品、尤其食用菌类农副产品市场,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比较优势逐步弱化。

第二,区位交通信息条件制约明显。交易费用低廉是专业市场最大的比较优势。由于丽水市幅员广阔,山地为主,人居较为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既大大增加了采购和销售成本,影响了专业市场竞争力,限制了其集散辐射半径,也使其难以成为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并最终影响了专业市场品牌培育和规模壮大。目前,丽水市还有两个县未通高速,仅有三个县(市)通铁路,国家一级路仅为54公里。近年来,丽水市交通区位劣势相对改变,无疑为今后专业市场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三,规划和管理工作滞后。一是缺乏统筹规划引导。现有专业市场布局“小、散、乱”现象普遍;“空壳市场”与“马路市场”并存。二是规划建设起点不高,前瞻性不够。市场自身设施及相关设施不配套问题突出,特别是仓储、交通停车等设施匮乏,物流与商流严重不匹配。三是规范化管理滞后。市场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制度不健全。四是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对新形势下专业市场发展趋势缺乏关注,尤其推广新型流通业态意识不强,导致市场功能不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发展迟缓;对政府倡导的创建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几点启示

第一,要营造丽水市专业市场发展新优势,必须顺应经济基础变化趋势,加快培育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专业市场。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现丽水市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已调整为10.7:48.1:41.2,2009年工业产值达到1 018.42亿元,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正在大步推进,为生产资料和工业品专业市场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新时期加快专业市场培育建设,必须立足这种经济基础,努力与产业配套发展。

第二,要增强丽水市专业市场的竞争力,必须顺应现代流通业发展新形势,抓住推进传统专业市场功能转型升级这个关键。当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以及会展等新型业态方兴未艾,代表了专业市场发展的现代化水平。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应根据专业市场发展规律和趋势,坚持以现代流通业态的理念,来提升发展专业市场,这是丽水市专业市场面向未来的希望所在。

第三,新时期专业市场的发展仍离不开政府的“体制灰区”。专业市场是项系统工程、也是项长期工程,离不开政府主导。纵观浙江20多年来专业市场发展实践,政府规划决策科学、政策措施得力,是杜绝“有市无场”与“有场无市”并存现象的根本,是促成当地专业市场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应切实加强宏观调控,并继续营造适宜的“体制灰区”,以推进专业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三、推进欠发达地区专业市场创新建设的路径

(一)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容量、区位条件,科学规划布局

一要统筹规划,配套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结合实际制定专业市场发展规划,并将市场发展列入城市(镇)总体规划,把有关市场列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应高起点、高标准,并具超前的理念,特别要配套发展信息网络、仓储配送、停车通道等设施。二要因市设场,突出特色。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和区位交通等条件,因“市”力导,做到“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兴旺一个”。三要因地制宜,相对集中布局。丽水市应合理借鉴,并结合实际,积极推进。

(二)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专业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一要加强市场建设项目招商政策引导。对符合规划要求的市场建设或搬迁改造项目,在土地规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多元化投资主体参与开发建设。二要加大对市场创新发展的政策扶持。鼓励专业市场结合实际推广和应用新型流通业态,扩充和完善功能,延伸产业链条;鼓励专业市场人才培养和引进,促进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三要优化管理服务。政府和有关部门既要严格市场项目审批,规范市场投资主体的投资建设行为,又要搞好协调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征地搬迁和项目审批等有关问题,切实为丽水市专业市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三)加强对专业市场的服务和管理

一要倡导绿色经营理念,严格市场准入。二要倡导诚信经营。建立市场经营户诚信经营档案和市场经营举报制度,对诚信经营者给予表彰,对缺信经营者给予制裁,提升专业市场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三要抓好监管。有关部门要重点加强市场商品和经营秩序的监管,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正当竞争、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同时,要督促和帮助市场业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改善卫生、消防、治安等经营环境,维护良好的经营秩序。

(四)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专业市场建设

第一,重点抓好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生产资料市场建设。一要加速工业生产资料专业市场培育发展。二要稳步推进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发展。可由政府牵头筹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并向各县(市、区)延伸配送网络,以解决农资供应分散、无序问题,让农民用上质量高的放心农资,且可有效解决农资市场监管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二,优先发展符合消费趋势的生活资料市场。当前,要因地制宜,重点考虑与消费趋势相适应的汽车、建材、装饰装璜、家具、旧货调剂、电器通讯等市场建设,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第三,引导现有特色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做大做强。丽水市现有特色农副产品市场数量不少,但大多规模小、功能单一。要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依托丽水市食用菌、茶叶、高山花卉、绿化苗木、绿色果蔬等特色优势资源和产业,扩大现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经营规模。积极培育发展适应消费需求、集散能力强的销地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使其成为丽水市富有特色农副产品的集散中心。

第四,筹划建设展会型工业品专业市场。应以培育企业文化和商品展示、展会策划、信息交流、经贸合作、科技服务等功能为重点,加快培育建设工业品专业市场。重点在本级设立丽水名、特、优工业品市场,市场以工业品展示和看样订货为主,既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销售服务平台,又通过其展示丽水工业发展新貌。

(五)推进专业市场提升改造

第一,以“创星”促进整体提档升级。通过开展争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活动,促进市场整体档次提升。重点解决有关市场“脏、乱、差”问题,积极协调解决停车场、仓储配送设施等问题。对严重影响交通、环境市容和居民生活又无法整改的,要根据其市场需求或潜力,引导其搬迁发展或予以关闭。要积极推进农产品集贸市场退路进场,积极探索农贸市场超市化发展。

第二,以“创牌”促进做大做强。一要强化品牌经营意识。引导有关星级市场改造提升,争创全国、省重点市场;二要创建品牌示范市场。以现有重点市场和新建大型专业市场为基础,由政府统筹,推出几个知名度较大、特色明显、发展基础或潜力较好的品牌示范市场,予以重点扶持发展。

第三,推广新型流通业促进功能完善。一要加速发展物流配送。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市场建立配送中心,主要为入场交易经营户、生产厂家、重要零售商客户等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二要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引导专业市场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网上交易,实现“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商品销势、价格走势、品种结构和质量检测等数据库,服务企业和群众,指导产业发展。三要积极推进连锁经营,拓展发展空间。

第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积极引导专业市场通过股份制等形式建立经营管理公司,市场举办者投资转为股份,并吸收制造业龙头企业、有实力的市场经营户和贩销大户入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探索专业市场联合发展或同类市场归并发展等市场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

专业市场是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的一大制度创新和传统服务业的一大亮点,后金融危机时期,专业市场建设对拉动内需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是协调与推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力量。新时期,欠发达地区应当优先考虑建设专业市场,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良性增长,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1]陆立军.从“义乌模式”看中国的改革开放[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3).

[2]曹成喜.现代专业市场升级转型的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0(4).

[3]王祖强,应武波.电子商务发展促专业市场转型与升级[J].电子商务,2010(10).

F252.2

A

1673-1999(2011)09-0089-03

张孟洋(1976-),男,浙江缙云人,中共丽水市委党校(浙江丽水323000)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2011-03-07

猜你喜欢

丽水市专业建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丽水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丽水市特色足球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