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民众身心和谐内部环境之构建
2011-08-15靳翠梅
靳翠梅
当前我国民众身心和谐内部环境之构建
靳翠梅
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身心和谐状况对和谐社会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身心能否和谐,除了客观因素外,关键还取决于人内在的主观因素,如人的认知水平、道德修养、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心理调节能力等。因此,加强人自身内部环境的调适在身心和谐的构建中显得尤为重要。
身心和谐;认知水平;道德修养;价值观;心理调节
所谓身心和谐,是指构成人体的身体与心理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人的因素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人们身心能否健康和谐对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影响我国民众身心和谐的因素主要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因此,身心和谐的构建涉及到主体外部和内部环境的构建问题。本文只谈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内部环境的构建问题。
一、制约个体身心和谐的主观因素
(一)个体认知水平的制约
首先,个体认知因素的不协调导致的身心不和谐。人类个体的认知因素涉及的范围极广,主要有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每一个体都具有各种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自身的发展和各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协调的,也可能是不协调的。一旦某一认知因素发展不正常或某几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调,就会产生认知的矛盾和冲突。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烦躁、不和谐。
其次,个体掌握知识的数量、结构对身心和谐的影响。认知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得、贮存、转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因此,个体原有知识的数量和结构将直接影响新认知的结果。原有的知识越丰富,结构越合理,则得出的结论越正确;反之,则会是错误的认知。也就是说,对于同一客观外在环境,不同的人,由于所受的文化教育程度不同,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不同,得出的认知也就不相同。一个人有了正确合理的认知,才能以乐观、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解释和评价所遇到的生活事件,才能正确地看待和评价他人,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反之,不合理的认知则会使我们的认知失真。长久的不良认知,就容易形成个体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不良的心理倾向,进而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
再次,人们的身心和谐还与其思维方式有关。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是按一定结构、方法和程序把思维诸要素结合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运行模式。它以实践活动的方式为基础,并且要受到民族传统、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正确的思维方式不一定得出正确的认知,但正确的认知必须通过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获得。一些人之所以会出现身心不和谐,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对。所以,一位著名社会学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人们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好过,牢骚怨气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过。”这就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时期,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如何思考、解决问题,发牢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二)个体文化知识修养的制约
一定的社会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外在的文化、价值观只有通过内化,被人们所接受,才能变成个体的思想,影响个体的行为。也就是说,对于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不同,做出的取舍也就不相同,形成的个体心理当然就有差异。可见,个体自身的文化修养对身心和谐的重要作用。这里的修养包括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修养与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健康的心理来自于个体对自身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所以,修养高尚的人往往能遵循社会规范行事,从而减少生活中的矛盾和挫折,保持心理健康;反之,修养低下的人,现实中总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处理各种关系,导致个体对外部世界的适应性困难,常常被贪婪、充满嫉妒和怨恨的心理包围,容易发生心理障碍和疾病。所以,只有提高自身修养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人、事、物,保持身心的和谐。
二、构建身心和谐的内部环境
(一)注重科学知识积累,提高认知思维水平
知识的积累在平时,在勤读书、勤观察、勤思考。正确的认知方式既是科学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重点加强认知方式的培养和训练。而认知方式的培养离不开哲学修养,其中主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它告诉我们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主观臆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它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只看到眼前。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是对总特征的描述,它告诉我们,矛盾是无处不在的,又是对立统一的,从而推动事物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实现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使事物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向前发展。唯物的历史观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我们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的最终归宿,等等。只有掌握这些辩证思维的方式和历史发展的规律,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思维方式正确了,认知水平提高了,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一个人如果真正掌握并善于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其内化为一种素养,一种自动起作用的为人处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会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观察世界,用平和宁静的心态思考问题,以乐观豁达的情怀对待生活,用理性引导偏激,让冷静战胜浮躁,以恬淡取代痴迷,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具体来讲,就是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对待自己,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对待他人,常怀博爱之心、友善之心,多看别人的优点,多学别人的长处。对待社会,宽容大度、尽职尽责,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新生事物。对待困难,坚韧不拔,知难而进;对待挫折,百折不挠、决不言败;对待荣誉,欣喜有度、不骄不躁。如果能做到这些,就会永远都想得开,永远处于心理和谐的状态。
(二)继承优良道德传统,完善自身道德修养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精神动力,更是个人身心和谐发展的力量源泉。
我国古人非常重视修身,修身的重点即是道德品质的修养。道德修养对促进个体身心的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史料记载,春秋时代人的寿命很短,平均寿命只有35岁,但孔子却活到73岁,孟子活到84岁。这和孔子“以德润身”的主张是分不开的。孔子认为,一个人奉守社会道德方能心情舒畅,心情舒畅才能身体健康长寿。活到100多岁的唐代药王孙思邈在总结其长寿经验时说:“性即指善,内外百病皆不悉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在这里,孙思邈明确提出养德为养心的基础,是养生之首务。现代健康心理学理论也证明,道德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才能以博大的胸怀对待周围的人、事、物,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也才能使身体健康,得以长寿。
高尚道德的培养不是朝夕之功,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家庭应从孩子抓起,父母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孩子的榜样和表率。学校不但是教给孩子知识的地方,更应该是教给孩子如何做人的神圣殿堂,教育工作者应把“传道”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考核作为评先、升学的主要依据之一。社会是复杂的,社会中有好的东西,也有不好的影响,国家要通过舆论宣传,表彰先进事迹,抨击丑恶行为,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但道德修养贵在自觉,个人的努力是决定修养效果的最终因素。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其一,学思并重的方法。即虚心学习,善于思考,辨别善恶,指导自己的行为。其二,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发现不足,及时克服自己的缺点。其三,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和美德,使之巩固和强化,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其四,知行统一的方法。即把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统一起来,内化为品质,外化为行为。最后,慎独自律的方法。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三)遵循核心价值体系,追求正确人生价值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它象一面旗帜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南,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之魂,也是人的心理和谐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动力,也是人的心理和谐的源动力。有了远大理想的人,才不会拘泥于自我的一点得失或沾沾自喜,或痛哭流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我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也是人的心理和谐的强大动力。心理的失衡往往是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的结果,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没有国,哪有家,当个人利益完全融入国家整体利益之中时,心理也将达到相对的平衡状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的心理和谐的基本尺度。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内部准则和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对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应该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只有这一人生观,才能促使人的身心和谐。因为,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对人生的目的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不会去计较个人的得失,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
(四)学习身心健康知识,接受心理和谐辅导
首先,宣传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和谐意识。现代社会,对于健康的理解应该包括两层含义,即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我们都很重视,而对一些心理障碍,许多人并不认为是一种疾病,甚至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有心理障碍者的歧视。因此,目前情况下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显得特别重要。具体操作主要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育人功能、宣传功能、导向功能,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卫生与保健知识。要让人们懂得并实际运用健康知识,指导现实生活,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困扰与问题。通过宣传和普及,使人们了解健康知识,能够正视心理问题,并能积极乐观地配合医生治疗。
其次,建立一个系统的全民心理健康监测和维护体系。当前应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包括在各部门各单位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二是培养和增加正规心理医师的比例,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咨询队伍,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心理咨询需求。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非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等人民团体密切联系群众、便于与群众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等特定功能。另外,建立健全突发重大灾害后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也非常重要。
总之,通过以上个体认知水平的提高,道德修养的完善,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确立,以及心理健康的学习,使个体能够成为一个乐观向上,身心和谐的人。
[1]林乾良,刘正才.养生寿老集[G].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D912.4
A
1673-1999(2011)09-0068-03
靳翠梅(1970-),女,河南焦作人,硕士,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12)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2011-03-14
2010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身心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B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