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事政治教育的整合

2011-08-15邓秀杰

关键词:时事政治理论课体系

邓秀杰

(韩山师范学院思政部,广东潮州,521041)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事政治教育的整合

邓秀杰

(韩山师范学院思政部,广东潮州,52104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必须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时事政治教育,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教育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治教育;整合;概论

“05方案”实施五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按照“05方案”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教材体系。但是,如何吃透新教材的基本精神,积极推动教材体系顺利地向教学体系转换,这是当前高质量实施“05方案”的一个关键问题。笔者结合多年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巧妙运用时事政治教育,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变成一个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鲜活课堂,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时事政治、时事政治教育兼及思想政治教育

时事政治是国内外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应该关注时事?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做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群体关心时事显得尤其重要。一方面,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时事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读书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将课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紧密地将实践与知识融合在一起,方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即将踏上社会,只有了解社会环境、国家政策、民生问题等,才可能把握时代脉搏,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

然而,时事政治教育一直以来在许多学校教育中可谓之“鸡肋”。在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老师全盘灌输和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最经济且又“最简单”的方式大行其道。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取代了时事政治教育,并融入一个更广泛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里。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强调,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但是,在各大学的教学计划中,除了每学期几节的形势与政策课和几场各级领导或专家的形势政策报告会以外,几乎就再也找不到系统的时事政治教育计划和安排。这是对《意见》精神实质的变相扭曲,也是达不到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的。

对于大学生本人来说,从日夜忙碌的高中跨进大学,很多人因为课程少了,作业没了,突然空闲下来的大学生也不知道这些时间用来做什么?很多人不由自主地选择上网打游戏、谈恋爱或者整天无所事事……很少有同学再去关注时事,似乎“象牙塔”中的骄子无需再对时事感兴趣。甚至与时事相比,他们更关心自己的校园生活,更关心自己身边的鸡毛蒜皮。

没有更多的时间对时事有更深刻的思考,也就没有了个人独立的意识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很多时候,缺乏时事鉴别力的大学生往往凭一腔热血很草率地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比如在牵扯到国格的时候就失去了理智,一旦有丑闻牵扯到我国隐性的对手就都欢呼雀跃等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事政治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一个完整而成熟的体系。但是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事政治教育进行整合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需要

教材是教学之本。但是有了教材,并不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实施。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况:同一本教材,因为不同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的各种理论、思想都是前人思想的结晶,与在校大学生的自身阅历和认识水平有一定差距。人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要想让教材上的各种理论、思想“活”起来,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新闻,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教材中的重要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

教师在教学中,要致力于帮助大学生了解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局,进一步把握未来发展的大势,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责任感。将教材自上而下宣传的党的意识形态及其所要表达的治党治国治军理念转换为大学生成才对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内在需求,以此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和功能。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摆脱困境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以专业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学科建设获得了巨大发展,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以来由于学科定位模糊,大部分高校领导只是从“政治任务”的角度去理解,大部分大学生也只是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可看作一个必须完成的“学分任务”,这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一直处于弱势。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特别注意根据党的重要会议精神、时代条件发生的变化对教学内容作及时的调整,满足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的需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疑虑和困惑。以时事政治为背景,联系思想政治课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解决自身及周围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机结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育人方法的需要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一味地政治说教,不仅吸引不了大学生们的注意力,无助于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社会等实际问题,而且在市场经济、网络等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是非观念模糊,理想信仰缺失,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激励作用趋向弱化。

事实上,时事政治教育也具有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意志行为教育等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时事政治教育相结合,将更能吸引学生、激励学生。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事政治教育整合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就没有生命力。时事政治教育虽然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如何把时事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还需要努力探索,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时事政治教育意识

关心时事政治,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一项义务,也是大学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能否科学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事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关键。很难想象一个不关心时政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富有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的学生。

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十分敏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运用时必须求“新”。然而,有些教师为了图省事,运用的事例都是一些老掉牙的,学生们听了感到没劲儿,当然也引不起大家的强烈共鸣。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见到一则好新闻,听到一个生动的事例,就要及时收录整理。此外,还要注意旧中翻新。比如同一件事,换个角度去讲,效果就不一样;又比如在老事例里添加些当前社会上的时新观点,就可能另有新意。

(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时事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

把新鲜的时事热点作为开场白往往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新课,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应该只是传播课本知识,更要敢于突破教材的束缚,引进学生津津乐道的时事热点等课外内容。及时捕捉现实中的时事热点信息,对教材中相关内容作深入全面的讲解,可增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对社会、世界的关注进一步深入。

教师还要多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做法,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时政材料进行讨论交流,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去挖掘掩藏在繁杂的时事政治现象中的真相和实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1] 罗映光,张誉丹,冯媛媛.简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14-16.

[2] 张建忠,陈锡喜.方法·智慧·德性——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换[J].思想理论教育,2010(9):57-61.

[3] 卢黎歌.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J].教学与研究,2009(11):89-92.

G641

A

2009年度韩山师范学院思政专项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践性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SZ200902)

邓秀杰(1978-),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时事政治理论课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应用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时事政治教育:意义、原则与方法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