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构形理据下汉字结构的变化

2011-08-15何林英

关键词:构形理据小篆

何林英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24)

汉字的结构很复杂,要认识一个汉字,首先要认清它的字形结构,因此汉字结构研究就特别重要。一般来说,汉字的结构相对比较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饮”,甲骨文作讶,像一个人伸着舌头向着酒坛饮酒,是象形字,小篆写从酉从欠今声,变成形声字,后来简化为“饮”。本文就试从构形理据的分析中归纳出汉字结构变化的方式及规律。

一、汉字构形理据分析

汉字的构形是指个体汉字的构成采用哪些构件、拼合的方式以及放置的位置等。殷焕先先生说:“篆书以下的早期汉字,是字字有理性的,因为它还保留着较多的图画成分。不论是构形之时的理性还是后人赋予的理性,总之是有理性。”[1]这就是说越是早期汉字,其构形越是直接、具体,这种“有理性”,就是汉字构形的依据,我们称之为汉字“构形理据”。

(一)甲金文的构形理据

早期的甲骨文和金文是通过视觉效果和直观感悟来构形的,其构形理据是直接的、形象的。如甲骨文人,它们都是直接描摹物象而构形的。另外还有一些合体字,其象形的程度也非常高,也是反映事物之间的直观联系的。如:甲骨,中间是水,两边是两只脚,像涉水之形,画一个人睡在席子上,表示茵席;(及),左上是一个人,右下是一只手,组合起来表示抓人,引申为追赶等义(之),上边是只脚,下面一横表示地面,组合后表示脚离开地面,向前进;金文,屋内有脚有口,表示人走入屋中开口说话。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甲骨文、金文,不管是单个形体,还是形体的组合,它们的象形程度都很高,仅通过对字形的直接观察,就可以明白一个字的构形理据。

(二)小篆的构形理据

小篆字形改变了直绘物象的特点,但是代之而产生的是一批具有意义的基本字符,它们可以直接把意义带到字形里,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义化”。如“日”在小篆中写作,已不像太阳,但作为一个构字字符已把太阳、时间、明亮等意义保存了下来,并把这些意义信息带入字形。如小篆等字中的“日”含有明亮义等字中的“日”含有时间义等字中的“日”含有太阳义。这些字都与“太阳”有联系,所以都从“日”,然后加一个表音的声符,组成新字。这是小篆最常见的构字方式,它的构形理据就是通过表义的意符和表音的声符来表现的。

另外,小篆的会意字是通过构字字符的意义组合来体现构形理据的。两个字符的组合来表示酒坛子里装酒水,但表示酒水的并没有放在酒坛子里,“它们只是靠字符意义的累积或连辍来表意”。[2]

(三)隶楷的构形理据

从小篆以后,汉字又经历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简化字等阶段,其中隶书对汉字字体的影响最大,它奠定了汉代以后两千年来汉字的方块模式,消灭了篆书中遗存的图画象形的现象,它对字形有意无意的省简或合并,破坏了汉字原先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汉字的构形理据。如“鸟”字,小还保存着原形,像鸟的形状,隶变以后很难看出鸟的形象了。但是就汉字整个系统而言,构形理据还是存在的,“起码绝大多数通行字的字形与旧时理据保持着明确的对应关系,这是不能否定的事实”。[3]比如“从”,本义相从,二人会意而成,简化后“从”保留了原初的构形理据。所以隶楷阶段汉字的构形理据是依赖总体的构形系统而存在的,只有从总体的构形系统出发进行综合考察,才能得到完善的解释。

二、构形理据影响下的汉字结构的变化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每个发生了结构变化的字都会有自己的演变轨迹。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由会形字变为会意字

这里的会形合成字主要是指合体象形字。合体象形字与会义合成字表面上很相似,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复合象形字是构图成分的有机结合,会意字则是由表意构件拼合成的,可以说,前者是形合,后者是义合”。[4]如:

(二)由象形字或会形字变为义音字

形声字的大量产生标志着汉字体系的成熟。可见,由象形字向形声字转变是汉字发展的大趋势,这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1.通过理据重构而转变

2.通过增加义符而转变

这类现象主要是由于在原字基础上加表义的构件,从而产生的字形结构上的变化。有的增加义符后与原字记录的是同一个词或语素,有的增加义符后与原字所承担的功能不同,在职能上有所分化。但就对应的相同词义而言,增义符后的字与原字的结构是不相同的。如:

3.通过增加声符而转变

这就是在原来象形字或会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以强化字形与它所标示的词的联系,从而造成结构上的变化。如:

(三)变成记号字或半记号字

与文字所代表的词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就是记号。汉字字形演变过程中,大部分象形字都已不象形,并逐渐丧失了自身的构形理据,最终只是成为一个记号而已。虽然在构意角度,记号是原构件丧失理据的结果,但就结构分析而言,记号也可看作一种新的构件,其结构类型也可以重新归纳,主要有:

1.独体记号字

2.合体记号字

这类字就是由原来的合体字变成了几个记号构件的相加。如兵,小篆,象手持兵器,会意,本指兵器。现在变成了“丘”和“八”组成的没有理据可从的记号字。再如楷书的“齐”,无法进行理据分析,变成了记号字。又如“壶”,甲骨文,像壶形,但现在的“壶”已成了几个部件相加的合体记号字。以上这些字,虽然可以拆分为几个部分,但每个部分都没有具体的功能,都无法再进行理据分析,成为了合体的记号字。

3.半记号字

这类字是指在字体的演变中,原来的部分构件发生了无理变异,构意看不清了,但还有一部分仍保留理据。如:

记号字、半记号字的产生,与汉字发展到隶楷阶段构形理据的弱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唐兰先生曾说过:“图画文字和记号文字本是衔接起来的,图画演化得过于简单,就只是一个记号。”[6]这说明记号文字应该是汉字结构发展的一个方向。

总之,汉字结构受构形理据变化的影响,大致有三大变化,即由形符表意变为义符表意,形声字大量产生及记号字、半记号字增多。

[1] 殷焕先.汉字的形体结构和形声原则[J].文字改革,1962(11).

[2] 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7.

[3] 王宁.汉字构形理据与现代汉字切分[J].语文建设,1997(3).

[4] 李国英.小篆形声字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9.

[5] 裘锡圭.文学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3.

[6] 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5.

猜你喜欢

构形理据小篆
宋伯军小篆作品
双星跟飞立体成像的构形保持控制
通有构形的特征多项式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小篆的结构练习(一)
小篆的四个特点
小篆的笔顺特点
对一个几何构形的探究
英语中爱情隐喻及其认知理据分析
全译繁化机制的内涵、理据与类型